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漢王、楚王

沔水,又名漢水、襄水,是江水最長的支流,襄陽就是因爲地處襄水之陽而得名,不過此時的襄陽還只一個小鎮甸,對面倒是有個大縣,那就是鄧縣。

駐馬沔水河畔,望着身後正沿着十幾座浮橋浩浩蕩蕩向北行進的楚國大軍,項莊忽然想起了一個成語典故——投鞭斷流!在華夏曆史上,前秦王符堅號稱他的百萬大軍投下馬鞭就能阻斷長江,現在,項莊也真真切切有了這樣的感受。

爲了打敗劉邦,項莊足足調集了四十多萬大軍,幾乎將江東、荊襄的軍隊抽調一空,巴蜀也僅僅只留了兩萬兵力,三大禁軍更是傾巢而出,毫不誇張地說,這一戰就是楚漢之間的戰略決戰,勝則天下一統,敗則很可能一蹶不振。

中午時分,四十萬楚軍全部渡過沔水,進逼鄧縣。

鄧縣縣令早已經關閉城門、深溝高壘,不過楚軍卻並沒有攻城的意思,而是在鄧縣西郊的曠野之上擺開了浩大的陣勢,項莊已經接到斥候飛報,一支比楚軍陣容更加龐大的軍隊正向鄧縣緩緩逼近,毫無疑問,那就是劉邦的漢國大軍!

鄧縣西郊並非一望無垠的平原,而是一大片連綿起伏的緩丘。

午時剛過,西北方向那道低矮的緩丘上忽然間出現了一騎騎兵,騎兵披掛着棕褐色的皮甲,戴着棕褐色的皮盔,卻穿着鮮紅色的戰袍,頭盔上那束櫻紅的流蘇在驕陽的照輝下,顯得格外的悽豔,格外的醒目,漢軍,漢軍到了!

緊接着,一陣陣悠遠得彷彿來自地獄的號角聲沉沉響起。

百里賢放下搭在額角上的羽扇,側頭朝項莊道:“大王,他們來了。”

項莊默默地點了點頭,幾乎是百里賢話音剛落,那騎兵的左右兩側便連續不斷地冒出了更多的漢軍騎兵,十數騎,數百騎,數千騎,然後,數以千計的漢軍騎兵猶如決了堤的洪水從緩丘上漫湮而下,洶涌向前。

霎那間,天地之間除了轟轟隆隆的馬蹄聲,便再沒了別的聲音。

前方那一片延綿起伏的緩丘上,除了攢動的馬頭、翻騰的馬蹄,還有那一束束迎風飄揚的櫻紅流蘇,便再沒有了別的景象,甚至連那剛剛翻出新芽的草地,也被漢軍騎兵的汪洋給徹底湮沒了。

無窮無盡的騎兵汪洋之後,一杆繡着“大漢上將軍呂”字樣的大纛終於出現在了前方那道緩丘上,只見這杆大纛微微一擺,正洶涌向前的漢軍騎兵頃刻間從中裂開,就像被礁石切開的激流,滾滾馳向左右兩翼。

騎軍大纛隨之馳下了緩丘,向着右側飛馳而去。

雖然相隔極遠,項莊卻仍然隱隱約約地看到,在那杆騎軍大纛下,一員年約三十開外的漢軍大將正縱馬飛馳,幾乎是在項莊凝望的同時,那漢軍大將也忽然轉頭望來,項莊甚至看不清對方的五管輪廓,卻竟然感受到了一股蝕骨的冰寒!

