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要對巴蜀用兵?

祭祀完祖廟,接着便是歲初大朝!

歲初大朝盛況空前,江東治下五郡六十八縣所有的縣令、縣長都要參與朝會,所有縣尉以上武官也要列席,楚王宮的大殿上,除了有座席的二十來個文武重臣,其餘的兩百多個文官武將卻只能在左右兩班站着朝會了。

左右兩班的文官武將中間多了不少生面孔。

不過,也少了好幾張熟面孔,繼亞父范增之後,吳郡太守叔孫貫、丹陽太守屈懿以及會稽太守伍起也先後病故,到現在,擔任各郡太守的全都是從太學出來的年輕學子,他們都是新法的得益者,同時也是新法的堅定擁護者。

羣臣象徵性地奏報了幾樁吉兆,歲初大朝就結束了,接下來便是盛大的國宴。

這其實跟後世的企業年會差不多,參與歲初大朝的文官武將就是企業員工,他們辛苦了整整一年,爲大楚國創下了不少業績,項莊這個老闆理應花點銀子請大夥聚聚,好好地吃上一頓大餐,藉此勉勵這些員工明年更加努力地工作。

等到筵席流水般呈送上來,文官武將不禁大聲喝“彩”。

這十年來,楚國的人口一年多過一年,糧食收成一年超過一年,國勢一年強過一年,這國筵也是一年更比一年豐盛了,及至今年,連縣令、縣尉這樣的小官也能吃上山珍海味,喝上宮廷御醞的五年窖藏白酒了。

這十年,楚國的大局雖然平穩,卻也並非風平浪靜。

有兩次,楚國跟樑國都因爲邊境磨擦險些走到了戰爭的邊緣,這兩起事件的背後全都有漢軍的推手,考慮到楚國正處於變法的關鍵時期,府兵也沒練成,此時若是跟樑國爆發全面衝突,則難免影響變法進程,因此項莊選擇了妥協。

爲了這件事。桓楚、季布、高初、龐鈺等大將很是生了一段時間的悶氣,因爲事端明明是樑軍先挑起的。且吃虧的也是楚軍。可最終的結果卻是上大夫武涉出面,攜帶了上千匹好馬外加五百壇折酒前往定陶向樑王彭越賠禮道歉。

當然。這十年來項莊也沒有閒着。在坐等變法出成果之前,項莊也利用烏木崖兩次在齊國製造“祥瑞之兆”,又是紫氣東來,又是青龍繞樑三日始匿,試圖挑唆韓信稱帝,韓信也的確有些心動,不過最終卻在婁敬的勸說下打消了稱帝的念頭。

在屈不才的努力之下,烏木崖還成功地實現了對南越國的滲透。

在經過精心準備之後,屈不才挑唆南越國的故秦將士發動了兵變。雖然最終沒能推翻越佗的統治,不過也並非毫無收穫,超過二十多萬楚國壯丁打破橫浦關回到了江東,二十多萬壯丁的迴歸,極大地緩解了江東的壯丁荒。

要知道,因爲秦末的連年戰亂,江東的男女比例已經超過一比二,隨着這二十萬壯丁的迴歸,再加上楚國效仿漢國施行了均瑤役、平算賦的國策,廣大黎庶百姓的負擔已經極大地減輕,江東的育齡婦女很快就出現了生育高潮。

十年間,江東總計近百萬的育齡婦女至少生育了三百多萬幼嬰,最終活下來的幼嬰也超過了兩百萬,再加上驟然迴歸的二十多萬壯丁,楚國的總人口已經從十年前的兩百六十多萬激增到了現在的將近五百萬人,不過壯丁仍然只有百餘萬。

百萬壯丁要養活五百萬人,所以楚國的壓力還是蠻大的。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楚國的手工業和商貿業已經相當發達,因而可以通過貿易從中原各國以及南越國掠奪糧食,以彌補江東的糧食短缺,到目前爲止,設在秭陵城郊的太倉裡已經積儲了超過百萬石米糧,足夠支撐一場大型戰爭了!

此外,項莊還成功地挑起了韓國跟趙國之間的戰爭,不過在劉邦出面干涉之後,兩國便很快停戰,由此可見,劉邦在各路諸侯王的心目當中還是極有威信的,既便是韓信,在劉邦沒有作古之前,也是不敢貿然稱帝。

由於項莊的穿越,歷史已然發生了一連串的變化。

歷史上的劉邦只活了六十二歲,然而這個時空的劉邦卻已經六十九歲了,而且根據烏木崖提供的情報,現在劉邦身體康健、能吃能喝,竟是絲毫不見老態,看起來,劉邦老兒至少還有十幾年可活!

