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長城會議-3 戰略大圖

第二天的會議果然很精彩……

在座的都是極精明的人,昨天隋波已經點明瞭:

一,聚焦主業的市場機會和戰略;

二、新的市場機會不是不行,但必須是成長性足夠高,能夠成爲核心主業的……

這種情況下,

像什麼市場上現在熱門的那些Web2.0的概念,RSS、SNS之類的,其實都是社交網絡的一些“變形”功能而已。

除了增加了一些用戶創造內容和分享的概念之外,也沒什麼新鮮的。

щшш ⊙тTk дn ⊙c○

完全支撐不起一個龐大的市場,也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

大家都默契的,不再將重點放在這些方面。

反而在一些重點戰略上,爭論的非常厲害!

這種能夠在隋波、所有集團大佬面前,表現的機會並不多……

尤其是那些新加入體系的“空降”高管。

他們來的比較晚,已經融入不了隋波的兩個核心圈子:

“帝大+水木”的大學創始團隊圈、張奕+宋健爲首的“投行+方正(聯想)”圈。

易趣系現在儼然已經是國內互聯網的“霸主”,那些副總裁們都有“上進心”啊!

這時候,就是最佳的表現場合。

在電商、搜索、社交三個核心業務上,

幾乎每一個大的戰略,大家都積極發言,參與討論,提出了衆多的問題、意見、新的想法……

比如,就拿電商的“新零售”戰略來說。

這是隋波去年在易趣大促時,提出的一個新“戰略”。

其實說實話,

在2004年這個時間點上,這個戰略的確是有點太超前了!

前世老馬提出“新零售”概念的時候,

正是傳統電商由於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終端大範圍普及,所帶來的用戶增長以及流量紅利正逐漸萎縮,傳統電商所面臨的增長“瓶頸”開始顯現。

爲了繼續保持電商業務的增長,只能把目光投入線下……

而現在,

無論是互聯網還是電商業務,都還處於爆發前夕的飛速發展時期。

光是把“電商”這個主業做好,就很不容易了……

這時候涉足線下,

也不是不行,但對易趣整體的管理能力和資源分配,考驗非常大!

當然,如果真的能夠在現在開始,就對“線上+線下”的模式有所突破,

那易趣就會比最大的競爭對手亞馬遜,更早的進行對傳統商業的變革。

產生的收益,也無疑是巨大的!

就連隋波自己,也沒有太成型的想法和具體的策略,只是想試一試行不行……

這些高管們也都能夠看到其中的一些問題和機會。

所以,對於到底該怎麼搞“新零售”,大家就展開了非常激烈的討論:

比如在線上和線下到底該怎麼協同的問題上,就產生了多個分歧:

李欣從這次易趣大促和國美的競爭中,敏銳的看到了渠道對廠商的控制力在加強。

他在張奕提出的“大規模定製”基礎上,

更加激進的提出:收購小品牌廠商,打造“易趣”自有品牌!

他舉了沃爾瑪的例子,

認爲憑藉自有品牌,易趣可以在不提高價格的情況下,擴大邊際利潤率,而且這還能對供應商產生更大的影響力,爲用戶提供更優惠的產品。

甚至李欣還根據平臺的數據分析,將自有品牌的目標定在:小家電、MP3等消費電子、手機、日用品等品類。

而比沃爾瑪的傳統銷售模式,易趣作爲電商更有優勢。

可以採用線上營銷,線上和線下渠道同時上線銷售,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這一點上,黃海卻有不同意見。

他認爲作爲平臺,不能即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

這會引起一些合作伙伴的擔憂,從而選擇其他平臺,給競爭對手留出了發展擴張的機會。

兩人的爭論很激烈,但隋波卻沒有制止。

他坐在上首思考着:

