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投靠遼國的梁山好漢

此時,金軍的南路軍被耶律大石軍阻擊在錦州城外,未能對中京大定府形成夾擊之勢。

但是,耶律大石軍也因此被金軍的南路軍纏住,無法再支援接應蕭幹。

蕭幹要依靠城中的守軍,獨自迎戰金軍的北路軍。

蕭幹此番前來坐鎮中京大定府,從南京道帶來了三萬契丹人、奚人和漢人組合而成的軍隊,這中京大定府也有三萬契丹軍,再加之從前方逃回來的一萬餘敗軍,總兵力也有七萬之衆。

可是,如今這些軍隊的將領卻是意見不統一,對於是戰是守,還是放棄中京大定府,都各持己見。

中京大定府原本的守軍和退回來的軍隊士氣不振,對於戰勝金軍失去了信心,這些軍隊的將領紛紛要求撤離中京大定府,退往南京道或西京道,保存遼軍戰力,等待東山再起。

對於中京大定府,這些將領建議堅壁清野,將帶不走的糧食財物付之一炬。

他們認爲,金軍糧草不濟,在這中京道呆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被迫撤軍。如此一來,危機自解。

然而,蕭幹從南京析津府帶來的三萬生力軍則是有一戰之心。將領們紛紛表示領受皇命前來守衛中京大定府,豈可棄這都城於不顧?

在這些將領看來,城中有七萬大軍之衆,已經超過了金軍的數量,兼且佔據地利,以逸待勞之下,定可挫敗金軍於城下。

甚至於還有幾個激進的將領認爲金軍前鋒的兵力並不多,遼軍應該主動出擊,一舉殲滅金軍前鋒,給猖狂的敵軍當頭一棒。

幾派將領爭執不下,都將目光投向了主將蕭幹。

蕭幹心頭嘆息一聲,對天祚帝耶律延禧頗爲失望。

若是皇帝聽從羣臣的建言,率領遼軍主力馳援中京大定府,這城中軍民的士氣一定會大振,未嘗不可與金軍一戰。

可是,皇帝躲在後方的南京析津府,毫無進取之心,也難怪這中京道的守軍沒有士氣了。

皇帝帶頭逃跑避戰,又怎能指望這裡的守軍爲國盡忠?

對於從前方敗退回來的遼軍,蕭幹本可斬殺幾個將領立威。然而深思熟慮之後,蕭幹還是放棄了殺雞儆猴的做法。

因爲,天祚帝耶律延禧和東北路都統,上京留守蕭乙薛都是一退再退,對於這些將領,又怎能苛責?

對於四軍大王蕭幹而言,他不選擇殺人立威,還有一個說不出口的原因。

對於能否戰勝金軍,守住這中京大定府,蕭幹自己也心中無數。

今日他隨意斬殺敗逃回來的將領,那麼異日自己放棄中京大定府時,會不會被以同意的理由斬殺?

身爲遼國名將,奚人的英雄,手握七萬大軍的蕭幹也幹不出棄城而逃的勾當。

見衆將都望向自己,蕭干將目光投向了坐在下首的幾個漢軍將領。

這幾個將領是南京析津府的參知政事李處溫推薦給自己的,都是積極主戰派。李處溫說他們是來自宋國的奇人異士,可與金軍一戰。

不如,就讓他們領軍出戰,與金軍的前鋒較量一下,試探一下金軍的戰力?

想到這裡,蕭幹環顧廳內諸將,雙目圓瞪,開口說道:“我契丹縱橫天下數百年,擊敗了多少強敵。今日難道我大遼的勇士都死絕了麼?

也罷,本王從南京帶來幾個宋國的勇士,他們可是不懼與金軍一戰!

本王決定了,就讓他們領兵迎戰金軍的前鋒。

晁蓋將軍、董平將軍何在?”

“末將在此!”

兩個高大威猛的武將越衆而出,抱拳應道。

這二人不是別人,正是在大宋境內立足不穩,沿着太行山一路向北逃到遼國境內的“托塔天王”晁蓋與“雙槍將”董平。

晁蓋、吳用、董平等人帶着手下,跟着公孫勝逃入遼國燕京境內後,那“入雲龍”公孫勝就與衆人分別,回到了薊州九宮縣二仙山侍奉老母,追隨師父羅真人修道。

公孫勝臨走前,給晁蓋等人留下一封書信,讓他們憑此去投南京析津府中的遼國漢人重臣,參知政事李處溫。

直到那時,晁蓋與吳用拿到公孫勝的舉薦信,方纔品出其中滋味。公孫勝兄弟與遼國重臣李處溫是舊識,他的背景實在是讓人捉摸不透呀!

