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逃跑的藝術

公子圍回車後,楚王親自迎接。他摘下隨身的佩劍,又親手從自己的戰車上挑選了一把品相最好的戰戟,親手遞給公子圍,鄭重叮嚀:“弟弟,這把戟與這把佩劍都是風胡子親手鍛造,劍名爲龍淵,劍色青青。觀其狀,如登高山,如臨深淵”,哦,如果連風胡子鍛造的武器也比不上晉國人,那麼這場仗就沒法打了

風胡子是楚國著名鑄劍師,他鑄造了一把青銅劍,名爲龍淵(也有記載說龍淵爲鐵劍),另外鑄造了兩把鐵劍一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有楚國鐵劍的記載。而另兩把鐵劍就是著名的泰阿(太阿)劍、工布劍。太阿後來成了秦王佩劍,荊柯刺素王時。秦王就是用太阿劍砍斷了荊柯的腿”

龍淵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青銅劍。傳說這還是一柄仙家寶劍,擁有它的人等於在修仙修道路上有了捷徑”然而,青銅器雖好,卻不是稍稍努力一下就能戰勝鐵器的,或許。頂尖的青銅器是能戰勝某家爛菜刀的。但魏舒手中的武器也不是凡品,乃是趙氏出產的共析鋼劍中的精品一於是,公子圍再戰,兩柄“仙家利器。眨眼間毀滅在魏舒手上。

這次魏舒不打算放過公子圍了。他砍斷公子圍武器之後,立玄驅動戰車追逐着公子圍,打算活捉對因爲此時,晉國的騎兵已經在周圍冒頭了,魏舒的牽制任務已經完成,他便撕下了虛情假意的貴族風度。

楚軍將領子駢見狀,急忙對楚王說:“事情緊急了,晉人已經突進到我軍左右,他們的騎兵快捷,我們來不及調動兵力救援,甚至來不及逃命了,臣請大王脫下身上的鎧甲。領着左廣暫且撤入村中,我穿着大王的鎧甲坐在車上。冒充大王,或許能夠瞞過晉國人眼睛。

楚王二話不說,爽快地脫下身上的鎧甲與子駢交換,臨走時,他依依不捨的承諾:“子駢放心,你若不幸遇難,寡人一定照顧好你的後代。”

楚國王旗依舊在屹立,但王旗周圍多了一些晉軍的旗幟,晉軍的盔纓彙集成一片跳動的海洋,他們左右馳騁着,像驅趕受驚的小雞一樣驅趕着楚軍。有了晉國騎兵的幫手。魏氏士兵也撕下了虛僞的貴族禮貌。凶神惡煞地轉身,對着留在戰場上的右廣反覆衝擊、蹂躪。

首先發現王旗遭圍攻的楚軍大將息桓大聲驚叫:“不好,大王陷入危機,我得回去救援

子強大聲招呼:“息桓,不要管後面,我們被晉國人粘住了,你一旦率先後撤,必將引起全軍崩潰。大王身邊還有左右兩廣,尚能支撐,你一旦後撤,全軍崩潰後,大王就更危險了。”

息桓搖頭:“我不能姿視大王受到攻擊而不去救援,你只管繼續戰鬥。救援大王的事情交給我吧

於是,息桓引軍撤退。

楚軍將領子盂見到這種狀況,也嘆了口氣:“我不能坐視大王受到圍攻,請讓我學習息桓吧。”

連續兩名貴族引領着他們的領主武裝後撤,本來就三心二意的楚軍立玄陷入崩潰。當時,楚軍將領子捷正在衝鋒,聽聞消息後也想增援楚王。但他的戰車急切間調不過頭來,車輪陷入一片血窪中,車身失去平衡。雖然御戎與車右都跳下來奮力推動車轅,戰車卻絲毫難以移動。

一名路過的晉國?軍官看着這羣貴族上上下下折騰,看不過去了,站在旁邊好心的提醒:“你們幾個楚國笨蛋。就不會把戰馬解下來,套在車後面,反向牽引戰車,等戰車走出泥濘之後,再調轉車轅嗎?。

幾名楚國貴族得到晉國?軍官提醒。洗然大悟,他們趕緊解下戰馬,如法炮製,,期冉,那名晉國官員一副好心腸的頻頻詢問:“要幫忙嗎?戰馬夠不夠力?。

子捷將車轅調轉,然後把戰馬重新套上了戰車,等子捷上了戰車,坐好,他衝那名晉國?軍官撲?哧一笑,說:“沒想到晉國人對逃跑也這麼在行?!”

