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對日本宣戰

可憐的日本駐華公使是在睡夢中被人拉起來了,一看到這個文書的時候,他還以爲肯定是他夢遊了。而半響後才反應過來,然後就是滿頭大汗的緊急向國內發去了緊急電報。

其實東京的日本高層在當天下午的時候就已經收到了伊東大將發送的戰報,說是長崎外港中出現中華帝國的艦隊,並對日本艦隊採取了攻擊。但是,基於中華帝國那並非日本一國能夠對抗的海軍力量,日本本部並沒有採取多大的刺激,甚至,並沒有把這個消息公佈出來。

何況,日本高層有着相當一部分的人都以爲,這只不過是一場意外而已,雖然中華帝國的華軍力量強於日本海軍,但那時,中華帝國的海軍分成兩個艦隊,北洋艦隊和南洋艦隊。而那個南洋艦隊當中,需要面對的是英國那強悍的遠東艦隊的威脅。根本不可能出現在中華帝國北方海域,也就是說,至少在短時間內不會成爲日本海軍的威脅。

另外,根據日本的情報顯示,單單就北洋艦隊而言,日本海軍的實力雖然還不足以消滅他們,但是自保的話完全足夠。這一點,日本高層也相信,中華帝國的那個皇帝陳冬生也已經很清楚。

所以,在沒有絕對的把握之下,或者說南洋艦隊沒有開赴中華帝國北方海域的情況下,中華帝國的海軍絕對不會和日本海軍發生大規模的碰撞。而這一次長崎外港的戰事很有可能只是中華帝國海軍部隊地一次試探而已。

至於伊東大將說的,面對的中華帝國艦隊已經集中了北洋艦隊地大部分主力的言論,很自然的被他們掠過了。因爲。基本上日本的每一個人都很清楚,這個伊東大將是一個堅定的中國威脅論主導者。他認爲,中國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都是日本最大的威脅。並且,他還是一個強烈的武力至上的支持着,幾乎認定了所有事情都要靠武力來解決地地步。也相對的,這就造成了日本相當部分的高層對於伊東大將地警告下降了很大一部分。認爲,中華帝國出現在長崎外港的艦隊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而當凌晨時間接受到了日本駐華公使急急忙忙發回來的告急電報地時候,幾乎都亂套了。日本明治天皇看着那份電報和下面那些一言不發的軍部大臣們,心情可以說是感嘆萬分。

日本自從經濟危機地時候,就聽從了許多有着軍部背景。特別是海軍背景的人的建議,大力的發展海軍,意圖增大內需的同時。擴展日本的基本存在力量:海軍。而海軍力量的急劇增長,也開始把手腳伸到了日本全國政治權利中心,至少。在現在在座討論事務的十幾個人當中,至少有五個人是屬於海軍系統。而另外還有幾個人和海軍有着說不清道不明地聯繫。

然而,如今地這些人卻都已經全部亂套了,因爲他們心中是最大依靠,日本的最大武裝力量,日本第一艦隊已經全軍覆沒,至少,在日本駐華公使地電報中是這麼說的,而日本刀現在爲止。還沒有收到日本第一艦隊的明確消息。而最近的一次就是日本第一艦隊在福江島海域發現中華帝國北洋艦隊主力的時候發送回來的無線電報。

如今,很顯然。日本第一艦隊就算沒有被全殲,至少都已經是失去了戰鬥力。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日本第一艦隊一艘戰艦都沒有逃掉,不是沉沒就是做了北洋艦隊的俘虜。

“陛下,現在我國已經失去了一戰的能力,這一切,都是臣的罪過!”那日本海軍總司令說罷,就退出了皇宮,不久後,就傳來了他剖腹自殺的消息。

失去了海軍戰艦的日本海軍司令可以說是自殺的有理由,在他的手上,日本不但失去了耗盡了國力打造出來的第一艦隊,讓日本徹底的失去了崛起的機會,也讓他的個人軍事生涯走到了谷底。沒有人會願意相信,日本第一艦隊的覆滅和他沒有關係。