吳用懷疑,當年東溪村七星聚義之時,“入雲龍”公孫勝就是帶着遼國的秘密任務南下的。

宋遼兩國對抗了這百多年,相互滲透了許多間諜。

公孫勝兄弟,很有可能就是李處溫安插到宋國的一個間諜!

如此一來,也就能解釋得通,一個遼國修道之人,爲何會突然跑到宋國去混黑道,當強盜。

或許當年公孫勝領受的秘密任務,就是在宋國境內製造混亂吧!

只是讓遼國人意想不到的是,最後威脅自己的,竟然不是南方的老對手大宋,而是遼東崛起的女真人。

當年與公孫勝前後腳出現在東溪村的遼國人“赤發鬼”劉唐,莫非也是遼國派出的奸細?

可惜劉唐死在了無爲軍,將他身上的秘密帶入了土中。

無論是李處溫,公孫勝,還是劉唐,都逃不過命運的捉弄。

雖然懷疑公孫勝是遼國間諜,晁蓋、吳用和董平幾人還是接受了他的美意,領着兩千嘍囉投靠了遼國的參知政事李處溫。

晁蓋等梁山泊強盜在大宋起兵造反失敗,已經爲朝廷所不容。他們逃到哪裡,官軍就追剿到哪裡,在大宋境內已然很難立腳。

晁蓋、吳用、董平等人既然當了扯旗造反的強盜,自然是沒有甚麼忠君愛國的覺悟,宋國呆不住,他們投靠遼國,不是天經地義之事麼?

在晁蓋、吳用、董平幾人的眼中,遼國可是比大宋強大,壓制了大宋一兩百年。

投入遼國的軍中,或許將來還能跟着遼軍殺入大宋境內,爲梁山泊的兄弟們報仇雪恨。

更何況,公孫勝爲晁蓋等人牽線搭橋的是大遼國的參知政事李處溫,也就是擔任宰相之職的高官。

只要能得到李處溫的信任與青睞,何愁不能飛黃騰達?

就這樣,帶着對大宋深深的恨意和對遼國的幻想,晁蓋等人領兵投靠了遼國。

遼國面臨金國的軍事威脅,正是用人之際。晁蓋等人來投,李處溫欣然接納。

正好四軍大王蕭幹要領軍北上大定府,李處溫就將晁蓋與董平兩員猛將推薦給了蕭幹,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