這兩人的分歧點,其實是渠道和平臺之爭。

易趣+淘寶的商業模式,其實和前世阿里的天貓+淘寶不同……

阿里的天貓是從淘寶中誕生的,實際上就是淘寶的升級,通過正牌廠商開旗艦店的方式,來實現B2C。

天貓的本質上,依然是類似淘寶一樣的平臺,本身並不是零售商。

而現在的易趣,走的是京東模式,自營爲主。

本質上就是傳統零售商的線上版,而不是平臺。

這個問題在前期還不明顯,

但當規模上來了之後,易趣的“重”和淘寶的“輕”,就必須要有不同的戰略方向了……

他心裡有了些想法,不過沒着急說。

先讓他們辯,越辯思路會越清楚,等到了最後,隋波再拍板。

像張勇等人也加入了討論中。

張勇的頭腦清晰和敢於直言,也給在座衆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覺得,李總和黃總爭論的問題核心,是易趣網和淘寶網的定位和商業模式不同。

那麼,既然B2C和C2C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電商形態,就有必要採取不同的戰略方向!

從電商業務整體而言,我認爲細節上的分歧,都可以討論。

但未來五年大的方向,其實是相同的:

那就是,隨着互聯網的普及和網民的快速增長,電商的市場規模正在快速增長。

在這個階段,擴大電商的用戶規模和交易額,纔是最重要的戰略目標。

我認爲,一切策略,都應該爲這個目標來服務。”

衆人都爲之側目……

以張勇的資歷,居然敢直接對李欣和黃海兩個集團大佬的分歧,做“決斷”,果然人如其名,頗有勇氣啊!

類似的爭論還很多……

又比如,

小馬哥提出的“多元化”戰略,還沒等隋波說話呢,周杰就站了出來。

周杰是隋波“開放平臺戰略”的忠實支持者。

而且之前沒有合併前,易信就已經開始搞“開放平臺”了,已經有無數的小的遊戲公司、軟件和應用公司加入平臺,爲EM提供了豐富且大量的產品。

他就直接反對:

“易迅現在最重要的不是多元化,而是對現有業務的深入挖掘和整合!

一來,易迅經過之前的不斷收購和合並,業務線已經非常長了。

從即時通訊、郵箱、社交網站,到文學、音樂、遊戲、門戶網站……,這麼多業務,已經足夠多元化了!

波總之前提出,百度和易迅都需要根據業務特點,打造屬於自己的生態。

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是以即時通訊爲核心,利用易迅的用戶規模優勢,爲現有的這些業務進一步導流和賦能,讓他們能夠在細分領域領先優勢擴大化。

同時,我們還需要打造屬於易迅生態的核心主業。

即時通訊雖然免費爲主,但可以通過生態中的其他增值業務和會員來收費。

此外,我認爲,廣告和遊戲是兩個值得重點發展的業務,市場規模夠大,而且我們的流量優勢可以實現變現。”

他的觀點也得到了曹國偉等人的支持。

小馬哥倒是很謙遜,他本身也不是那種喜歡爭論的人,當下點頭道:

“你的意見我同意,但是我認爲這兩者並不矛盾。

現在我們的無線業務受運營商的影響很大,下滑很快,把互聯網增值服務、網絡廣告、遊戲這三個業務作爲核心業務是對的。

但是,互聯網的特點就是創新。

現在的市場形式是,很多新的業務在不斷出現,而如果我們不做,只是希望讓那些加入我們平臺的小公司來做的話……

一來他們的研發能力有限,拿出來的產品質量不高,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

二來,就像波總說的,我們也需要不斷加深自己的護城河。

別人的總是別人的,我們自己也應該有所準備。

畢竟,微軟的MSN,阿里的旺旺,甚至網易的泡泡這些競爭對手都在外面虎視眈眈。

我們不能犯任何錯誤。

現在EM和QQ有近2億的用戶,這麼大的用戶規模,任何一點小的產品紕漏,對用戶體驗的影響都是巨大的!”

隋波在旁邊聽到這裡,才明白小馬哥並不是反對“開放平臺戰略”。

而是他考慮問題,習慣從用戶體驗出發,更希望自己來研發新的產品。

骨子裡,小馬哥還是有着工程師和產品經理特有的傲氣啊!