不說那日本海軍總司令,且說那場關於中華帝國提出的四條要求的討論。討論的人當中,聲音最小的當屬於海軍方面,因爲,現在的日本海軍就剩下了第二艦隊,近衛艦隊這兩支艦隊。但是,這兩支艦隊的戰艦數量雖然很多,加起來甚至超過了五十艘,但是,這些戰艦基本上都是老的老,小的小,平時打打海盜啊,巡邏海岸的什麼的還行,要是要和正規海軍艦隊交手,恐怕連資格毒沒有,因爲,這兩支艦隊當中,只有近衛艦隊有一艘的一級戰列艦,而第二艦隊的旗艦都只是一艘的二級戰艦。可以說,失去了第一艦隊的日本海軍,已經喪失了八成以上的戰鬥力。所以,會議中,雖然海軍方面的人很多,但是卻是話最少的。

總結起來也就這麼幾一句,依照目前的日本海軍的情況,已經沒有辦法抵抗中華帝國海軍。或者說,已經沒有辦法攔截中華帝國可能存在的對日本實施的登錄。

而日本陸軍部的人則是話最多的,但是,他們的話語當中並不是說對戰事有什麼安排,而是職責日本海軍部的人。事實上,日本陸軍的確挺倒黴的,雖然過去的幾年內日本的軍費一加再加,但是,對於陸軍的投入在沒有增長多少。到現在爲止,日本陸軍重新組建的七個常備師團當中,雖然都已經裝備了後裝的步槍,也增加部署了一部分的火炮,但是對於西方國家和中華帝國中已經流行的快槍,重機槍等裝備卻遲遲沒有投入。目前爲止,日本還只是裝備了不過一個師團的快槍而已,而重機槍,只是從英國採購了幾挺作爲研究用。

可以說。相對於日本海軍的蓬勃發展,日本陸軍地發展就緩慢多,這自然就讓那些日本陸軍的人對於海軍的那些人沒有什麼好感。甚至是當成了敵人。

除了埋怨外,對於那些戰事地安排,陸軍部的人倒是比較統一,那就是集中部隊防守重要地區,在沒有辦法阻止中華帝國可能存在的登錄的情況下,只有防守住日本的重要地區,比方說東京,大板。長崎等這些重工業地區。

另外的對於怎麼回覆中華帝國要求的情況下,幾乎所有的人都一致反對,也是。這些要求,陳冬生說出來地時候就沒有想到過日本人會答應。因爲一旦他們答應了,和也就和無條件投降沒有什麼區別。所以。現在日本的希望就是放在他們的陸軍能夠抵擋中華帝國可能地登錄到英國遠東艦隊的救援。

日本在陳冬生的意料之中拒絕了帝國提出地要求,所以。很自然的,第二天早上七點整,陳冬生在帝國皇宮內地太和殿發佈了正式對日本的宣戰!

在當天中午,日本也對中華帝國宣戰。

當兩國相互宣戰的時候,全世界的人都還不明白,爲什麼在越南邊境上合法國鬧得那麼兇的中華帝國突然會不理會越南邊境的事務,反而跑去了之前一點消息也沒有的日本區開戰。而有些精明的人也都已經明白了,這越南之前鬧地這麼厲害。多半恐怕是中華帝國早就已經有了地預謀。這個從剛開始宣戰不久。中華帝國外交部就宣稱,中華帝國北洋艦隊已經在福江島海域消滅了日本海軍主力第一艦隊。

到了這個時候。誰都已經明白,今天的宣戰只是僅僅宣戰而已,而戰爭,在昨天,甚至是幾個月以前就已經開始了。只是礙於這個時代落後地通信能力和交通,和中華帝國的保密才讓世人之前對此一點都毫不知情。

一八九三年四月二十九日下午三點鐘,英國遠東艦隊總司令闊勃上將來電帝國諮詢,詢問開戰一事的詳細情況等等。並且,宣佈他手下的艦隊進入到緊急情況,然後部分戰艦開始逼近南海。而帝國海軍南洋艦隊早就已經準備好了,在處於絕對劣勢的情況下,南洋艦隊的大部分艦艇都回到了港口,依靠着岸防炮的掩護來對抗英國遠東艦隊。

