93.亡國第九十三天

進皇陵取兵器由宋鶴卿一干老臣選了個黃道吉日。

楚承稷得知他們怕自己掄不動玄鐵方天戟, 還想打造一把贗品給他,冷着臉回絕了。

當天晚上他歸家,就發現院子裡多了兩個石墩。

楚承稷問老僕:“院中放置此物作甚?”

老僕道:“太子妃娘娘說, 殿下您練武興許會用到。”

楚承稷:“……”

這是也怕他拎不動那柄玄鐵方天戟, 讓他先練練臂力?

進屋後, 他看着伏案寫寫畫畫的秦箏, 委婉道:“我臂力尚可。”

不需要臨時掄石墩來練舉重。

秦箏憂心忡忡道:“聽說那柄方天戟一百八十來斤呢, 以防萬一,還是練練?”

她原先對兵器也不太清楚,還是看了兵器譜上的插圖才知曉, 方天戟是中間有扁平鋒利矛尖,兩側有月牙鋒刃的長柄兵刃, 若只有一側有月牙鋒刃, 則爲青龍戟。

楚承稷盯了她半晌, 忽而說了句:“你陪我練?”

秦箏看了好一會兒圖紙了,的確有些眼睛疼, 點頭道:“好啊。”

她本以爲是楚承稷演練,她坐在一旁觀賞,怎料自己剛站起來,就被楚承稷拎小雞仔似的拎到了他臂彎裡。

秦箏嚇了一跳,連忙抱住了他脖子:“你作甚?”

楚承稷單手抱着她, 從書櫥上找了本兵書開始看, 頭也不擡地道:“練臂力。”

這是大人抱小孩一樣的姿勢, 秦箏剛好能坐到他小臂上, 相當於他用左手小臂支撐起了她全部身體的重量。

秦箏忍不住道:“哪有你這樣練臂力的?”

楚承稷視線就沒兵書上移開過, 回話也是一本正經:“石墩在臂上放不穩,這樣練見效些。”

秦箏:“……”

彷彿很有道理的樣子, 說的她都快信了。

犟不過某人,最後秦箏也只能讓他給自己遞本書看。

楚承稷說練臂力就是真的練臂力,秦箏被當做個人形石墩,在他左臂上掛了半個時辰,又被放到右臂掛半個時辰。

楚承稷沒覺着手痠,她倒是被硌得腚疼,死活不肯再當人形石墩給他練臂力了。

***

轉眼就到了進皇陵的日子。

爲了鼓舞士氣,上萬將士一同前往武帝陵圍觀。

宋鶴卿怕出什麼意外,在楚承稷回絕後,還是暗地裡打造了一柄方天戟,想着若是太子殿下使不動武嘉帝生前的兵刃,拿把贗品出去,三軍將士又不知情,此事也就揭過了。

跟隨楚承稷一同進皇陵的,都是信得過的大臣,也不怕傳出什麼閒話去。

董成領了箇中郎將的虛銜跟在楚承稷身邊,出發前他就注意到宋鶴卿命人暗中運了一口長匣子到馬車上,半路上修整時,他支開看守馬車的將士,打開匣子瞧了一眼,頓時冷笑連連。

裡邊果然是一柄假的玄鐵方天戟,他還伸手掂了掂,不過三十斤出頭。

他同楚承稷交過手,知道對方不是個花架子,但歷史上能拿上百斤兵刃征戰沙場的悍將,一隻手都能數過來,個個都是彪炳青史的大將。

太子想以這種方式給自己臉上貼金,董成心中不齒,愈發堅定了要在三軍陣前拆穿太子一黨虛僞嘴臉的決心。

抵達武帝陵後,在祭臺前,少不得又由宋鶴卿誦一波武嘉帝生前的功績,再陳以當下時局的艱難,最後才說武嘉帝託夢與太子,讓太子入皇陵取神兵平天下。

武嘉帝一生戰功赫赫,別說他身前用的兵器,便是陪着他征戰沙場的那幾匹戰馬,都被杜撰出了不少傳說。

因此三軍將士聽說的武嘉帝託夢於太子,讓太子來皇陵取他生前所用兵刃,一個個都激動無比,覺得是武嘉帝顯靈了。

眼見楚承稷和一衆臣子入了皇陵,圍在祭臺外的將士們伸長了脖子往裡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無一不是誇讚居多。