總覺得自己做的纔是最好的……

除了業務本身的一些爭論外。

在技術領域,關於“去IOE”是吵的最激烈的。

但是這一點,隋波卻沒有縱容。

在衆人提出不同意見後,還沒等龐勇和王堅發言,他就在上面直接說話了:

“去IOE和雲計算這兩件事,不需要討論了。

這是我們必須要搞的,再難也要弄,如果現在不搞,未來我們就死定了!”

隋波直接就拍板了。

以他的權威,再加上這幫P線上的高管,都是跟着他創業多年的人了。

早已形成了習慣,那就是隋波下決心的事,基本上沒有更改的餘地。

所以也就一個個偃旗息鼓了。

只是心裡鬱悶,好吧,看來以後不用回家了!

以易趣系現在的體量,這麼大規模的技術和服務器替換,天天加班到深夜是必然的了……

…………

經過一整天的討論後,

雖然有些問題依然有衆多的細節,還沒有完全談清楚。

但基本上,已經形成了在大方向上的一致。

隋波讓左清泉歸納了所有的戰略構想,然後形成了一張戰略大圖。

看着最後放在投影大幕上的那張,圓形的生態戰略圖……

隋波笑了。

這是一張由圓心向外不斷輻射,不同層級的戰略分佈圖:

圓心是“數據、雲平臺”,以代表整個生態都是以數據和雲計算爲核心;

第一圈的外圍圈層分爲三塊:電商、搜索、社交,這就是整個生態的三大核心業務;

第二圈外圈,又是以三大主業爲核心進一步外延:

比如電商就再次細分爲B2C、C2C、支付、物流、線下……

第三圈外圈進一步對各業務進行細分;

比如B2C就再次細分爲:自有品牌、大規模定製、個性化營銷、增加品類、促銷常規化等等。

隋波不由想起了自己前世時,經常會在網上看到的:BAT生態體系圖……

他笑道:

“大家都認真看看這張圖……

無論做什麼業務,面對什麼樣的羣體,我們都需要來做這樣的一個排兵佈陣,我們和所有的員工,都是站在一張圖上!

否則就會出現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情況,想着反正我只管我自己的就好了……

今天大家得明白,

我們是站在不同的位置上,但是拼起來是一張完整的圖!

這兩天,大家說了很多戰略。

那麼到底什麼是戰略呢?

我們的戰略,其實是和我們的使命一脈相承的,那就是“讓世界更簡單,更有趣。”

大家可以看到,

今天我們的核心戰略板塊,依然圍繞着從1997年創業開始,然後不斷延伸。

這些戰略又是怎麼生成的呢?

就是我們要不斷追問,你今天做這件事情是爲什麼?是不是對我們的使命有益?

只有想“爲什麼”的時候,我們的腦子才足夠清晰。

當我們發現,

今天再要去回答這個問題,越來越困難的時候,就說明當下的佈局和服務已經不足夠的時候。

我們就可以基於這樣一個“爲什麼”而做“我是誰”,纔去構思出新的戰略圖來。

因爲當下我們不斷問的時候,會發現不夠。

不夠的時候,我們纔會想到要去創新,去找到新的方向,然後纔會有這樣一個佈局。

所謂的戰略更新和迭代,就是一個我們保持清醒,不斷的追問爲什麼的過程!

所以,我認爲,今天我們的討論也是非常有效的。

而且結果也令人欣喜……

最後我也說幾句吧,

確定集團的戰略,應該是我的工作,我現在就是做這個事情,看清整個未來的局。

我如果做你們的工作,那就說明我們團隊出問題了……

具體的技術、產品、業務上面,我現在已經沒有你們更懂了,但是我必須要看清楚互聯網真正的商業模式和未來趨勢在哪裡!

