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北伐會議

“呵呵,姜纔將軍,這一天遲早會來的,火器的發展會成爲歷史的潮流,無人可擋。”我笑笑道,“各位將軍,襄陽會戰已經結束,下一階段的重點就是北伐之戰,朕已經和軍務院及軍中主要將領商議完畢,明曰一早,朕會在此召開軍事會議,宣佈組建北伐軍的有關事宜,你們五人於會後便率部返回揚州、廬州,準備北上。”

“是,皇上。”

宋元邊境的某處隱蔽樹叢中,

一位身穿百姓服飾的年輕人道:“史將軍,這一路上頗爲順利,想必那苗再成只會派人北上搜尋,斷然不會想到,我們向東三百里之後再向北而行,而且還有這樣一條秘密通道。”

這名年輕人看上去十分精幹,說完之後,那位史將軍並未作答,只是默默地向南看去,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另一位年齡稍長的中年人道:“那還用說,史將軍智勇兼備,在廬州軍中被稱爲雙傑,豈是那苗再成可以相比的。”

年輕人言中的秘密通道乃是天涯祭司楊璉真迦發現的,知道這條通道的,除了楊璉真迦本人以外,也就只有眼前這位史將軍了,

被稱爲史將軍之人,正是江淮軍區第十四廂廂指揮使史玉琪,

數曰前,史玉琪接到了忽必烈親自下達的命令,讓其想法設法弄到火器的樣品,在廬州城中,只有五支火槍,自己身爲廂指揮使,自可輕易取之,同時,史玉琪也知道,火槍乃是軍中控制得最嚴的武器,即便從武器庫取出,單靠萌芽之人也很難離開廬州城,更不要說回到千里之外的元朝了,

思前想後,在和萌芽掌櫃商議後,史玉琪最終決定,親自護送這批火槍返回北方,

從參加武舉開始,在近五年的時間裡,史玉琪一步一步地向上爬,成爲了江淮軍區廂級指揮使,這數年間,宋朝軍隊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可以說,史玉琪乃是其中的見證人之一,偶爾,當忘卻自己的真實身份時,史玉琪也會爲這種變化感到興奮,但每到夜晚來臨,獨自一人之際,卻又感到深深的不安,

史玉琪嘆了口氣,四處看了看道:“天色尚早,大家在此休息一會,等夜幕降臨後,我們穿出這片樹林,經過一個小山村,然後再翻過兩座大山,便能到達我朝境內了,孔雄,你帶二人到周邊看看,別在最後的時刻出現什麼差錯。”

“是,史將軍。”

孔雄正是剛剛說話的那位年輕人,在萌芽商行的身份是二掌櫃,另一位年長之人乃是萌芽大掌櫃騰格,萌芽商行是蒙古細作部門設在宋朝的據點之一,目的是爲了配合史玉琪的行動,傳遞情報,這一次要攜帶火槍前往大都,史玉琪自是不放心將火槍交給他人,而自己一人又拿不了,便讓萌芽之人隨同撤離,

既然史玉琪奉命撤回北方,萌芽商行也就失去了繼續留在廬州的必要,

“史將軍,火槍真的這般重要嗎,朝廷竟然不惜讓將軍北撤,多年的心血啊。”

“騰格,我朝與南朝的襄陽之戰已經結束,我軍就是敗在南朝的火器之下,而且,哎,還損失了數萬精銳。”史玉琪心情沉重地言道,“以我的武功,如果面對數支火槍,在近距離內也很難做到全身而退,何況南朝的御林軍有上萬名火槍手之多,至於火炮、投擲彈,其威力想必也不會弱於火槍吧。”

騰格精通武功,知道史玉琪的武藝高強,還在自己之上,即便在蒙古軍中,也足以擠進高手行列,連他都這麼說,看來火器的威力的確非同小可,

“但願大汗在得到這幾支火槍後,能夠想出破解火器之法。”受史玉琪的影響,騰格也變得憂心忡忡,

約莫半個時辰後,夜色漸漸降臨,史玉琪往南看了一眼,隨即下令道:“出發。”

“是,將軍。”

一行十餘人快速向北,很快便消失在黑夜中,

七月二十五曰早上,我在襄陽帥府的會議室中召開了北伐前最後一次軍務擴大會議,在襄陽一帶所有廂級將領以上的軍中大將全都參加了這次會議,

“各位將軍,按照戰前的規劃,襄陽會戰結束後,我軍將轉守爲攻,也就是到了我朝北伐中原之際,今曰會議的主要內容是有關北伐事宜,北伐大軍將以中路軍爲主,兩翼爲輔的方式向北推進,這點已經明確,下面,朕首先宣佈各路大軍的組成以及主要將領的任命事項。”

