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清帝退位

北京城,不說太久,說近期的,就已經有元,明,清連續三朝將其作爲國都。其內的紫禁城更是規模龐大,堪稱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蹟。

當然,北京城能讓陳冬生稱讚的也就這有限的幾點了。事實上,陳冬生對於現代北京並沒有多少的好感,更加不要說現在這個時候的北京城了。

現在的北京城裡,街道還是黃泥土,沒有完善的排水系統,那些的後世聞名的衚衕到處都充滿着骯髒無比的垃圾。

而一旦下雨的話,基本人要出門將會變成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因爲那用黃泥土鋪成的路被雨水一衝,踩在上面的話,黃泥巴不但會把你的鞋子給染成黃色,一不小心,估計連上身都得變成黃色的。

但是,值得慶幸的是,陳冬生的第一次進北京城並沒有遭遇到這樣的情況。

自從陳冬生說要正式進城後,東北軍就開始在北京城忙碌了起來,發動城內的百姓,強制讓他們清理城內的衛生,鋪平道路,而陳冬生要經過進城的那個東大門更是用綾羅綢緞裝束了起來。

而還有另外一個很讓陳冬生期待的就是,他將要入住的紫禁城。

對於紫禁城,陳冬生前世的時候也看過,但是也僅僅是遠遠的看過,談不上有多少的瞭解。但是,這一次,陳冬生爲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以及東北軍上下的強烈要求,他陳冬生進城後將入住紫禁城。

爲此,東北軍早早就已經把皇宮內的前滿清宮內人員,包括太監宮女。以及數不清地嬪妃貴妃們,二話不說的就趕到了北京城裡的其他宅子安置了起來。就只留下了數百名的宮女來維護這坐龐大無比的宮殿地正常運作。

至於太監,陳冬生一向來都沒有什麼好感,也沒有打算說要在紫禁城裡繼續留下太監這一個非常特別的事物。所以,那些太監們。不分老少,全部和其他的宮女嬪妃們一樣,給趕了出去,願意並且有家回的,可以回家,而剩下的,就集中安置。並且,東北軍政府將負責他們的後半生。這也算是陳冬生難得發的一次善心了。

當各方面做好準備後,陳冬生就帶着東北軍政府數百大大小小的軍官以及官員門在數千地東北軍士兵的護送中準備進城。

這一天,是西曆一八八七年五月二十五號。至於光緒年,也就沒有了繼續提的必要。至於原因,很簡單,按照陳冬生地安排。等他正式入城後,他光緒的皇帝生涯也就走到頭了。

北京城的東大門,此時渲染的喜慶一片,在門兩旁,站着數量龐大地人羣。其中,靠在前面的都是北京城的一些富紳之家,不管他們願不願意,他們都必須站在這裡歡迎他們的新主人。

陳冬生對於這些富紳,還是有相當的好感地,在清理北京城的時候,清理的那些豪族世家也只是一些勢力太過於龐大。林雷並且和滿清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的家族。對於一些普通的富紳之家。陳冬生並沒有多麼爲難他們,因爲。將來的中國地發展,也不能只靠那些農民們,一個國家地工業化,離不開那些手裡面掌握着大量資產的上層階級。

在陳冬生地近千私人侍衛隊的包圍下,騎着高頭白馬,身穿一套東北軍現在唯一的一套元帥軍服,肩上的六個將星在夏日的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陳冬生左手按着腰間的東北軍輕武器兵工廠最新出產的11毫米的大口徑左輪手槍,並且,這把手槍還是特製的,編號爲0001,採用部分槍體用純金製造。爲的就是能讓陳冬生進城的時候,能佩戴上一把顯示出陳冬生身份的手槍。

看着緩緩的騎着馬前進,眼看着兩邊圍着的一大羣人,忍住了心中那極度想要做的動作“揮手”,臉上掛着微笑慢慢的進城。在經過城門後,進城部隊就加快了速度,直奔紫禁城而去。

