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七章 趕鴨子上架的張邦昌

李綱的軍事冒險提議被否決後,大宋朝廷中主和派佔據了上風,決定接收金軍的條件,與金國簽訂和約,讓金軍儘快退軍。

正月十四日,皇帝趙桓詢問衆親王誰願意出使金軍,康王趙構說願意代表大宋去金軍營中作人質。

歷史上日後登基稱帝,建立了南宋的宋高宗趙構此時只有十九歲,與他的平庸兄弟們相比,還是有那麼一股英武之氣。不論如何,在此國難危急時刻,他這個養尊處優的親王敢於第一個站出來承擔責任,爲兄長趙桓分憂。

皇帝趙桓對自己這個九弟大加讚賞,同意讓他出使金軍兵營。

出發前,趙構密奏皇兄趙桓,說如若找到合適時機攻打金軍,請皇兄以國家社稷爲重,立即派兵攻擊,而不要因爲考慮他這個人質的安危而錯過戰機。

皇帝趙桓深爲感動,流淚應允了趙構的密奏。

因爲金軍還要求派一個宰相去做人質,皇帝趙桓又下旨,命少宰張邦昌與康王趙構一同出使,如此一來金軍要求的親王和宰相就都湊齊了。

不料膽小的張邦昌接到出使金軍爲質的聖旨後,嚇得當場失聲痛哭。

因爲張邦昌知道,金宋兩國是和是戰還是一個未知數,自己入金軍大營爲質後,一旦朝廷變卦,與金軍和談破裂,或者是兩軍再次開戰,自己可是很有可能被憤怒的金軍殺死泄憤。

況且,朝廷會爲了他這個宰相而有所顧忌麼?完全不會。

張邦昌曾經是宋徽宗的寵臣宰相王黼一黨的人,而王黼如今已然失勢。

王黼得寵時,曾經在宋徽宗的面前進太子趙桓的讒言,企圖動搖太子趙桓的地位,讓宋徽宗最喜愛的三皇子趙楷取而代之。

當時若非宋徽宗的另一個寵臣樑師成站在太子趙桓的一邊,爲趙桓說了許多好話,也許早就被趙楷奪取太子之位,如今繼承皇位的也就是趙楷了。

新皇帝趙桓登基後,第一個倒黴的當然是王黼。

得知新皇帝趙桓即位後,王黼惶恐地入宮慶賀,宮門官卻說皇上不接受他的慶賀,將他拒之門外。

金兵逼近東京汴梁城時,王黼心中不安,他不等詔命來,就帶着妻子兒女出城往東跑,企圖追隨太上皇的隊伍。

皇帝趙桓下詔貶王黼爲崇信軍節度副使、籍沒他家。

吳敏、李綱請求誅殺王黼,並將此事交給了開封尹聶昌。

聶昌原本與王黼感情很好,後來他隨從宰相蔡京後,就被王黼中傷,被罷去德安知府之職,因此與王黼有宿怨。

聶昌接到密令後,就派武士追到雍丘南面的輔固村,殺了王黼全家。

皇帝趙桓因爲剛即位,誅殺大臣有損仁政,就假託王黼是被強盜殺死的。

恰巧此時太上皇的船隊也在雍丘東南的襄邑縣遇到西門慶假扮的金軍襲擊,東京汴梁城外一片混亂,更好的幫趙桓等人掩飾了王黼的死因。

如今王黼被殺,張邦昌作爲王黼的餘黨,雖然還沒有遭到清洗,但顯然在新皇帝趙桓那裡也是失寵了。

張邦昌之所以還未被罷職,不過是因爲皇帝趙桓才登基就遇上金軍圍城,軍情緊急,還顧不上清算朝中的大臣。

金軍索要一個宰相,爲何聖上沒有讓李邦彥和白時中這兩個宰相去冒險,卻單單選上了張邦昌?

張邦昌心頭明白,這絕非巧合。是以,張邦昌認爲此次出使凶多吉少,皇帝和他身邊的大臣們不會在乎他的死活,他焉能不怕?

康王趙構哪裡知道張邦昌心裡有這麼多顧慮,他十分看不上張邦昌怕死的醜態,對他說這是大宋男兒的使命,張相公不要這樣。

面對不怕死的趙構,張邦昌恢復了一些常態,咬牙與難兄難弟趙構一同出城趕往金軍營帳。

正月十五日,金軍東路軍統帥完顏宗望見到康王趙構和少宰張邦昌,知道宋朝肯接受全部議和條件後,大喜過望,命人好生招待二位貴客。

緊接着,完顏宗望立即命人給宋朝皇帝趙桓修書,說宋朝肯接受議和條件,讓他和金國很滿意,即日金軍就會撤退返回北方。而且爲表示金國誠意,願意把和議中要求的宋朝每年歲幣從兩百萬兩減半至一百萬兩。