唯有董成面露譏誚之色,道:“聽聞跟隨武帝陛下征戰沙場的那柄方天戟,乃玄鐵所造,尋常將士,兩人合力方可擡動。太子殿下若取武帝陛下的方天戟征戰天下,倒真是襲成了武帝陛下那一身神力。”

他故意這麼說,就是爲了讓將士們對太子抱有極大期待,一會兒他拆穿太子面目時,將士們纔會更加憤慨。

一旁的將士們當即道:“太子殿下自出生,就被批有着和武帝陛下一樣的命格,要我說啊,咱們殿下,指不定就是武帝陛下轉世!”

董成嘴角笑容愈發冷了些,他也是習武之人,自幼苦讀兵書,對武嘉帝存着本能的敬意。

他前來青州假意投誠,大皇子那邊卻沒按照事先說好的攻打扈州,而是挖皇陵去了。武帝陵被掘,他心中也氣憤得緊,後來得知是二皇子的人從中作梗,心想大皇子的確也不會蠢到給自己攬這麼個罵名,這才又對大皇子一黨放下了成見。

此刻聽到旁人說太子乃武嘉帝轉世,心中第一想法就是:這亡楚太子也配?

**

歷代帝王駕崩後,陪葬的除了固有的一些陪葬器具,帝王生前喜好的物件,也都會通通一起葬入皇陵。

作爲最寒酸的一個帝王墓,比起旁邊那幾座不肖子孫墓中成箱的金銀珠寶,楚承稷發現自個兒的皇陵的確是沒什麼可看的。

他先前沒等自己的陵墓挖完就趕往孟郡去了,對自己墓中的瞭解,還是從林堯清點的陪葬品冊子上看到的。

那會兒林堯幾乎沒取用他墓中的東西,楚承稷以爲是林堯太過敬畏他,此番親眼瞧見了,楚承稷才驚覺,不是林堯不取用,而是實在是寒磣得沒東西可拿。

陪葬的杯盞器具什麼,都是青銅製的,不管是拿去西域還是從黑市週轉,都沒人肯收的那種。

宋鶴卿和其他臣子沒敢進主墓室,在門口一面叩頭一面痛哭陳述,言不是故意要擾武帝清淨,只是局勢艱難,迫不得已纔出此下策。

楚承稷從耳室的一堆破銅爛鐵裡找出了自己那把玄鐵方天戟,拿在手中是久違的沉甸甸之感,但對於一個武將來說,這樣的沉感,心中才踏實。

趁手的兵器就是他們第二條性命。

拿到了兵器,他不死心地在自己主墓室裡轉了一圈,愣是沒找着什麼值錢的玩意兒,最後目光落到了掛在高腳臺上的那串菩提珠上。

非是出家人,沒有在人死後,將佛珠一同封棺合葬的說法,所以這串菩提珠,在他故去後,只作爲陪葬品擺在了主墓室裡。

經歷了三百年光陰,珠子依然瑩潤有光澤。

看到舊物,楚承稷心中沒多少感懷,而是微妙地覺着,他墓中總算有件值錢的物件了。

那串菩提珠用的是金剛菩提子,驅邪避禍,可遇不可求。

他再自然不過地把菩提珠收進了衣襟裡,走出主墓室時對跪在外邊的宋鶴卿一干人道:“出陵吧。”

