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父子(下)

另一處營房裡,百里賢、畢書正挑燈夜弈。

百里賢輕輕拈起一枚白子拍在枰上,笑道:“上將軍,這纔不到兩百手,局面便如此不堪,你似乎有些神思不屬呀?

畢書呃了一聲,忙說道:“那是因爲太師棋力見長。”

百里賢搖搖手,笑問道:“上將軍是不是在想什麼時候卸甲歸田爲好?”

畢書心中一驚,否認道:“太師說笑了,如今中原雖定,然月氏、匈奴及東胡等蠻族未平,正是我等大展雄圖之時,又豈敢妄起卸甲歸田之念?”

“上將軍,你我之間又何必來這一套?”百里賢笑笑,又道,“前些時,縱然你有卸甲歸田之念頭,大王怕也不會答應,不過現在令師兄已降楚,你卻是有機會了,你們一人在朝中輔佐國君,一人在野著書立說,再是完美不過,是吧?”

畢書也笑,心忖百里賢也是個明白人,深知其中訣竅。

若是白墨不降楚,畢書要想全身而退還真不是件易事,原因很簡單,將畢書這樣一個絕世兵家放歸山野,以楚王的性格,他又豈能不起疑心?搞不好最後真會派人去刺殺畢書,因爲只有畢書身死,楚王纔會真正放心。

當然,這只是猜測,楚王未必會如此陰狠。

不過白墨降楚之後,情形就立刻大不相同了。

不僅因爲白墨跟畢書同出鬼谷門下,更因爲白墨的能力與畢書差相彷彿,有白墨在朝爲官,又有畢書在野賦閒,就像兩件絕世神兵,這就有了制衡之術。如此一來。楚王也就可以放心將畢書放歸山野了。

當下畢書搖頭笑道:“太師,真是什麼都瞞不過您哪。”

百里賢搖了搖羽扇,忽又嘆息道:“上將軍去意已決。在下就不勸了,大王有了令師兄之後想必也不會再留難,只是在下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得清閒。唉。”

百里賢也是有感而發,畢書從一開始就已經預留好了退路,跟各個派系之間都沒什麼往來,幾次領軍出征,也沒跟麾下將領有過深的交往,甚至還故意製造事端,讓軍中將校疏遠他,所以現在他可以很輕鬆地置身局外。

可百里賢就不行了,首先百里賢是秦人。他從未想過要締造一個秦系,可問題是像百里茂、子車師、西乞烈等老秦出身的將領全都自然而然地聚集在了他的身邊,不管百里賢願意還是不願意。他現在都已經是秦系勢力的大佬。

何況百里賢還是王妃百里伊水的大哥。又是王子項術、項勇的母甥,不管他願意還是不願意。他都會捲入後宮之爭!譬如來函谷關的路上,大王就曾對他提出,要廢掉項政改立項術爲太子,這就令百里賢如骨梗喉、食難下嚥。

畢書見百里賢有些神思不屬,便笑着問道:“是不是大王跟你說了廢立之事?”

“唉,誰說不是?”百里賢長嘆息道,“大王的心思是越來越難以猜測了,上將軍,真是羨慕你,馬上就可以遠離朝中的是非旋渦了。”

畢書笑着擺了擺手,他知道百里賢這話並非由衷之言,百里賢羨慕遠離朝堂的清靜也許不假,可讓他放棄手中的權柄就未必願意了,當下笑着道:“太師,不說這些煩心之事,來來來,咱們下棋,接着下棋,呵呵。”

項莊直直地盯着項政,冷然道:“政兒,你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嗎?”

項政雖渾身簌簌發抖,卻還是咬着牙關說道:“孩兒,孩兒不知道。”

“你錯就錯在不該手足相殘。”項莊指着項政額頭說道,“兄弟同心,其利才能斷金,可你呢?就因爲治兒不遵號令,並在長樂宮中冒犯了你,你就起了殺心,繼而巧設陷阱,暗害治兒,你的心胸如此之狹隘,如何能成大事?”

“父王。”項政顫聲道,“孩兒委實沒有加害二弟。”

“玄衣衛都已經查得清清楚楚了,你還敢狡辯?”項莊大怒道,“你以爲不承認此事父王便找不着證據了?你以爲矢口否認,此事就能揭過?父王告訴你,沒那麼便宜的事,你必須爲治兒的死負責。”

項政涕淚齊下,顫聲道:“父王,孩兒冤枉。”

“死到臨頭還如此冪頑不靈。”項莊似說得不耐煩了,衝門外招了招手,冷然喝道,“晉襄何在?”

“末將在!”晉襄應聲而入。

項政一下癱倒在地,哀哀地道:“父王?”

項莊冷冷地望着項政,森然道:“知道父王會怎麼處置你麼?”

