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春秋(下)

這時候驛丞越說越氣,罵道:“夷狄,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留着也是禍害,不如殺光。”

王曾綸看着他那和善的年輕臉龐,不帶火氣心平氣和的說出如此殺氣騰騰的話語,驚得拿筷子的手抖動不已。

“我們都是人類,需要團結,不能一棒子打死,歸化的就用不着殺了吧,不然有違民衆會綱領,其他的送去工礦勞改也可,很可能還能歸化些。”一名警衛砸吧嘴道,聽得其他人都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不能太偏激了。”

“對對,他們中也有些還可以挽救的,不能一棒子打死。”

大多數人紛紛批評起驛丞,不得已驛丞只能訥訥認錯道:“俺就是說些氣話,氣話。”

很快短暫的午餐就結束了,王曾綸不得不和那位年輕的驛丞揮手告別,繼續開始他的旅程,只不過他在路上一直在不斷回想起驛丞和其他幾人的觀點,再聯繫起來以前在現代各地調研的民族衝突問題,又不得不承認現代社會的分裂亂象與之前的錯誤政策有着緊密的聯繫。

一自蕭關起戰塵,河湟隔斷異鄉春。

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

即使是相同的血脈只需要幾十年就能被人爲的劃分異化成另外一種人,因爲皈依者效應的原因,甚至更加狂熱,畢竟二鬼子總是更加痛恨自己的出身,他們渴望被另一個世界接納,更要表現得比另一個世界的人狂熱,用如此狂熱的投名狀,以求博得另一個世界認同他們的“忠心耿耿”。

“劉澤他們能跨過這個坑嗎?但願他們能夠吸取現在的教訓吧。”王曾綸喃喃自言自語道。

對於現在的民衆聯盟治下的種種,王曾綸依然如同盲人摸象一般,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這裡的上百萬人的思想各異,大多數的最核心內核依然是大明的,即使有劉澤設立的看上去很美妙的政策,傳達到最底層時候也可能被扭曲,或許這纔是他和其他劉澤派出的調研員存在的意義。

驢車載着王曾綸順着一望無垠的平原慢慢爬行,周圍的景色在森林和農田之間來回交替變換着,經過多個驛站,在五天後他們順利到達預定目的地最邊界的一個小村。

這個村莊最顯眼的是村寨大門處兩側凸起交叉作爲裝飾的灰白色肋骨,看着目瞪口呆的幾人,作爲村長的李坤滿是得意。

“這是鯨魚肋骨,最大的那兩根,那魚大哇,一口就能吞下十幾個人,聽說是海里龍王座下大將,嘿嘿,那也沒用,咱們委員長一來,也得乖乖的送上來補充咱們的肉食。”李坤笑道,幾乎每個經過他村子的路人都要驚歎一番,這是他認爲之前去新合肥的第二大收穫。

而第一大收穫當然是得到劉澤的接見了,李坤拍了拍斜挎的牛皮槍套,“這是委員長送給俺的。”

警衛重複了一遍李坤的話,與現代的普通話不同的陝西方言讓王曾綸聽得迷迷糊糊。

李坤也看出王曾綸的窘狀,開始放慢語速,口中的發音儘量往官話上靠,不過他說的不太好,比不上其他的青年,這裡的官話也是劉澤按照自己口音推行的普通話。

看王曾綸對於他的配槍很好奇,李坤大方的抽出手槍,那是一支單打一,每次只能上膛一發紙質定裝子彈,與元年步槍類似,體積很大,做工粗糙的很,斷面能清晰的看到切削的豁口,給看了一會就又寶貝的擦了半天,收回槍套。

遠處的嗩吶聲響起,驚起一陣飛鳥。

“關村門,宵禁嘍。”

哨塔上的民兵吆喝着,這裡無論驛站還是村莊都充滿了軍事化色彩,每個人都隨身攜帶武器,由其靠近邊界的更是如此,小部分人裝備有最先進的單發元年步槍、棉甲,冷兵器槍刀盾等裝備給部分青壯,剩餘的婦女、半大孩童多是裝備火繩槍鳥銃和三眼銃等老式火器,讓王曾綸回想起那個全民皆兵的年代。

雖然已經到達這個世界幾天了,王曾綸對於這種緊張的氛圍還是不太習慣,問道:“這裡的局勢很緊張嗎?”