宋鶴卿見他輕輕鬆鬆拎着方天戟往外走,還以爲他拿的是把贗品。

宋鶴卿命人打造的那柄假的玄鐵方天戟,在他先前歌頌武帝功德時,底下的人就偷偷摸摸放到了皇陵耳室裡,就是怕楚承稷拿不動那柄真的方天戟。

不過眼下也不是詢問楚承稷拿的那柄方天戟是真是假的時候,當着一衆臣子的面,宋鶴卿自然還是知曉得顧忌太子殿下的顏面。

他跟着楚承稷往外走,想着等鼓舞完三軍士氣,大軍撤下龍骨山,再暗中命人把真玄鐵方天戟運到別處藏起來,此事就算天衣無縫了。

*

一行人出現在皇陵入口處,楚承稷走在最前方,一身玄甲威儀不凡,散落下來的碎髮搭在額前,劍眉下的一雙眸子幽涼而黑沉。

山上風大,吹得他身後同色的披風高高揚起,恍若一面旌旗,他手中那柄方天戟通體曜黑,許是曾經染血太過的緣故,光是看着就叫人膽寒。

人羣中已經小範圍爆發出歡呼聲。

楚承稷站定,高舉起手中方天戟,沉喝:“誅反賊,驅韃虜,平四海!”

這皇陵所建之地,地勢頗爲講究,楚承稷站在高臺上喊話,四面八方都是迴音。

正午的太陽毒辣,他立於高臺之上,身上的鱗甲反射出刺目的日光,恍若武神臨世。

底下將士們沸騰了,齊齊舉起手中兵刃跟着喊:“誅反賊,驅韃虜,平四海!”

董成遠遠看着楚承稷,聽着四周海潮一般的呼聲,心道這位前朝太子玩弄人心的確有一套。

所有人都在大喊,只有董成置身事外。

待歡呼的聲潮平靜下去後,他才大聲道:“殿下,末將聽聞武帝陛下所用的方天戟乃玄鐵所鑄,重達一百八十餘斤,末將斗膽,想見識一番。”

一旁的宋鶴卿和幾位謀臣對視一眼,都從彼此眼中看出了不妙。

宋鶴卿立馬站出來喝道:“哪來的黃口小兒!今日設祭臺請出武帝陛下生前所用神兵,豈容兒戲?”

董成心中冷笑,面上卻是一副乖巧少年樣:“末將只是一時手癢,想見識一番傳聞中的玄鐵方天戟有多沉罷了,殿下天生神力,手持玄鐵方天戟恍若無物,當真是羨煞末將!”

他這番話,就差直說楚承稷拿的定然不是武嘉帝的方天戟了。

底下的將士們有覺着董成是信口雌黃,也有當真打量起楚承稷手中那柄方天戟的。

玄鐵比普通鐵塊重十倍有餘,因此方天戟雖沉,瞧着卻並不臃腫,除了色澤,旁的和普通戟刀瞧着沒甚區別。

宋鶴卿氣得吹鬍子瞪眼,正要叫人把董成拉走,楚承稷卻道:“董小將軍膽識過人,勇氣可嘉,且上臺來拿方天戟便是。”

宋鶴卿急得冷汗都從腦門冒出來了,生怕董成搞砸了事,可楚承稷都發話了,他也不能違抗楚承稷的命令,只能眼睜睜看着董成上了高臺,期間給董成使了無數眼色,奈何董成視若無睹。

想起先前岑道溪的話,他心中不由一陣後怕,莫非董成當真是要對殿下不利?

楚承稷這般淡然讓自己去拿方天戟,董成心中也是有些疑慮的,不過先前在馬車上已經看過他們鑄的贗品,董成越想越覺得,楚承稷就是在同他玩心理戰術。

他就是想嚇退自己,讓自己錯失在三軍陣前揭露他真面目的機會!

見楚承稷單手遞過方天戟,董成沒當回事,也單手去接,落到手上的那股重力,卻帶得他一個踉蹌,險些栽倒在地。

董成不可置信瞪大了眼,怎會這般沉?

楚承稷見他沒拿穩,倒是好心幫忙扶住了戟杆,“董小將軍?”