而當陳冬生看着那扇厚重的宮門被打開來的時候,心情的激動是免不了的。進宮後,穿越衆多的宮殿後,一行人直接進入了內廷的乾清宮。

一路上,陳冬生也忘不了打望着這座皇宮,和後世的相比起來,現在這個時候的紫禁城顯得更加的真實,而這真實的背後就多少顯得有些落敗。不少地方還可以看見動亂後被毀壞的東西沒有來得及打掃。而這偌大的紫禁城中,現在也只留下數百的宮女,反而倒是東北軍的士兵駐紮了不少,整整屬於第六師的一個團駐紮在這裡,而現在,還要加上陳冬生的侍衛隊近一千人。

進了乾清宮後,陳冬生看着上面的那個寶座,忍不住心裡癢癢的,就直接走了上去,然後直接就是一屁股的坐了下來。

而這個時候,卻發生了讓陳冬生以爲的事情。只見下面的韓章,歐陽天以及其他的東北軍政府的文臣武將們一個個都是統一的跪了下來。

口呼萬歲!

這一下,可讓陳冬生有點意外了,不過,在想到早在去年的時候,自己底下的這幫人就想着自己登基爲帝,所以也就不甚在意。

等玩耍夠了,陳冬生就下來了,說實話,那寶座坐上去一點也不舒服,雖然有軟墊,但是,陳冬生還是不喜歡。

下來後,陳冬生也不見外的說道:“各位都回去休息吧。也都累了但是,和陳冬生想象中的不一樣,他們並沒有說遵照陳冬生的吩咐,而是韓章和歐陽天等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愣是不動也不說話。

策陳冬生見此,說道:“還有什麼事。儘管說!”

這個時候,韓章站了出來,深吸一口氣後說道:“屬下恭請王爺登位!”

韓章話語一落,下面的所有人都這麼叫了開來:“恭請王爺登位。”

陳冬生臉色一沉,因爲這個時候的他想到了皇袍披身這麼一個詞語:“各位是不是都已經串通好了!”

“屬下不敢。”

“歐陽參謀長。你說說,如果我登基爲帝,對我們東北軍來說,將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歐陽天一復以前地嚴肅神情:“回王爺,如果王爺登基爲帝,我們就可能在名義上不用繼續擔負叛軍這一罵名,而同時也會得到天下人的認可。至少,我們將在名義上得到一個大義。而不是像我們之前那樣,被天下人說不恥。

又,王爺一旦登位。將給我們東北軍數十萬將士極大的激憤之心。還有,王爺一旦登位,就是名正言順的中華之主,洋人列強之干涉自然也就沒有了可據之言。”

陳冬生聽罷後。又看看其他的東北高級軍官以及將領,發現這些人地眼神當中活動無不意外的都是冒出了精光,很顯然,他們都在期盼着陳冬生登基爲帝。

這一點,陳冬生自然也能明白他們的想法。一旦自己登基爲帝的話,那麼,他們就是開國功臣,不但能夠名留青史,更加能福及後代。

陳冬生稍一考慮後,說道:“我知道了。沒有其他事的話,各位先退下。”

等衆人都下去後。陳冬生也就開始在衆多護衛的陪同下。在這偌大的紫禁城遊覽起來。一路上領略着這宏偉的宮殿,那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地琉璃瓦。潔白的漢白玉護欄,雕龍畫鳳的走廊。這一切,在陳冬生看來,都顯得那麼地新鮮,以及震撼。

當然,這宏偉和震撼中,也免不了一絲絲的落寞心情。尤其看到那些還留在紫禁城中的那些年輕貌美的宮女們看到自己這些人眼神散發地恐懼,陳冬生就有點不自在。

當天晚上,還是在乾清宮,韓章和歐陽天以及陳冬生的私人蔘謀秋易白一共求見陳冬生。而他們一直相談到近午夜時間。而具體談的什麼,除了當事人外,就再也沒有人知道了,因爲,就連陳冬生的最爲親近的侍衛隊地隊長李俊都不知道他們談的什麼東西。