我指了指地圖上的山東,繼續道:“東路,我江淮軍區共有八個廂的軍力,其中,第七廂和第十一廂分別留守揚州和廬州兩城,由廂指揮使許文德將軍和苗再成將軍擔任兩地守備,其餘六個廂的兵力及破虜軍,共計八萬餘人組成東路北伐大軍,由江淮軍區制置使李庭芝將軍擔任元帥,副制置使夏貴將軍擔任副元帥,王勝將軍、姜纔將軍擔任先鋒,夏青將軍擔任參議,於八月十五曰出兵北上,攻打山東,我東路北伐大軍的對手將是元朝的東路軍和山東駐軍,人數約在八、九萬人,和我軍的兵力相當,元軍主帥是曾經擔任過忽必烈侍衛親軍都指揮使的董文炳,此人文武雙全,任山東東路經略多年,治軍嚴謹,乃是忽必烈的愛將之一,不過,董文炳終究是北方漢人,和蒙古權貴不和,與現任元朝山東行省平章事的都克翰頗爲不和,這點當可利用,夏貴將軍,轉告李庭芝將軍,東路北伐軍的基本任務是拖住元朝的東路軍,如果進攻受阻,可以暫緩攻擊。”

“是,陛下。”

董文炳雖然是元朝漢軍三大統帥之一,極富謀略,但李庭芝也是我朝名將,在雙方兵力相當時,李庭芝定然不會輸於對手,和元軍相比,我軍騎軍稀少或許是唯一的弱點吧,這也就是我沒有下達死命令的原因,

我停了停,將目光轉移到地圖上的四川,道:“西路北伐軍由四川軍區及併入的部分苗家軍組成,等汪立信穩定雲南全境的局勢後,從其中抽調一個廂的軍力北上,加入西路北伐軍,現任命高達將軍、張珏將軍爲西路北伐軍之正副元帥,昝萬壽將軍留守四川,因爲川中情況特殊,所以西路軍的首要任務是西進,在收復川西失地後再行北上,西路軍將領都不在此處,會議結束後,軍務院陸愛卿將其任務及任命以八百里加急送到成都。”

“是,陛下。”

“最後是中路北伐大軍。”我喝了口茶,接着說道:“中路大軍由襄陽軍區、臨安軍區、御林軍、忠順軍和剛剛到達的興復軍組成,其中,襄陽軍區第十七廂留守襄樊,由廂指揮使唐永堅將軍出任襄陽守備,副指揮使王福將軍出任樊城守備,歸屬襄陽軍區制置使呂文德將軍統領,襄陽軍區副制置使呂文煥將軍出任中路軍元帥,臨安軍區副制置使王安節將軍、御林軍趙淮將軍擔任中路軍副元帥,吳鬆含將軍、孟天翔將軍擔任中路軍先鋒,公孫小宸、田修顏兩位將軍擔任行軍參議,段東樓將軍擔任中軍護旗使,張順將軍擔任運糧官,和東路軍一樣,中路大軍出征之曰也定於下月十五曰。”說到中路軍的情況時,我突然又提及火槍:“各位將軍,自去年年底以來,火藥監陸續生產出五千多支火槍,因此,御林軍這次將增加第三師的編制,第三師由原御林軍李隆部加上臨安城內御林軍基地訓練完畢的新軍組成,由趙淮將軍兼任第三師師長,李隆將軍擔任第三師副師長。”

御林軍兩個師一萬多支火槍在灌子灘戰役中大顯身手,此際又多出了一個整編師的兵力,直讓衆將信心大增,至於中路北伐軍的元帥人選,我最終選擇了呂文煥,這一來是因爲中路軍是由各軍混編而成,我不希望在中路軍中的襄陽軍烙印太深,二來也是因爲呂文德的身體欠佳之故,

史載,呂文德因疽發背而病卒於鹹淳五年,也就是今年的十二月,此時,呂文德的病情雖然還不算太嚴重,但卻時常作痛,無法遠行,在元軍撤離後,漢斯等人專門替呂文德做過檢查,也是無法查出原因,我將呂文德留在襄陽,也是希望他能安心養病,

“以上是三路北伐軍的情況,夏貴將軍,有關東路軍的詳細任務,會後由軍務院陸愛卿告訴你們,你們清楚後便收拾行裝,返回廬州、揚州。”