完顏宗望還承諾一旦談判結束,將盡快放回康王趙構。

在雙方都釋放誠意的情況下,宋金議和達成了雙方都接受的協議。

爲了讓金軍儘快退軍,宋朝開始籌集許諾的勞軍物資。

這其中最困難的便是那五百萬兩黃金。因爲宋徽宗揮霍無度,一直花費大量錢財在花石綱上,早已掏空了國庫當中的黃金。

見存金數量遠遠不足,皇帝趙桓就下旨給東京汴梁城裡的羣臣,命凡是以前朝廷賜出的金帶,必須原樣主動上交回來,隱匿不交者處以重刑。

就這樣,宋朝將城中收集的金銀、絹綢等勞軍物資不斷地運往金軍大營交割。

在康王趙構和少宰張邦昌進入金軍營地後三日,東京汴梁城突然下了一場大風雪,城內外氣溫驟降。

由於城內外交通斷絕,供應東京汴梁城的糧食與木炭都無法運入城內,導致城內百姓餓凍病死者無數。

皇帝趙桓得到奏報後,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只得命人再給金軍主帥完顏宗望修書,並送上美酒奇珍等物,欲催促金軍趕快撤軍。

次日,皇帝趙桓又親自到宣德門撫慰守城將士,鼓勵大家同舟共濟,堅持熬過這段內外交困的日子。

金軍殺到東京汴梁城下不過十二日,城中許多百姓就斷了炊,整座城市都陷入了困境。所以,如果城外沒有足夠強大的野戰軍團掩護內外通道,這種人口衆多的大城市反是最難長期堅守的。