這十年間,漢國同樣處於變法的關鍵時期。

所以劉邦也暫時顧不上找項莊的晦氣,只是聽從張良的建議做了兩回幕後推手,試圖挑起樑國跟楚國之間的戰爭,不過最終並未能得逞。

此外,這十年間漢國也在不斷地遭到匈奴的侵襲,漢匈之間積怨頗深。

去年冬天,九原、漠北遭受了百年一遇的大雪災,匈奴人的牛羊牲畜凍死無數。

烏木崖昨天才剛剛傳回消息,說是劉邦已經聽取了張良的建議,決定在今春趁匈奴人元氣大喪之時對九原用兵,大漢上將軍周勃已經在膚施附近集結大軍,驃騎將軍呂臺也在河西大肆徵募月氏、休屠、渾邪等部落的胡人騎兵。

看樣子,劉邦是準備要收復九原,徹底解除匈奴的威脅了。

這便給了楚國可趁之機,一旦漢軍跟匈奴開戰,那這場仗的規模就小不了,短時間內只怕也結束不了,如此一來,漢軍可就沒有多少餘力顧及別的方向了,如今楚國的變法已經告一段落,各郡府兵也基本練成,是時候對外興兵了!

值此緊要關頭,項莊可得跟幾個心腹大臣好好合計合計。

所以,項莊只在國宴上露了一下臉便不見了,項莊倒也識趣,他知道,有他在場這些個文官武將根本就放不開,又有幾個大臣敢在他項莊面前失態?還不如走人,讓這些個辛苦忙碌了一整年的文官武將敞開了喝個痛快,也鬧個痛快。

要知道這些文官武將是真苦,變法可不是靠着嘴皮子說說就能成的,那得大量的官員下到基層去做大量的具體工作,包括項他、百里賢這樣的重臣,每天也有大量公務要處理。尤其是護法中郎將子車師,人都瘦了兩圈。可把他的夫人心疼壞了。

王宮大殿和大殿前方的廣場上人聲鼎沸。兩百多官員正在開懷痛飲。

西側偏殿裡卻顯得氣氛凝重,無論是高踞首席的項莊。還是左右下首的項他、項佗、百里賢、畢書。武涉等幾個重臣,全都是神情凝重。

項莊的目光忽然落在了畢書身上,道:“學劍,府兵都練成了吧?”

所謂府兵,就是在各郡設一個折衝府,由折衝府從各郡壯丁中選拔精壯之士,然後分爲四個部按季度輪流集訓。

府兵集訓期間,一應口糧全部由國庫統一提供,不過府兵的兵器鎧甲得自備。被選中的府兵雖然要額外支出一筆錢用於購買武器鎧甲,每年還得抽出三個月的時間集訓,卻很少有府兵發牢騷,更沒人願意主動退出。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獎勵軍功課。

獎勵軍功課明確規定,斬殺一名甲士便可獲爵一級!

在軍功和爵位的誘惑下,府兵們全都眼巴巴地盼着打仗呢。

早在十年前,畢書就已經着手改革軍制,在楚國全面推行府兵制,到現在,楚國的府兵制已然基本成形!

當下畢書衝項莊拱了拱手,答道:“回稟大王,各郡府兵已經全部練成,五大營計有步軍二十餘萬,其中盾甲兵十萬,長矛手六萬,飛矛手兩萬,弓箭手兩萬;另有騎軍四萬,戰馬六萬餘匹;水軍兩萬,大小戰船五百餘艘!”

其中飛矛手是楚軍獨有的兵種,其實就是西方的投槍兵。

面對騎兵時,投槍兵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可是當交戰雙方的主力都是步兵,並且戰局已經陷入膠着時,投槍兵就能夠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不管怎麼說,標槍的近距離殺傷力都要遠遠勝過長弓跟硬弩。

項莊算了算,三萬禁軍再加二十六萬府兵,差不多就是三十萬大軍了。

除了各郡必要的駐軍,差不多可以調集二十五萬人左右,二十五萬大軍說多不多,說少卻也是不少了,要知道,這可是二十五萬訓練有素的正規軍,而不是項羽、劉邦爭霸時臨時募集的民壯,雙方的戰鬥力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上。

畢書話音方落,項他便憂心沖沖地道:“大王,既便二十多萬府兵已經練成,既便上大夫真能夠說服臨江王、淮南王一道出兵,可是蜀道艱險,大軍行進不易,糧秣輜重的轉運更是難上加難,遠征巴蜀這仗,可着實不好打哪。”

聽項他這意思,項莊好像有意要對巴蜀用兵?

項莊沉吟片刻,又問百里賢道:“子良,你覺得呢?”

百里賢搖了搖羽扇,淡淡地道:“如果漢軍果然要跟匈奴全面開戰,臣以爲這便是我大楚謀取巴蜀的絕佳契機。”說此一頓,百里賢又道,“巴蜀方圓足有千里,溝渠縱橫、土地肥沃,可謂天府之國,此時不取更待何時?”

ps:最近書評區有不少人在說怪話,本不想理會,可轉念一想,爲了不讓剛閱讀本書的讀者被這些別有用心之徒所誤導,還是說幾句。

的確,第五卷跟第六卷之間時間跨度很大,但這原本就在大綱之中。

因爲第五卷的變法圖強已經基本上交待清楚了,而變法要想出成果,沒有十年八年是絕無可能的,這麼長一段時間,如果只寫到南越國挖人,再到南洋找棉花,到中東找阿拉伯馬,未免太也無趣,所以就直接跳過了,跳到楚國變法完成,軍制改革完成,此時,漢國也完成了變法,中原各國也基本上完成了休養生息,這樣,戰爭纔會激烈,才更有利於劍客的發揮,接下來,就是連續不斷的戰爭戲了。(未完待續)

