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日益貧瘠的土地

大宋與西夏交界征戰的陝西六路,依據重要性排序依次是永興軍路,鄜延路,環慶路,涇原路,秦鳳路和熙河路。

永興軍路是大宋西北政治中心京兆府所在地,在陝西六路中人口最多,有戶口百萬。

其中,以長安爲中心的京兆府下轄十三縣:長安、樊川、鄠縣、藍田、咸陽、涇陽、櫟陽、高陵、興平、臨潼、醴泉、武功、乾佑。整個京兆府有戶口二十三萬。

西門慶一行從華州渭南縣進入京兆府境內後,在零口鎮向北渡過渭水,抵達了櫟陽縣。

此番西行來到京兆府,西門慶決定從東向西,從北向南考察一番長安城周邊的各縣,最後再進入長安京兆府城。

因此,按照西門慶的計劃,沿途會先後經過櫟陽、高陵、涇陽、咸陽、醴泉、興平、鄠縣、樊川、藍田九個縣,再從藍田縣沿灞水向北進入臨潼縣,最後從臨潼縣進入長安城中。

至於武功、乾佑二縣,因爲距離長安較遠,不在西門慶的考察計劃之列。

特別是乾佑縣,雖屬於京兆府管轄,可是已經位於秦嶺以南,與長安城隔了一個秦嶺,對於長安城可謂無足輕重,是以對西門慶而言也失去了考察的必要性。

當岳飛、王貴等人興奮地圍着西門慶,問他可是又要查看長安城周邊的地理環境和險要關隘,與衆人討論如何用兵時,西門慶卻搖了搖頭,提出了新的目標。

西門慶對岳飛等人說道,長安城周邊都是關中平原,距離南邊秦嶺山脈的終南山還遠,沒有甚麼險要關隘。

此番在京兆府要着重考察的,是京兆府各縣的鄉村農業,關中平原也曾經號稱天府之國,這一次就是要看一看這關中是否富庶如昔,還有定鼎天下之力。

岳飛等人聽了,瞪大了眼睛盯着西門慶師叔,半晌說不出話來。

他們都想不到西門慶師叔涉獵如此廣泛,知識這般淵博,不僅武藝高強,懂得行軍打仗,會寫詩詞歌賦,居然還會研究國計民生,天下形勢。

西門慶師叔究竟是何方神聖?竟似無所不能!

岳飛等人都一臉崇拜地看着西門慶,心中暗中慶幸。跟着師叔出來遊歷天下,當真好漲見識!

焦挺早就習慣了西門慶哥哥的神通廣大,無所不能。他看着岳飛等人的神情,心中笑道:“一羣沒有見識的少年人!西門慶哥哥的能耐,豈是你等所能明白的?今世你等能得西門慶哥哥的看重和提攜,當真是幾世修來的福分!”

西門慶此時可沒有心思在岳飛等人面前故意顯露學識,讓這些湯陰縣的鄉下少年佩服得五體投地。

西門慶騎馬行走在櫟陽縣的土地上,看着道路兩邊的鄉村和麥田,陷入了沉思之中。

讀過大學,接觸過相關知識的西門慶記得,自盛唐以後,黃河流域的經濟就逐漸衰敗,長江流域經濟崛起。中國的政治文化重心東移,長安失去了首都地位。

自唐以後,長安就再也未能成爲全國政權的首都。

古老的華夏文明是發源於黃河流域,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也曾經是中國最富庶的地區,古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但是在秦統一中國之後,歷代王朝卻出現了不斷向長江流域傾斜的趨勢。

到了明清時期,整個國家的經濟幾乎完全依賴於長江以南地區的錢糧賦稅。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很多歷史學家說,這是因爲北方頻繁出現戰亂,經濟遭到了破壞,所以歷代政權不得不把經濟重心逐步南移。

可是,北方的戰亂並非都是因爲遊牧民族入侵,很多時候是內亂。

爲何北方容易出現戰亂,而南方卻少有大規模的內亂?

