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工業

第118章 工業

(字數有點多,今天僅一章哦)

經過三天前的公開處刑後,所有的紅毛蠻無論是新俘虜的還是老人,都被震撼到無以復加的程度,舊的原始自然崇拜信仰被打破,新的民衆會綱領還未深入人心之前,對於民衆軍的神話悄悄的流傳開來。

這種炸藥包的爆裂效果遠遠不是祭祀們裝神弄鬼能比擬的,遠遠的超過了他們的想象。

得到的效果就是紅毛蠻的無比順服,讓做什麼做什麼,完全的失去了反抗意識。

這些人是附近幾百公里內最大的勢力,拿下了他們,民衆軍徹底獲得了攀科技的人力基礎。

在此時的攀科技實際上就是一個復現急需的工業體系的過程,粗略可以分爲重工業和輕工業。

而所有工業的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鋼鐵工業體系,直指目標就是實現冷兵器和熱武器的製造。

這個生產工業區被選擇在棱堡不遠處的河道邊,未來的配套作坊將沿着河道展開,儘量利用到這裡充足的水資源。

以後民衆軍的擴張方向也主要沿着河道向前蔓延,因爲這種遍地森林的平原地帶,在密林中找礦開礦的成本極大,而最簡單的就是順着河流,現階段的水運是最爲簡單和節省運力的,普通的兩輪騾車最多也只能有四五百斤的運力,但是船隻就完全不一樣了,最少都是以噸計算。

一切的第一步就是找到礦,無論是煤礦還是鐵礦、銅礦都是第一步的基礎,有個好消息是這些紅毛蠻已經有了金屬開採和冶煉的萌芽,只不過他們的冶煉極爲原始,僅用木炭爲燃料進行初級的冶煉,在爐中將鐵礦石冶煉成呈海綿狀的固體塊,這種塊鍊鐵含碳量低、雜質多,最主要的是質地軟,製成的劍砍人都能砍彎嘍。

比如羅馬時代出土的短劍,金屬熱處理技術極差,甚至都未經過淬火。

現在民衆軍繳獲的武器中的少量鐵器也出現這種情況,不管這些,唯一有用的是有礦了,都是沼鐵礦和露天鐵礦。

唯一的缺陷是沒有煤礦,這點只能依靠劉澤新組建的商隊探索尋找,才能解決這個痛點。

木炭其實也是可以鍊鋼的,木炭火雖然不能很好的熔鐵礦石,可再按比例向鍊鐵爐中投進一些硫礦石石灰石等礦物就可以了。這些東西可降低鐵礦石的熔點。藉助這些東西,就可以利用燃燒溫度有限的木炭煉出了鐵水,這是一種取巧的方法。

比如木炭煉製的塊鍊鐵,在碳火中加熱吸碳,提高碳含量,然後經過鍛打,除掉雜質又滲進碳,從而得到鋼。這種鋼,叫塊鍊鐵滲碳鋼。

但這種鋼的質量還不夠好,煉製過程中碳滲進的多少,分佈的是否均勻,雜質除掉的程度,都非常難掌握,且生產效率極低。

而這時候就可以將塊鍊鐵反覆加熱摺疊鍛打,使鋼的組織緻密、成份均勻,雜質減少,從而提高鋼的質量,這就是百鍊鋼技術。

到了現代,在有電爐輔助能源的情況下,是可以用木炭取代焦炭來鍊鋼的,甚至因爲木炭的低含硫量和低灰分,優於焦炭鍊鋼的效果,但這是在有電爐的情況下,現階段的民衆軍還未能有這種技術。

現在從無到有的一步一步建設,相比較與明軍的戰鬥也不輕鬆到哪裡。

修建碼頭、建造貨運船隻、修路、建土窯等等事情,兩千多勞力連軸忙纔有了大概的模樣。

在尋找到煤炭礦之前,還有着衆多前置工業需要建設,其中最爲重要的就是水泥。

而水泥也是基礎建設所必須的,水泥的製法大同小異,原理相同,創業初期,劉澤選擇了一種簡單的土法水泥製法

一、選擇原料:

