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後宮之主

剛剛回到太子之宮殿,便見到謝太后宮中的太監總領李公公已經在門口相候,這李公公六十來歲,乃是太后的心腹,在寧坤宮中伺候太后三十年有餘,看上去油光滿面,精神矍鑠,顯而易見是極其得寵之人,所以才顯得趾高氣揚。

當今的南宋,謝太后和賈似道自然算得上是權傾朝野之人,也都是我現今無法開罪之人。

在這皇宮內院,謝太后可謂說一不二,即使先帝理宗在位時,也是對其禮讓三分。

據史書記載,謝太后原名謝道清,南宋女政治家,19歲冊立爲皇后,57歲尊爲太后,65歲又尊爲太皇太后,謝道清胸懷豁達,顧全大局,50年間後宮一直和睦穩定。

關於謝道清進宮之前還有一件有趣的野史記載,謝道清幼時眼疾且皮膚黝黑,在進宮途中不幸得了皮疹病,幸得名醫之助,得以痊癒,皮膚盡都脫落,她的黑皮膚竟然因此而變成了瑩白如玉的好皮膚,又讓醫生治好了她的先天姓的角膜雲翳,謝道清從醜小鴨竟然變成一個美女。只是宋理宗寵幸和她一同入宮的賈妃等,儘管如此,謝道清也沒有去計較,所以理宗對其也是禮之敬之。在宋理宗準備立賈妃爲後時,民間朝中紛紛議道,“不立真皇后,乃立假皇后嗎?”理宗無奈之下只能立謝道清爲後。

我一直認爲歷史是當權者所寫,其中有太多的政治目的,所以歷史的真僞還需要親自去驗證了。

對於我這個剛剛上位的皇帝,謝太后並不怎麼放在眼裡,究其原因十分簡單,我這個皇帝既沒有屬於自己的實力也沒有傲嘯天下的魄力和能力,只知聲色犬馬,孱弱無能,這樣一個皇帝自然易於控制,這也是謝,賈二人都默許那趙禥登基的主要原因,當然還有一點,趙禥並非先帝理宗的親生兒子,而且出身微賤,自小時候起,謝道清便一直不喜之。

內有太后當道,外有似道專權,這就是現在南宋朝的局面了。

李公公一見我回來急忙跪下磕頭道:“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謝陛下。”

李公公起身後語氣生硬地說道:“官家,奉太后旨意,請陛下前往寧坤宮覲見。”

我見這李公公雖然禮數有加,但眼神中並無絲毫敬畏之意,知道謝太后這派勢力沒有重視自己,心中頓時一怒,正待發作,轉眼即想到,以我現在的實力根本不是謝道清的對手,況且對手的輕視對我目前來說,反而是件好事,這些念頭在腦海中一閃而過,李公公自然不知道這一瞬間我的思維已經幾度周折。

“起駕吧。”我面無表情地說道。

寧坤宮在後宮中的北部,是整個後宮中第二大建築,僅次於先帝理宗的寧乾宮。

“兒趙禥拜見母后。”我恭敬地對着太后說道。

“平身吧,陛下。”謝道清冷冷地說道。

“謝母后。”

“陛下,坐下說吧。”

當時身爲理宗皇后的謝道清在趙禥被過繼時便十分不喜,加上後來這趙禥行事不端,更使得謝道清大爲不滿,甚至厭惡。

我來到這宋朝後還沒來得及考慮好未來的發展,現在的我只能小心謹慎,否則一不留神便會步歷史後程。

謝道清可不同於全玖,我隱藏心中之想,儘量按照趙禥的意識思維來做回答,甚至眼神也變得混沌不明。

我剛一坐下就聽到謝道清接着說道:“既然陛下已經登基,首先應當着手先帝國喪之事,我聽說今曰早朝時,陛下將此等大事全部交給賈似道賈大人了?”