中國古代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經濟爲主的國家,往往是農業的發展和土地問題決定了國家的強弱和社會的穩定。

西門慶記得有一種說法,中國這兩千年來政治文化中心從西向東,從北向南的變遷,不過是小麥和水稻這兩種農作物的一次接力而已。

在中國古代,歷朝歷代農民起義的爆發地幾乎全部集中在河南、山東、陝西等地。

而這些地區,恰好是處於黃河中下游流域,是中國小麥種植歷史最悠久的地區。

中國的小麥種植主要集中在黃河流域。從漢代開始,小麥的種植就在北方得以推廣。到了唐代,小麥已經成爲了黃河中下游地區的主要農作物。

此外,在這些地區種植的其它主要糧食作物粟、高粱等也都是旱地種植作物。

小麥、粟、高粱這些作物都是大量消耗土地肥力的農作物,不宜在同一塊地上連續種植,通常種一季就得休耕一兩年。

這就意味着在這些地區每年大約只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土地能夠收穫糧食。

因此,自秦朝統一以來,立足於黃河流域的王朝承受着巨大的糧食供給壓力。

更糟糕的是,黃河流域氣候乾燥,降雨不足,農業生產主要依靠引水灌溉。

乾燥的環境使水分蒸發得非常快,鹼性的黃土失去水分之後容易產生板結,造成土地鹽鹼化,一年比一年貧瘠,以致於不能耕種。

原本產量就不高的耕地不斷減少,糧食產量也就跟着持續減少。

而在農業經濟的古代中國,糧食就是財富。爲了保持原有的糧食產出,不讓自己的財富縮水,世家大戶們必然要兼併更多的土地。

中國北方土地兼併的矛盾越來越尖銳,最終導致了激烈的社會政治衝突——農民起義。

每一次戰亂,在經過多年的戰火狼煙之後,土地經過撂荒得到了少許恢復,人口也銳減,糧食欠產和土地兼併的矛盾趨於緩和。

於是,社會纔再次安定下來,由亂世恢復爲治世,開始了新一輪消耗地力的循環。

但是總體上,黃河流域土地的肥力還是在逐步下降。

在秦統一六國之前的兩千年裡,中國的農業開發程度不高,規模也不太大。當時黃河流域的生態情況良好,並無土地與人口的矛盾。

隨着大一統國家的產生,黃河流域農業生產的大規模開發隨即展開。於是小麥種植導致的土地貧瘠問題開始成爲一個又一個王朝的心腹之患。

第一百零四章 何方高人第七百八十七章 和詵與楊可世第六百七十五章 貓鼠追逐第四百零九章 目標登州第五百八十七章 捷報頻傳第七百八十七章 和詵與楊可世第五百五十八章 童蔡之盟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完顏宗弼現身第九百三十九章 郭京是個好神棍第三百七十三章 當皇帝就是能任性第九百八十章 衣錦還鄉第五百七十五章 宋清的首功第一百九十九章 望夫歸第六百六十八章 亡國二人組第九百零五章 烏合之衆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葫蘆河伏擊戰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喋血西門堡第九百八十三章 北上吊喪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官人的實力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唐遺韻今何在第九百五十五章 舉賢任能第一百四十九章 巧遇沒羽箭第二百八十九章 騎射追擊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爲蒼生吃硬飯第七百二十三章 彈阮琴的公子來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難啃的鐵烏龜第八百一十一章 易州請降第二百三十六章 秦檜的功勞第九百一十二章 山賊猖獗第二百五十七章 遠惡軍州第六百三十一章 招降納叛第五百二十七章 軟蛋廂軍上了陣第五百九十七章 知府人選第九百六十四章 張邦昌封官第九百七十九章 西門慶調兵遣將第九百五十七章 金軍北撤第六十六章 此地蜈蚣嶺第四百二十一章 偷上癮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北方大港第三百六十一章 與首富談生意第五百四十六章 洗腦大師方臘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的老師是宗澤第七百六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七十四章 智勇雙全的王進第八百零四章 絕不投宋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官人更浪第六十章 再登獨龍崗第一千零七十章 東線有戰事第一百九十五章 關門打狗第三百三十一章 梁山泊的另類能人第五百三十四章 雙槍將中計第五百五十一章 王俊的前世今生第九百六十六章 讓帽子再飛一會兒第八百一十一章 易州請降第二百四十三章 西門慶借兵第七百三十二章 在大官人面前沒有天險第五百一十五章 一場徵稅引發的戰爭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六百一十四章 明月何處看第四百五十一章 獵虎求子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官人招惹不得第三百一十六章 有福同享第一百零六章 對酒當歌第五百四十七章 戰功彪炳程萬里第四百七十章 攜美渡海第六百零七章 異類奇葩趙良嗣第一百四十六章 豬隊友長命百歲第八百四十七章 殺人救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海戰準備第五百七十五章 宋清的首功第九百零六章 完顏宗望要退軍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等待招安的二龍山第三百一十二章 時遷的生意第五百三十九章 西門慶的朋友圈第三百零六章 射我者何太尉乎?