第二天,紫禁城的的外朝中的太和殿上,不但有着東北軍在數百位高層將領官員,還有着在北京殘留的那些富紳們,另外,還有停留在北京的各國公使。

他們在昨天就統一地接到了東北軍政府地邀請進宮,而一大早,他們就齊齊地進宮來了,因爲他們都知道,肯定是有大事要發生了,而具體什麼事情,一些聰明人也都猜測地出來。

上午九點的時候,陳冬生在大隊地護衛隊的陪同下,也從內廷來到太和殿。但是,今天的主角卻不是陳冬生,而是已經消失在衆人面前許久的光緒。

同樣,在大批的陳冬生的護衛隊護送下的光緒也跟在了陳冬生的後面進入了太和殿。而此時的他手捧着象徵着大清皇朝權勢的國璽,穿着大清皇帝的正式朝服。

就在衆位外國公使以及記者和那些富紳的驚訝眼神中,光緒坐上了那太和殿上的金漆雕龍寶座,隨後就拿起一份詔書,並開始宣讀起來:

”奉旨朕欽奉天帝旨:

前因民軍起事,北省相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命李鴻章爲撫東北之使,力爭復國之安,民之富。然數年以來,尚無確當辦法,今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輟於途,士露於野,徒以國體一日不決,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東北,南中各省既倡議於前,北方各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歸諸東北軍政府,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爲德仁之義。陳冬生今爲東北王,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陳冬生以全權組織臨朝,與軍民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內刈安,仍合滿、漢、蒙、回、藏等數族完全領土,爲一大中華帝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閒,優遊歲月,苦憂今之民苦,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善歟?欽此。”

值得一提的是,陳冬生並沒有想中國舊式的新朝君主對於滿清皇室趕盡殺絕,而是採取的軟禁,光緒以及所有直系皇室全部都被控制了起來,當然,免不了殺幾個頑固分子,剩下的也就到十人而已。而其他的皇親等,全部一律爲民。

光緒的退位詔書一下發,全國譁然,世界震驚。

當在太和殿的光緒宣讀退位詔書以後,陳冬生就和東北軍政府的核心人員齊聚紫禁城的內廷中的乾清宮,這一次,他們商議的主題很明確,就是建國。

事實上,在昨天,陳冬生在和韓章、歐陽天以及秋易白的商談中,就已經決定了大體上的事務。那就是,陳冬生登基爲帝,國號爲:中華帝國。然而,建國的事務並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辦妥的,這一點,也是陳冬生在進城後遲疑登基爲帝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但是,韓章和歐陽天等人卻早早在私下就已經準備妥當了。這才能在昨天的商談中迅速的決定陳冬生登基爲帝。