所以,我提出了易趣的“大數據”戰略和“新零售”戰略,易迅的“互動娛樂”戰略,百度的“全球化”戰略。

但是從提出戰略到落地執行,中間的區別還是非常大的!

大家是否真心的“認同”和“相信”這個戰略?

執行起來問題在那裡?怎麼解決?

階段性的目標是什麼?

三年裡我們要走到哪裡?五年後我們又能走到哪裡?

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而今天的討論中,我感覺大家對這些戰略的認識也非常深刻了,對很多細節也進行了分析和解決方案的討論。

這很好,也就達到了我們開戰略會的目的……

現在戰略大圖出來了。

那麼,接下來就是我們要考慮,基於戰略大圖,我們的組織能力,人才結構,文化傳承的問題。

我之前說過,戰略的落地,一定是靠組織,靠文化,靠執行。

今天我注意到,有些人還是對一些新的業務很感興趣,有的人對非所在公司的一些業務,思考的也很深入。

這就很好,具備全局的眼光,從整個生態的發展來考慮問題。

這也證明了,我們的團隊依然是保持了旺盛的進取心和好奇心,保持了不斷思考和學習的態度。

明天的會議,我們會討論基於新戰略的組織架構調整和人事方面的佈局。

大家晚上回去可以思考一下,在新的戰略中,自己在組織架構的定位和業務方面的思考。

如果有想調整的,也可以找我談。”

他最後淡淡的一句話,卻讓不少人臉色微動。

老大這是又要搞“大輪崗”了?