第六百一十六章 寶刀來歷第一百二十六章 曾頭市演武第七百九十章 獻計杜充第二百七十一章 活捉錦豹子第六百九十九章 雙雄之爭第十七章 教頭歸來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初會宗澤第九百九十七章 難以割捨的誘惑第七百九十章 獻計杜充第五百五十四章 梁山泊是一塊肥肉第六百八十二章 帶着打手北上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無功而返第五百零九章 遼金前哨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我的大哥嚇死你第三百七十二章 凌振的抉擇第四百零八章 在德還是在險第八百八十二章 郭藥師反了第六百六十章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第九百一十三章 立威之戰第九百一十三章 立威之戰第八百四十二章 向強盜炫富第四百六十二章 搶灘登陸第一千零六十章 金國內亂初起第四百六十三章 突圍渡江第八十五章 血濺鴛鴦樓
第一百零四章 何方高人第七百八十七章 和詵與楊可世第六百七十五章 貓鼠追逐第四百零九章 目標登州第五百八十七章 捷報頻傳第七百八十七章 和詵與楊可世第五百五十八章 童蔡之盟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完顏宗弼現身第九百三十九章 郭京是個好神棍第三百七十三章 當皇帝就是能任性第九百八十章 衣錦還鄉第五百七十五章 宋清的首功第一百九十九章 望夫歸第六百六十八章 亡國二人組第九百零五章 烏合之衆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葫蘆河伏擊戰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喋血西門堡第九百八十三章 北上吊喪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官人的實力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唐遺韻今何在第九百五十五章 舉賢任能第一百四十九章 巧遇沒羽箭第二百八十九章 騎射追擊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爲蒼生吃硬飯第七百二十三章 彈阮琴的公子來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難啃的鐵烏龜第八百一十一章 易州請降第二百三十六章 秦檜的功勞第九百一十二章 山賊猖獗第二百五十七章 遠惡軍州第六百三十一章 招降納叛第五百二十七章 軟蛋廂軍上了陣第五百九十七章 知府人選第九百六十四章 張邦昌封官第九百七十九章 西門慶調兵遣將第九百五十七章 金軍北撤第六十六章 此地蜈蚣嶺第四百二十一章 偷上癮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北方大港第三百六十一章 與首富談生意第五百四十六章 洗腦大師方臘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的老師是宗澤第七百六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七十四章 智勇雙全的王進第八百零四章 絕不投宋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官人更浪第六十章 再登獨龍崗第一千零七十章 東線有戰事第一百九十五章 關門打狗第三百三十一章 梁山泊的另類能人第五百三十四章 雙槍將中計第五百五十一章 王俊的前世今生第九百六十六章 讓帽子再飛一會兒第八百一十一章 易州請降第二百四十三章 西門慶借兵第七百三十二章 在大官人面前沒有天險第五百一十五章 一場徵稅引發的戰爭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六百一十四章 明月何處看第四百五十一章 獵虎求子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官人招惹不得第三百一十六章 有福同享第一百零六章 對酒當歌第五百四十七章 戰功彪炳程萬里第四百七十章 攜美渡海第六百零七章 異類奇葩趙良嗣第一百四十六章 豬隊友長命百歲第八百四十七章 殺人救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海戰準備第五百七十五章 宋清的首功第九百零六章 完顏宗望要退軍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等待招安的二龍山第三百一十二章 時遷的生意第五百三十九章 西門慶的朋友圈第三百零六章 射我者何太尉乎?第六百一十六章 寶刀來歷第一百二十六章 曾頭市演武第七百九十章 獻計杜充第二百七十一章 活捉錦豹子第六百九十九章 雙雄之爭第十七章 教頭歸來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初會宗澤第九百九十七章 難以割捨的誘惑第七百九十章 獻計杜充第五百五十四章 梁山泊是一塊肥肉第六百八十二章 帶着打手北上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無功而返第五百零九章 遼金前哨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我的大哥嚇死你第三百七十二章 凌振的抉擇第四百零八章 在德還是在險第八百八十二章 郭藥師反了第六百六十章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第九百一十三章 立威之戰第九百一十三章 立威之戰第八百四十二章 向強盜炫富第四百六十二章 搶灘登陸第一千零六十章 金國內亂初起第四百六十三章 突圍渡江第八十五章 血濺鴛鴦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