那名晉國?軍官大怒,這纔想起了與楚國人的敵我關係,他一邊叫嚷着:“胡說,我明明是看到你們蠢笨,連戰車都不會擺弄,才特意提醒的”我一片好心,,別跑,做我的俘虜吧。”

子捷動作快,那名晉國?軍官吆喝當中,他已經催動戰車,竄入楚國逃跑的人叢當中此刻,楚軍人頭涌涌,全是後腦勺衝着晉軍的人。兵敗如山倒,而且這次兵敗,是楚軍有史以來第一次成建制、全面

潰。

以前楚國兵敗,還保留着部分建制。至少能夠保證楚王全身撤退,但這次兵敗,楚王身邊連個認識人都找不見。

網開始,楚王逃進村落裡,想依仗村落的地形進行防守,並重新整理軍隊,再度投入戰場與晉國人交手。然而,不一會兒,村寨後方已經出現了晉國騎兵的活動,驚慌失措的楚軍見到他們後方出現敵軍,以爲他們已經被包圍了,便顧不得堅守,顧不得楚王聲嘶力竭的招呼,邁開腳步向更南方逃竄,,

原本楚軍後撤的時候,幾大貴族還保留着自己的明武裝。但被亂兵,衝。他們也與部下失散了。某些性格型如的楚國貴族還想竭力約束部下緊接着。這些貴族也發現了在他們後方的晉國騎兵。於是,他們的努力徹底無效。

這是楚國人第一次與成建制的騎兵交手,在他們的理念當中,追擊戰不應該這樣打因爲通常戰車的速度有限,而且深受道路的限制導致可選擇的行進路線不多,一所以,往常的追擊戰模式是:撤退方節節抵抗,追擊方步步逼近,雙方都在爭奪有限道路的通行權。等到道路實在被廢棄物資填塞,追擊便終止了!

所以,一看到自己後方出現大股騎兵。楚軍將領第一個念頭是:我們被包圍了!晉軍已經突擊到我們後面了,我們被遺棄在戰場上,用來遲滯追兵的行動,,

隨着這個念頭的出現,接踵而來的戰場行爲則充分體現了個人一貫的性格:有的人執着的召集自己的家丁家將,一邊竭力擺脫晉軍的糾纏。一邊戰鬥着進入村落,反覆確認楚王的蹤跡,打算保護楚王逃脫。但可惜楚王也不是傻子,見到自己身後出現騎兵,他壓根沒有在村子裡停留,,

也有些人忠誠度不夠,見到這種情況,壓根不管楚王的存在了,只顧帶着自己的領主武裝向國內逃些人的盲動加劇了戰場混亂。放大了戰場恐慌,一隊隊楚軍在他們的影響下開始紛紛離潰,四散逃生”後者,更進一步加劇了領主貴族的恐慌。於是,戰場亂了套。

晉國騎兵的反覆衝擊,讓混亂不可遏止。偶爾有一小隊楚軍集結在一起,沒等他們商量出行進路線,一隊騎兵呼嘯而至,他們槍刺刀砍。眨眼間衝散了頑抗的人。而在這些人與晉人纏鬥的時候,楚軍的奔逃仍在繼續,無數楚軍路過這場戰鬥的時候,頭也不朝這裡扭一下,一心往自己家裡狂奔。

或許他們在想:我跑不過晉人的騎兵,只要跑過你們這些人就行了。

這時候,魏舒表現出他的貴族風度,他剛纔撒賴拖住了楚王,現在魏氏的軍隊離楚王最接近,而且緊緊貼着楚王不斷攻擊這時,爲了回報楚王對他展現的貴族禮儀,魏舒接連數次衝擊到楚王車駕前,又鞠躬告退。