早朝結束沒有多久,這謝道清已經知曉,看來其在這朝中也有不少耳目的。

“回母后,正是。”我小心翼翼地答道。

謝道清失望地看了我一眼,神情複雜地說道:“陛下也是成年人了,慢慢要學會自己定奪國家大事。”

“孩兒謹記母后教誨。”

謝道清點點頭繼續說道:“七曰後陛下正式臨朝,對於朝中那些忠於我大宋的大臣一定要重用,比如說,馬廷鸞、留夢炎,李伯玉、陳宗禮、何基幫助等人,陛下可以委以重任,他們勢必能夠幫助陛下治理江山,管好社稷。”

“母后但請放心,趙禥省得。”

我知道這是謝道清在安排提拔其親信,這些人中,除了留夢炎最終投降元朝外,其他幾人在歷史上也算得上是正直之臣,可用之人。

謝道清見我答應得如此爽快,臉色稍有緩和,道:“那賈似道在朝多年,深得先帝信任,對於堂上之事均是十分熟悉,這國喪一事就讓其去辦吧。”

“是,母后。”

這也算是一種交易吧。

這就是政治,看來我得慢慢學了。

謝道清在朝中的勢力不及賈似道,是以希望在我登基後多安插其親信,以致能夠在朝中和賈似道分庭抗衡。

就在我告辭準備離開時,謝道清又突然冒出一句:“陛下,在你被立爲太子的當夜,先帝曾言道,這大宋朝終究是我趙家的天下,趙禥,好自爲之吧。”

我當時一愣,沒有明白謝道清說這話的含義,在回去的路上我仔細地揣摩了下,覺得謝道清的言外之意可能是,我登基上位既成事實,就該慢慢擺脫賈似道等外姓大臣的控制。

想到這點,我腦海中出現一個大致的念頭,如果這謝道清和賈似道的確是史書中記載的那樣,我暫時在表面上繼續做這個昏君,暗中不妨來個拉謝打假(賈)。

自理宗時代起,這南宋江山便是皇權,後權,相權三足鼎立。宋理宗疏於朝政,貪圖享樂,將許多權力下放給了賈似道,丁大全等人,導致相權大盛,而且又喜歡任用外戚來干涉朝中大臣,就使得後權漸漸膨脹,反倒是君權慢慢被削弱。

時至今曰,依然是這種局面,只是代表皇權的我卻不是原來那個皇帝了。

離開寧坤宮時,我才發現後背已是冷汗淋漓,其實這原先趙禥的意識中最怕之人正是謝道清,也許是受此影響,我也是有些緊張。

七天後將會舉行先帝國喪,然後我會正式臨朝。

這幾天裡,朝中僅有國喪這一件大事,我除了偶爾要去祭奠下先帝外,其餘時間算是清閒,利用這幾天,我可以好好思索下我的未來,大宋的未來,我不能讓自己的大腦得到空閒,不然立刻就會想起樂菱杉,那種撕心裂肺的心痛實在是難以忍受。

我的優勢只有兩點,一是我比這個世界的所有人多了八百年的見識,二是爲我這個皇帝代表的是大宋的正統,我的劣勢也很明顯,沒有屬於自己的實力範疇,基本上就是一個被架空的皇帝,幾年後的襄陽大戰將會是宋朝走向滅亡的分水嶺,還有就是我這具身體的壽命,只有十年時間,所以我必須在這幾年中扭轉軍隊的戰鬥力,襄陽之戰無論如何都要取勝,對於我這具身體的壽命,我倒不是很擔心,趙禥是由於酒色過度而亡,我只要注意這點,另外再加強鍛鍊,想必不會如此短命的。

一想到鍛鍊身體,我忽然記起武俠小說中那些神奇玄妙的功法,北宋有三俠五義,而南宋末年不正是郭靖黃蓉的時代嗎?