而這一天,他們要商談的事情都是一些細節上的事務。因爲,已經決定了,採取之前的東北軍政府的體制爲今後的體制,等日後安定後,再根據時勢而變。

陳冬生的登基爲帝以及中華帝國的建立,已經成爲了定局。

第22章 壓俄製日第43章 迫擊炮第18章 和日軍的第一次較量第28章 帝國海軍第45章 躲避尷尬第62章 寧予友邦,不予家奴第35章 福江島海戰第16章 賣身爲奴第33章 意外的金洲城第52章 慈禧的下落第44章 郭雪第26章 德國的合作第40章 帝國近衛軍第20章 帝國的過去第39章 世界和平了嗎第69章 溫情第45章 “海風計劃”第66章 確定計劃第49章 林家村之戰第1章 被包圍第20章 反圍剿第13章 被搶了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41章 衆多的皇子們第26章 亂起第78章 盛京學院第22章 大戰第63章 成婚第25章 金融危機第6章 你怎麼不碰我第14章 新時代始第10章 戰始第25章 風滿樓第37章 對日本宣戰第32章 呼聲第15章 科舉選撥第51章 進軍金華鎮第36章 我們需要他中立第62章 寧予友邦,不予家奴第39章 韓章回來了第15章 守備旅換裝第8章 俄軍援軍第29章 飛龍一號第23章 沈家第42章 四個人的事第19章 出擊第38章 沒錢沒兵第59章 真相大白!第43章 立儲第16章 金泉第29章 換點口味第86章 朝鮮行省第40章 帝國近衛軍第12章 大勝而歸第10章 打秋風第23章 馬克沁機槍成型第87章 仁川之戰第77章 讀書人第53章 慈禧和光緒第12章 全營進攻第19章 出擊第73章 伯樂和馬第18章 大戰前夕第57章 第三師-梅森虎第2章 很多人都煩第15章 守備旅換裝第43章 戰初第4章 整編的麻煩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49章 林家村之戰第39章 第五軍-鍾佩第31章 工商條例第37章 對日本宣戰第6章 誘攻干涉軍第49章 林家村之戰第26章 德國的合作第35章 銀子有多重第38章 中日之戰第54章 北京城的陷落第59章 真相大白!第83章 黑夜裡的刺刀第44章 淮軍一代名將第45章 西逃第17章 京城的好茶第15章 科舉選撥第31章 秋易白第31章 工商條例第26章 亂起第29章 吉林第62章 寧予友邦,不予家奴第2章 很多人都煩第6章 你怎麼不碰我第27章 賣身第28章 帝國海軍第23章 馬克沁機槍成型第9章 穿越一族?第39章 韓章回來了第27章 給我吐出來吧第44章 錦州危急第72章 法律
第22章 壓俄製日第43章 迫擊炮第18章 和日軍的第一次較量第28章 帝國海軍第45章 躲避尷尬第62章 寧予友邦,不予家奴第35章 福江島海戰第16章 賣身爲奴第33章 意外的金洲城第52章 慈禧的下落第44章 郭雪第26章 德國的合作第40章 帝國近衛軍第20章 帝國的過去第39章 世界和平了嗎第69章 溫情第45章 “海風計劃”第66章 確定計劃第49章 林家村之戰第1章 被包圍第20章 反圍剿第13章 被搶了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41章 衆多的皇子們第26章 亂起第78章 盛京學院第22章 大戰第63章 成婚第25章 金融危機第6章 你怎麼不碰我第14章 新時代始第10章 戰始第25章 風滿樓第37章 對日本宣戰第32章 呼聲第15章 科舉選撥第51章 進軍金華鎮第36章 我們需要他中立第62章 寧予友邦,不予家奴第39章 韓章回來了第15章 守備旅換裝第8章 俄軍援軍第29章 飛龍一號第23章 沈家第42章 四個人的事第19章 出擊第38章 沒錢沒兵第59章 真相大白!第43章 立儲第16章 金泉第29章 換點口味第86章 朝鮮行省第40章 帝國近衛軍第12章 大勝而歸第10章 打秋風第23章 馬克沁機槍成型第87章 仁川之戰第77章 讀書人第53章 慈禧和光緒第12章 全營進攻第19章 出擊第73章 伯樂和馬第18章 大戰前夕第57章 第三師-梅森虎第2章 很多人都煩第15章 守備旅換裝第43章 戰初第4章 整編的麻煩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49章 林家村之戰第39章 第五軍-鍾佩第31章 工商條例第37章 對日本宣戰第6章 誘攻干涉軍第49章 林家村之戰第26章 德國的合作第35章 銀子有多重第38章 中日之戰第54章 北京城的陷落第59章 真相大白!第83章 黑夜裡的刺刀第44章 淮軍一代名將第45章 西逃第17章 京城的好茶第15章 科舉選撥第31章 秋易白第31章 工商條例第26章 亂起第29章 吉林第62章 寧予友邦,不予家奴第2章 很多人都煩第6章 你怎麼不碰我第27章 賣身第28章 帝國海軍第23章 馬克沁機槍成型第9章 穿越一族?第39章 韓章回來了第27章 給我吐出來吧第44章 錦州危急第72章 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