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合縱連橫(十四)

白墨、畢書爭執不下,呼延提議擲幣決定,徵得兩人同意後,呼延取出一枚背面平素正面卻印有“大楚通寶”字樣的金幣,並約定字面朝上爲畢書先手,背面朝上則白墨先手,金幣落地後打了幾個轉,停穩時卻是背面朝上。

白墨微笑道:“師弟,天意如此,如之奈何?”

畢書搖頭道:“此次縱橫之爭,原本就是師兄佔了先機,因此由師兄執白先手,倒也合情合理,只是這結果就未必能如師兄所願了,呵呵。”說罷,畢書便在左上、右下對角各座了一枚黑子,這座子制卻是爲了最大限度制約白子的先手優勢。

白墨也座了白子,正欲弈出第一手棋時卻忽被周冠夫所阻止。

“丞相且慢!”周冠夫伸手阻止了白墨,又瞪着呼延咬牙切齒地說道,“只看丞相、上將軍對弈未免無趣,不如你我下些賭注,如何?”

呼延夷無所懼,殺氣騰騰地問道:“你想怎麼賭?”

“賭法很簡單,若我家丞相輸了,老子當即自刎;反之若你家上將軍輸了……”周冠夫揚起右手又伸出食指指向呼延,森然道,“若你家上將軍輸了,你也得自刎,而且是馬上自刎,就在這個三裡亭內,如何?!”

“你說什麼?!”呼延聞言凜然。

白墨、畢書也悚然倒吸了一口冷氣,周冠夫賭的已經不只是他和呼延的命了,還把白墨和畢書的命也給賭了進去。道理明擺着,如果白墨輸了,周冠夫自刎了,那麼呼延還會讓白墨活着離開這裡嗎?反之。周冠夫也絕對不會放畢書走。

呼延凜然道:“周冠夫,你他孃的不是在開玩笑吧?”

“老子像是在跟你開玩笑嗎?”周冠夫冷然道,“給句痛快話,敢不敢賭?”

呼延聞言大怒,被別人藐視的感覺可不好受,又見畢書沒有阻止自己的意思,當即便大聲迴應道:“賭便賭,老子還怕你不成?!”

畢書聞言苦笑。對白墨說道:“師兄,也不阻止一下你的驃騎將軍?”

白墨擺了擺手,淡然迴應道:“師弟,棋運即國運。此次你我對弈,代表的可是楚漢兩個國家,周冠夫身爲大漢的驃騎將軍,呼延也是楚國的天狼將軍,這場對弈之中理應有他們的參與。所以,不如順其自然吧。”

“也對。”畢書笑笑,肅手道,“師兄請。”

白墨再次拈起一枚白子。本能地就要去點畢書右下角的座子。

不過就在棋子落枰之前,白墨腦海裡卻忽然間掠過一個念頭。棋枰由縱橫十七槽擴展爲十九槽,看似變化不大。其實卻憑添了七十二個點位,更增添無窮變化,而畢書明顯已經熟悉了這個變化,自己若是一個不慎,很可能落入轂中。

想到這裡,白墨便收回了白子,在右上角白棋座子的斜下方尖了一子。

在右上角白棋座子的斜下方小尖一子,這是種很保守、很穩妥的下法,有了這兩子基本可以確保右上角的實地,但有利必然有弊,白墨在守住右上角實地的同時,卻很可能喪失整個棋局的先手優勢,當然,前提是畢書足夠大膽。

看到白墨在右上角尖,畢書不禁一愣,什麼時候師兄的棋風變得如此保守了?

畢書從棋簍裡拈起一枚黑子,腦子裡卻不禁想道,師兄平素棋風狠辣、攻勢凌厲,今日下得卻如此保守?此事極爲蹊蹺,正所謂事出反常必爲妖,莫不是這些年師兄跟張良、陳平日日對弈,已經改變了大開大合、縱橫捭闔的棋風?這可大大不妙。

思慮至此,畢書手中的黑子竟遲遲沒能落到枰上,這才第一手棋,畢書便出人意料地陷入了長考。

白墨也不催促,只是微笑靜坐,一副莫測高深的模樣。

畢書考慮再三,最後也在左上角黑棋座子的斜上方下了一手小尖,顯然,畢書也採取了最爲保守、最爲穩妥的下法。

項莊仔細看完手中的密信,皺着眉頭問屈不才:“老屈,消息可靠?”

“大王,消息絕對可靠!”屈不才道,“這封密信先從漠北草原傳回遼東,然後才從遼東轉回的秭陵,上面有烏木崖的特製火漆,絕對沒有被人動過手腳。”

“這就怪了。”項莊沉吟道,“匈奴竟然選擇這個時候對河西用兵?”