能夠和射鵰英雄們過過招,這可是我從小的夢想之一。

第44章 夜襲第248章 十分鐘之痛第366章 十足把握第278章 五大指揮使第506章 大會戰(一)第222章 耕者有其田第560章 決戰大都(一)第364章 第七軍區第545章 光復河南第258章 奸相之後第136章 出發前的指示第10章 可恨可嘆第377章 植物人第445章 偉大的神第157章 泉州浦家?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438章 定計困襄陽第293章 不死不休第404章 恭喜發財第87章 雙驕之戰第473章 何爲勢?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255章 後發制人第453章 細作南山第267章 張順張貴第443章 伯顏之見解第269章 十萬水軍第28章 帶兵之道第275章 神曲神器第82章 禁軍第542章 九死一生第152章 林家家主第205章 虎將夏貴第177章 民族矛盾第455章 怯薛南下第145章 巧合第328章 俠之大者第300章 鳳舞九天第353章 薩滿至尊第17章 龍牙第62章 再會賈似道第157章 泉州浦家?第94章 南宋水師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385章 神通第539章 試炮試槍第559章 太子第556章 汗國盟誓第235章 軍改會議第334章 幸福指數第155章 公開的秘密第223章 三份戰報第166章 尋人第62章 再會賈似道第24章 和諧家宴第420章 戰爭債券第554章 木馬計第141章 多維空間第172章 清官與好官第267章 張順張貴第224章 鐵觀音第34章 適用的,最好第413章 方言第338章 苗族守護者第178章 珍妮織布機第39章 天下商業第153章 劍痕第386章 失憶第291章 法律和慣例第516章 夜襲小梅山第260章 面試第89章 練劍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196章 漢苗之爭第291章 法律和慣例第414章 餞行第54章 我相信你第48章 實驗室第514章 兵發幫源村第357章 無罪推定法第283章 親民愛民第494章 五陣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118章 同盟會?第103章 大宋銀莊第269章 十萬水軍第134章 集英殿議神州第449章 出兵龍尾洲第542章 九死一生第166章 尋人第189章 四絕陣第544章 兵發應天府第396章 紙老虎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250章 范文虎行嗎?第82章 禁軍第45章 劫數第124章 賈似道的掘墓者第178章 珍妮織布機第326章 刑獄偵緝
第44章 夜襲第248章 十分鐘之痛第366章 十足把握第278章 五大指揮使第506章 大會戰(一)第222章 耕者有其田第560章 決戰大都(一)第364章 第七軍區第545章 光復河南第258章 奸相之後第136章 出發前的指示第10章 可恨可嘆第377章 植物人第445章 偉大的神第157章 泉州浦家?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438章 定計困襄陽第293章 不死不休第404章 恭喜發財第87章 雙驕之戰第473章 何爲勢?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255章 後發制人第453章 細作南山第267章 張順張貴第443章 伯顏之見解第269章 十萬水軍第28章 帶兵之道第275章 神曲神器第82章 禁軍第542章 九死一生第152章 林家家主第205章 虎將夏貴第177章 民族矛盾第455章 怯薛南下第145章 巧合第328章 俠之大者第300章 鳳舞九天第353章 薩滿至尊第17章 龍牙第62章 再會賈似道第157章 泉州浦家?第94章 南宋水師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385章 神通第539章 試炮試槍第559章 太子第556章 汗國盟誓第235章 軍改會議第334章 幸福指數第155章 公開的秘密第223章 三份戰報第166章 尋人第62章 再會賈似道第24章 和諧家宴第420章 戰爭債券第554章 木馬計第141章 多維空間第172章 清官與好官第267章 張順張貴第224章 鐵觀音第34章 適用的,最好第413章 方言第338章 苗族守護者第178章 珍妮織布機第39章 天下商業第153章 劍痕第386章 失憶第291章 法律和慣例第516章 夜襲小梅山第260章 面試第89章 練劍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196章 漢苗之爭第291章 法律和慣例第414章 餞行第54章 我相信你第48章 實驗室第514章 兵發幫源村第357章 無罪推定法第283章 親民愛民第494章 五陣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118章 同盟會?第103章 大宋銀莊第269章 十萬水軍第134章 集英殿議神州第449章 出兵龍尾洲第542章 九死一生第166章 尋人第189章 四絕陣第544章 兵發應天府第396章 紙老虎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250章 范文虎行嗎?第82章 禁軍第45章 劫數第124章 賈似道的掘墓者第178章 珍妮織布機第326章 刑獄偵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