吳用那廝則被李處溫留在了自己的府中辦事,沒有隨軍北征。

第四十六章 你得先戰勝我扈三娘第六百七十六章 敵軍會法術第八百八十三章 童太尉要閃人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借船北渡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夏求和第一百六十一章 青州來信第四百六十三章 突圍渡江第二百九十七章 願打頭陣第六百四十八章 比武資格第九百九十三章 吳玠與劉錡第三百九十四章 柴進是幕後黑手第五百九十七章 知府人選第二百三十三章 潯陽樓上贈好酒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頭不夠呀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上財路第六十三章 糾纏第七百七十一章 出兵偷襲乞顏部第二百五十四章 功勞給你,錢財給我第四百零三章 周大俠之死第七百零四章 風暴前夕第四百七十二章 宋徽宗看相伐遼第九百一十八章 無望的等待第三百二十六章 祝家莊一敗梁山軍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八百七十四章 馬擴無力的強辯第六十四章 你還不如馬第七百四十三章 灞橋柳色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小小的惡趣味第七百九十三章 种師道不想打了第九百五十三章 廢國取降第八百零七章 寡婦不可不欺負第二十六章 山賊送人頭來了第七百三十一章 欲擒故縱大刀關勝第二百九十七章 願打頭陣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心腹之患第四百四十四章 妖孽天才第三百一十九章 吃雞引發的血案第二百四十四章 我只給一個投降名額第一千零一十章 真真假假第二百四十九章 豕突狼奔的衆好漢第四百零五章 鄆哥兒發絕招了第七百八十五章 先贈甲,再送刀第一百八十四章 撞上宋江團伙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衙內失蹤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童蔡之盟第五百二十三章 梁山賊軍要圍城第七百九十九章 離不開西門大官人第九百九十章 以我爲主第七百三十五章 得水稻者得天下第八百七十五章 遼國落日第三百九十五章 滄州杜知府第四百三十七章 再臨登州城第六百六十八章 亡國二人組第八百四十八章 英雄西門慶第九百四十七章 西門慶軍出征第八百八十八章 宋徽宗甩鍋第三百七十六章 拜見師尊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婆速路的奇襲第一千零六章 李察哥調虎離山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討價還價第九百九十八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六百一十七章 海上之盟第三百六十八章 二入東京城第五百七十八章 攻陷梁山大寨第八百章 李處溫的焦慮第七十一章 無恥度爆棚的張青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心腹之患第二百六十章 鬱保四和李小二第三百一十章 兄弟們帶來的消息第二百一十一章 假戲真做第三百三十一章 梁山泊的另類能人第八百三十五章 鬆亭關分兵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誠實守信的楚軍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文治武功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葫蘆河伏擊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奪寨之戰第七百二十四章 趙徽宗的家事第七百二十二章 陸小乙學壞了第七百三十三章 一個諢名引發的血案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官人的情敵們第六百一十四章 明月何處看第三十一章 我乃崖州欒廷玉第四百四十一章 簡陋的都城第六百八十九章 駿馬下聘第八十九章 馬踏金眼彪第八百零四章 絕不投宋第三百五十五章 再向汴梁行第九百五十二章 救了許多美女第八百二十七章 確信無疑第六百零三章 回頭無路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官人更浪第一百七十三章 千年背鍋俠第七百零九章 斬將奪旗第五百零二章 好漢請留步第三十二章 白菜總是被豬拱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誠實守信的楚軍第九百一十四章 种師中西進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訪無爲軍第三百一十一章 三孃的刀還鋒利否第九百二十七章 李綱被趕鴨子上架
第四十六章 你得先戰勝我扈三娘第六百七十六章 敵軍會法術第八百八十三章 童太尉要閃人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借船北渡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夏求和第一百六十一章 青州來信第四百六十三章 突圍渡江第二百九十七章 願打頭陣第六百四十八章 比武資格第九百九十三章 吳玠與劉錡第三百九十四章 柴進是幕後黑手第五百九十七章 知府人選第二百三十三章 潯陽樓上贈好酒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頭不夠呀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上財路第六十三章 糾纏第七百七十一章 出兵偷襲乞顏部第二百五十四章 功勞給你,錢財給我第四百零三章 周大俠之死第七百零四章 風暴前夕第四百七十二章 宋徽宗看相伐遼第九百一十八章 無望的等待第三百二十六章 祝家莊一敗梁山軍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八百七十四章 馬擴無力的強辯第六十四章 你還不如馬第七百四十三章 灞橋柳色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小小的惡趣味第七百九十三章 种師道不想打了第九百五十三章 廢國取降第八百零七章 寡婦不可不欺負第二十六章 山賊送人頭來了第七百三十一章 欲擒故縱大刀關勝第二百九十七章 願打頭陣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心腹之患第四百四十四章 妖孽天才第三百一十九章 吃雞引發的血案第二百四十四章 我只給一個投降名額第一千零一十章 真真假假第二百四十九章 豕突狼奔的衆好漢第四百零五章 鄆哥兒發絕招了第七百八十五章 先贈甲,再送刀第一百八十四章 撞上宋江團伙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衙內失蹤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童蔡之盟第五百二十三章 梁山賊軍要圍城第七百九十九章 離不開西門大官人第九百九十章 以我爲主第七百三十五章 得水稻者得天下第八百七十五章 遼國落日第三百九十五章 滄州杜知府第四百三十七章 再臨登州城第六百六十八章 亡國二人組第八百四十八章 英雄西門慶第九百四十七章 西門慶軍出征第八百八十八章 宋徽宗甩鍋第三百七十六章 拜見師尊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婆速路的奇襲第一千零六章 李察哥調虎離山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討價還價第九百九十八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六百一十七章 海上之盟第三百六十八章 二入東京城第五百七十八章 攻陷梁山大寨第八百章 李處溫的焦慮第七十一章 無恥度爆棚的張青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心腹之患第二百六十章 鬱保四和李小二第三百一十章 兄弟們帶來的消息第二百一十一章 假戲真做第三百三十一章 梁山泊的另類能人第八百三十五章 鬆亭關分兵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誠實守信的楚軍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文治武功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葫蘆河伏擊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奪寨之戰第七百二十四章 趙徽宗的家事第七百二十二章 陸小乙學壞了第七百三十三章 一個諢名引發的血案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官人的情敵們第六百一十四章 明月何處看第三十一章 我乃崖州欒廷玉第四百四十一章 簡陋的都城第六百八十九章 駿馬下聘第八十九章 馬踏金眼彪第八百零四章 絕不投宋第三百五十五章 再向汴梁行第九百五十二章 救了許多美女第八百二十七章 確信無疑第六百零三章 回頭無路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官人更浪第一百七十三章 千年背鍋俠第七百零九章 斬將奪旗第五百零二章 好漢請留步第三十二章 白菜總是被豬拱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誠實守信的楚軍第九百一十四章 种師中西進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訪無爲軍第三百一十一章 三孃的刀還鋒利否第九百二十七章 李綱被趕鴨子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