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戰略佈局

郝經道:“回大汗,到明年年中,大約五、六月份吧,應該可以製作出首批迴回砲,阿老瓦丁、亦思馬因向臣保證,六月底之前至少可以做出十架,到明年的下半年就可以大批製作了。”

“好,回回砲的試製品本汗見過,的確遠勝於我朝現有的拋石機,真金,本汗決定建立一支砲營,由亦思馬因擔任都指揮使,隸屬樞密院,這事交給你去辦,在首批迴回砲製作出來後,便讓亦思馬因率領砲營前往襄樊,我東路大軍中的所有拋石機也全都歸屬砲營。”

“是,父汗。”

伯顏道:“大汗,我軍的拋石機一向歸屬各軍,集中使用會不會,,,,,。”

忽必烈打斷道:“伯顏,從阿術砲轟襄陽的事件來看,拋石機集中發射的效果更爲有效,這點本汗認真考量過,就這麼定了,亦思馬因的砲營抵達襄陽後,由阿術直接指揮。”

“是,大汗。”

印天涯跟着道:“伯顏,本尊也認爲大汗的決策乃是正確的,集中力量攻敵一點,在攻城時其效果確實要大得多。”

忽必烈笑笑,隨即吩咐道:“伯顏,傳令東、西兩路大軍,嚴密監視南朝四川、廬州、揚州三大軍區的動向,但不可輕舉妄動,最好讓南朝朝廷認爲東、西兩地暫無戰事,好從這三個軍區調兵前往襄陽增援,以讓我軍在襄陽城外將其打掉,省得以後還要逐個擊破。”

“是,臣遵旨。”

在談完徵南軍的事情後,印天涯道:“大汗,楊璉真迦來信請示,何時可讓方晨乾起兵。”

忽必烈道:“神尊,方晨乾那裡有多少人馬。”

“大汗,約在兩千人左右。”

“兩千人。”

印天涯微微點頭道:“人數的確不多,大汗,南朝在小皇帝登基以後,百姓的生活逐漸好轉,他們天道盟招納會員是一天比一天難,不過,雖然人數僅有兩千,但據楊璉真迦所言,這兩千人都是以一當十的高手。”

忽必烈想了想道:“讓楊璉真迦繼續練兵,兵在精不在多,天道盟地處臨安附近,人多了反而目標大,等南朝從臨安軍區及御林軍中再次抽調軍隊前往襄陽增援時,方晨乾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偷襲臨安。”

“好,大汗此舉可行。”印天涯道,“到時本尊也會派出天涯高手相助,爭取先拿下臨安,即便不成,也要讓南朝朝廷及其百姓產生恐慌與不安。”

“具體計劃到時再議,各位,隨本汗去新皇宮看看。”

又是新的一年,

ωωω •ttk an •co

在一場漫天大雪中,臨安城迎來了鹹淳五年,

由於戰爭之故,軍務系統及相關部門的官員只放了三天假,大年初四便已開工,其餘部門也會在正月初七開始上班,

新年的三天中,除了大年之一我在大慶殿中接受了百官的朝賀以外,其它時間都在福寧殿的御書房或者作戰室中度過,

大年初四一大早,我便在延和殿召開了鹹淳五年第一次軍務會議,就各軍區的任務做了安排,

“各位愛卿,戰爭時期,大家辛苦了。”

“陛下辛苦。”

我示意大家坐下,開門見山道:“印愛卿,你先說說臨安軍區兵力的分佈情況。”

“陛下。”印應雷起身道,“我臨安軍區共有四廂之兵力,吳鬆含將軍所部第三廂駐紮在郢州,趙寶將軍所部第二廂駐紮在臨安,張順將軍所部第一廂則分爲三處,一部分在郢州,一部分在琉球省,還有一部分駐紮在濟州島,剩下的就是剛組建不久的讀力廂,目前正在集訓中。”

“好,朕知道了,各位愛卿,朕打算在今年年中御駕親征,御林軍會隨同前往,臨安軍區的讀力廂另有任務,臨安城的城防交由趙寶將軍的第二廂,你們覺得如何。”

“陛下,不可。”幾乎所有的大臣全部出聲反對道,

“這是爲何。”我不明白爲何全體反對,愣了一下道,“臨安身處內陸,北有揚州軍區,東有東海艦隊,難道蒙古人會越過襄陽直接抵達臨安嗎,何況臨安軍區第二廂還有一萬多精兵呢。”

賈似道乾咳一聲:“陛下,臨安乃是我朝之行在所,雖然遠離前線戰場,但只有一萬多將士守衛確是嫌少,假如,假如有意圖不軌之人暗裡造反,那就很可能會陷臨安於危險也。”

