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波笑呵呵的對這幾個看着眼熟的記者道:
“不好意思啊,各位。
大家也都知道,我很少接受採訪的,你們就別難爲我了。
電商方面的問題,我建議你們可以直接去採訪易趣的宋總,或者淘寶的張總。
他們比較瞭解具體情況……
謝謝大家啊!”
說着雙手合十,表示歉意,
在王強的保護下,轉身走進了帝都飯店大門。
臨走前,
他還給老馬打了個眼色,示意自己先進去了。
隋波走的倒是瀟灑,
不過,這也是他一貫的低調人設。
這麼多年來,除了央視少有的幾次高端訪談節目外,他都很少接受媒體採訪。
這些財經記者們都習慣了,倒也沒有太大的遺憾。
光是能夠在這裡“逮”到隋波出現,已經是個新聞了!
可老馬就不能像隋波一樣溜了……
最近他正在積極進行“總裁營銷”。
在主動推廣阿里的品牌同時,也在重點打造他自己的個人品牌。
眼前這些記者,
能得到在這裡舉辦俱樂部籌備理事會議的消息,也都是些財經大報和雜誌社派來的。
輕易不能得罪……
而且,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宣傳機會。
於是老馬的拿手特長,又使出來了……
記者問怎麼評價Ebay和Tom的合作,
他說:“應該來講他們的合作對雙方都是有好處的,對TOM肯定不錯。
王雷雷的執行力是很強的,可以看到在無線、門戶等這幾個業務上它們都做得不錯……
Ebay也是極其聰明的,
很清楚電子商務市場是個贏家通吃的市場。
它在日本輸給日本雅虎以後,馬上就把日本業務關掉了。
所以它在中國現在市場份額已經很小了,活的很累。
乾脆把這個(中國業務)交給TOM,希望TOM的執行力幫助其在無線支付、無線商務方面有些拓展。
中國市場它就等於是放棄了。”
記者也挺壞的,問他:
“現在淘寶是市場第一,一淘是市場第二。
按照您的贏家通吃的理論,一淘是不是也比較辛苦?
你認爲接下來,
一淘和易趣淘寶的競爭會怎麼發展?”
老馬那麼會說話,當然不會被這點小問題難住。
“易趣淘寶現在是市場的領先者,做的很大,很厲害,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當然,同時一淘也有自己獨特的競爭優勢……
我們會發揮自己的特長,去努力超越他們!
阿里巴巴現在和雅虎中國的整合已經順利完成了,接下來我們會有很多新的活動和計劃。
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
老馬在外面忽悠記者的時候。
隋波已經在工作人員的引領下,走進了“中國企業傢俱樂部”籌備理事會的會議室。
一眼看去,嘿,熟人還真不少。
像王中軍、郭廣昌、江南春、沈南鵬這些,
都屬於隋波的“自己人”,或者有投資,或者有合作。
此外,像王文京(用友)、馮軍(愛國者),唐越(藝龍),這都是老中關村人。
平時大家在區裡的各種場合經常接觸,和隋波也是認識多年了。
就算不太熟的老柳、萬達老王、亞信田溯寧、中糧寧高寧、蒙牛牛根生等人,也都曾在一些高峰論壇和頒獎典禮上見過。
只是以前,彼此沒有什麼私下交往。
想想也是,
隋波重生後,這十年的創業生涯,積累下的又何止是財富和事業本身呢?
所以,即使在這個所謂的“中國頂尖商業領袖”的俱樂部裡。
隋波也依然是,最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大佬”之一!
看到隋波走進來,
很多人都紛紛起身,和他打招呼。
“隋總來了!”
“呵呵,隋總可是大忙人,好久不見了!”……
而像老沈、王中軍這樣的熟人,
更是笑呵呵的和他招手:“波總,來坐這邊”。
俱樂部的兩個發起創始人,
中國企業家雜誌社社長劉東平、原亞信總裁張醒生,一起走過來,和隋波握手:
“隋總,感謝你的支持啊!”