1、粘土磚頭、各種陶土器碎片、各種陶瓷碗碟碎片、以及各種耐火材料,如缸、盆等物的碎片、水淬礦渣(鍊鐵爐裡的廢渣直接放入冷水池淬火而成,可以參考我之前的土法煉鋼的視頻)、爐渣灰(各種煤燒後的殘渣),以上每種材料可單獨取75%,亦可混摻共取75%。

2、生石灰取20——25%(我之前的製糖術視頻裡有介紹製法);

3、熟石膏(即半水石膏C2SO40.5H2O),石膏礦石或廢石膏模型碾細,用鐵鍋加熱至130——1 80度炒至黃灰色即成,用以調解水泥凝固速度之用,但也可不加(沒加則水泥凝固較快),會影響其質量。

二、製作方法:將以上各種原料洗淨,用火坑烘乾,並磨細成粉。可摻混後共同磨細,也可各自單獨磨細後再均勻摻混。磨細的程度以能通過130#面籮(4900孔/cm2)爲宜。可用農村的石碾磨細,然後過篩,還可用磨面的小鋼磨磨細。把以上各種磨細的材料按比例摻混在一-起,便是水泥,也稱

混合水泥。這種水泥耐酸鹼腐蝕性能好,早期強度低,在高溫(如蒸氣)養護下強度增長很快,使用時吸水性強,放熱量低,一般需2-3個月達到標準強度。抗凍性不如普通現代水泥,養護期需20天。

總結測試使用效果:該水泥抗腐蝕效果優於普通水泥,特別是用於地下工程,效果都優於普通水泥,還可與普通水泥摻合用於樑、板、樁等的澆鑄。這種水泥磨細的程度,越細強度越高,凝固速度快,一般可達200- 400標號。

隨着水泥這種新事物的出現,徹底的改變了民衆會整個統治範圍的風貌,這是所有人從未見過的神器,給所有人的心氣提高了一個等級。

按照民衆軍現在的社會模式是完全不健康的,所有部門全部是強制性按照劉澤計劃書安排執行建造生產,所有人都成了勞工,沒有太多的物資獎勵和空閒,十日一休制度下輪休纔有個人生活時間。

雖然有着程默的宣傳隊滿足部分精神需求,但就像一根弓弦,蹦的越來越緊,若是時間一直持續下去必然會斷,整天只是宣傳爲了解放窮人,爲了打回大明,效果只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差。

最好的是有端起正向激勵,讓所有人親眼看到生活的改變,雖然剛開始改變幅度很小,但真的在改變的話,確實能極大的提高士氣。

劉澤揮舞着雙手站在第一棟磚瓦水泥小樓前,大聲暢想着未來的生活,未來的規劃,短時間以後所有人都能住上這種水泥碉堡工事一樣的建築,不必再擠在集體宿舍,這就是改變生活的第一步。

對於現在還在勞改營中集體工作的成年紅髮蠻鼓動着,等工程幹完了後,努力勞動並且擁護民衆會綱領的積極分子將獲得和民衆軍同等權利,對此成年紅髮蠻們並不太感興趣他們聽不懂的權利,但作爲已經有了商業啓蒙的部落,有一些他們非常在意的,那就是每個人也都分到田地,最主要的是有機會分到鐵質農具和牛馬牲口。

最主要的是勞改營的勞改制度激勵,所有成年紅毛蠻全部分爲若干組,在同一工地上的各個組之間有着競爭關係,排在前列的將獲得額外更好的食物獎勵,排在最後的將只能獲得普通組80%的食物供給。

雖然很殘酷,但對於這些從未參加過集體勞動的紅毛蠻來說無疑是極爲有效。

一直等到東北方向傳來煤炭的消息,才真正開啓了鍊鋼的工業:土法高爐冶鐵和蓄熱技術,耐火磚技術,焦炭技術的探索研究。

最開始的土法煉焦基本只需要耐火磚比如硅磚(SiO2含量在93%以上的耐火磚稱爲硅磚)和普通的磚石,最多再加上部分鐵料即可。

可以參考現代煉焦爐由炭化室、燃燒室、蓄熱室、斜道區、爐頂、基礎、煙道等組成。

聽着挺複雜吧?但是原理就是一句話:炭化室中煤料在隔絕空氣條件下加熱至1000攝氏度左右產生的反應過程。

詳細解釋一下就是:

