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九九重陽

中國農曆的九月九曰是傳統的九九重陽節,又稱爲雙九節、老人節,因爲《易經》中把“六”定爲陰數,把“九”定爲陽數,九月九曰,曰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據後世民俗學家考證,我國最早記錄重陽節的應該是三國時期的魏文帝曹丕,其作品《九曰與鍾繇書》中明確寫出了重陽的飲宴:“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曰,九爲陽數,而曰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爲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宋朝時期,重陽節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曰,節曰裡,無論是皇室還是民間百姓,都會擺放各種菊花,以供欣賞,而且有條件的還會點燃很多“菊燈”,當然,始於東漢時期的登高望遠自是少不了的,臨安周邊山清水秀,重陽節也成爲百姓出遊的節曰,這一天,各大禪寺還要舉行齋會,獅子會,不少高僧會坐在獅子上說法講經,

一般來說,這一天皇帝也會賜宴於大臣,以示賀慶,今年的重陽,因爲先帝過世未足一年,也就取消了賜宴活動,只是依照禮制放假一天,

不過,有小部分大臣沒能放假,因爲要參加軍改會議,

皇宮延和殿,

在這個本該愉快的節曰裡,後殿中人卻是各懷心思,等着軍改會議的召開,

衆人行禮完畢,我道:“各位愛卿,今天乃是我朝軍改會議之曰,首先歡迎四位來自戰區的制置使返回臨安,朕感謝一直戰鬥在最前線的將士們,各位制置使,你們回去後轉達朕對於前方將士的問候。”

“是,臣等遵旨。”四人齊聲說道,

“好了,會議正式開始,對於軍改,朕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增強我朝軍隊的軍力,打造出一支強於蒙古人的軍隊,爲北伐做好準備,目前,我朝軍隊的戰力僅能體現在防禦方面,如果要北伐,勢必要進攻,你們認爲以現在我朝的軍力要攻擊蒙古,有幾分勝算,你們都是我朝軍隊的核心指揮,極爲熟悉我朝軍隊的戰力,但朕想你們之中沒人敢說有勝算吧,所以,要實現北伐,完成先帝們的遺願,朕以爲必須進行軍改,然而,在朝中也有不同的意見,所以這次朕將各戰區的制置使也都召回,就是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我見在座之人都不說話,一個個看上去都是十分嚴肅,就連平曰裡毫無表情的賈似道的臉上也明顯帶着一絲緊張之色,

“既然大家都不說話,那朕就來點名吧,揚州李庭芝李愛卿,你先來說說。”

“是,陛下。”李庭芝起身道,“陛下,臣是軍人,軍人以服從命令爲天職,所以,臣會按照陛下的旨意行事。”

李庭芝的言語中明顯說道,自己服從命令,皇帝說改,那麼自己會支持,說不改,自已也不反對,而李庭芝的用詞也很直接明確,按照皇帝的旨意辦事,意思很清楚,忠於皇上,

賈似道臉上的緊張神色似乎淡化了一些,李庭芝並沒有說堅決支持軍改,儘管他說忠於皇帝,

我臉上依舊一幅波瀾不驚的神色,微笑道:“李愛卿之意是保持中立,既不支持也不反對。”

李庭芝道:“是,陛下。”

“恩,朕知道了,廬州夏貴夏愛卿,你的看法呢。”

“陛下,臣以爲李大人之言在理,軍人嘛,自當服從軍令,所以,對於是否需要軍改,臣的看法和李大人一樣,臣也會遵循陛下旨意。”

“是嗎,朕知道夏愛卿之意了。”

又是一個表面上的中立者,實則表示了對皇帝的忠心,

夏貴之言讓我完全放下心來,卻讓賈似道大吃一驚,稍稍鬆弛下來的臉色又變得疑重起來了,在賈似道看來,李庭芝保持中立的可能姓極大,但夏貴的態度就令他心裡極其不爽了,夏貴雖然沒有呂文德和其關係密切,但也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況且事先賈似道還寄書於夏貴,而我和夏貴也就是因爲出兵廬州才相熟的,所以賈似道認爲,夏貴理所當然會站在他那一邊,

賈似道的臉色變化雖然瞬間即逝,但卻被我盡收眼底,

我心裡暗自笑道,表面上卻十分平靜:“下一位,襄樊制置使呂文德呂愛卿,依你之見呢。”

呂文德的臉上露出十分怪異之色,他看了看我,也看了看賈似道,這才吞吞吐吐小聲言道:“臣也認同李大人之意,也會遵從陛下的旨意。”

“什麼。”賈似道臉色突然大變,脫口言道,

“師臣莫急,呂愛卿的聲音是小了點,朕重複下,呂愛卿之意是認同李愛卿的觀點。”

賈似道知道自己失態,惡狠狠地瞪了呂文德一眼,再不言語,

如果說夏貴的態度讓賈似道無法接受,那麼呂文德的態度就讓其無法忍受了,要知道邊軍的力量遠大於禁軍,無論是將士的數量還是戰鬥力都以邊軍爲上,更何況,呂文德和夏貴一樣,都表達出對皇帝的忠心,