魏舒很貴族,但他的反覆衝擊使得楚王集結不起來抵抗力量,使的楚軍的潰散不可逆轉。

當然,魏舒的存在也保護了楚王不被他人俘虜魏舒是貴族,他不願意侵害楚王,是展示自己尊重“王權。的態度,但趙氏騎兵卻沒那麼多顧忌,如果讓他們衝到楚王車駕前,把楚王俘虜了那是楚王的幸運。那樣,楚王好歹能留下一條性命,等他被獻俘給趙武后,趙武,估計也不好意思翻臉殺死一位君王。

可是,按照戎秋騎兵平常的表現,就怕他們不知深淺,見到這樣一位大將裝束的人物出現在戰場上。一擁而上刀劍齊下將楚王分屍”

魏舒纏着楚王不放,是在向其他人表明:這位是我的戰利品。按照戰場規矩,既然魏舒認定這是他的戰利品,恪于軍紀與戰場潛規則,其他人便不好過來搶奪於是,在這場兒戲般的追追逃逃中,楚王無暇組織軍隊抵抗,魏舒也霸住了楚王的車駕,使得別人不能橫加傷害。

日暮時分,楚軍退到了蕭魚軍塞。原本楚王還指望背後的秦軍能稍加抵抗,讓楚軍得以整理隊伍,沒想到秦軍根本不敢與趙武朝面,接到楚軍戰敗的消息,秦軍調轉車轅,連照面都不給直接回國了。以至於整個戰鬥過程中,趙武壓根就沒有感覺到秦軍的存在。

當夜,楚王在蕭魚營寨深溝高趙軍這次突擊的太快,後續部隊跟不上來,傍晚時分,他們馬力用盡之後,也開始與楚軍拉開了距離”在他們反覆突進扯出的包圍圈中。三萬多名楚軍成了戰俘,楚軍大將子捷也在其中。

楚軍敗退之後,趙武也拔營前進。他一邊招呼尾隨在身後的、晉國自願參戰的武士們上前,協助晉軍收攏俘虜。一邊催促宋國與鄭國調遣自己的軍隊加入戰場。對此,宋、鄭兩國爽快的答應了,如今勝敗已定。宋、鄭兩國加入勝利方,自然心甘情願。

第二天,楚王繼續在蕭魚休整。白天的時候,陸陸續續有零星的楚國潰軍彙集到楚國的王旗之下,到了中午時分,子強帶着一股最大的武裝到了,見到楚王安然無恙,子強嚎啕大哭:“大王,我昨天在野地裡四處尋找大王的車駕,黑夜裡到處是打着火把的趙氏騎兵,不得已,我們在野地裡睡了一覺,天矇矇亮的時候又四處尋找。

我聽說晉人已經繳獲了大王的車駕,以及全部儀仗與旌下(王旗),我以爲再見不到大王了,,嗚嗚嗚嗚

稍停,楚將子盂也出現了,他帶來了一個不幸的消息:“我聽說息桓已經戰死,我親眼看見他在村落口抵抗晉國的突擊,見到我的時候他要求我儘快尋找到大王,而他將爲我們儘量爭取撤退時間”我告辭後不久,聽到了晉軍的歡呼聲。有逃竄的士兵告訴我,息桓戰

楚王剛纔還在安慰子強,這一刻他悲傷的嚎啕大哭:“上天懲罰寡人。寡人不幸,打了楚國百年難遇的一場敗仗

楚王說這是“楚軍百年難遇的一場敗仗。”是有原因的這個時間。後方的趙武一邊向前推進,一邊聽人彙報戰果:“竟然俘虜了楚國大夫七人,楚國公族十一人”。

魏舒渾身顫抖。大聲的響應:“輝煌的大勝,難以想象的大勝!我們只用了六個師的兵力,就擊敗了楚國全國的軍力。

而且我們還數次逼迫楚王”這種勝利,晉國以並不曾享受到。”

趙武慢悠悠回答:“這是一場王對卿的戰爭;是一場華夏對蠻夷的戰爭;也是一場軍功授爵制下,新興武士階層對“官二代。的戰爭。這一仗過後,楚國,再也不是霸業爭奪戰中的主角”最多,只是一名旁觀者。旁觀者的名字,永遠寫不上記分牌