“是啊,太師所言極是,還請陛下三思。”

在我的記憶中,南宋末年根本沒有什麼起義造反之事,也沒有篡黨奪權之事,

“各位愛卿,自朕登基以來,我朝氣象萬千,曰新月異,百姓安居樂業,哪會有多少意圖不軌之人呢。”

眼下的南宋局勢確是如我所言,朝廷官府逐漸走向清明廉潔,百姓生活趨於穩定富裕,自然鮮有聚衆謀反者,中國的百姓本姓謙和溫順,只要還有一口飯吃,一般都不會走上謀逆之路,官逼纔會出現民反,況且朝中也沒有敵對勢力存在,我自是放心,

陸秀夫勸道:“陛下,還是多留些部隊在臨安吧。”

我知道賈似道、陸秀夫等人的好意,的確是爲了江山社稷,倒不是爲他們自己着想:“李北洋李愛卿。”

“臣在。”

“水師陸戰隊成員目前一共有多少。”

“回陛下,直屬水師指揮部的水師陸戰隊一共有八千人。”

“八千。”我暗自想道,印應雷北上會帶去兩、三千陸戰隊成員,還有五千暫且沒有用武之地,這五千名水師陸戰隊當可一用,

一念至此,我道:“李愛卿,倘若朕親征襄陽,你便令張貴統制率領五千水師陸戰隊隊員進駐臨安,與趙寶將軍的第二廂一起守衛臨安。”

李北洋道:“是,陛下。”

“恩,此事就這麼決定了,臨安城還有御前侍衛,錦衣衛,臨安軍事大學的上千名師生,還有千萬忠於我朝的百姓,朕相信不會有問題的。”

衆人見我語氣堅決,也不敢再勸:“是,陛下。”

“好了,下面再來說說當今的時局,目前的主戰場襄陽城外有蒙古中路大軍八萬五千人,根據來自蒙古的情報,其中路大軍還有六萬多人正在南陽一帶集訓整編,預計三、四月份即可完畢,同時,蒙古已經招募了數萬水師,由劉整之族弟劉濤、劉翊負責訓練,朕認爲,這六萬大軍一旦集結整編完成,便會出兵襄陽,蒙古水師也會逐漸參與到襄陽之戰中,因此,最激烈的戰鬥會從四月左右開始。”

我停了停繼續道:“爲此,朕決定,當蒙古中路軍全都集中到襄樊一帶時,我軍便要實施預定計劃了,第一,四川軍區、廣西軍區、苗家軍區做好進軍大理的準備,務必要在短時間內肅清大理境內的蒙古守軍,並及時返回四川,以備蒙古西路軍的襲擊,第二,爲了協調整個江淮戰區的十萬大軍,揚州軍區、廬州軍區自本月起合二爲一,成立江淮軍區,由李庭芝將軍擔任制置使,並晉升爲軍務院副院長,夏貴將軍擔任副制置使,合併之後的江淮軍區由第五廂至第十二廂八個廂的兵力組成,合計十萬人,李庭芝駐守揚州,並隨時準備北伐,夏貴則率領第十一、第十二兩廂人馬於三月底之前進駐隨州,到時朕會親自前往郢州,組織我軍進行反包圍戰役。”

李北洋問道:“陛下,那我水師的任務呢。”

“李愛卿,莫急,朕最後再說水師。”我笑笑,“對於目前的郢州駐軍,朕打算讓張順部立即進駐襄陽西部的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這樣就可形成以襄陽爲中心的東、南、西三面合圍的局勢。”

史巖之讚道:“陛下高瞻遠矚,這局棋下得很大啊。”

“史愛卿,宋蒙大戰本身就是一局大棋,朕最後再來說說水師,李愛卿,沿江艦隊首要任務是扼守長江上游,決不允許蒙古水師通過渝城府,因此從水路增援襄陽的任務朕打算交給李曾伯的東海艦隊,阮思聰的南海艦隊則作爲機動,暫且繼續守衛沿海防線,水師的主力北海艦隊則做好從海路直接北上的準備。”

“是,陛下,我水師做好隨時出征的準備。”

“恩,這是今年我軍的戰略規劃,你們還有何補充嗎。”

賈似道起身道:“陛下,不算蒙古水師,其中路大軍一共有十五萬人,而我朝在襄樊一帶投入的兵力總共十萬出頭,臣建議從江淮軍區多抽調一個廂的兵力前往襄陽支援。”

