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154章一波未平5

她的話讓端王目瞪口呆,一時之間反應不過來,戀兒輕笑一聲:“端王爺,可是心願快要的得逞一時得意忘形,耳朵也不好使了嗎?方纔路公公不是宣告了嗎?是皇上駕到,我乃是奉了皇上的命令,入明正殿,一解大家疑惑!”

推開他,戀兒走上前,走到兩位太后面前,微微一福:“戀兒見過東太后,西太后,兩位太后萬安,奴婢是奉了皇上的聖旨,輔助兩位娘娘處理朝政。”

東太后看了看西太后,相互點點頭,東太后手微微上擺:“戀兒,起來吧,既然你是奉了皇上的旨意,那就站着哀家旁邊聽政吧!”

微微點點頭,戀兒站在旁邊,俯視下面的羣臣,朗聲道:“皇上雖然閉關爲先皇祈福,但是,仍心繫百姓,知道暴雨來襲,洪水成災,百姓損失慘重,亦不飽食,本應出關,親自主持救災之事,然而,祈福須心誠,不能讓先皇魂魄不安,故目前仍不能現身,特此相告!”

看到戀兒的暗示,展翼第一個走出來支持,微微頷首,輕聲道:“皇上一片孝心,蒼天可表,皇上爲先皇祈福,心誠則靈,上天一定會感應到皇上的孝心,保佑先皇在天有靈,魂魄安寧,身爲臣子,定會協助皇上處理好宮外的事情,救災之事,臣等會聽從太后安排。”

未等端王開口反駁,上官瑞謙緊跟其後,積極配合:“是,臣也同意展將軍的看法,固然皇上心繫百姓,應以江山社稷爲重,以百姓爲重,但是,皇上對先皇的孝心亦不可半途而廢,再說了,皇上所做之事也是孝事,是善事,而非故意置百姓只是不聞不問,食君之祿,理應分君之憂,皇上安心閉關即可,這些事情,臣等會置辦好,不讓皇上煩憂。”

端王看着展翼和上官瑞謙,冷冷一笑,視線最終定留在戀兒的臉上,沉聲道:“自古以來,民爲重,君爲輕,誠然,爲先皇祈福是孝事,善事,但是,試問因爲洪水居無定所,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這些百姓該如何?沒有民,又哪來的君呢?皇上此舉,讓百姓寒心,太后,你們身處後宮,不知道宮外的傳聞如何?民心一動,若是皇上還不出關,必定大亂。”

端王話音剛落,左丞相就緊緊跟上,極力渲染宮外的情況:“是呀,東太后,西太后,京城郊外的難民日子慘重,房舍都被毀壞,流浪在破廟之中,暴雨過後,皇上理應出面安撫,但是,百姓們卻未等到皇上的安撫,已經是議論紛紛,言語之間多是抱怨不滿,爲了我漢唐的安穩,也爲了皇上的名譽,太后,還是請皇上出關吧。”

京城的傳聞和流言蜚語,劉御師微微沉思,情真意切的勸慰:“東太后,西太后,老臣也有所耳聞,萬一百姓一言傳言,若是民心不穩,對漢唐不利,對皇上不利,爲今之計,還是請皇上出關,扭轉局面,情勢緊急,相信佛祖不會責怪,先皇在天有靈,也不會怪罪。”

端王難言得意之色,看到對皇上忠心耿耿的老臣也出言相告,嘴角含笑,但是,語氣卻是十分

莊重而嚴肅:“臣身爲皇族之人,心繫漢唐的安危,所以冒生命危險勸諫,希望兩位太后以大局爲重,請皇上出關吧。”

口口聲聲要唐昊陽出關,別的都不提,看來,端王真的知道唐昊陽目前不在皇宮之內,甚至不在京城,所以纔會如此小題大做,故意將事情鬧大,表面上是維護皇上清譽,維護漢唐的安穩,實際上巴不得以此來動搖皇上的民心呢?