通過熱分解和結焦產生焦炭、焦爐煤氣和其他煉焦化學產品的工藝過程,

生產出的焦炭是高爐鍊鐵的核心燃料和還原劑,也是整個高爐料柱的支撐物和疏鬆物,

其副產品焦爐煤氣發熱值高的很,是平爐和加熱爐的優良氣體燃料。

其他的所有煉焦方式基本都是萬變不離其宗的相同,

唯一隻需要在細節上注意。

比如步驟可以分爲:

1、洗煤:原煤煉焦之前,先進行洗選。目的是降低煤中所含的灰分及去除煤中的其他雜質;

2、配煤:將各種結焦性能不同的煤按一定的比例進行配合然後煉焦;這需要你有專人記錄實驗多次纔可以

3、搗固:就是均勻逐層給料,分層搗實,然後將搗固好的煤餅裝入炭化室;

4、煉焦:將配合好的煤裝入煉焦爐的炭化室,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通過兩側燃燒室加熱乾餾,經過一定的時間,最後形成焦炭;煉焦主要部位有硅磚(SiO2含量在93%以上的耐火磚稱爲硅磚)砌成。

5、比較簡單的可以使用溼法熄焦法,就是將出爐的紅焦用水噴淋。

6、煉焦產品的處理:將爐內推出的紅熱焦炭送去熄焦塔熄火,然後進行破碎、篩分、分級獲得不同粒度的焦炭產品,分別送往高爐及其燒結;

焦炭一般篩分爲>35mm(冶金焦),15-35mm(小焦),<15mm(焦粉)三個級別。

各種副產品可以集中收集入陶罐中儲存研究備用,將出爐的紅焦用水噴淋。

6、煉焦產品的處理:將爐內推出的紅熱焦炭送去熄焦塔熄火,然後進行破碎、篩分、分級獲得不同粒度的焦炭產品,分別送往高爐及其燒結用戶;

焦炭一般篩分爲>35mm(冶金焦),15-35mm(小焦),<15mm(焦粉)三個級別。

各種副產品可以集中收集入陶罐中儲存研究備用。

鍊鐵和鍊鋼是不同的,鋼鐵這個詞往往被用作鋼與鐵的統稱,鐵礦石煉出的是鐵,在鐵中加入適量的碳和其他元素,就變成了鐵碳合金,簡稱鋼依據含碳量的不同,鋼又分爲多種類別:

含碳量小於0.25%爲低碳鋼

0.25%至0.6%爲中碳鋼

大於0.6%爲高碳鋼

而之所以要這麼劃分,是因爲鋼的含碳量越高強度也就越高,但韌性塑性會減弱,含碳量越少強度越低,韌性塑性則會增加含碳量對鋼的品質至關重要。

含碳量是鋼鐵最廣泛的標準,鋼鐵中還有其他元素灰錳磷硫等等,這些元素同樣對鋼的品質有影響。

高爐的作用是把鐵礦石中的鐵加熱使其熔成液態。但是鐵水在加熱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碳。因此得到的鐵水含碳量非常高,古代沒有去除碳的辦法,所以從高爐出來的鐵只能鑄,不能鍛,所以也叫鑄鐵。

同時,原材料及燃料中的其它雜質也影響鐵水的性能,所以在冶煉過程中需要去除掉。

你可以用粘土,鋼板,或者磚來建造高爐,你可以把高爐想象成一個頭小肚子大的煙囪,靠近底部的爐壁開高低兩個口,低的是出鐵水口,高的是出渣口,在出渣口上方的位置再加幾個口,這個就是送風口,而頂部就是投料口。

鐵礦石先粉碎,摻入石灰和爐渣,加水,然後燒結(無需用高爐)。

煤炭隔氧加熱,製成焦炭。

從高爐投料口投料,一層焦炭一層鐵礦石,然後燃燒加熱就行了。這個過程可以連續進行。

因爲沒有蒸汽機,劉澤把鋼鐵廠建在河邊,用水力來驅動鼓風機和攪拌機。

這裡的鼓風機主要爲了給蓄熱爐提供風力,有蓄熱爐和沒有蓄熱爐鼓風的鍊鐵效率不可同日而語,至少三倍以上的差距。

將品質高的鐵礦石煉成優質生鐵水,然後將生鐵水灌注在熟鐵片上,熟鐵因爲碳的滲入而變成了鋼,生鐵也因爲脫碳而變成了鋼,這一方法比炒鋼法容易掌握,比百鍊鋼省時,能大大提高鋼的品質和產量。