緊隨騎兵身後出現的,纔是陣容更加龐大的漢軍步兵。

先是漢軍的重甲步兵,當那一排排身披重甲、手持大盾長劍的漢軍重甲順着矮丘緩緩而下時,彷彿大地都在傾頹;緊隨重甲步兵身後的是戟矛兵,那一排排戟矛直指長空,鋒刃在驕陽的照輝下反射出冰冷的寒焰,長空都爲之戰慄。

再後是揹負長弓箭囊、冷情冷漠的弓箭手,最後纔是身披葛衣的輕兵死士。

足足大半個時辰之後,一杆高聳入雲的鮮紅大纛終於從矮丘後面緩緩冒了出來,大纛上繡着一個斗大的“漢”字,劉邦,這是劉邦的漢王大纛!漢王大纛甫一出現,沿着矮丘漫湮而下的漢軍步卒便迅速從中讓開了一條通道。

足足兩刻鐘後,漢王大纛帶着三千鐵騎出現在了漢軍陣前。

項莊心領神會,也帶着三千御林軍迎向了對面的漢王大纛。

大戰之前,劉邦很想見見項莊,項莊又何嘗不想見見劉邦?事實上,自從穿越來到這個世界上,項莊就無時無刻不念着劉邦,劉邦,這個一手締造了大漢帝國,華夏主體民族也因他而冠以漢族之名的平民皇帝,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市井無賴?

三千漢軍鐵騎,三千楚國御林,從各自的大陣中緩緩分出,緩緩接近。

相距五百步時,三千漢騎和三千楚騎幾乎是同時向着左右兩翼展開,然後是連續不斷的金屬摩擦聲,遂即一柄柄鋒利的橫刀或者雙刃重劍已經來到了他們手中,濃烈的肅殺之氣霎時在兩軍之間瀰漫開來,大戰……一觸即發。

相距一百步時,楚漢雙方不約而同地停了下來。

項莊卻是兩眼微眯,毫無表情,這樣的場面他見得太多了,眯眼望去,他看到了被幾十員漢軍騎將簇擁在中間的兩架肩輿,肩輿上躺着倆白鬍子老頭,不過這會都已經坐起,項莊一眼就認出了劉邦,旁邊那老頭則應該是張良。

遙望着已經是古稀之年的劉邦,項莊不禁心生感慨。

作爲一個穿越者,項莊打心眼裡尊敬劉邦,這傢伙雖然出身於市井之中,卻無愧於帝王之名,他身上沒有四面側漏的王者之氣,更沒有鷹視猿顧的梟雄氣度,看上去他就是個普普通通的小老頭,但就是他,給華夏文明冠上了“漢”的稱謂!

“漢王。”沒有任何猶豫,項莊於馬背上遙遙作揖,“久違了。”

“楚王。”劉邦拱手回禮,望向項莊的眼神極爲複雜,“風采不減當年哪。”

劉邦此時的心情的確很複雜,有感概、有苦澀、甚至還有一絲絲的無奈,遙想當年灞上鴻門宴時,項莊還不過只是項羽帳下一將,可現在,項莊卻成了他劉邦的夢靨,當年連項羽都不曾做到的事情,項莊卻做到了。

項莊放下雙手,若有所指道:“漢王,你年紀大了,該歇了。”

劉邦搖了搖手,語含無奈道:“寡人也想在未央宮裡頤養天年,奈何有人不消停啊,年輕人怎麼就不能體諒體諒老人家呢?”

項莊微微一笑,一眼掃過去便看到了跨馬肅立在劉邦、張良身側的兩員漢將,張良身邊的那個漢將項莊認得,他就是曾在劍閣跟呼延酣戰的周冠夫,不過劉邦身邊的那個漢將項莊卻不認識,但他身上流露出的氣息卻跟周冠夫一樣危險。

項莊的目光又落在了張良身上,笑道:“這位想必就是張良先生了?”

張良灑然一笑,於肩輿上衝項莊遙遙作揖道:“老夫張良,參見楚王。”

“張良先生,你的年紀也不小了。”項莊嘆息道,“行軍打仗,很辛苦的。”

“是啊,老夫這大把年紀上戰場的確很辛苦。”項莊輕輕頷首,深以爲然道,“但願這一仗打完,老夫就再不必上戰場了。”

“張良先生,其實這一仗也完全可以不打。”項莊微微一笑,犀利的目光重新回到了劉邦身上,又說道,“只要漢王大軍能夠退回關中,寡人也一定撤兵回江東!如此一來,兩位老人家豈不是就不用這般辛苦了?”