董成慌忙扎穩腳步,蓄起十二分力氣,總算是單手掄起了方天戟,勉強挽了半個戟花就交還與楚承稷:“這方天戟委實沉得厲害,是末將自大了。”

下高臺時,拿戟的那隻手都還止不住地有些發顫。

底下將士們發出一片鬨笑聲,董成垂着腦袋任他們笑。

宋鶴卿一干謀臣也看得大爲不解,宋鶴卿甚至懷疑董成是故意挑釁,上臺鬧這麼一出就爲了讓將士們更加信服。

怎料楚承稷緊接着就說了一句:“還有何人想來試這方天戟有多沉的,大可上臺來。”

宋鶴卿駭得脣邊的鬍子都抖了三抖,心說難不成殿下不僅找了董成一個托兒?

那想的還真是周到。

“殿下,俺也想來掂掂!”一個彪形大漢走上高臺,衆人紛紛又被他吸引了目光。

原本董成提出想試耍方天戟,頗有幾分咄咄逼人的意味,現在楚承稷主動說讓其他人也可上臺去試,倒是沒人再笑話董成了。

董成知曉楚承稷那話是替自己解圍,讓他不至於過分難堪,面上不由浮起幾絲羞愧。

心中卻更加茫然,他分明見到了一柄假的方天戟,怎麼太子取出來的,又是真的?

思及此處,董成忽而嚇出一身冷汗來。

太子會不會已經知道他是大皇子那邊派來假意投誠的,今日之舉,就是爲了試探他?

眼下替他解圍,是要給他一次機會,讓他改過自新的意思?

董成心中一凜,往高臺上看去,見那名彪形大漢兩手一起用力,才舉起了方天戟,大漢下去時,面對一羣將士的追問,只一個勁兒搖頭:“恁沉的傢伙!殿下好臂力!”

還有其他將士想上臺去掂那把方天戟有多重的,楚承稷都一律拿給他們。

他板着臉不苟言笑,將士們平日裡都怕他,今天卻覺着,太子殿下似乎也沒那般不近人情。

他站在那裡,像是一座巍峨不可攀登的巨峰,莫名讓人信服,叫將士們甘願將性命都交付與他。

董成緊緊捏着腰間佩刀,看楚承稷的眼神格外複雜。

宋鶴卿看着接二連三上高臺去掂方天戟的將士,見他們個個漲得麪皮通紅,腦門青筋都凸起來了,心說殿下找的這些托兒,演技可真不賴!

好不容易等到大典結束,宋鶴卿忙帶着人去運那柄真的方天戟,打算藏到別處。

“當心點,這方天戟一百八十斤,可沉着呢!”他叮囑搬運匣子的將士。

兩名將士鉚足了勁兒去擡裝方天戟的匣子,可裡邊輕飄飄的,他們用力過猛直接摔了個屁墩兒,宋鶴卿看着掉出來的那把贗品方天戟,終於意識到了不對。

莫非太子殿下一開始拿的就是真傢伙?