隋波笑笑:“共襄盛舉,義不容辭嘛”。
他一邊走到老沈身邊落座,一邊和衆人笑道:
“我剛纔在門口遇到馬雲了,他被記者攔下采訪,應該一會兒就到。”
這句話,一下讓會議室裡氣氛又熱鬧起來。
“馬雲那張嘴?……沒半個小時,估計是進不來了!”
“哈哈,可別這麼說。
老馬進來要是跟你急,你又說不過他!哈哈……”
這兩年裡,
老馬先是靠着“收購”雅虎中國+10億美元的大交易,一下子在國內名聲大振;
隨後又被評爲2004年“CCTV年度經濟人物”;
今年又在央視的《贏在中國》節目中,
和老柳、熊曉鴿、吳鷹、朱新禮、牛根生、俞敏洪等人一起擔任評委。
這也讓他開始融入到了中國商界的主流圈層中。
所以,現在在座的這羣人,尤其是老一輩的民營企業家。
對老馬的熟悉度,還高過隋波。
畢竟隋波以前一直在保持低調,也很少混圈子……
而老馬混圈子的能力,則是“王者”級別的!
不過,對這一點,隋波倒也不以爲意。
他很清楚,
像中國企業傢俱樂部這種“CLUB”,歸根結底,還是個商業組織。
可能因爲個人魅力和性格相投的原因,一些人的私交,會更好一點。
但真正聯繫緊密的紐帶,一定是“利益”!
這個利益,可能是在有形的資源、業務上的合作;
也可能是在無形的資源、理念、戰略上的學習……
但無論如何,
在商界,始終都是實力至上,強者爲尊!
老馬之所以後來在中國企業傢俱樂部裡,地位極高,後來更是接替老柳,擔任了俱樂部主席。
不是他在俱樂部裡的人緣有多好……
而是阿里足夠強!
當然,人緣好也是加分項。
所以,隋波雖然也很佩服老馬超高的情商,和經營人脈圈子的能力。
但他更清楚,自己強大才是最關鍵的。
就好像華爲老任一樣。
他不參加任何商界圈子,但依然是商界衆多企業家敬仰的一尊大神。
不過,隋波與老任想法不同的一點是,
他很清楚,
中國企業傢俱樂部裡的這些人,結合在一起的影響力,會非常大!
就像太祖說的:“把自己的朋友搞的多多的”。
如果能夠把這些人所掌握的資源,妥善的引導,有效的整合。
對於整個中國產業升級,形成強大的中國企業競爭力,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就看怎麼去運用了!
前世的時候,
老柳、老馬還是喜歡搞“小圈子”。
很多商界大佬,或者“退羣”,如萬達老王;或者乾脆不參加,如華爲老任、小馬哥。
中國企業傢俱樂部,
其實並沒有完全起到“中國企業家精神”引領者,推動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使命。
更像是一羣“商界大佬”,自娛自樂的一個小團體了……
所以,這一世,
隋波在俱樂部剛剛籌備的時候,就以“發起理事”的身份加入進來。
就是希望,在今後的時間裡。
慢慢的通過施加自己的影響力,和有意識的引導,
把中國企業傢俱樂部,帶向一個新的方向,
能夠更有凝聚力,發揮更大的作用,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
衆人正說笑間,老馬走了進來。
也是一羣人和他打招呼,寒暄了幾句。
有人還問他,接受完採訪了?
老馬那麼精明,立刻就知道是隋波說的。
他在會議桌對面,找了個空位剛坐下,就對隋波抱怨道:
“隋總,你太不地道了,自己跑了,把我留在那裡接受採訪!”
隋波笑道:
“能者多勞,你比我說的好,那就多說點!”
周圍幾個人聽着都笑了起來。
老馬的口才和能“忽悠”,在圈內已經名氣很大了……
人差不多到齊了,理事會正式開始。
作爲第一次的發起理事會,其實主要就是大家坐在一起,討論一下:
爲什麼要搞這個俱樂部?
這個俱樂部到底是個什麼性質的組織?
俱樂部的價值和意義在哪裡?