走下臺階,走到端王和左丞相面前,微微一笑百媚生,笑的他們兩個人眼暈,心中卻是一陣冷笑,語氣清淡:“端王是皇上的手足,情深自然義重,而左丞相乃是三朝老臣,是皇上信任和很重要的左右手,爲皇上辦事,爲皇上分憂,是分內之事,所以,洪水過後,京城郊外的百姓受苦受罪,兩位大人派人去幫助,去救治,頗得民心。”

“哦,身爲漢唐的皇族,這是本王分內的事情,理應如此,這也是秉承了父皇的教導,以百姓爲先,心繫百姓,所以,本王看到百姓受苦,用自己的家財去幫助百姓,也算是安撫百姓的心,希望百姓不會對咱們漢唐失望。”並未看着戀兒,而是對着上面端坐的兩位太后,端王說的句句在理,話有玄機。

端王的話引起朝下大臣的紛紛議論,加上左丞相的添油加醋,一多半的大臣都開始同意端王的看法,眼神中多數向端王投去讚許的目光,言語之間也開始同意皇上出關的建議和舉措,唯有展翼和上官瑞謙知道內情的人微絲不動,其他人都開始慌起來。

眼看情況不妙,東西兩宮太后面面相覷,不約而同將目光投向戀兒的身上,看到她安然無恙,波瀾不驚的模樣,忐忑不安的心倒是安定了不少,看着那丫頭成竹在胸的樣子,端坐在大座上,耐心等候。

看到情況越來越緊張,似乎箭在弦上,一觸即發,戀兒輕移蓮步,走到端王正前面,盈盈一笑,語氣輕柔:“端王爺不愧是皇族之人,事事都爲漢唐考慮,心懷慈悲之心,能感受百姓的苦痛,用己之力去幫助百姓,方纔,王爺說,所做之事,乃是秉承先皇的教導,看來,王爺是一位極其孝順的人。”

“爲人子,爲皇族之後,本王理應如此!”端王正對着戀兒的眼睛,臉上流露出得意而驕傲的笑意。

冷冷地看着,收起所有的笑容,戀兒絕美的臉龐顯露出一副正義凜然的冷:“皇上夢見先皇憂傷愁容,惶惶不安,承蒙大師指點,皇上決定閉關吃素,打坐,三個月,爲先皇祈福,以求先皇魂魄安寧,洪災百姓受苦乃是皇上閉關之後才發生的事情,誠然,民爲重,君爲輕,然而,禮佛之事不能中途階段,否則,先皇魂魄不寧,對龍體亦有損毀。”

視線掃過堂內的大臣,最後,將視線停留在端王的臉上,沉聲道:“衆大臣心繫社稷,若是不能全然領悟皇上的苦心和無奈,也情有可原,可是,王爺身爲皇上的宗弟,不管對內對外,理應跟皇上同舟共濟,攜手度過難關,而王爺此刻的所作所爲,若是皇上得知,不知

道該是怎樣的寒心呢?”

“當日,大師說,閉關祈福必須是皇室,骨血至親,而先皇目前還在人世的皇子只有皇上和王爺你,閉關生活艱苦,也要有足夠的耐力和剋制力,皇上重視手足之情,不忍王爺受這樣的苦罪,所以,纔會決定自己閉關,以表達孝心。”

看到下面的人議論紛紛,竊竊私語,輿論的局勢已然向皇上靠攏,戀兒微微一福,聲音晴朗而溫柔:“敢問王爺,此刻你的所作所爲,對得起皇上的一片苦心嗎?如若不然,此刻,閉關爲先皇祈福的則是王爺,而皇上也不會被人如此議論,如此逼迫,可以安心處理救災之事,去贏得那些所謂的民心了吧?”

“你,你這是什麼意思?本王何曾逼迫皇上?本王何曾議論皇上?本王不過是將宮外的傳聞說給兩宮太后聽而已,本王所作所爲都是爲了漢唐,絕沒有個人的私慾。”端王一臉急切的解釋,恐怕旁人誤會,急切的臉都紅了。

從來是旁人越是着急,戀兒越是冷靜理智,看着端王如此激動的樣子,她輕輕一笑:“王爺,何須如此激動呢,生氣傷身,要小心身子呀!再說了,戀兒並沒有說是王爺議論和逼迫皇上,王爺何必如此急於辯駁呢?”