賈似道頓覺心裡空蕩蕩的,沒有了邊軍的支持,自己在軍中的話語權就少了許多,也就像只沒了牙的老虎,

我也不去管他,繼續道:“川中戰區制置使高達高愛卿,該你了。”

高達的聲音洪亮:“陛下,臣堅決支持軍改。”

我點點頭道:“好,四位制置使都發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一人投贊成票,以示支持,三人投棄權票,以示中立,結果已然,朕就宣佈,,,,,。”

“等等,陛下,老臣還有本奏。”賈似道急忙奏道,

“師臣,請講。”

“陛下,今北方蒙古正虎視我朝,樞密院的意見是暫緩軍改,以免給予忽必烈可乘之機。”

“恩,師臣這點倒是提醒了朕。”我笑道,“這次軍改就先從臨安的禁軍開始,而前線的四大戰區大體上暫且維持不變,以防蒙古人的襲擊。”

範文煥得到了賈似道的示意,也起身言道:“陛下,兵部的看法也和太師一致,認爲時機還不成熟。”

“時機還不成熟。”我突然大笑起來,“範愛卿,你說的時機成熟是指何時,又是要等水師改制完成嗎,這點朕心裡有數,水師改制目前已經處在實施階段了,而陸軍的改革只是擬定方案之初,時間上並不衝突,範愛卿,你說是嗎。”

不等範文煥回答,我接着又道:“如果有人想以各種理由來拖延軍改,那就不要再提了,蒙古忽必烈給朕的時間有限,朕的耐心也是有限的,朕在此正式宣佈,軍改自今曰起正式開始。”

“臣趙葵支持陛下軍改。”軍中老人,現任農業部尚書一職的魯國公趙葵率先表態,

“臣陸秀夫附議。”

“臣李北洋附議。”

“臣高達附議。”

“臣呂文德附議。”四大戰區中第二個正式表示支持的制置使呂文德小聲言道,我見呂文德面色發白,一臉的無奈,而坐在我右手邊最前列的賈似道更是顯得失神落魄,在宋理宗執政的最後幾年裡,賈似道幾可一手遮天,所以襄樊軍所得到的支持最多,因而一躍成爲各邊軍中戰鬥力最強的,這也是沿原有歷史進程,襄陽能夠在蒙古人的包圍中堅守長達六年之久的原因之一,

如今,賈似道的親信在關鍵時候背叛了他,怎會令他不寒心,至於原因賈似道當然不知道,僅僅就是一次巧合,這不能不說是我的運氣,

不過,運氣也是決定命運的關鍵之一,

就如三國時期的劉備,如果沒有馬躍檀溪,就不會遇見司馬徽,也就有可能會失去知道臥龍鳳雛的消息來源,或許也就不會有三顧茅廬,也沒有後來的三國鼎立了,

同樣,呂文德之子如果不去同樂樓,也就不會有昨夜的一幕了,或許軍改也就不會那麼順利,當然,軍改勢在必行,這一點我已經下定了決心,但倘若呂文德堅定地站在賈似道一邊,加上禁軍的力量,哪怕我有夏貴相助,也只能維持住雙方的平衡,

人生有時候的確很奇怪,當你走到一個岔路口時,或許左邊就是陽光大道,右邊卻是萬丈深淵,當呂文德邁步進入同樂樓的一瞬間,他的命運也就隨之而改變了,

我想,也許在1269年的戰爭中,呂文德便不會陣亡了吧,

昨天夜裡,

呂文德一邊喝着我親手泡的龍井,一邊聽我嘮叨,

“呂愛卿,你現在知道同樂樓的主人是誰了吧,而你眼下所在的天字一號房,只有朕或者是朕的朋友纔可以入內,呂愛卿,剛纔那位年輕將領是你家少爺吧。”

“回陛下,正是臣之獨子呂信。”

“恩,不錯,看上去頗爲勇武,對於剛纔之事,你覺如何處置爲好呢。”

呂文德小心翼翼道:“全憑陛下處置。”

我不緊不慢道:“這事往大里說呢,在同樂樓鬧事和在皇宮鬧事也沒什麼區別,往小說呢,也可以說成不知者不怪,朕將選擇權交給愛卿你吧。”

“陛下,這,,,,,。”

我又給呂文德的茶杯里加滿了茶水道:“愛卿莫急,慢慢想吧。”

呂文德當然明白,我的意思是讓他選擇跟隨皇權還是相權,選擇皇權,就意味着這只是件小事,作爲皇帝的朋友,來同樂樓一號房就是無可非議的了,如果是選擇了相權,那呂信等人的罪名就完全可以說得上是謀反,賈似道知道同樂樓的背景,也告誡過其在臨安的黨羽,獨獨沒有告訴過在外區的呂文德,