不過再轉念一想也就釋然了,現在漢國的政局雖說是穩定了,可空虛的國力、兵力卻沒辦法在短時間內得到恢復,匈奴選擇在這個時候出兵河西,時機掌握得恰到好處,漢國君臣縱然有心,只怕也是無力派兵。

再者,春季召集馬隊雖然困難,但以冒頓在匈奴各部中的威信,問題應該不大,至於征伐河西將會損失的牛羊馬匹,也可以從河西的休屠、渾邪、月氏各個部落得到補充,總之這一戰對於匈奴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

沉吟片刻,項莊忽然擡頭喝道:“晉襄。”

晉襄應聲入內,拱手作揖應道:“我王有何吩咐?”

項莊揮了揮手,道:“即刻召軍師入宮。”

白墨、畢書都下得很慢,非常之慢,從開局到現在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時辰,可棋枰上卻只有廖廖五十餘枚棋子,對半拆開,每個人竟然只弈了二十餘手。

不過,兩人下得雖然慢,過程卻似乎並不輕鬆,無論是白墨還是畢書,額角上都已經隱見汗水了,而且每弈出一手,兩人都必然需要長考,直到反覆斟酌醞釀後,纔會極其吃力地往棋枰上拍下一子,彷彿每一枚棋子都有千斤之重。

反倒是從旁觀戰的周冠夫和呼延,依然是滿臉輕鬆。

周冠夫對白墨有着足夠的信心,白墨的棋力就是連已故的張良先生都自嘆不如,畢書的棋力再高,還能比張良先生更高明?周冠夫甚至已經開始想象,當呼延自刎之後,他就能夠斬下畢書的首級以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了。

想到得意處,周冠夫忍不住轉頭衝呼延獰笑了兩聲。

呼延對畢書也同樣有着近乎盲目的信心,十六年前上將軍跟已故範老軍師驚天一弈,至今仍爲人所津津樂道,以範老軍師天縱棋才,上將軍也只在最後輸了一手棋而已,此後上將軍又與範老軍師手談多局,棋力已今非昔比,白墨焉能是他對手?

想到這關口,呼延同樣心中得意,當下也向周冠夫報以兩聲獰笑。

婁義匆匆迎出大營,向轅門外的婁敬作揖見禮道:“叔父,你怎麼來了?”

婁義是婁敬的族侄,自婁敬當上齊國國相後,婁氏一族便飛黃騰達了,作爲婁家年輕一輩子中的佼佼者,婁義更是當上了後將軍,掌握着一支五千人的齊軍精銳。

婁敬沉聲道:“你什麼都不要說,更不要問,馬上召集軍隊,跟我走!”

婁義聞言凜然,當即回頭衝身後隨行的小校喝道:“傳令,吹號聚兵!”

幾乎與此同時,一名小校匆匆跑進了趙夕的上將軍行轅,喘息着向趙夕稟報道:“上將軍,國相已經去了後軍大營!”

“後軍大營?”趙夕目光一凝,凜然道,“國相還真打算私自調兵?”

“私自調兵?”小校吃了一驚,失聲道,“上將軍,這個不能夠吧?沒有虎符,既便是國相,只怕也調不動一兵一卒吧?”

趙夕冷然道“你別忘了,後將軍婁義是國相的族侄!”

小校聞言猛然一窒,趙夕卻當機立斷道:“擊鼓聚將!”

每年冬季,匈奴各部都會前往燕然山的山谷中貓冬,待冬天過去,再驅趕着牛羊畜羣返回自己的牧場,這便是所謂的遊牧。

冬季過後,匈奴各部的牧民們都已經紛紛離開,現在卻又被冒頓強行召了回來。

聽說要對河西大舉用兵,各部落的匈奴小王自然是怨聲載道,因爲春季實在不是用兵的好時節,因爲渡過一個冬天之後,牛羊馬羣掉膘掉得厲害,牛羊掉膘容易病死,馬羣掉膘不僅擠不出奶,而且更加容易累死。

不過冒頓畢竟是匈奴有史以來最爲雄才大略的大單于,各部小王雖然滿腹牢騷,卻沒人敢正面頂撞冒頓的命令,短短不到半個月,幾個還沒走遠的部落便紛紛回到了王庭,餘吾河畔已經聚集起了將近十萬控弦之士。

一時之間,餘吾河畔放眼望去盡是密密麻麻的匈奴帳篷,在河灘上來來往往的也都是身材矮壯、健碩的匈奴戰士,在中原人眼裡匈奴戰士幾乎一個樣子,都有着碩大的頭顱,短粗的脖子,有古胴色的肌膚,還有兇狠、冷厲的眼神。

不過,與以往有所區別的是,現在有許多匈奴戰士已經配上了犀利的鐵製刀劍,還有不少的匈奴戰士挎上了質量精良的騎弓,插在背上箭囊裡的箭矢也全部換成了鐵箭頭,毫無疑問,這種鐵箭頭的穿透力將遠遠勝過以往的青銅箭頭。