反問的端王簡直是啞口無言,憋紅了臉,愣是一句話說不出口,看到他吃癟的樣子,戀兒倒也是覺得很痛快,這傢伙惹是生非,鬧得雞犬不寧,着實給她添了不少麻煩,讓她費盡心思,耗費了很多的力氣。

走到左丞相面前,老謀深算,一臉的陰沉,心機深重,他跟端王是同丘之貉,本是一路,若不是三朝老臣,唐昊陽早就不會手下留情,戀兒看着他,他的神情威嚴,一臉的不屑,心有點害怕,但是,還是很冷靜的說:“左丞相,您是三朝老臣,是歷代皇上的股肱之臣,深受皇上的器重,如今,莫說皇上是在做正事,不方便現身,即便不是,作爲漢唐的重臣,您不應該對皇上忠心耿耿,極力爲皇上排憂解難嗎?”

不等他回答,他的答案不是很重要的,聽不聽無所謂,戀兒走到展翼和上官瑞謙旁邊,指了指他們倆,一臉正義凜然得說:“同樣身爲臣子,大家看看,展將軍和上官將軍是如何做的?今日清晨,戀兒收到吏部八百里加急奏摺,本應送給兩位太后看,但是,朝堂一片混亂,下人不敢驚擾,所以送到了御書房。”

從懷中拿出奏摺,高舉着,揮動着奏摺,戀兒大聲的說:“漢唐突發洪水,乃是天災,而南方更是重災區,兩位將軍看雨水情況緊急,南方百姓苦不堪言,已經秘密命人前往,開始救災安撫工作,爲皇上分憂,卻不聲張,而左丞相呢?端王爺呢?”

冷笑幾聲,戀兒一臉哀傷地望着他們,言語之間飽含着痛心和惋惜:“身爲漢唐的重臣,不能替君分憂,想君之所想,急君之所急,讓皇上在閉關時無後顧之憂,如此行徑,跟兩位將軍相比乃是天壤之別,皇上還如此厚待,給予地位和權利,兩位不覺得汗顏嗎?”

(本章完)