我想了想道:“恩,師臣之言也有道理,讓江淮軍區第十三廂作爲機動部隊,隨時準備支援襄樊。”

整體的戰略我以前也零散地告訴過軍務院的大臣們,這一次只是整合在一起,因此在座的大臣對此並無多少意見,只是對於一些細節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陛下,臣還有本奏。”陸秀夫猶豫了一下道,

第56章 秋兒求助第470章 晴天霹靂第115章 線索第430章 鉅艦返航第285章 臨安府第308章 軍營第4章 後宮之主第9章 微服私訪第404章 恭喜發財第35章 泛舟西湖第431章 老外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231章 數學天才第189章 四絕陣第473章 何爲勢?第556章 汗國盟誓第67章 寧缺母濫第8章 御書房第519章 北伐會議第509章 緊要之處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第279章 當世高手第35章 泛舟西湖第85章 武舉第183章 大宋皇家報第193章 三份奏摺第43章 新軍的構想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55章 日有食之第474章 突襲計劃第190章 趙禥的內心世界第192章 反腐總動員第135章 蒸汽機第170章 是時候了第90章 歐陽建青第123章 密碼傳信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532章 國號之爭第229章 顯文閣第123章 密碼傳信第154章 破局第398章 改組第115章 線索第323章 方家老三第180章 水火祭司第17章 龍牙第98章 藉機立威第242章 四大制置使第144章 南下溫州第25章 星星之火第113章 一心分二第47章 沈括後人第97章 拍賣會的意外第151章 美女間的較量第307章 視察第509章 緊要之處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234章 九九重陽第88章 賈府會議第540章 鹹淳入洛第428章 破虜戰刀第510章 戰鼓聲聲第64章 你若來了 ,便是春天第134章 集英殿議神州第36章 商業奇才第539章 試炮試槍第468章 不期而遇第463章 追封英王第84章 謝氏數字第148章 不足掛齒第22章 道法之信第18章 公田法之爭第495章 風揚陣第529章 都城汴梁第489章 神力軍第501章 太后懿旨第330章 萬萬不可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181章 反腐之心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496章 三座大山第241章 破虜軍第180章 水火祭司第39章 天下商業第322章 工業基地第177章 民族矛盾第278章 五大指揮使第484章 大理城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68章 以剿代練第157章 泉州浦家?第304章 錦衣衛第44章 夜襲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485章 神兵天降第51章 先帝託夢第369章 龍虎山下第53章 方靈返京第122章 持續性發展
第56章 秋兒求助第470章 晴天霹靂第115章 線索第430章 鉅艦返航第285章 臨安府第308章 軍營第4章 後宮之主第9章 微服私訪第404章 恭喜發財第35章 泛舟西湖第431章 老外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231章 數學天才第189章 四絕陣第473章 何爲勢?第556章 汗國盟誓第67章 寧缺母濫第8章 御書房第519章 北伐會議第509章 緊要之處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第279章 當世高手第35章 泛舟西湖第85章 武舉第183章 大宋皇家報第193章 三份奏摺第43章 新軍的構想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55章 日有食之第474章 突襲計劃第190章 趙禥的內心世界第192章 反腐總動員第135章 蒸汽機第170章 是時候了第90章 歐陽建青第123章 密碼傳信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532章 國號之爭第229章 顯文閣第123章 密碼傳信第154章 破局第398章 改組第115章 線索第323章 方家老三第180章 水火祭司第17章 龍牙第98章 藉機立威第242章 四大制置使第144章 南下溫州第25章 星星之火第113章 一心分二第47章 沈括後人第97章 拍賣會的意外第151章 美女間的較量第307章 視察第509章 緊要之處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234章 九九重陽第88章 賈府會議第540章 鹹淳入洛第428章 破虜戰刀第510章 戰鼓聲聲第64章 你若來了 ,便是春天第134章 集英殿議神州第36章 商業奇才第539章 試炮試槍第468章 不期而遇第463章 追封英王第84章 謝氏數字第148章 不足掛齒第22章 道法之信第18章 公田法之爭第495章 風揚陣第529章 都城汴梁第489章 神力軍第501章 太后懿旨第330章 萬萬不可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181章 反腐之心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496章 三座大山第241章 破虜軍第180章 水火祭司第39章 天下商業第322章 工業基地第177章 民族矛盾第278章 五大指揮使第484章 大理城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68章 以剿代練第157章 泉州浦家?第304章 錦衣衛第44章 夜襲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485章 神兵天降第51章 先帝託夢第369章 龍虎山下第53章 方靈返京第122章 持續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