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關緒清一覺醒來已經是傍晚了,看着金燦燦的仰光灑進了養心殿。一陣感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用這個來比喻已經走下坡路的日不落帝國最合適了。
突然想到德國公使還在乾清宮等着自己呢,笑着拍了拍自己的腦袋。這下一定把德國人急壞了。
“王商,去乾清宮。”關緒清叫道。
“喳。”
德國駐華大使叫艾德寶,一個40歲左右的中年人。和大多德國人一樣,有一個標誌‘性’的啤酒肚。不過在那顆碩大的腦袋上已經沒幾根頭髮了。
此時在乾清宮內,他急的是焦頭爛額。見到太監就問皇上什麼時候來,塞了好多銀子纔打聽到皇上在養心殿睡着了。可是皇上讓他在這裡等,他又不能離開,連平常最喜歡喝的中國功夫茶也不敢多喝,怕待會去茅房的時候錯過了與皇上的見面。一絲絲的冷汗從他光光的腦袋上滑落,一邊擦着汗一邊在乾清宮內來回踱步。
“啊呀,尊敬的大使先生。朕剛剛小睡了一會,讓大使久等了。”關緒清闊步走進乾清宮。
“偉大的大清皇帝陛下,見到您我很榮幸。”艾德寶對關緒清尊敬的行了禮。
關緒清示意他坐下,自己坐在了乾清宮的龍椅上,說道:“朕剛剛從你的祖國回來,不知道大使急着見朕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嗎?”
“噢,皇帝陛下。我接到祖國的電報,稱皇帝陛下可能在德國與我們的威廉皇上有些誤會,威廉皇上非常重視陛下您這個朋友,所以讓我馬上來了解情況,並且向陛下表示歉意。”艾德寶站起身子又深深的鞠了一躬。
關緒清笑着擺了擺手,道:“大使不必多禮,朕在德國非常愉快。並沒有什麼不愉快的地方,貴國皇上的熱情好客,讓朕感到相當榮幸。只是國內俗事繁瑣,沒有通知威廉皇上,提前返回還望大使轉告朕的歉意。”
艾德寶眼珠一轉,直接說道:“陛下,我國皇上對這次無法簽訂三國軍事同盟感到失望,並且願意孤立俄國,與大清簽訂一份兩國軍事同盟。並且修改之前簽訂的兩國軍事合作協議。”
“噢?既然貴國皇上有如此誠意,朕會通知大清駐德大使去詳談這份兩國軍事同盟協議的。”關緒清果然沒有猜錯,如果德國人不是傻子就該知道,這個時候得罪誰都不能得罪大清。畢竟他在遠東還有一支艦隊、兩萬多陸軍需要大清的庇護。
“啊!偉大的皇帝陛下,我這就去把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告訴德國人民。”艾德寶高興的站起來說道。
中德兩國軍事同盟的簽訂更讓俄國緊張的不行。畢竟一南一西兩邊的領國簽訂軍事同盟協議,代表了什麼?自己被兩個盟國夾在中間,這個也太危險了。亞歷山大三世主動的找到了威廉二世表示願意與德國簽訂軍事同盟協議,但是仍然不願意與大清簽訂任何協議。
雖然三國軍事同盟協議沒有簽訂,但是對於德國來講得到了他所想要的一切。既跟俄國結盟,可以專心的對付法國。又得到了大清在遠東的支持,對泰國殖民地的統治也更加穩當了。
光緒十六年十月,公元1890年。赴德學習的首批大清軍官載着榮譽回到了大清,他們幾乎囊括了這三年所有的德國陸軍軍事學院的各種獎項。
關緒清親自在紫禁城‘門’口迎接了他們,這在當時是相當高的規格了。三跪九叩之後衆人跟着關緒清來到了太和殿。
衆人站定後,關緒清坐在龍椅上說道:“四年之前,朕在這裡送你們離開。四年之後的今天,朕親自在宮‘門’口迎接你們回來。知道爲什麼嗎?你們是大清的希望,是大清的未來。自古云: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但是今天,朕得到了你們十幾個猛將。天下何愁不定?大清何愁不強?”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朕前些天出訪德國,見平生所未見之物,聞平生所未聞之事。我大清地大物博,兵多將廣,但爲什麼這幾十年來都一直被洋人所欺負?就是因爲洋人在進步,而我們固步自封,自稱天下第一。可是真正打起來呢?一敗塗地。雖然這幾年,整個趨勢不錯,但是這還遠遠不夠。朕整軍經武,還是那句話,富國必先強兵。如今我大清百萬雄獅卻無統一的指揮,各自爲戰,將來萬一再和洋人開戰定要吃虧。所以朕要改革現有的兵制。”關緒清慷慨‘激’昂的說道。
話畢,底下‘交’頭接耳嗡嗡聲不斷。李鴻章首先站了出來說道:“皇上,如今我大清兵制完善,並連勝英、法、俄等強國。上升勢頭良好,不易改變啊。再說改變兵制,如影響到現在的那些將軍權益,臣恐怕會鬧出‘亂’子來。到時不好收拾啊。”
“改革兵制,是爲了我大清更強。怎會影響這良好的上升勢頭?再說,如果哪個將軍不願意‘交’出兵權,那麼遲早還是會出‘亂’子的,如果真是這樣,朕到希望來的早點。”關緒清斬釘截鐵的說道。
李紅章一時無語,退了下去。
關緒清掃了一眼下面的人,目光停留在剛從德國回來的馮相華身上,問道:“相華,你在德國學習了3年多,德國陸軍與我大清陸軍比,誰強?”
馮相華清了清嗓子,說道:“回皇上,我大清陸軍雖然勇猛。但是比起德國陸軍,不論是單兵素質還是團隊配合,都與德國陸軍有一定的差距。”
醇親王首先跳出來:“你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你是否被德國蠻夷妖化了?”
“妖言‘惑’衆,蠱‘惑’軍心啊。”
“一定是德國人下的‘藥’,讓大清對其產生恐懼。”
“……”
一時間對馮相華的噴擊不絕於耳,有的甚至就差沒衝上去揍他了。
“住口。”關緒清大聲吼道。
底下果然都安靜了下來,低着頭暗自竊喜,想着這些軍隊是皇上一手建立的。你說他們比不上德國人,這下還有你的好果子吃?
“朕剛剛說過,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洋人在改革,在進步。我們呢?剛剛取得了一點成績就又覺得是天下無敵了?不用進步了嗎?”關緒清走下龍椅,繼續說道:“大清陸軍100萬常規軍,分成40個師。以師爲單位,方便統一調度。另外10個師組成一個集團軍,今後我大清分爲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集團軍。”
一片寂靜,不知道多少次了。關緒清乾坤獨斷,如果說之前還有強烈的爭吵和反對意見的話,現在大家都習慣‘性’的沉沒。
因爲這個小皇帝創造的輝煌實在太多了,事實證明他說的一定是對的。
關緒清立下規矩,改編後的番號是活動的,軍餉也是按等級發,番號一到十的師排在第一等。他們代表第一流的王牌主力師。採用的是“三三”大編制,一個師有三個旅,一個旅有三個團,全師人數超過2.5萬人。
而如何評定這王牌主力師呢?戰爭時期通過戰功,非戰爭時期就在每年的師與師之間的軍事演習中分出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