……等等。
比如,劉東華作爲創始人,就發言說:
“在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代表性企業家,基本上都在這個俱樂部裡了。
我們是希望這個俱樂部,
能夠構建一個創業型企業家的高端交流平臺,促進企業家精神的社會化、服務企業家的社會公益活動、推動中國企業家的國際交流合作……
未來發展成爲一個,非盈利組織的企業家平臺。”
牛根生說的就很樸實:
“這些專家啊、企業家啊,包括所有中國經濟界的精英,在這個組織裡,感覺有他們我挺光榮的。”
李書福這種接地氣的企業家,說話也很有趣:
“基礎不牢,天動地搖,最後幹什麼都白乾。
基礎紮實了,大家心情舒暢,齊心協力,那就實現你的理想了。”
老馬這時候,還沒有後來成爲“真.大佬”的霸氣。
發言的時候非常“正經”:
“企業家羣體在中國是一個很弱勢的羣體,如果我們有這樣的協會和俱樂部的形式,我們能夠在一起,做我們認爲對的事情,我覺得這就是非常有價值的。”
王中軍發言也挺直白:
“我們這個CLUB,是個精神上的CLUB。
我覺得最值錢的,有一些我們比較尊敬的企業家,或者我們這些年來在一起非常愉快共事的、互相幫助的企業家,俱樂部的價值主要在這塊!”
還有人說的更直白:
“我覺得,俱樂部還應該是一個“企業家智庫”形式,不是富人俱樂部。”
最後,輪到隋波發言的時候。
他卻一下把高度拉起來了……
“首先,很感謝劉社長邀請我一起來發起這個俱樂部。
我也覺得,這是件非常有意義,有很大社會價值的事情。
也很願意積極參與,共襄盛舉……
我們大家爲什麼今天能坐在一起,是因爲我們每個人都是追求夢想的。
無論是當初,爲了改變命運,去創業的夢想;
還是現在成功以後,
希望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讓中國更加強盛,人民生活也變得更美好的夢想……
改革開放以來,隨着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家羣體已經逐漸成爲了中國經濟的重要力量,
尤其是我們這些自己創業的民營企業家。
可以說,每個人都有一肚子的經驗教訓,也依然飽含着激情和夢想。
所以,俱樂部的這個俱,我覺得應該是相聚的“聚”,就是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
那麼我們的“志”和“道”是什麼呢?
我認爲,我們的“志”,就是我們夢想的集合。
無論是馬總的“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還是牛總的“讓世界的奶業中心回到中國”,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是類似的夢想和使命感。
但歸根結底,
我覺得我們的夢想,還是希望企業發展、國家強盛、人民幸福。
而我們的“道”,
我認爲就是實現“志”的途徑。
怎麼互相交流、學習和提高;
怎麼把企業家精神傳遞出去;
怎麼通過商業和公益的多種方式,去積極推動中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怎麼讓我們這些中國企業,
能夠繼續做大做強,屹立於世界頂尖企業之林!
我覺得,這可能就是我們這些人,
一起來發起這個“中國企業傢俱樂部”的目的,和意義所在。”
隋波的發言,立意還是很高,一下就引發了衆人情不自禁的掌聲。
後面好幾個發言的發起理事,都不自覺的引用了隋波的話。
“就像隋總剛纔說的……”
後來大家自由討論的時候,老馬就感慨:
“你們都說我能忽悠……
現在大家發現了吧……,隋波他可比我能忽悠多了!
你們是不是都忘了?
他最早出名,就是靠寫小說出名的……,那筆桿子,是非常厲害的!”
大家之前在討論的時候就說了,
首先俱樂部裡就應該有一條規定,彼此不要互相稱“總”。
所以隋波也回懟他道:
“老馬,可別這麼說,我和你不一樣!
你那是世界級的忽悠,每次演講都是世界怎麼樣,全球怎麼樣……
我只關心中國的事兒,而且也很少演講,可算不上忽悠。”
老馬嗤了一聲:
“你的那些內部信和內部演講,還少啊?
網絡上流傳的不知道有多少!”
這是,坐在旁邊,和兩人都熟的郭廣昌幽幽來了一句:
“你們兩個,都是大忽悠……”
衆人鬨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