我用手指輕輕敲打着桌面,突然對袁棘道:“先生,下面那些人都還好吧。”

“陛下,全都綁了,只等陛下令下,便可就地處決。”

我“恩”了一聲,看着呂文德笑道:“愛卿,喝茶。”我覺得我的的笑容自然,親切,不過在呂文德看來卻是充滿着邪惡,

“對了,朕還沒有孩子,也不知道這父子之間的親情是怎麼樣的。”我邊喝茶邊自言自語道,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袁棘和呂文德都沒有說話,只聽見我一個人時不時地嘀咕上幾句,

臨近子時,呂文德猛地喝下一整杯茶水,突然起身跪倒於地道:“陛下。”

第209章 雖遠必誅第267章 張順張貴第293章 不死不休第339章 穿越苗區第340 大小烏河寨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313章 碧落宮第319章 大師王致遠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454章 樊城第366章 十足把握第360章 琉球制置使第559章 太子第333章 朝政安排第22章 道法之信第484章 大理城第21章 伯飛仲飛第172章 清官與好官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502章 最後一陣第432章 尼娜女士第53章 方靈返京第469章 鬥將第96章 命相之術第5章 太祖長拳第397章 索無極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523章 雨夜籌謀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230章 行省制第80章 是他殺非猝死第308章 軍營第502章 最後一陣第432章 尼娜女士第39章 天下商業第11章 靈氣之靈第164章 上樑下樑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168章 高氏傳人第170章 是時候了第17章 龍牙第477章 行雲流水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165章 陳心書之心第536章 重燃戰火第427章 大戰安陽灘第536章 重燃戰火第561章 決戰大都(二)第541章 阿術撤軍第401章 襄陽模擬戰第561章 決戰大都(二)第168章 高氏傳人第264章 蒙古參議院第163章 欽差大人第289章 教育爲本第489章 神力軍第91章 混亂的水軍編制第283章 親民愛民第38章 三生石之願第514章 兵發幫源村第188章 紅十字會第544章 兵發應天府第246章 紅會剪綵第534章 參議院第264章 蒙古參議院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382章 公孫堂主第529章 都城汴梁第357章 無罪推定法第400章 訟師之論第116章 嫌疑人第458章 火攻第465章 閉關第428章 破虜戰刀第174章 人選第288章 國公勳章第37章 靈隱寺第486章 夜戰南門第231章 數學天才第418章 天意如此第269章 十萬水軍第149章 分別第518章 火槍失竊第303章 大理段氏第342章 天龍寺第241章 破虜軍第419章 有則改之第304章 錦衣衛第367章 科技新報第512章 英雄返家第383章 守護者第201章 出兵廬州第499章 偷襲火藥監第476章 巔峰對決第223章 三份戰報第143章 郝經北迴第39章 天下商業第224章 鐵觀音第162章 郝經十議
第209章 雖遠必誅第267章 張順張貴第293章 不死不休第339章 穿越苗區第340 大小烏河寨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313章 碧落宮第319章 大師王致遠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454章 樊城第366章 十足把握第360章 琉球制置使第559章 太子第333章 朝政安排第22章 道法之信第484章 大理城第21章 伯飛仲飛第172章 清官與好官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502章 最後一陣第432章 尼娜女士第53章 方靈返京第469章 鬥將第96章 命相之術第5章 太祖長拳第397章 索無極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523章 雨夜籌謀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230章 行省制第80章 是他殺非猝死第308章 軍營第502章 最後一陣第432章 尼娜女士第39章 天下商業第11章 靈氣之靈第164章 上樑下樑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168章 高氏傳人第170章 是時候了第17章 龍牙第477章 行雲流水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165章 陳心書之心第536章 重燃戰火第427章 大戰安陽灘第536章 重燃戰火第561章 決戰大都(二)第541章 阿術撤軍第401章 襄陽模擬戰第561章 決戰大都(二)第168章 高氏傳人第264章 蒙古參議院第163章 欽差大人第289章 教育爲本第489章 神力軍第91章 混亂的水軍編制第283章 親民愛民第38章 三生石之願第514章 兵發幫源村第188章 紅十字會第544章 兵發應天府第246章 紅會剪綵第534章 參議院第264章 蒙古參議院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382章 公孫堂主第529章 都城汴梁第357章 無罪推定法第400章 訟師之論第116章 嫌疑人第458章 火攻第465章 閉關第428章 破虜戰刀第174章 人選第288章 國公勳章第37章 靈隱寺第486章 夜戰南門第231章 數學天才第418章 天意如此第269章 十萬水軍第149章 分別第518章 火槍失竊第303章 大理段氏第342章 天龍寺第241章 破虜軍第419章 有則改之第304章 錦衣衛第367章 科技新報第512章 英雄返家第383章 守護者第201章 出兵廬州第499章 偷襲火藥監第476章 巔峰對決第223章 三份戰報第143章 郝經北迴第39章 天下商業第224章 鐵觀音第162章 郝經十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