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八章 劉延慶之敗

瀘溝河南岸的遼軍大營外,一支遼軍押運着許多糧草輜重滿載而歸。在隊伍裡,還有幾十個宋軍的俘虜。

這支遼軍,正是蕭幹派出去截斷宋軍糧草的奇兵。

宋軍大將王淵率軍押運糧草至涿州與良鄉縣之間的劉李河畔,遭遇了這支遼軍騎兵的襲擊。

王淵此人擅長騎射,在西北邊境屢立戰功,被授予總領湟州番兵將之職。因而王淵的麾下,多是西北招募的少數民族番兵,在西軍中也稱得上驍勇善戰。

劉延慶麾下的勇將,以王淵爲首,在跟隨太尉童貫南征方臘反賊時,王淵就是劉延慶軍的先鋒。

此番與遼軍主力對峙,面對平原上神出鬼沒的遼軍騎兵,宋軍不堪其擾。

因爲擔心後路被截斷,劉延慶特地派出最信任的勇將王淵率領番兵騎兵保護糧草輜重。

然而劉李河邊的一戰,遼軍再次證明了女真不出,誰與爭鋒的實力,殺得王淵和他的番兵騎兵大敗虧輸。

王淵左衝右突,也未能殺出重圍,與他的副將、親兵一起被遼軍射落馬下,生擒活捉。

王淵被捉後,破口大罵,只求一死。

然而遼軍從他身上的鎧甲看出他是一個宋軍大將,如獲至寶地將他綁在馬上,要帶回大營請功。

王淵的口中也被塞了一團破布,讓他哼哼唧唧的罵不出聲來。

哼着契丹族的歌謠,這支遼軍在營中兄弟們的歡呼聲中,押送着許多戰利品魚貫而入,進入了遼軍大營。

戰俘王淵立即就被遼軍將領帶到了四軍大王蕭乾的中軍大帳之中。

王淵並未隱瞞自己的身份,蕭干與耶律大石得知抓獲了劉延慶的愛將王淵後,相視一笑,知道這是最完美的結果了。

想必宋軍大營之中,那宋軍統帥劉延慶已經心亂如麻了吧?

ωwш. ttκā n. ¢ o

今夜,定當大破宋軍!

……

蕭干與耶律大石所料不差,他們施展的計策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讓宋軍統帥劉延慶難辨真假。

劉延慶相信趙明與黃定國二將的忠誠度,他二人不可能背叛大宋,與遼人聯合起來欺騙自己。

若說情報有假,那也是趙明與黃定國二將被遼軍欺騙了。

可是,那蕭幹昨夜說要伏擊我宋軍的運糧隊,今日王淵軍果然中了遼軍埋伏,以致全軍覆沒。

這說明,趙明與黃定國二將拼死帶回來的情報是真的。倘若他們昨夜能夠逃回來,今日或可救下王淵軍。

看來,遼軍增兵至三十萬,會在近日夜襲圍殲我軍,這個情報也是真的!

劉延慶一念及此,只覺大難即將臨頭。他父子三人皆在這大軍之中,一旦被遼軍包圍,劉家可就完了!

劉延慶急忙召集營中的諸軍將領,對他們說道:“我軍糧草在劉李河被遼軍劫走,軍中餘糧不足,數日之內就要斷炊了。

現在我軍大營距離後方城池路途遙遠,遼軍騎兵又不停騷擾截斷糧道,恐怕糧草供應再難以得到保證。

燕京城堅城難下,非數日之間可以攻克。而我十萬大軍一旦糧草不繼,必然會不戰自潰。

本將決不允許大軍因爲斷糧而遭到滅頂之災。不若我軍先行撤軍,回到涿州城修整之後,再作打算。

衆位將軍,你等意下如何?”

古代兵家有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句話闡明瞭後勤保障對軍隊作戰的重要性。

再驍勇善戰的軍隊,讓他們斷糧兩日,也會變成一支虛弱不堪的軍隊,失去士氣與戰鬥力。

所以,糧草供應常常決定了一支軍隊的生死。

毫無疑問,遼軍統帥蕭幹已經抓住了宋軍的弱點,對宋軍產生了極大的威脅。

衆將聽說糧草被劫,盡皆贊同退軍。沒有了糧食,這大營再堅固也守不住啊!

聽說大軍準備撤軍,身爲低級軍官的韓世忠直闖中軍帳,求見主帥劉延慶。

韓世忠對劉延慶諫言說,大軍正在與遼軍對峙,如果此時撤軍,就會重蹈第一次北伐時白溝驛撤軍的覆轍,萬萬不可撤軍。

韓世忠還向劉延慶請戰,說自己願意領軍去護衛糧道。只要給他兩千精兵,他一定將糧草押運到這大營裡。

撤軍之議乃是軍中大事,豈容韓世忠這個農民出身的下級軍官質疑?劉延慶當即大聲斥責了韓世忠,給他當頭澆了一盆冷水。

韓世忠不服,還待拿出他“潑韓五”的性子據理力爭,卻被劉延慶將他趕出了中軍大營。

“呸!狗官,此番又不知要害死多少兄弟!老爺可不陪你這狗官一道送死!”