但一時間,因爲英國沒有和中華帝國正式交戰,闊撥上將自然不可能單憑自己的意願就和中華帝國海軍開戰。

而這個時候,帝國海軍中的北洋艦隊卻分成了好幾路,一路就是那些受了重傷的戰艦,包括一艘無畏艦在內的七八艘戰艦和俘虜的那些日本戰艦慢慢的開回帝國的幾個海軍基地接受維修,而那些輕傷的則是到濟州島新建立的一個普通海軍基地中接受維修和彈藥補充。而剩下的完好的戰艦就直撲長崎外港。

長崎,作爲日本重工業的最重要的城市,不但有着可以製造戰艦的造船廠,還有着其他方面的重工業的基地。可以說,這裡是日本工業的源頭,日本崛起的希望,正是他的重要性,所以,日本第一艦隊的司令部就是設立在這裡,同時,長崎的岸上防禦力量是很強的。

數量衆多的炮臺上的要塞炮,就可以讓世界上任何一支艦隊望而生畏。甚至可以說,要是日本第一艦隊躲在長崎港內,依靠着那些岸防炮的話,北洋艦隊根本就拿他們沒有辦法,只不過這樣一來,第一艦隊也就失去了他們存在的價值,一支不出海的艦隊沒有任何的理由可以讓他們被稱爲海軍。

而現在,林泰曾就帶着數量衆多的戰艦包圍了長崎港口,至於長崎內海有着的一些小型炮艦,根本就不敢出海。而林泰曾率領的這一支艦隊當中,甚至還有一艘剛從日本第一艦隊俘虜過來,受傷的並不是很嚴重的二級戰列艦。這給予了那些日本人極大的震撼,任誰看到昨天還屬於自己的戰艦今天就變成了敵人的,甚至還來攻打自己的時候,都不回有太好的感覺。

當然,雖然說林泰曾包圍了長崎,但是,卻並沒有說展開進攻啊什麼的。作爲一個滿清時代就已經是鎮遠艦的管帶,高級海軍將領的他還明白,單單依靠海軍的戰艦來對抗陸地上的數量衆多,口徑巨大的要塞炮,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先不說戰艦的火炮能不能對抗岸上的要塞炮,就是但從戰艦的價值和那些大炮的價值來說都不是一個對比。

一艘普通的一級戰列艦在德國的造價就高達四千萬華元,而就算在帝國國內建造的話,造價也要達到三千六百萬華元。這還是普通的一級戰列艦,而那些無畏艦的話就更加讓人生畏了,定型後的無畏艦,海軍向大連造船廠的採購價是六千萬華元,並且,這還不算前期海軍投入的高價研製費用,和前面的幾艘並不能稱爲無畏艦的前無畏艦的實驗投入。

可以說,一艘有着九門三百毫米口徑主炮的無畏艦在價值上要遠遠的超越那些陸地上的十門三寶毫米口徑的要塞炮。

• тTk дn• ¢ ○

不過,雖然不能和岸上的那些超級口徑的要塞炮對轟,但是卻可以尋找機會打打那些小口徑的岸防炮。

而現在,北洋艦隊的最爲主要的任務就是封鎖,包圍,然後等國內的登錄部隊的到來,最後就是支援陸軍登陸。維護陸軍的海上補給線。也可以說,到目前來說,北洋艦隊當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分艦隊已經沒有了多少的大規模海戰的機會。第四分艦隊或許還可以喝日本的近衛艦隊,第二艦隊較量一番,不然,要等大規模海戰的話,就是英國的遠東艦隊參戰了。