“那些紅毛蠻?”李坤譏笑道:“那些個慫貨哪裡敢來這,咱們這是預備着打回大明嘞,百萬民衆百萬兵嘛。”

隨着夜幕的降臨,很快,又一個奇異的場景在這個滿是土牆木柱原始氣息的村子裡出現了,村中間立着木柱頂部的LED燈發出了耀眼的光芒,與驛站的燈光迥異,這裡更有生活感,這時候王曾綸才注意到村部屋頂上的太陽能板。

看到王曾綸似乎有些好奇,身邊的警衛解釋道:“除了新合肥和驛站系統以外,邊界這裡是第一批安裝太陽能照明的村莊,這就叫做‘跑步進入電力時代’。”

“王先生,明日我們去草市嗎?”警衛接着問道,他所說的草市是這個村莊再往東,那裡有着大量駐軍和商隊,是民衆聯盟最東端最大的據點。

“不,我們在這村子裡待幾天吧,修整修整。”王曾綸道,另一個原因是這個村莊是模範樣板村,所有的新政策待遇都會在這裡實行後推廣。

“好嘞,我現在就通知。”警衛留下村長李坤和王曾綸談話,匆匆回去驢車那裡將中部加感天線立起來,用大功率車載電臺開始與指揮中心聯繫。

就是如此魔幻,在大多數物質條件都非常原始的情況下,最先一步達到現代水平的就是通信和照明系統,在如今電磁環境條件下,即使是65W功率的車載電臺配上4米的玻璃鋼天線後,通話距離也遠遠比現代強得多,據商隊的試驗,即使四百公里開外都能夠保持信號清晰。

這些電臺首先裝備的就是各個驛站據點村莊,太陽能板配上傻瓜式的操作方法,使得這種現代幾百塊錢的廉價工業品在這裡得到了最充分的運用。

半個小時後,村食堂就端來了幾條充作主食的烤魚,一大盤韭菜炒雞蛋和一大盆燉肉,一人分到了少少的兩個花捲,這種面做的主食王曾綸現在也知道極爲稀少,可不是一般時候能嚐到的。

“貴客臨門,飯菜着實簡單了些。”李坤略微有些不好意思,不過這已經是他能提供的最好的了,與驛站伙食標誌類似,他們村部的接待標準也是固定的。

看着聚集在一起吃飯的人越來越多,王曾綸好奇問道:“你們這裡是公共食堂?所有人都在一起吃大鍋飯?”

“之前是在一起吃,沒得辦法,剛開始來食物不足,都是集體開荒開飯,不過嘛,現在收了麥子後生活就好些了,都在討論要不要解散,麥子不足呀,收穫了也得攢着,還得把大部分集中起來支援大明那面的行動嘞。”李坤回道。

“現在部裡面之前也在討論這個問題,不同階段不同政策,之前各村大食堂是爲了解決食物不足和集體勞動的問題,現在缺點逐漸凸顯,畢竟物質條件在改善,大家都想過些好日子,野味也不是那麼好吃的,魚肉還好些,其他肉最多的就是野豬了,又沒被劁,着實不太好吃。”

“而公共食堂都吃一樣的飯菜,像軍隊一樣太過生硬,沒辦法根據個人需求想改善伙食,所以現在基本上是根據自願原則,各家分開吃,僅僅在民兵隊村部提供部分集體食堂服務,也都需要自負盈虧單獨列賬,僅僅作爲基礎的保障。”身邊的警衛解釋道,像他們這些年輕人,可不是作爲普通的警衛培養的,懂得多說話溜的很。

什麼是公共食堂?即使到現代不但廣泛通行於各個機關單位學校,更有不少試點在農村城市中重新出現,連王曾綸在學校吃的也是大食堂,同樣的名詞並不代表什麼,其實換個角度,現代遍地都是公共食堂,各種超市便利店24小時提供各種速食食品和料理包,最重要的符合社會發展階段。