韓世忠被趕出中軍大營後,罵罵咧咧地走了。

韓世忠一腔熱血地趕來爲主帥獻計獻策,卻是熱臉貼冷屁股,鬧了一個急赤白臉,自討無趣。

於是,回到自己的軍營裡後,韓世忠向上司請了一個軍命,就帶着自己麾下的一百騎兵,備上了兩天的乾糧,藉口出營偵查巡邏,一溜煙地跑得無影無蹤。

當日夜裡,瀘溝河方向突然四處起火,宋軍主將劉延慶等人皆以爲此乃遼軍三路大軍對宋軍包抄圍攻的信號。

營中衆將正在做半夜悄然撤軍的準備,卻未曾料到遼軍如此之快快就發動了總攻,頓時驚慌失措,亂作一團。

劉延慶此時已經被嚇破了膽,急忙命令宋軍將營帳和輜重都放火燒掉,全軍不顧一切地輕裝撤退。

此時各營的宋軍士卒還不知發生了何事,他們只見前方夜色中先着火,耳邊傳來遼軍一陣陣的喊殺聲。

將士們正在驚擾不定之時,緊接着又接到了全軍輕裝撤退的奇怪命令。

於是,各營的士卒們都以爲宋軍已經戰敗,此時再不趕緊跑,就要命喪與遼軍之手了。

十萬宋軍霎時間陷入混亂之中,個個荒不擇路地衝出軍營,向南方宋國邊境拼命逃竄。

將領們在夜色裡已經無法再整肅混亂的軍隊,他們聽得遼軍喊殺聲逼近,也顧不得許多,紛紛騎馬逃跑在了最前面。

由於宋軍不熟地形,加上夜間黑暗,許多人匆忙間連火把都沒有來得及帶,結果許多慌不擇路的將士掉入溝澗之中,自相踐踏者不計其數。

宋軍這一場指揮混亂,諸軍毫無協調的撤軍最終演變成了大潰敗。

雄州城北之戰尚有宋軍能組織抵抗,此番卻無一支軍隊能夠殿後與遼軍血戰了。

蕭干與耶律大石帶着遼軍乘勝追擊,一路追殺了宋軍上百里,殺得宋軍血流成河,屍橫遍野,方纔停止追殺,鳴金收兵。

第二十二章 爬梯子的浪漫第七百四十九章 送佛送到西第二百八十九章 騎射追擊第九百五十五章 舉賢任能第七百九十八章 杜充邀功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顯神通第六百三十一章 招降納叛第一百五十八章 精兵的雛形第一百二十四章 初會史文恭第五百七十四章 好戲開場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第七百一十六章 朋友們都升遷了第九百六十三章 影響後世的義舉第三百八十章 皇帝幫我養兒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東城錦體社第三百七十八章 曲譜傳情第六百五十章 阿骨打得隴望蜀第五百九十章 朝廷換將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一槍斃命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的老師是宗澤第六百五十八章 反賊消息第四百七十四章 智勇雙全的王進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臨汴梁城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局未定第一百五十八章 精兵的雛形第七百五十六章 完顏宗雄的釣餌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零四章 大善人的煩惱第五百四十二章 宰相王黼氣炸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排隊當叛徒第八百一十三章 童太尉雙喜臨門第五十二章 入我甕中第二百九十九章 雷霆一擊第五十一章 武松告官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李良輔軍的悲歌第五百八十四章 雷橫的悔恨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葫蘆河伏擊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金牌商人西門慶第四百三十二章 和戰之爭第二百三十一章 戴宗痛打宋公明第八百一十章 受邀北行第五百二十五章 董平出戰第六百八十二章 帶着打手北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無情屠殺第三十八章 外宅那些事第九百八十章 衣錦還鄉第二百零四章 大善人的煩惱第四百一十五章 倔強的堅持第二百零二章 劉高夫人的重託第二百六十八章 不一般的臨漳縣第五百六十三章 深陷泥潭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戰後處置第九百零九章 協議是用於撕毀的第八百一十九章 破城屠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美女自遠方來第六百五十八章 反賊消息第二百三十四章 哪位高人忘了落名?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西門慶的橋頭堡第七百五十八章 金軍巧奪大定府第三百七十二章 凌振的抉擇第三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八百三十四章 燕京城降金第三百三十一章 梁山泊的另類能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梁山羣賊的謀劃第九百零八章 完顏宗翰軍的威脅第六百九十二章 被人圍觀了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陽謀難防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月下言志第四百七十九章 程萬里上任了第七百二十章 太學裡的怪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爲蒼生吃硬飯第七百八十三章 指點馬擴第六百四十六章 鐵錘完顏闍母第一百二十四章 初會史文恭第四百三十四章 王進突陣第三十六章 我不會作詩詞第七百七十六章 完顏宗翰的閃擊戰第六十八章 張家莊招婿第四百八十四章 西門慶的好商隊第六百七十九章 廢物利用第四十七章 陸小乙的榮幸第八百九十四章 菩薩太子的善意第五百四十七章 戰功彪炳程萬里第八百零三章 李處溫的奮鬥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李良輔軍的悲歌第四百六十九章 推動了歷史的車輪第八百四十九章 張將軍不必遠送第九十一章 投名狀第三十七章 回到陽谷縣第五百零九章 遼金前哨戰第四百零四章 欒廷玉學壞了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宗澤的試探第二百四十章 梁山好漢劫法場第三百二十章 目標獨龍崗第八十五章 血濺鴛鴦樓第九百六十三章 影響後世的義舉第八百九十一章 李師師重獲自由身第九百零三章 妹夫何在?第三百二十三章 強盜邏輯第九百九十二章 渭州的前世今生