正文_第159章一波又起4正文_第58章君王之怒2正文_第110章無力迴天3正文_第40章見招拆招5正文_第134章投石問路3正文_第39章見招拆招4正文_第33章真是美人計正文_第4章偷龍轉鳳2正文_第65章硝煙起4正文_第72章風雲暗涌5正文_第55章賞菊大會3正文_第92章鬥智鬥勇1正文_第61章君王之怒5正文_第156章一波又起1正文_第107章離宮出走6正文_第11章打根基,拉同盟正文_第69章風雲暗涌2正文_第69章風雲暗涌2正文_第87章大病一場正文_第107章離宮出走6正文_第103章離宮出走2正文_第95章鬥智鬥勇4正文_第87章大病一場正文_第105章離宮出走4正文_第116章鏡妃去世3正文_第100章畫情5正文_第171章直教人生死相許3正文_第160章一波又起5正文_第83章順水推舟5正文_第106章離宮出走5正文_第57章君王之怒1正文_第60章君王之怒4正文_第141章原來如此4正文_第155章一波未平6正文_第164章問世間情爲何物1正文_第126章好夢易醒1正文_第126章好夢易醒1正文_第67章硝煙起6正文_第135章投石問路4正文_第91章深宮秘聞4正文_第168章問世間情爲何物5正文_第111章無力迴天4正文_第144章只怪當初1正文_第174章直教人生死相許6正文_第164章問世間情爲何物1正文_第119章鏡妃去世6正文_第64章硝煙起3正文_第6章初戰宮闈1正文_第12章你我約定正文_第95章鬥智鬥勇4正文_第11章打根基,拉同盟正文_第166章問世間情爲何物3正文_第81章順水推舟3正文_第82章順水推舟4正文_第144章只怪當初1正文_第71章風雲暗涌4正文_第162章塵埃落定1正文_第45章風雲起5正文_第153章一波未平4正文_第107章離宮出走6正文_第35章狹路相逢正文_第5章冊封鏡妃正文_第19章把酒談心1正文_第11章打根基,拉同盟正文_第171章直教人生死相許3正文_第86章送別2正文_第100章畫情5正文_第33章真是美人計正文_第145章只怪當初2正文_第14章名冠六宮2正文_第50章謊言4正文_第115章鏡妃去世2正文_第135章投石問路4正文_第53章賞菊大會1正文_第116章鏡妃去世3正文_第152章一波未平3正文_第70章風雲暗涌3正文_第119章鏡妃去世6正文_第46章風雲起6正文_第96章畫情1正文_第40章見招拆招5正文_第171章直教人生死相許3正文_第67章硝煙起6正文_第162章塵埃落定1正文_第66章硝煙起5正文_第7章初戰宮闈2正文_第15章名冠六宮3正文_第68章風雲暗涌1正文_第107章離宮出走6正文_第56章賞菊大會4正文_第70章風雲暗涌3正文_第141章原來如此4正文_第73章風雲暗涌6正文_第92章鬥智鬥勇1正文_第17章暖心的禮物2正文_第107章離宮出走6正文_第25章東太后要回宮正文_第140章原來如此3正文_第49章謊言3
正文_第159章一波又起4正文_第58章君王之怒2正文_第110章無力迴天3正文_第40章見招拆招5正文_第134章投石問路3正文_第39章見招拆招4正文_第33章真是美人計正文_第4章偷龍轉鳳2正文_第65章硝煙起4正文_第72章風雲暗涌5正文_第55章賞菊大會3正文_第92章鬥智鬥勇1正文_第61章君王之怒5正文_第156章一波又起1正文_第107章離宮出走6正文_第11章打根基,拉同盟正文_第69章風雲暗涌2正文_第69章風雲暗涌2正文_第87章大病一場正文_第107章離宮出走6正文_第103章離宮出走2正文_第95章鬥智鬥勇4正文_第87章大病一場正文_第105章離宮出走4正文_第116章鏡妃去世3正文_第100章畫情5正文_第171章直教人生死相許3正文_第160章一波又起5正文_第83章順水推舟5正文_第106章離宮出走5正文_第57章君王之怒1正文_第60章君王之怒4正文_第141章原來如此4正文_第155章一波未平6正文_第164章問世間情爲何物1正文_第126章好夢易醒1正文_第126章好夢易醒1正文_第67章硝煙起6正文_第135章投石問路4正文_第91章深宮秘聞4正文_第168章問世間情爲何物5正文_第111章無力迴天4正文_第144章只怪當初1正文_第174章直教人生死相許6正文_第164章問世間情爲何物1正文_第119章鏡妃去世6正文_第64章硝煙起3正文_第6章初戰宮闈1正文_第12章你我約定正文_第95章鬥智鬥勇4正文_第11章打根基,拉同盟正文_第166章問世間情爲何物3正文_第81章順水推舟3正文_第82章順水推舟4正文_第144章只怪當初1正文_第71章風雲暗涌4正文_第162章塵埃落定1正文_第45章風雲起5正文_第153章一波未平4正文_第107章離宮出走6正文_第35章狹路相逢正文_第5章冊封鏡妃正文_第19章把酒談心1正文_第11章打根基,拉同盟正文_第171章直教人生死相許3正文_第86章送別2正文_第100章畫情5正文_第33章真是美人計正文_第145章只怪當初2正文_第14章名冠六宮2正文_第50章謊言4正文_第115章鏡妃去世2正文_第135章投石問路4正文_第53章賞菊大會1正文_第116章鏡妃去世3正文_第152章一波未平3正文_第70章風雲暗涌3正文_第119章鏡妃去世6正文_第46章風雲起6正文_第96章畫情1正文_第40章見招拆招5正文_第171章直教人生死相許3正文_第67章硝煙起6正文_第162章塵埃落定1正文_第66章硝煙起5正文_第7章初戰宮闈2正文_第15章名冠六宮3正文_第68章風雲暗涌1正文_第107章離宮出走6正文_第56章賞菊大會4正文_第70章風雲暗涌3正文_第141章原來如此4正文_第73章風雲暗涌6正文_第92章鬥智鬥勇1正文_第17章暖心的禮物2正文_第107章離宮出走6正文_第25章東太后要回宮正文_第140章原來如此3正文_第49章謊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