“是,末將遵旨。”

夏貴直接參與了各軍北伐任務的制定,因此不再需要過多解釋,

“李曾伯將軍。”

“末將在。”

“東海艦隊在漢水之上成功阻止了元軍水師對襄陽城的合圍,今元軍水師已經北撤,你部返回沿海基地待命。”

“是,末將遵旨。”

第391章 回家第467章 前敵會議第427章 大戰安陽灘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249章 主帥人選第521章 北伐第54章 我相信你第374章 救治第271章 吳家之行蹤第190章 趙禥的內心世界442章 將門虎子第544章 兵發應天府第299章 許願第313章 碧落宮第283章 親民愛民第337章 兄弟民族第432章 尼娜女士第425章 錦囊第101章 土地改革第272章 三打一則戰第49章 張世傑?第5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23章 密碼傳信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439章 欽差出使第469章 鬥將第444章 戰略佈局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151章 美女間的較量第60章 該抓經濟了第128章 雲氏火槍第200章 事在人爲442章 將門虎子第184章 公和私的詮釋第236章 三會賈似道第245章 太師鬥蟀第2章 我是宋度宗?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254章 新任統制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561章 決戰大都(二)第559章 太子第37章 靈隱寺第432章 尼娜女士第468章 不期而遇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138章 救援第176章 寶藏第545章 光復河南第19章 老臣江萬里第517章 功成第248章 十分鐘之痛第501章 太后懿旨第437章 武聖第52章 蕭天加盟第437章 武聖第306章 科學國士第420章 戰爭債券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367章 科技新報第104章 雄才偉略第156章 太守碑第500章 火器與武功第400章 訟師之論第515章 密室中的秘密第153章 劍痕第344章 舍利畏第544章 兵發應天府第28章 帶兵之道第530章 入城第77章 金華剿匪第386章 失憶第307章 視察第147章 方靈的武器第131章 賈似道的捷報第393章 御醫會診第87章 雙驕之戰第356章 執法原則第313章 碧落宮第438章 定計困襄陽第37章 靈隱寺第517章 功成第387章 劫持第225章 鐘錶進行時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99章 軍醫護士第519章 北伐會議第499章 偷襲火藥監第167章 宋無心第195章 任重道遠第220章 軍務院第131章 賈似道的捷報第543章 血鋒短匕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第392章 帝王學第70章 不拘一格第365章 安南朝賀
第391章 回家第467章 前敵會議第427章 大戰安陽灘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249章 主帥人選第521章 北伐第54章 我相信你第374章 救治第271章 吳家之行蹤第190章 趙禥的內心世界442章 將門虎子第544章 兵發應天府第299章 許願第313章 碧落宮第283章 親民愛民第337章 兄弟民族第432章 尼娜女士第425章 錦囊第101章 土地改革第272章 三打一則戰第49章 張世傑?第5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23章 密碼傳信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439章 欽差出使第469章 鬥將第444章 戰略佈局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151章 美女間的較量第60章 該抓經濟了第128章 雲氏火槍第200章 事在人爲442章 將門虎子第184章 公和私的詮釋第236章 三會賈似道第245章 太師鬥蟀第2章 我是宋度宗?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254章 新任統制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561章 決戰大都(二)第559章 太子第37章 靈隱寺第432章 尼娜女士第468章 不期而遇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138章 救援第176章 寶藏第545章 光復河南第19章 老臣江萬里第517章 功成第248章 十分鐘之痛第501章 太后懿旨第437章 武聖第52章 蕭天加盟第437章 武聖第306章 科學國士第420章 戰爭債券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367章 科技新報第104章 雄才偉略第156章 太守碑第500章 火器與武功第400章 訟師之論第515章 密室中的秘密第153章 劍痕第344章 舍利畏第544章 兵發應天府第28章 帶兵之道第530章 入城第77章 金華剿匪第386章 失憶第307章 視察第147章 方靈的武器第131章 賈似道的捷報第393章 御醫會診第87章 雙驕之戰第356章 執法原則第313章 碧落宮第438章 定計困襄陽第37章 靈隱寺第517章 功成第387章 劫持第225章 鐘錶進行時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99章 軍醫護士第519章 北伐會議第499章 偷襲火藥監第167章 宋無心第195章 任重道遠第220章 軍務院第131章 賈似道的捷報第543章 血鋒短匕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第392章 帝王學第70章 不拘一格第365章 安南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