“父王,父王。”項政忽然一骨碌從地上爬起,膝行上前抱着項莊大腿泣道,“父王,孩兒沒有加害二弟,委實冤枉,委實冤枉哪。”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項莊根本不爲所動。

晉襄上前兩步揪住項政,沉聲道:“太子,得罪了。”

項政雖也頗有武力,卻如何架得住晉襄的膂力,一下就被揪得動彈不得,只得向着項莊連連搖頭,涕淚交流道:“父王,孩兒冤枉,孩兒冤枉哪……”

直到被揪出房門,項政都只是大喊冤枉,心裡雖然怕得要死,卻絕無半句求饒之語,更沒有承認設計陷害項治的事實,看到這一幕,項莊原本無比凌厲的眼神終於緩和了下來,當下向晉襄揮了揮手,晉襄便放下項政躬身退了出去。

項政就跟水池子裡爬出來似的,跪着爬回了項莊腳下。

項莊再一次問道:“政兒,父王最後問你,你真沒有設計加害治兒?”

項政搖頭如撥浪鼓,連聲說道:“父王,孩兒真沒有設計加害二弟,真沒有。”

“行,那父王知道了,治兒不是你設計加害的。”項莊拍了拍項政的臉龐。微笑道。“起來吧,坐着跟父王說話。”

“喏。”項政慌忙起身,戰戰兢兢地跪坐在了項莊側下首。

項莊輕撫着項政臉龐。和聲問道:“政兒,你老實告訴父王,是不是很想當王?”

“不不不。孩兒絕無半絲妄念。”項政嚇得再次跪倒在地,顫聲道,“孩兒只想當父王的好兒子,至於太子不太子、王不王的,孩兒全不在乎,父王讓孩兒當太子,孩兒便當,父王不讓孩兒當,孩兒便不當。”

“起來。起來。”項莊攙起項政,笑道,“你剛纔這話要是從治兒嘴裡說出。父王信。可從你嘴裡說出來,父王卻是不信。不過你不要心虛,更不必害怕,父王這不是在貶低你,而是在誇你,睜眼說瞎話,而且說得跟真的似的,這纔是真正的王。”

項政聞言擡頭,有些驚疑地望着項莊,道:“父王,您這是……”

“三年,給父王三年時間。”項莊舉起右手又伸出三枚手指,說道,“待父王辦完幾件大事,便將大位傳給你。”說完,項莊又拍了拍項政的肩膀,說道,“政兒,你會成爲一個偉大的君王,在你的治理下,楚國必定會變得更加強盛。”

“父王,這,這……”項政越發的驚疑不定起來。

“去吧,現在你去把白墨召來。”項莊笑笑,又道,“白墨雖然是詐降,爲父卻有法子令他弄假成真,而且,此人極有政才,將來必是你的股肱之臣。”

項政有些愣愣地站起身來,愣愣地道:“父王,那,那孩兒去了?”

不片刻功夫,項政便又領着白墨進了項莊行轅。

見過禮,項政便欲告退,卻被項莊留下了:“政兒你留下吧,反正再過三年你就要繼位爲王了,趁這機會好好觀摩觀摩。”

“喏。”項政恭應一聲,恭恭敬敬地席地坐下了。

白墨聞言卻略略有些驚訝,項政三年後繼位,難道項莊要禪位?

“子硯你不必驚訝。”項莊淡然道,“說來你也許不信,寡人從來就沒想過要當王,這一切都是時勢所逼,寡人只是想活命而已,現在天下鼎定,寡人性命無憂,也就可以放心地將王位傳給政兒,然後享清福去了,呵呵。”

“大王之胸襟不輸上古賢君,臣佩服。”

項莊笑了笑,忽然問白墨道:“子硯,你覺得寡人該不該稱帝?”

白墨心中嘆息,嘴上卻說道:“大王武功赫赫,登基稱帝乃理所應當。”

“子硯,這恐怕不是你的心理話吧?”項莊笑道,“不過這沒有關係,寡人會用事實告訴你,寡人也許不如上古賢君,也更比不上秦始皇帝,卻絕對要比劉邦更適合當皇帝,不出三年,你就會心甘情願地爲我項家所用。”

白墨默然無語,對此他又能說什麼呢?

項莊又道:“子硯,稱帝之後,你猜寡人要做的第一件大事是什麼?”

“大王要做的第一件事必然是削藩。”白墨不假思索地道,“魏王、趙王、燕王、齊王還有北貂王、漢王的王位和封國只怕就不保了,性命也是堪憂。”

“呵,子硯你錯了。”項莊笑道,“削藩是必須的,國中之國是寡人絕對不能容忍的,不過剝奪王位和謀害各諸侯王的性命,卻是杯弓蛇影了,只要他們乖乖在洛陽當個安樂王,寡人是不會殺他們的,王位也能保留,當然,世襲罔替是絕無可能的。”

ps:這章借鑑了新三國中曹操、曹丕父子的那場戲(新三國只看了前面十幾集,因爲細節太爛,連主子爺這樣的稱呼都出來了,所以後面基本沒有看,操氏父子這一節是有讀者推薦才特意去看的),劍客覺得曹氏父子這場戲十分經典,十分傳神,忍不住想要借鑑過來,大家別罵我抄襲啊。。