51.亡國第五十一天23.亡國第二十三天79.亡國第七十九天83.亡國第八十三天31.亡國第三十一天22.亡國第二十二天11.亡國第十一天25.亡國第二十五天65.亡國第六十五天32.亡國第三十二天92.亡國第九十二天39.亡國第三十九天89.亡國第八十九天60.亡國第六十天59.亡國第五十九天49.亡國第四十九天(捉蟲)9.亡國第九天82.亡國第八十二章28.亡國第二十八天79.亡國第七十九天62.亡國第六十二天45.亡國第四十五天93.亡國第九十三天89.亡國第八十九天4.亡國第四天9.亡國第九天67.亡國第六十七天76.亡國第七十六天(捉蟲)1.亡國第一天29.亡國第二十九天10.亡國第十天24.亡國第二十四天26.亡國第二十六天(捉蟲)37.亡國第三十七天46.亡國第四十六天(捉蟲)56.亡國第五十六天21.亡國第二十一天51.亡國第五十一天11.亡國第十一天68.亡國第六十八天34.亡國第三十四天66.亡國第六十六天82.亡國第八十二章11.亡國第十一天42.亡國第四十二天22.亡國第二十二天82.亡國第八十二章85.亡國第八十五天2.亡國第二天74.亡國第七十四天17.亡國第十七天79.亡國第七十九天37.亡國第三十七天42.亡國第四十二天61.亡國第六十一天26.亡國第二十六天(捉蟲)77.亡國第七十七天66.亡國第六十六天57.亡國第五十七天55.亡國第五十五天73.亡國第七十三天18.亡國第十八天63.亡國第六十三天32.亡國第三十二天44.亡國第四十四天54.亡國第五十四天(捉蟲)36.亡國第三十六天21.亡國第二十一天30.亡國第三十天72.亡國第七十二天74.亡國第七十四天53.亡國第五十三天70.亡國第七十天57.亡國第五十七天15.亡國第十五天6.亡國第六天46.亡國第四十六天(捉蟲)42.亡國第四十二天34.亡國第三十四天85.亡國第八十五天27.亡國第二十七天(捉蟲)57.亡國第五十七天78.亡國第七十八天47.亡國第四十七天(捉蟲)66.亡國第六十六天47.亡國第四十七天(捉蟲)7.亡國第七天(修)74.亡國第七十四天30.亡國第三十天92.亡國第九十二天39.亡國第三十九天45.亡國第四十五天61.亡國第六十一天54.亡國第五十四天(捉蟲)5.亡國第五天46.亡國第四十六天(捉蟲)38.亡國第三十八天50.亡國第五十天(捉蟲)
51.亡國第五十一天23.亡國第二十三天79.亡國第七十九天83.亡國第八十三天31.亡國第三十一天22.亡國第二十二天11.亡國第十一天25.亡國第二十五天65.亡國第六十五天32.亡國第三十二天92.亡國第九十二天39.亡國第三十九天89.亡國第八十九天60.亡國第六十天59.亡國第五十九天49.亡國第四十九天(捉蟲)9.亡國第九天82.亡國第八十二章28.亡國第二十八天79.亡國第七十九天62.亡國第六十二天45.亡國第四十五天93.亡國第九十三天89.亡國第八十九天4.亡國第四天9.亡國第九天67.亡國第六十七天76.亡國第七十六天(捉蟲)1.亡國第一天29.亡國第二十九天10.亡國第十天24.亡國第二十四天26.亡國第二十六天(捉蟲)37.亡國第三十七天46.亡國第四十六天(捉蟲)56.亡國第五十六天21.亡國第二十一天51.亡國第五十一天11.亡國第十一天68.亡國第六十八天34.亡國第三十四天66.亡國第六十六天82.亡國第八十二章11.亡國第十一天42.亡國第四十二天22.亡國第二十二天82.亡國第八十二章85.亡國第八十五天2.亡國第二天74.亡國第七十四天17.亡國第十七天79.亡國第七十九天37.亡國第三十七天42.亡國第四十二天61.亡國第六十一天26.亡國第二十六天(捉蟲)77.亡國第七十七天66.亡國第六十六天57.亡國第五十七天55.亡國第五十五天73.亡國第七十三天18.亡國第十八天63.亡國第六十三天32.亡國第三十二天44.亡國第四十四天54.亡國第五十四天(捉蟲)36.亡國第三十六天21.亡國第二十一天30.亡國第三十天72.亡國第七十二天74.亡國第七十四天53.亡國第五十三天70.亡國第七十天57.亡國第五十七天15.亡國第十五天6.亡國第六天46.亡國第四十六天(捉蟲)42.亡國第四十二天34.亡國第三十四天85.亡國第八十五天27.亡國第二十七天(捉蟲)57.亡國第五十七天78.亡國第七十八天47.亡國第四十七天(捉蟲)66.亡國第六十六天47.亡國第四十七天(捉蟲)7.亡國第七天(修)74.亡國第七十四天30.亡國第三十天92.亡國第九十二天39.亡國第三十九天45.亡國第四十五天61.亡國第六十一天54.亡國第五十四天(捉蟲)5.亡國第五天46.亡國第四十六天(捉蟲)38.亡國第三十八天50.亡國第五十天(捉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