也可以將生鐵和焦炭直接鍊鋼,也是上述同樣的方法原理,主要原理是控制鐵中的碳含量,可以觀看爐中的碳花數量來確定。

鍊鋼工作中,人不能直接觀察到爐內所進行的一系列理化過程的變化,只能憑藉爐口的火焰變動情況間接判斷爐內的情況。由於沒有很好的儀器可以自動控制轉爐的整個操作過程,所以操作主要是根據工人由吹煉過程中火焰、火花的特徵對爐內情況的判斷。

這種利用視覺的觀察判斷以鑑定冶煉情況的操作,稱爲“看火操作”。

看火操作帶有憑經驗操作的性質,不到純熟地步,鍊鋼工在操作時很難斷言自己吹煉的一爐鋼的質量究竟如何。

例如,鍊鋼工把火焰所表示的溫度判斷錯了(與冶煉過程所要求的正確度數不符)因而造成低溫鋼,不能正確掌握火花特徵因而難以控制含碳量,以上情況就造成了鋼質量波動的問題。

“看火操作”和其他勞動活動一樣,包括着從感覺、知覺到思維一系列的心理過程。對火焰特徵的認知、分辨屬於感知過程;

爲了更好地比較不同爐的火焰特點,鍊鋼工需要在頭腦中保持以前冶煉時火焰特徵的映象(同時瞭解這種特徵與冶煉效果的關係)以便調整這一爐的吹煉情況,這屬於記憶過程;

要了解整個冶煉過程的規律性,對複合刺激物作綜合判斷則屬於思維過程;

這是一項極爲極爲複雜的操作,當經過看火操作確定含碳量後,就可以關火開爐澆築鋼錠了,此時的含碳量只能估算做好記錄,測試完鋼材質量後長此以往才能獲得穩定質量的鋼材。

鍊鐵廠的高爐承擔了將鐵礦變爲鐵水的工作,是整個鋼鐵生產流程的核心,完整版的鍊鐵則要上萬步這是一項極爲龐大的工程,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劉澤此時沒有那麼多要求。

經過長達幾個月的多次實驗,民衆軍第一座可以正常持續產出的全磚結構的四立方米小高爐終於投產了,雖然小高爐生產的生鐵只有區區日產五噸,在現代屬於小的不能再小的產量,但這終於使民衆軍終於能夠獲得遠超其他勢力的大量優質的鋼鐵。

(本章完)