第522章 白墨,你還嫩了第50章 勇戰、謀戰第58章 瞞天過海第312章 用兵唯謹慎第567章 國號、年號第211章 鐵劍死士第446章 調虎離山第229章 瞞天過海第168章 白虎、真情第183章 九原大較第449章 陸地行舟第103章 虎牢關(一)第47章 激戰正酣第10章 該往哪裡去?第92章 金蟬脫殼(下)第561章 兄弟鬩牆(中)第170章 欺榨林胡第287章 楚國的隱憂第203章 尉繚遺計第110章 棋子第508章 玄衣衛第394章 大破蠻族第255章 風情酒娘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483章 合縱連橫(十一)第448章 臣有一策第564章 廢立第238章 回師江東第484章 合縱連橫(十二)第111章 雷霆手段第533章 奇襲臨淄第258章 暗鬥第327章 下戰書第25章 攻城第378章 隨時可能賓天?第39章 浴血第86章 橫刀立馬第543章 只打趙軍第365章 刺殺劉邦(一)第235章 人頭、戰功第322章 漢中失守第29章 戰略決策(上)第333章 巔峰對決(六)第456章 兵鋒直指秭陵第8章 烏江悲歌第568章 內閣、武院第298章 假道伐虢第96章 離間計(上)第507章 詔獄第297章 糧草未動、騾馬先行第386章 太學第240章 大楚威武第551章 大破燕軍第455章 大破漢軍(下)第231章 欲蓋彌彰第400章 風林火山第374章 邯鄲失守第64章 傳檄可下第361章 劉邦氣壞了第458章 瘟疫(下)第270章 巔峰對決第496章 冒頓暴斃第570章 禪位、儲君第93章 三渡河水第239章 將才輩出第480章 合縱連橫(八)第94章 意外發現第436章 狗急跳牆第307章 明攻暗襲第168章 白虎、真情第139章 故秦遺族第422章 這是機會第235章 人頭、戰功第501章 漠南風雲(中)第129章 關中浩劫第24章 環首刀?橫刀?第375章 事不可爲第366章 刺殺劉邦(二)第395章 漢王、楚王第514章 洗劫關中(一)第207章 刺殺第358章 封王風波(下)第247章 無解第75章 北貂胡商第387章 劍指淮南第240章 大楚威武第370章 向楚國求援第219章 添丁第543章 只打趙軍第351章 巋然不動第402章 虎賁軍第275章 酒肆對話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265章 紅鸞劫第562章 兄弟鬩牆(下)第396章 陣前鬥將第292章 軍制改革第196章 秦王玉璽第111章 雷霆手段第565章 父子(下)
第522章 白墨,你還嫩了第50章 勇戰、謀戰第58章 瞞天過海第312章 用兵唯謹慎第567章 國號、年號第211章 鐵劍死士第446章 調虎離山第229章 瞞天過海第168章 白虎、真情第183章 九原大較第449章 陸地行舟第103章 虎牢關(一)第47章 激戰正酣第10章 該往哪裡去?第92章 金蟬脫殼(下)第561章 兄弟鬩牆(中)第170章 欺榨林胡第287章 楚國的隱憂第203章 尉繚遺計第110章 棋子第508章 玄衣衛第394章 大破蠻族第255章 風情酒娘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483章 合縱連橫(十一)第448章 臣有一策第564章 廢立第238章 回師江東第484章 合縱連橫(十二)第111章 雷霆手段第533章 奇襲臨淄第258章 暗鬥第327章 下戰書第25章 攻城第378章 隨時可能賓天?第39章 浴血第86章 橫刀立馬第543章 只打趙軍第365章 刺殺劉邦(一)第235章 人頭、戰功第322章 漢中失守第29章 戰略決策(上)第333章 巔峰對決(六)第456章 兵鋒直指秭陵第8章 烏江悲歌第568章 內閣、武院第298章 假道伐虢第96章 離間計(上)第507章 詔獄第297章 糧草未動、騾馬先行第386章 太學第240章 大楚威武第551章 大破燕軍第455章 大破漢軍(下)第231章 欲蓋彌彰第400章 風林火山第374章 邯鄲失守第64章 傳檄可下第361章 劉邦氣壞了第458章 瘟疫(下)第270章 巔峰對決第496章 冒頓暴斃第570章 禪位、儲君第93章 三渡河水第239章 將才輩出第480章 合縱連橫(八)第94章 意外發現第436章 狗急跳牆第307章 明攻暗襲第168章 白虎、真情第139章 故秦遺族第422章 這是機會第235章 人頭、戰功第501章 漠南風雲(中)第129章 關中浩劫第24章 環首刀?橫刀?第375章 事不可爲第366章 刺殺劉邦(二)第395章 漢王、楚王第514章 洗劫關中(一)第207章 刺殺第358章 封王風波(下)第247章 無解第75章 北貂胡商第387章 劍指淮南第240章 大楚威武第370章 向楚國求援第219章 添丁第543章 只打趙軍第351章 巋然不動第402章 虎賁軍第275章 酒肆對話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265章 紅鸞劫第562章 兄弟鬩牆(下)第396章 陣前鬥將第292章 軍制改革第196章 秦王玉璽第111章 雷霆手段第565章 父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