第18章 馬鐙第362章 人口之爭第555章 搶功第567章 國號、年號第114章 三件大事第119章 血戰第441章 沔水之戰第132章 堵塞武關第76章 火燒臨淄第175章 復仇、救兵第159章 埋伏第227章 先下手爲強第570章 禪位、儲君第286章 大漢驃騎(四)第572章 三十年後第436章 狗急跳牆第200章 我回來了第207章 刺殺第164章 交易馬匹第149章 九原風雲第565章 父子(上)第268章 再滅大楚第11章 狼奔三百里第563章 詐降第367章 刺殺劉邦(三)第18章 馬鐙第343章 商業氛圍第1章 垓下之戰(上)第110章 棋子第87章 陷陣武卒第567章 國號、年號第403章 虎將第429章 決戰之韓攻第196章 秦王玉璽第285章 大漢驃騎(三)第89章 擺脫第427章 決戰之韓守第144章 北上九原第417章 威逼利誘第542章 殺個回馬槍第420章 齊軍的弱點第387章 劍指淮南第273章 論楚軍第186章 匈奴人第377章 神箭由淵第50章 勇戰、謀戰第97章 離間計(中)第495章 血浸居延澤第346章 虎嘴奪食第142章 函谷關失守了!第281章 事態擴大第343章 商業氛圍第542章 殺個回馬槍第565章 父子(上)第147章 赳赳老秦第7章 十面埋伏·騎兵第390章 兵臨城下第363章 陳平獻計第432章 決戰之虎賁第86章 橫刀立馬第84章 網中之魚第397章 冠軍侯第29章 戰略決策(上)第4章 十面埋伏·水淹第76章 火燒臨淄第178章 秦軍的選擇第255章 風情酒娘第71章 去意第468章 落井下石第358章 封王風波(下)第137章 三大急務第572章 三十年後第47章 激戰正酣第532章 驚豔表現第518章 洗劫關中(五)第83章 名將周勃第555章 搶功第394章 大破蠻族第332章 巔峰對決(五)第178章 秦軍的選擇第316章 太子人選第197章 獻璽第505章 項莊的後宮第91章 金蟬脫殼(上)第427章 決戰之韓守第153章 天生媚骨第546章 烽煙起第294章 十年生聚第246章 三虎競食第319章 天降神兵第310章 破關第230章 避戰不出第87章 陷陣武卒第559章 破城而入第191章 懸羊擊鼓第381章 驚退第81章 危途第526章 稱帝第189章 招攬
第18章 馬鐙第362章 人口之爭第555章 搶功第567章 國號、年號第114章 三件大事第119章 血戰第441章 沔水之戰第132章 堵塞武關第76章 火燒臨淄第175章 復仇、救兵第159章 埋伏第227章 先下手爲強第570章 禪位、儲君第286章 大漢驃騎(四)第572章 三十年後第436章 狗急跳牆第200章 我回來了第207章 刺殺第164章 交易馬匹第149章 九原風雲第565章 父子(上)第268章 再滅大楚第11章 狼奔三百里第563章 詐降第367章 刺殺劉邦(三)第18章 馬鐙第343章 商業氛圍第1章 垓下之戰(上)第110章 棋子第87章 陷陣武卒第567章 國號、年號第403章 虎將第429章 決戰之韓攻第196章 秦王玉璽第285章 大漢驃騎(三)第89章 擺脫第427章 決戰之韓守第144章 北上九原第417章 威逼利誘第542章 殺個回馬槍第420章 齊軍的弱點第387章 劍指淮南第273章 論楚軍第186章 匈奴人第377章 神箭由淵第50章 勇戰、謀戰第97章 離間計(中)第495章 血浸居延澤第346章 虎嘴奪食第142章 函谷關失守了!第281章 事態擴大第343章 商業氛圍第542章 殺個回馬槍第565章 父子(上)第147章 赳赳老秦第7章 十面埋伏·騎兵第390章 兵臨城下第363章 陳平獻計第432章 決戰之虎賁第86章 橫刀立馬第84章 網中之魚第397章 冠軍侯第29章 戰略決策(上)第4章 十面埋伏·水淹第76章 火燒臨淄第178章 秦軍的選擇第255章 風情酒娘第71章 去意第468章 落井下石第358章 封王風波(下)第137章 三大急務第572章 三十年後第47章 激戰正酣第532章 驚豔表現第518章 洗劫關中(五)第83章 名將周勃第555章 搶功第394章 大破蠻族第332章 巔峰對決(五)第178章 秦軍的選擇第316章 太子人選第197章 獻璽第505章 項莊的後宮第91章 金蟬脫殼(上)第427章 決戰之韓守第153章 天生媚骨第546章 烽煙起第294章 十年生聚第246章 三虎競食第319章 天降神兵第310章 破關第230章 避戰不出第87章 陷陣武卒第559章 破城而入第191章 懸羊擊鼓第381章 驚退第81章 危途第526章 稱帝第189章 招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