“現代世界那面各地新辦的老年食堂的經驗或許有用,不過還是需要一步一步纔好。”王曾綸道,兩個不同世界的施政經驗何嘗又不是另一種互補呢。

最重要的是以爲民衆服務爲始終。

第192章 要多想第119章 民衆第八十一章 我巖墨要復仇 爲地主代言第144章 混亂第245章 從龍之功第236章 過兵第一十九章 這真是意外!第177章 和時間賽跑第二十一章 重佔馬家寨第二十八章 借糧行動(下)第145章 戰後第二十七章 借糧行動(中)第四十八章 黑色石板之謎278.第275章 善人第九十八章 新營地第104章 白種人?(上)第二十五章 建軍第七十章 大發展的時期(上)第198章 摸排結果第229章 西安之戰(二)第130章 閱兵回明第260章 巨人肩膀第119章 民衆285.第282章 好好改造吧第235章 口號:永不納糧第119章 民衆第128章 軍校(上)第五十七章 準備276.第273章 出征第110章 步入正軌的搖籃294.第291章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第249章 第一階段完成第252章 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第207章 社會第一十九章 這真是意外!第五章 伏擊第九章 復仇第116章 籠絡與分化第五章 伏擊第220章 退伍兵第二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260章 巨人肩膀第241章 搶他孃的!第189章 技術突破第130章 閱兵回明第九十八章 新營地第八十九章 斷水斷糧,我成馬謖了?第一十八章 第一次收錢糧第166章 甘泉縣第251章 和平解放第153章 誘餌(上)第八十四章 偷襲第122章 火帽槍第八十五章 探哨第209章 隱藏信息第二十八章 借糧行動(下)第四十四章 追亡逐北(下)第192章 要多想第二十章 亂民的恐怖第197章 什麼是猖狂295.第292章 不一樣第172章 潼關第一十一章 科技與狠活武裝自己第九十章 新世界第156章 騎兵來襲(上)第194章 聯盟274.第271章 不是我們的時代了第233章 古今之戰(三)本章極重要第168章 突襲第九十三章 我們在哪裡?(下)第214章 希望(別訂閱)第三十三章 李老太爺太壞了第五十六章 目標宜君縣第一十五章 老孔何人?第210章 軍人第209章 隱藏信息第262章 去掉‘儘量’兩個字295.第292章 不一樣第187章 新生第138章 一家人哭總比一路人哭要好!第107章 統一思想第246章 攻陷平涼府第三十三章 李老太爺太壞了第四十六章 陸姑娘第二十九章 批評與總結第七十五章 新的目的地(上)第213章 一個老人第一十八章 第一次收錢糧第十章 劫掠盤點與軍議第208章 老鄉第136章 劉應遇(下)第172章 潼關第114章 交涉第六十四章 破賊易爾第七十二章 大發展的時期(下)第二十八章 借糧行動(下)第七十四章 火器(下)第188章 科技與底層架構第226章 剃髮
第192章 要多想第119章 民衆第八十一章 我巖墨要復仇 爲地主代言第144章 混亂第245章 從龍之功第236章 過兵第一十九章 這真是意外!第177章 和時間賽跑第二十一章 重佔馬家寨第二十八章 借糧行動(下)第145章 戰後第二十七章 借糧行動(中)第四十八章 黑色石板之謎278.第275章 善人第九十八章 新營地第104章 白種人?(上)第二十五章 建軍第七十章 大發展的時期(上)第198章 摸排結果第229章 西安之戰(二)第130章 閱兵回明第260章 巨人肩膀第119章 民衆285.第282章 好好改造吧第235章 口號:永不納糧第119章 民衆第128章 軍校(上)第五十七章 準備276.第273章 出征第110章 步入正軌的搖籃294.第291章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第249章 第一階段完成第252章 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第207章 社會第一十九章 這真是意外!第五章 伏擊第九章 復仇第116章 籠絡與分化第五章 伏擊第220章 退伍兵第二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260章 巨人肩膀第241章 搶他孃的!第189章 技術突破第130章 閱兵回明第九十八章 新營地第八十九章 斷水斷糧,我成馬謖了?第一十八章 第一次收錢糧第166章 甘泉縣第251章 和平解放第153章 誘餌(上)第八十四章 偷襲第122章 火帽槍第八十五章 探哨第209章 隱藏信息第二十八章 借糧行動(下)第四十四章 追亡逐北(下)第192章 要多想第二十章 亂民的恐怖第197章 什麼是猖狂295.第292章 不一樣第172章 潼關第一十一章 科技與狠活武裝自己第九十章 新世界第156章 騎兵來襲(上)第194章 聯盟274.第271章 不是我們的時代了第233章 古今之戰(三)本章極重要第168章 突襲第九十三章 我們在哪裡?(下)第214章 希望(別訂閱)第三十三章 李老太爺太壞了第五十六章 目標宜君縣第一十五章 老孔何人?第210章 軍人第209章 隱藏信息第262章 去掉‘儘量’兩個字295.第292章 不一樣第187章 新生第138章 一家人哭總比一路人哭要好!第107章 統一思想第246章 攻陷平涼府第三十三章 李老太爺太壞了第四十六章 陸姑娘第二十九章 批評與總結第七十五章 新的目的地(上)第213章 一個老人第一十八章 第一次收錢糧第十章 劫掠盤點與軍議第208章 老鄉第136章 劉應遇(下)第172章 潼關第114章 交涉第六十四章 破賊易爾第七十二章 大發展的時期(下)第二十八章 借糧行動(下)第七十四章 火器(下)第188章 科技與底層架構第226章 剃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