第二十二章 爬梯子的浪漫第七百四十九章 送佛送到西第二百八十九章 騎射追擊第九百五十五章 舉賢任能第七百九十八章 杜充邀功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顯神通第六百三十一章 招降納叛第一百五十八章 精兵的雛形第一百二十四章 初會史文恭第五百七十四章 好戲開場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第七百一十六章 朋友們都升遷了第九百六十三章 影響後世的義舉第三百八十章 皇帝幫我養兒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東城錦體社第三百七十八章 曲譜傳情第六百五十章 阿骨打得隴望蜀第五百九十章 朝廷換將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一槍斃命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的老師是宗澤第六百五十八章 反賊消息第四百七十四章 智勇雙全的王進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臨汴梁城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局未定第一百五十八章 精兵的雛形第七百五十六章 完顏宗雄的釣餌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零四章 大善人的煩惱第五百四十二章 宰相王黼氣炸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排隊當叛徒第八百一十三章 童太尉雙喜臨門第五十二章 入我甕中第二百九十九章 雷霆一擊第五十一章 武松告官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李良輔軍的悲歌第五百八十四章 雷橫的悔恨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葫蘆河伏擊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金牌商人西門慶第四百三十二章 和戰之爭第二百三十一章 戴宗痛打宋公明第八百一十章 受邀北行第五百二十五章 董平出戰第六百八十二章 帶着打手北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無情屠殺第三十八章 外宅那些事第九百八十章 衣錦還鄉第二百零四章 大善人的煩惱第四百一十五章 倔強的堅持第二百零二章 劉高夫人的重託第二百六十八章 不一般的臨漳縣第五百六十三章 深陷泥潭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戰後處置第九百零九章 協議是用於撕毀的第八百一十九章 破城屠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美女自遠方來第六百五十八章 反賊消息第二百三十四章 哪位高人忘了落名?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西門慶的橋頭堡第七百五十八章 金軍巧奪大定府第三百七十二章 凌振的抉擇第三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八百三十四章 燕京城降金第三百三十一章 梁山泊的另類能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梁山羣賊的謀劃第九百零八章 完顏宗翰軍的威脅第六百九十二章 被人圍觀了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陽謀難防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月下言志第四百七十九章 程萬里上任了第七百二十章 太學裡的怪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爲蒼生吃硬飯第七百八十三章 指點馬擴第六百四十六章 鐵錘完顏闍母第一百二十四章 初會史文恭第四百三十四章 王進突陣第三十六章 我不會作詩詞第七百七十六章 完顏宗翰的閃擊戰第六十八章 張家莊招婿第四百八十四章 西門慶的好商隊第六百七十九章 廢物利用第四十七章 陸小乙的榮幸第八百九十四章 菩薩太子的善意第五百四十七章 戰功彪炳程萬里第八百零三章 李處溫的奮鬥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李良輔軍的悲歌第四百六十九章 推動了歷史的車輪第八百四十九章 張將軍不必遠送第九十一章 投名狀第三十七章 回到陽谷縣第五百零九章 遼金前哨戰第四百零四章 欒廷玉學壞了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宗澤的試探第二百四十章 梁山好漢劫法場第三百二十章 目標獨龍崗第八十五章 血濺鴛鴦樓第九百六十三章 影響後世的義舉第八百九十一章 李師師重獲自由身第九百零三章 妹夫何在?第三百二十三章 強盜邏輯第九百九十二章 渭州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