第二十九章 宏偉藍圖 三年規劃!第六十七章 估值的考慮第二百六十七章 烽煙再起第二十章 易趣“南牆會議”-1第二百八十一章 退避三舍第七章 “波妹”是什麼鬼?第一百八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二百四十四章 “易家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Lake Tahoe滑雪第九十七章 《財富》全球論壇年會第四百零一章 享受愛情第二百三十九章 《對話》-解碼隋波的互聯網夢想第三百九十章 特殊的一年第八十章 網易北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霧靈會議”-2第一百六十九章 老張邀約第三百零九章 “兩虎之爭”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調整第三百八十四章 好久沒裝逼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他來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消息曝光第三十八章 “歷史性”的見面第十七章 “五道口守門員”第三百五十二章 新總部大樓第三百三十章 “乾坤袋”計劃第一百零四章 小馬困境第二百零一章 董事會博弈,恐怖的一票否決!第一百七十六章 遊學硅谷第五十八章 學會利用媒體和講故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易趣董事會改組第一百六十一章 佈局深遠第三十九章 改版後的易趣網第二百九十八章 利益共同體第三百四十九章 返京前夕第三百三十七章 永樂收購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官方視察第二百八十九章 最後一塊拼圖第三十六章 統一團隊思想第三百二十八章 無題第三十三章 一次至關重要的挖角第五十七章 工作安排第三百零六章 逍遙遊第三百三十三章 渣打?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個夏天,這四年第八十七章 淘寶點將第二百八十章 聲東西、擊南北!第一百七十四章 錯綜複雜的股權結構第三百五十章 再見老馬第一百八十六章 運籌帷幄祝大家雙節快樂——家與國撞了個滿懷!第一百三十九章 易趣董事會改組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浪網絡盛典第七十一章 大幕開啓!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調整第二百九十七章 大宅門第二百章 “領袖”第三百三十章 “乾坤袋”計劃第三十六章 統一團隊思想第九十七章 《財富》全球論壇年會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 風滿樓第二百五十二章 Who is Baidu?第四十章 提前出現的“校內網”第二十八章 返回帝都第二百一十八章 真英雄第三百六十章 啓程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石三鳥!第三百一十二章 江湖從未平靜第一百七十章 開放平臺戰略第二十四章 平平無奇的隋波第四十章 提前出現的“校內網”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鳴驚人!第一百六十章 席捲全國!第三百八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二百七十一章 “隋波效應”第三百七十九章 他來了!第一百五十章 完成回購!第七十三章 人生若真能初見第三百二十九章 喜憂參半第三百一十四章 韜光養晦第二百四十五章 請回答2004第三百五十九章 麻花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手級應用第三百零四章 商業鬼才第三百八十九章 有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一百八十一章 地圖是突破口!第二十五章 1997年過去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最後的佈局第二百五十八章 聚划算二百一十章 弄潮兒第五章 令人懷念的BBS時代第二百二十九章 僞.新零售第一百八十章 華源科技協會第三百五十四章 立足中國,放眼世界!第二百二十四章 另一條道路第二百一十八章 真英雄第一百九十三章 Facebook上線第十七章 “五道口守門員”第一百八十五章 羣雄並起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李“碰瓷”隋波
第二十九章 宏偉藍圖 三年規劃!第六十七章 估值的考慮第二百六十七章 烽煙再起第二十章 易趣“南牆會議”-1第二百八十一章 退避三舍第七章 “波妹”是什麼鬼?第一百八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二百四十四章 “易家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Lake Tahoe滑雪第九十七章 《財富》全球論壇年會第四百零一章 享受愛情第二百三十九章 《對話》-解碼隋波的互聯網夢想第三百九十章 特殊的一年第八十章 網易北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霧靈會議”-2第一百六十九章 老張邀約第三百零九章 “兩虎之爭”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調整第三百八十四章 好久沒裝逼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他來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消息曝光第三十八章 “歷史性”的見面第十七章 “五道口守門員”第三百五十二章 新總部大樓第三百三十章 “乾坤袋”計劃第一百零四章 小馬困境第二百零一章 董事會博弈,恐怖的一票否決!第一百七十六章 遊學硅谷第五十八章 學會利用媒體和講故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易趣董事會改組第一百六十一章 佈局深遠第三十九章 改版後的易趣網第二百九十八章 利益共同體第三百四十九章 返京前夕第三百三十七章 永樂收購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官方視察第二百八十九章 最後一塊拼圖第三十六章 統一團隊思想第三百二十八章 無題第三十三章 一次至關重要的挖角第五十七章 工作安排第三百零六章 逍遙遊第三百三十三章 渣打?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個夏天,這四年第八十七章 淘寶點將第二百八十章 聲東西、擊南北!第一百七十四章 錯綜複雜的股權結構第三百五十章 再見老馬第一百八十六章 運籌帷幄祝大家雙節快樂——家與國撞了個滿懷!第一百三十九章 易趣董事會改組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浪網絡盛典第七十一章 大幕開啓!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調整第二百九十七章 大宅門第二百章 “領袖”第三百三十章 “乾坤袋”計劃第三十六章 統一團隊思想第九十七章 《財富》全球論壇年會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 風滿樓第二百五十二章 Who is Baidu?第四十章 提前出現的“校內網”第二十八章 返回帝都第二百一十八章 真英雄第三百六十章 啓程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石三鳥!第三百一十二章 江湖從未平靜第一百七十章 開放平臺戰略第二十四章 平平無奇的隋波第四十章 提前出現的“校內網”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鳴驚人!第一百六十章 席捲全國!第三百八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二百七十一章 “隋波效應”第三百七十九章 他來了!第一百五十章 完成回購!第七十三章 人生若真能初見第三百二十九章 喜憂參半第三百一十四章 韜光養晦第二百四十五章 請回答2004第三百五十九章 麻花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手級應用第三百零四章 商業鬼才第三百八十九章 有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一百八十一章 地圖是突破口!第二十五章 1997年過去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最後的佈局第二百五十八章 聚划算二百一十章 弄潮兒第五章 令人懷念的BBS時代第二百二十九章 僞.新零售第一百八十章 華源科技協會第三百五十四章 立足中國,放眼世界!第二百二十四章 另一條道路第二百一十八章 真英雄第一百九十三章 Facebook上線第十七章 “五道口守門員”第一百八十五章 羣雄並起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李“碰瓷”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