“寡人又何嘗想打仗?”劉邦嘆了口氣,又道,“只要楚王將攻伐淮南的畢書大軍撤回江東,寡人二話不說,馬上就撤兵回關中。”

項莊搖了搖頭,說道:“寡人若是不答應呢?”

“那便開戰!”劉邦眸子裡忽然掠過一絲精芒,“玉石俱焚!”

項莊點了點頭,當下勒馬回頭徑直迴歸本陣,三千御林軍也紛紛跟着勒轉馬頭,簇擁在項莊身後回了大陣,劉邦輕輕一揮手,四名漢軍力士便擡着兩架肩輿先後轉身向北,又在三千禁軍鐵騎的護衛下迅速回到了漢軍大陣。

下一刻,兩軍陣中便同時響起了激昂的戰鼓聲。

首次隨父出征的項治熱血激盪,衝項莊作揖道:“父王?!”

項莊側頭望去,只見這個過繼給了項羽的次子雖然還只十五歲,卻已經壯得跟牛犢子似的,兩條胳膊竟比一般人的大腿還粗,臉上雖然稚氣未脫,可隱隱約約間卻已經流露出了一絲虎狼氣息,他孃的還真是虎父無犬子。

項莊正猶豫時,項治早已經按捺不住,催馬衝了出去。

項治策馬來到兩軍陣前,先是疾速飛奔兩個來回,接着又在馬背上做出了一連串讓人眼花繚亂的騎術動作,這些騎術動作全都是呼延教他的,最後項治倒提着丈八長矛,勒馬厲聲大喝道:“大楚項治在此,誰敢與某一戰?”

漢軍陣中頓時響起了一陣哈哈大笑聲,項治雖然壯得跟牛犢似的,可臉上稚氣未脫,一看就知道是個沒長大的小娃娃,周冠夫、劉濞他們根本就不屑於出馬,不過周冠夫身邊的一個漢軍小將卻是按捺不住了,衝跟前的上將軍周勃道:“父親?!”

周勃皺了皺眉,沉聲道:“亞夫不許胡鬧,爲將者又豈能逞兇鬥狠?”

周冠夫卻揹着周勃給那漢軍小將偷偷地使了個眼色,漢軍小將大喜,當下催馬衝出了漢軍大陣,周勃吃了一驚正要阻攔時,周冠夫卻不緊不慢地說道:“父親放心,二弟雖然年幼卻是弓馬嫺熟,料可取勝,縱然不敵,不是還有孩兒在麼?”