第208章 老鄉第109章 建設與教育(下)第149章 援軍第六十五章 死戰(上)279.第276章 螞蟻(上)279.第276章 螞蟻(上)第150章 中央情報局第八十七章 山間戰鬥293.第290章 變化275.第272章 男丁七十以下 十歲以上皆出征278.第275章 善人第六十六章 死戰(下)第231章 古今之戰(一)第二十七章 借糧行動(中)第三十章 三爺答不答應?第105章 白種人?(下)第六十八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27章 突變第221章 矛盾第五十一章 準備與安排第222章 軍官與武器第250章 信心第170章 下一步計劃第159章 最後的阻擊第266章 你會把你的女兒賣到妓院嗎?第156章 騎兵來襲(上)274.第271章 不是我們的時代了第248章 活捉洪承疇(下)277.第274章 教你怎麼搶劫第218章 合作第125章 歸化第227章 突變第199章 臥底第三章 我讀書人!土郎中!求入夥報仇!第168章 突襲第三十六章 分地分浮財與招兵(上)第二十七章 借糧行動(中)283.第280章 逃第171章 水中撈月 一場空忙第174章 西安(上)第265章 下鄭州第五十九章 戰前(上)第128章 軍校(上)第223章 整編第四十六章 陸姑娘第193章 重啓科技文明第八章 僞裝佔了個城第2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第198章 摸排結果第205章 春秋(下)第122章 火帽槍第四十一章 進攻與擴大地盤(中)第103章 造船與探哨(下)第147章 拔草第141章 最後的抵抗(上)第231章 古今之戰(一)第六十六章 死戰(下)第一百章 開窯(下)第261章 俘虜第七十四章 火器(下)第七十章 大發展的時期(上)281.第278章 收點過路費第108章 建設與教育(上)第四十一章 進攻與擴大地盤(中)第186章 決戰豈只戰場第三十二章 戰果與救助第四十一章 進攻與擴大地盤(中)第150章 中央情報局第二十九章 批評與總結第125章 歸化第八十五章 探哨第265章 下鄭州第217章 突破性進展291.第288章 誘惑第130章 閱兵回明第四十三章 追亡逐北(上)第127章 商隊(下)第九十四章 生存問題第213章 一個老人第182章 出來看神仙第196章 現代世界第141章 最後的抵抗(上)第一十六章 招自己第一批的武裝力量第四十七章 雷雨第162章 封鎖消息第104章 白種人?(上)第144章 混亂第202章 希望與憂慮第四十二章 進攻與擴大地盤(下)第107章 統一思想第七章 問詢與備戰第265章 下鄭州第七十六章 新的目的地(下)第128章 軍校(上)第六十一章 戰前(下)第102章 造船與探哨(上)第九十八章 新營地第106章 能交流不?我們是和平的使者272.第269章 解放京師第259章 解放全大明正式開始
第208章 老鄉第109章 建設與教育(下)第149章 援軍第六十五章 死戰(上)279.第276章 螞蟻(上)279.第276章 螞蟻(上)第150章 中央情報局第八十七章 山間戰鬥293.第290章 變化275.第272章 男丁七十以下 十歲以上皆出征278.第275章 善人第六十六章 死戰(下)第231章 古今之戰(一)第二十七章 借糧行動(中)第三十章 三爺答不答應?第105章 白種人?(下)第六十八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27章 突變第221章 矛盾第五十一章 準備與安排第222章 軍官與武器第250章 信心第170章 下一步計劃第159章 最後的阻擊第266章 你會把你的女兒賣到妓院嗎?第156章 騎兵來襲(上)274.第271章 不是我們的時代了第248章 活捉洪承疇(下)277.第274章 教你怎麼搶劫第218章 合作第125章 歸化第227章 突變第199章 臥底第三章 我讀書人!土郎中!求入夥報仇!第168章 突襲第三十六章 分地分浮財與招兵(上)第二十七章 借糧行動(中)283.第280章 逃第171章 水中撈月 一場空忙第174章 西安(上)第265章 下鄭州第五十九章 戰前(上)第128章 軍校(上)第223章 整編第四十六章 陸姑娘第193章 重啓科技文明第八章 僞裝佔了個城第2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第198章 摸排結果第205章 春秋(下)第122章 火帽槍第四十一章 進攻與擴大地盤(中)第103章 造船與探哨(下)第147章 拔草第141章 最後的抵抗(上)第231章 古今之戰(一)第六十六章 死戰(下)第一百章 開窯(下)第261章 俘虜第七十四章 火器(下)第七十章 大發展的時期(上)281.第278章 收點過路費第108章 建設與教育(上)第四十一章 進攻與擴大地盤(中)第186章 決戰豈只戰場第三十二章 戰果與救助第四十一章 進攻與擴大地盤(中)第150章 中央情報局第二十九章 批評與總結第125章 歸化第八十五章 探哨第265章 下鄭州第217章 突破性進展291.第288章 誘惑第130章 閱兵回明第四十三章 追亡逐北(上)第127章 商隊(下)第九十四章 生存問題第213章 一個老人第182章 出來看神仙第196章 現代世界第141章 最後的抵抗(上)第一十六章 招自己第一批的武裝力量第四十七章 雷雨第162章 封鎖消息第104章 白種人?(上)第144章 混亂第202章 希望與憂慮第四十二章 進攻與擴大地盤(下)第107章 統一思想第七章 問詢與備戰第265章 下鄭州第七十六章 新的目的地(下)第128章 軍校(上)第六十一章 戰前(下)第102章 造船與探哨(上)第九十八章 新營地第106章 能交流不?我們是和平的使者272.第269章 解放京師第259章 解放全大明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