第136章 尉繚的眼光第237章 大勝第132章 堵塞武關第93章 三渡河水第543章 只打趙軍第316章 太子人選第94章 意外發現第183章 九原大較第35章 劉邦進山第525章 祥瑞之兆第252章 編戶齊民第355章 敕封其爲荊王第480章 合縱連橫(八)第361章 劉邦氣壞了第40章 死戰第194章 上位者第226章 滅國之戰第418章 羌氐聯軍第17章 大破樊噲第162章 離間林胡第369章 圍齊救趙第420章 齊軍的弱點第217章 斬殺項冠第22章 過江第369章 圍齊救趙第236章 楚軍威武第489章 割讓三川郡第306章 決死一戰第548章 將陳平獻於楚王第363章 陳平獻計第492章 單于庭第16章 張網以待第37章 張良的反擊第41章 仍在掌握第271章 父子相見第209章 從頭查起第369章 圍齊救趙第267章 滅楚第123章 殘月第429章 決戰之韓攻第155章 聯姻第419章 大破羌氐第210章 公輸紙第47章 激戰正酣第401章 齊王,在下等你多時了第207章 刺殺第458章 瘟疫(下)第149章 九原風雲第210章 公輸紙第194章 上位者第386章 太學第557章 直取咸陽第507章 詔獄第266章 滅國棋第489章 割讓三川郡第510章 蒙家四虎第426章 決戰之畢攻第253章 山陰縣尉第416章 射殺第277章 驃騎將軍第160章 屠殺第187章 單騎退千軍第318章 對峙第544章 滅火第565章 父子(上)第439章 英布之謝幕第61章 奇襲敖倉(中)第532章 驚豔表現第458章 瘟疫(下)第413章 損失慘重第286章 大漢驃騎(四)第259章 秋糧第1章 垓下之戰(上)第295章 要對巴蜀用兵?第327章 下戰書第477章 合縱連橫(五)第446章 調虎離山第137章 三大急務第2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15章 張良計第512章 妾不如偷第24章 環首刀?橫刀?第160章 屠殺第79章 十面之網第415章 斬使第565章 父子(下)第140章 龐鈺用兵第474章 合縱連橫(二)第346章 虎嘴奪食第35章 劉邦進山第481章 合縱連橫(九)第47章 激戰正酣第561章 兄弟鬩牆(中)第208章 天炎第296章 戰術欺騙第377章 神箭由淵第467章 託孤(下)第332章 巔峰對決(五)第564章 廢立第268章 再滅大楚
第136章 尉繚的眼光第237章 大勝第132章 堵塞武關第93章 三渡河水第543章 只打趙軍第316章 太子人選第94章 意外發現第183章 九原大較第35章 劉邦進山第525章 祥瑞之兆第252章 編戶齊民第355章 敕封其爲荊王第480章 合縱連橫(八)第361章 劉邦氣壞了第40章 死戰第194章 上位者第226章 滅國之戰第418章 羌氐聯軍第17章 大破樊噲第162章 離間林胡第369章 圍齊救趙第420章 齊軍的弱點第217章 斬殺項冠第22章 過江第369章 圍齊救趙第236章 楚軍威武第489章 割讓三川郡第306章 決死一戰第548章 將陳平獻於楚王第363章 陳平獻計第492章 單于庭第16章 張網以待第37章 張良的反擊第41章 仍在掌握第271章 父子相見第209章 從頭查起第369章 圍齊救趙第267章 滅楚第123章 殘月第429章 決戰之韓攻第155章 聯姻第419章 大破羌氐第210章 公輸紙第47章 激戰正酣第401章 齊王,在下等你多時了第207章 刺殺第458章 瘟疫(下)第149章 九原風雲第210章 公輸紙第194章 上位者第386章 太學第557章 直取咸陽第507章 詔獄第266章 滅國棋第489章 割讓三川郡第510章 蒙家四虎第426章 決戰之畢攻第253章 山陰縣尉第416章 射殺第277章 驃騎將軍第160章 屠殺第187章 單騎退千軍第318章 對峙第544章 滅火第565章 父子(上)第439章 英布之謝幕第61章 奇襲敖倉(中)第532章 驚豔表現第458章 瘟疫(下)第413章 損失慘重第286章 大漢驃騎(四)第259章 秋糧第1章 垓下之戰(上)第295章 要對巴蜀用兵?第327章 下戰書第477章 合縱連橫(五)第446章 調虎離山第137章 三大急務第2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15章 張良計第512章 妾不如偷第24章 環首刀?橫刀?第160章 屠殺第79章 十面之網第415章 斬使第565章 父子(下)第140章 龐鈺用兵第474章 合縱連橫(二)第346章 虎嘴奪食第35章 劉邦進山第481章 合縱連橫(九)第47章 激戰正酣第561章 兄弟鬩牆(中)第208章 天炎第296章 戰術欺騙第377章 神箭由淵第467章 託孤(下)第332章 巔峰對決(五)第564章 廢立第268章 再滅大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