第381章 驚退第163章 遊說樓煩第514章 洗劫關中(一)第508章 玄衣衛第277章 驃騎將軍第223章 七路聯軍第111章 雷霆手段第32章 銳不可擋第481章 合縱連橫(九)第420章 齊軍的弱點第514章 洗劫關中(一)第467章 託孤(下)第368章 刺殺劉邦(四)第120章 時間第433章 決戰之落幕第11章 狼奔三百里第519章 進場收屍第189章 招攬第560章 兄弟鬩牆(上)第67章 禍事了!第558章 對峙第390章 兵臨城下第513章 新都洛陽第120章 時間第111章 雷霆手段第383章 結盟第441章 沔水之戰第450章 畢書來了第384章 凱旋大道第507章 詔獄第455章 大破漢軍(下)第372章 疾馳第211章 鐵劍死士第230章 避戰不出第320章 受挫第152章 割席絕交第508章 玄衣衛第82章 趙地狼煙第144章 北上九原第565章 父子(下)第97章 離間計(中)第204章 老兵回家第501章 漠南風雲(中)第486章 合縱連橫(十四)第505章 項莊的後宮第374章 邯鄲失守第115章 張良計第301章 變數第538章 瓜分第427章 決戰之韓守第277章 驃騎將軍第25章 攻城第438章 冒頓的選擇第55章 范陽辯士第110章 棋子第338章 滅掉臨江國第207章 刺殺第76章 火燒臨淄第425章 決戰之序幕第253章 山陰縣尉第187章 單騎退千軍第444章 弩船逞兇第563章 詐降第380章 賢有一計第395章 漢王、楚王第318章 對峙第174章 秦人之殤第187章 單騎退千軍第261章 士農工商課第78章 以退爲進第50章 勇戰、謀戰第431章 決戰之泥濘第190章 鬥將第480章 合縱連橫(八)第372章 疾馳第465章 背盟第116章 樑軍兵鋒第214章 長樂營第213章 跟匈奴人幹起來了第141章 張良用計第116章 樑軍兵鋒第534章 舌燦蓮花第6章 十面埋伏-火攻第96章 離間計(上)第387章 劍指淮南第9章 借你項上人頭一用第382章 真是韓信第340章 放英布回去第184章 騎射第465章 背盟第425章 決戰之序幕第536章 挑撥離間第301章 變數第521章 做成死局第385章 厚積薄發第195章 韓信出兵第178章 秦軍的選擇第25章 攻城第10章 該往哪裡去?第446章 調虎離山
第381章 驚退第163章 遊說樓煩第514章 洗劫關中(一)第508章 玄衣衛第277章 驃騎將軍第223章 七路聯軍第111章 雷霆手段第32章 銳不可擋第481章 合縱連橫(九)第420章 齊軍的弱點第514章 洗劫關中(一)第467章 託孤(下)第368章 刺殺劉邦(四)第120章 時間第433章 決戰之落幕第11章 狼奔三百里第519章 進場收屍第189章 招攬第560章 兄弟鬩牆(上)第67章 禍事了!第558章 對峙第390章 兵臨城下第513章 新都洛陽第120章 時間第111章 雷霆手段第383章 結盟第441章 沔水之戰第450章 畢書來了第384章 凱旋大道第507章 詔獄第455章 大破漢軍(下)第372章 疾馳第211章 鐵劍死士第230章 避戰不出第320章 受挫第152章 割席絕交第508章 玄衣衛第82章 趙地狼煙第144章 北上九原第565章 父子(下)第97章 離間計(中)第204章 老兵回家第501章 漠南風雲(中)第486章 合縱連橫(十四)第505章 項莊的後宮第374章 邯鄲失守第115章 張良計第301章 變數第538章 瓜分第427章 決戰之韓守第277章 驃騎將軍第25章 攻城第438章 冒頓的選擇第55章 范陽辯士第110章 棋子第338章 滅掉臨江國第207章 刺殺第76章 火燒臨淄第425章 決戰之序幕第253章 山陰縣尉第187章 單騎退千軍第444章 弩船逞兇第563章 詐降第380章 賢有一計第395章 漢王、楚王第318章 對峙第174章 秦人之殤第187章 單騎退千軍第261章 士農工商課第78章 以退爲進第50章 勇戰、謀戰第431章 決戰之泥濘第190章 鬥將第480章 合縱連橫(八)第372章 疾馳第465章 背盟第116章 樑軍兵鋒第214章 長樂營第213章 跟匈奴人幹起來了第141章 張良用計第116章 樑軍兵鋒第534章 舌燦蓮花第6章 十面埋伏-火攻第96章 離間計(上)第387章 劍指淮南第9章 借你項上人頭一用第382章 真是韓信第340章 放英布回去第184章 騎射第465章 背盟第425章 決戰之序幕第536章 挑撥離間第301章 變數第521章 做成死局第385章 厚積薄發第195章 韓信出兵第178章 秦軍的選擇第25章 攻城第10章 該往哪裡去?第446章 調虎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