也許,到那個時候,帝國海軍纔會經歷真正的生死存亡。

第9章 汝南之戰(續二)第9章 汝南之戰(續二)第18章 盛京防禦戰第12章 汝南之戰第35章 分拆盛京製造局第55章 南下的戰略第42章 最重要的兩件事第86章 朝鮮行省第30章 城破第9章 只勝勿敗第14章 認父第83章 黑夜裡的刺刀第60章 戰後第29章 換點口味第4章 整編的麻煩第92章 殺人利器—重機槍第10章 打秋風第80章 朝鮮局勢第53章 清軍撤退第30章 城破第38章 中日之戰第61章 要投降嗎第39章 第五軍-鍾佩第16章 金泉第8章 俄軍援軍第8章 戰還是退第67章 稱王通電第25章 風滿樓第6章 誘攻干涉軍第8章 大勢所趨第56章 戰局有變第60章 戰後第67章 稱王通電第19章 淮軍的炮火第71章 玩具第13章 烏龍之戰第43章 喝酒下棋第9章 汝南之戰(續二)第4章 包圍第29章 光緒捅了馬蜂窩第44章 淮軍一代名將第14章 認父第86章 朝鮮行省第22章 錢這東西第22章 大戰第57章 第三師-梅森虎第40章 西狩第89章 夜戰——炮擊第94章 確定戰略第34章 爲什麼會敗?第48章 冒牌手榴彈第50章 禁衛新軍的混亂第45章 “海風計劃”第56章 李鴻章的煩惱第36章 國書四點第17章 金泉阻擊戰第48章 俄國革命第36章 國書四點第36章 國書四點第22章 壓俄製日第13章 舊時代逝第14章 新時代始第13章 烏龍之戰第60章 兩江的尷尬第20章 勝利了嗎?第79章 賣國-救國第16章 金泉第45章 躲避尷尬第3章 和德國的條約第8章 大勢所趨第5章 凌晨的進攻第7章 汝南之戰第34章 第一次海戰第42章 南下第5章 錢糧危機第12章 盛京援軍第46章 叛徒第42章 南下第41章 衆多的皇子們第65章 下一步計劃第16章 盛京的白色恐怖第42章 南下第31章 工商條例第44章 淮軍一代名將第39章 韓章回來了第9章 第四師的戰報第15章 土匪進城第15章 土匪進城第30章 於康的汽油發動機第3章 和德國的條約第2章 第二軍回援第13章 舊時代逝第63章 清帝退位第88章 仁川之戰續第67章 稱王通電第19章 出擊第79章 賣國-救國第22章 大戰第32章 又一發匪乎!第24章 山雨欲來
第9章 汝南之戰(續二)第9章 汝南之戰(續二)第18章 盛京防禦戰第12章 汝南之戰第35章 分拆盛京製造局第55章 南下的戰略第42章 最重要的兩件事第86章 朝鮮行省第30章 城破第9章 只勝勿敗第14章 認父第83章 黑夜裡的刺刀第60章 戰後第29章 換點口味第4章 整編的麻煩第92章 殺人利器—重機槍第10章 打秋風第80章 朝鮮局勢第53章 清軍撤退第30章 城破第38章 中日之戰第61章 要投降嗎第39章 第五軍-鍾佩第16章 金泉第8章 俄軍援軍第8章 戰還是退第67章 稱王通電第25章 風滿樓第6章 誘攻干涉軍第8章 大勢所趨第56章 戰局有變第60章 戰後第67章 稱王通電第19章 淮軍的炮火第71章 玩具第13章 烏龍之戰第43章 喝酒下棋第9章 汝南之戰(續二)第4章 包圍第29章 光緒捅了馬蜂窩第44章 淮軍一代名將第14章 認父第86章 朝鮮行省第22章 錢這東西第22章 大戰第57章 第三師-梅森虎第40章 西狩第89章 夜戰——炮擊第94章 確定戰略第34章 爲什麼會敗?第48章 冒牌手榴彈第50章 禁衛新軍的混亂第45章 “海風計劃”第56章 李鴻章的煩惱第36章 國書四點第17章 金泉阻擊戰第48章 俄國革命第36章 國書四點第36章 國書四點第22章 壓俄製日第13章 舊時代逝第14章 新時代始第13章 烏龍之戰第60章 兩江的尷尬第20章 勝利了嗎?第79章 賣國-救國第16章 金泉第45章 躲避尷尬第3章 和德國的條約第8章 大勢所趨第5章 凌晨的進攻第7章 汝南之戰第34章 第一次海戰第42章 南下第5章 錢糧危機第12章 盛京援軍第46章 叛徒第42章 南下第41章 衆多的皇子們第65章 下一步計劃第16章 盛京的白色恐怖第42章 南下第31章 工商條例第44章 淮軍一代名將第39章 韓章回來了第9章 第四師的戰報第15章 土匪進城第15章 土匪進城第30章 於康的汽油發動機第3章 和德國的條約第2章 第二軍回援第13章 舊時代逝第63章 清帝退位第88章 仁川之戰續第67章 稱王通電第19章 出擊第79章 賣國-救國第22章 大戰第32章 又一發匪乎!第24章 山雨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