李綱那些讀書人不曉軍事,哪裡懂得這其中的道理。

就在皇帝趙桓及大臣們費盡心思應付金軍東路軍時,從河東路又傳來了不少的消息。

太原府南邊的晉州平陽府守將劉嗣初起兵造反,投靠了金國完顏宗翰軍。金軍西路軍拿下平陽府後,也逼近黃河北岸了。

原來,完顏宗翰帶領金軍西路軍圍困太原城時,有太原城內宋將突圍後南逃,路過了平陽府。

在平陽府駐紮有四千義勝軍,由劉嗣初統帥。

突圍宋將逃到平陽府後,劉嗣初詢問太原府的情況及對義勝軍的安排。

那將領吐露說朝廷爲保太原府平安,有可能要把所有非漢人的軍隊士兵全部殺光。

消息傳出後,義勝軍羣情激憤,劉嗣初找到平陽知州宇文時中詢問消息虛實。

宇文時中大驚,連說絕無此事,又命人在城內張貼榜文闢謠。

但義勝軍上下已經不再信任大宋朝廷,主將劉嗣初也決定造反,命義勝軍在城外駐紮,積極備戰,尋找合適時機起事。

第七百七十九章 宋軍巡邊第八百六十七章 張覺之亂的後遺症第一千章 強化的西夏軍第七百四十九章 送佛送到西第二十五章 尋英雄不遇第五百六十章 求戰心切第六十章 再登獨龍崗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人都愛打馬球第七百五十九章 完顏阿骨打請我做官第八百五十九章 完顏阿骨打的後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火併王倫的報應第二百六十八章 不一般的臨漳縣第六百二十九章 西門謀良虎第七百二十二章 陸小乙學壞了第一千零七十章 東線有戰事第五十六章 擴張之路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拐心切第一百三十三章 喪門神第六百六十章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第五百七十七章 其實我是臥底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李良輔軍的悲歌第八百零二章 中興四將第二百六十八章 不一般的臨漳縣第五百三十二章 史大郎奪營放火第三百三十八章 師兄你好卑鄙第一千零七十章 東線有戰事第八百四十章 拿出誠意來第八百八十五章 李師師的希望第一百六十一章 青州來信第九百四十章 有功不賞第五百三十七章 程萬里退出東平府第八十六章 離開孟州第八百零八章 金國使臣入東京第九十五章 繁華若夢第六百一十五章 最好的獵物第四百八十九章 分道揚鑣第四百八十六章 醜女婿也要見人第一千零二十章 天都山密謀第六百八十二章 帶着打手北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苦苦相逼第六百六十八章 亡國二人組第一百四十九章 巧遇沒羽箭第一百六十一章 青州來信第八百二十九章 童貫的難題第二百一十一章 假戲真做第六百八十一章 蔣敬認主第二百七十六章 拜訪周同第九百九十三章 吳玠與劉錡第七百六十八章 弘吉剌部來訪第七百三十四章 日益貧瘠的土地第八百七十六章 劍拔弩張第七百二十六章 密會觀音院第七百零三章 耶律延禧的心思第一百零四章 何方高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科學射箭法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金軍水師第九十四章 初會徐寧第八百七十七章 完顏宗翰的決心第四百四十一章 簡陋的都城第五百章 虎皮可惜第三百七十一章 失之交臂第七百四十四章 告別廢都第十九章 女俠饒命第七百二十九章 文化中心第六百四十八章 比武資格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全線反攻第六百九十二章 被人圍觀了第七百三十三章 一個諢名引發的血案第三百四十七章 在下登州馬擴第九百零一章 襲營失敗第九百一十三章 立威之戰第四百九十三章 徐大刀與大鱷鯨第八百二十二章 被拋棄的孤軍第九百二十九章 滅國之戰的序幕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金國各派的反應第五百一十一章 蒙古軍跑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苦苦相逼第八百二十章 反勝爲敗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賜良機第四章 敢打老虎的陸小乙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文治武功第五百五十三章 未來岳父找上門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雙槍將招攬險道神第六百零二章 那廝變心了第四十二章 扈三孃的內奸第九百六十三章 影響後世的義舉第二百六十二章 鬱保四誤闖募兵棚第九百八十一章 狡兔三窟第九百二十九章 滅國之戰的序幕第四百七十六章 難眠之夏夜第一百零八章 教李師師彈琴第八百六十三章 金國好女婿第二百九十六章 孔三獻計第五十四章 武松之死第四百六十六章 我出二百嚮導第五百二十八章 燈照掛舞照跳第十三章 土豪聯盟第三百三十三章 欒廷玉初顯威第七十七章 蔣門神戲打金眼彪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天羅地網
第七百七十九章 宋軍巡邊第八百六十七章 張覺之亂的後遺症第一千章 強化的西夏軍第七百四十九章 送佛送到西第二十五章 尋英雄不遇第五百六十章 求戰心切第六十章 再登獨龍崗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人都愛打馬球第七百五十九章 完顏阿骨打請我做官第八百五十九章 完顏阿骨打的後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火併王倫的報應第二百六十八章 不一般的臨漳縣第六百二十九章 西門謀良虎第七百二十二章 陸小乙學壞了第一千零七十章 東線有戰事第五十六章 擴張之路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拐心切第一百三十三章 喪門神第六百六十章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第五百七十七章 其實我是臥底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李良輔軍的悲歌第八百零二章 中興四將第二百六十八章 不一般的臨漳縣第五百三十二章 史大郎奪營放火第三百三十八章 師兄你好卑鄙第一千零七十章 東線有戰事第八百四十章 拿出誠意來第八百八十五章 李師師的希望第一百六十一章 青州來信第九百四十章 有功不賞第五百三十七章 程萬里退出東平府第八十六章 離開孟州第八百零八章 金國使臣入東京第九十五章 繁華若夢第六百一十五章 最好的獵物第四百八十九章 分道揚鑣第四百八十六章 醜女婿也要見人第一千零二十章 天都山密謀第六百八十二章 帶着打手北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苦苦相逼第六百六十八章 亡國二人組第一百四十九章 巧遇沒羽箭第一百六十一章 青州來信第八百二十九章 童貫的難題第二百一十一章 假戲真做第六百八十一章 蔣敬認主第二百七十六章 拜訪周同第九百九十三章 吳玠與劉錡第七百六十八章 弘吉剌部來訪第七百三十四章 日益貧瘠的土地第八百七十六章 劍拔弩張第七百二十六章 密會觀音院第七百零三章 耶律延禧的心思第一百零四章 何方高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科學射箭法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金軍水師第九十四章 初會徐寧第八百七十七章 完顏宗翰的決心第四百四十一章 簡陋的都城第五百章 虎皮可惜第三百七十一章 失之交臂第七百四十四章 告別廢都第十九章 女俠饒命第七百二十九章 文化中心第六百四十八章 比武資格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全線反攻第六百九十二章 被人圍觀了第七百三十三章 一個諢名引發的血案第三百四十七章 在下登州馬擴第九百零一章 襲營失敗第九百一十三章 立威之戰第四百九十三章 徐大刀與大鱷鯨第八百二十二章 被拋棄的孤軍第九百二十九章 滅國之戰的序幕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金國各派的反應第五百一十一章 蒙古軍跑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苦苦相逼第八百二十章 反勝爲敗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賜良機第四章 敢打老虎的陸小乙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文治武功第五百五十三章 未來岳父找上門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雙槍將招攬險道神第六百零二章 那廝變心了第四十二章 扈三孃的內奸第九百六十三章 影響後世的義舉第二百六十二章 鬱保四誤闖募兵棚第九百八十一章 狡兔三窟第九百二十九章 滅國之戰的序幕第四百七十六章 難眠之夏夜第一百零八章 教李師師彈琴第八百六十三章 金國好女婿第二百九十六章 孔三獻計第五十四章 武松之死第四百六十六章 我出二百嚮導第五百二十八章 燈照掛舞照跳第十三章 土豪聯盟第三百三十三章 欒廷玉初顯威第七十七章 蔣門神戲打金眼彪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天羅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