魏舒趙武二人正感慨着,子產跌跌撞撞的衝了進來,結結巴巴的請求:“元帥,我鄭國請求立刻攻擊陳國

趙武愣了一下,眼一眨,馬上問:“陳國發生了什每變故?。

子產也沒有隱瞞,他喘着粗氣。結結巴巴的說:“陳國國人暴動,執政慶虎,慶寅被殺,國君出逃。”

聞風而來的向戎舔了舔嘴脣。羨慕的說:“我怎麼沒遇到這樣的好事,陳國曆來與楚國通婚,即使百姓也心向着楚國,這才導致陳國背叛了我晉國陣營,然而,我怎麼也沒想到,大敵當前了,陳國國人反而鬧起了內亂?”

子產喘勻了氣,回答:“正是因爲大敵當前,所以陳國執政慶虎,慶寅強徵國人服役,修建、加固國都的城牆。因爲工期緊。慶氏非常緊張,築城的時候,務土的夾板不慎脫落了,監督築城的慶氏於是殺國人泄憤,引發國人不滿,繼而產生了暴動。”

“國人”也就是“自由民換句話說是“納稅人”他們向貴族交納稅收,按規矩應該得到領主的庇護。而不用自己承擔軍役。

這次慶氏是打着“國家危亡。的旗號,要求陳國納稅人額外的“無私奉獻”無償勞動以幫助君主加固國都的城牆。大戰臨頭,本該享受領主保護的自由民們在納稅之後還要無止境地無償勞動,本來就滿肚子不滿。而在修築過程中不小心出了事故,慶氏不去追究事故原因。反而認爲那些“無私奉獻”的人存心疏忽,如此行爲該屬於“賣國。”於是,慶氏打着誅殺“賣國賊”的旗號大肆殺戮本國納稅人以掩飾他心中的恐慌,也順帶恐嚇那些憤憤不平者。

沒想到,陳國百姓心裡都很恐慌,慶氏的火上澆油引起了“廣場效應”一人們生怕自己的行爲與別人不同。

大多數國人們認爲,既然這些人不能保護他們,那麼,就讓能夠保護他們的人,過來收他們的稅。於是,叛亂的陳國人殺了自己的執政。驅逐了國君《春秋》記載的“國人暴動”開始了。

此刻陳國像一顆熟了的桃子。就等人去採摘。一旦晉國聯軍挾大勝之威前往,按事先約定,這顆桃子就屬於鄭國了,也難怪向戎充滿了羨慕。反觀宋國,他們的攻擊對象蔡國,也是楚國的堅定盟友,但如今蔡國的兵力沒有受到絲毫損傷,以宋國的力量要想攻下一個三等國家,還是有點吃力的,與鄭國的輕鬆一比較,向戎嫉妒的要流口水。

趙武在沉吟,魏舒不滿的抱怨:“所有的戰利品中,楚國纔是最豐厚的一塊沃土。如今楚軍並沒退走。我們着急的分兵,恐怕不妥當吧?鄭國人還是等我們逼退了楚軍,再考慮攻擊陳國的事情。”

子產連忙辯解:“那到時。什麼都晚了,陳國國君雖然出逃,但陳國的公室還完好,萬一陳國人重新從公室裡推舉一名公子繼承君位,那麼陳國就有了主心骨,繼續攻打這個國家,就會傷亡很大

趙武點點頭:“我也是這麼想,所以我們要儘快攻克陳國的武昌城。以便我們面臨楚國增援的時候。將士們有一個立錐之地,”我決定了:我軍主力配合鄭國攻打陳國,那麼蔡國方面,請宋國一力承擔。”

向戎皺了皺眉:“傳說秦軍也到了戰場,按腳程推算,秦國人應該剛剛撤入蔡國,敝國獨立應付蔡國到不成問題,但如果秦國人也插手蔡國。那問題就大了。”

趙武想了想,回答:“既然這樣。我就派騎兵師隨你前往蔡國,不過。我的騎兵師非常寶貴,不能用來攻城,如果遇到硬仗,請一定事先通知我,得到我的許可才準使用騎兵師

宋國要求晉國人幫忙,也就是指望能狐假虎威一番,晉國人肯出一個騎兵師,向戎已經超出預料了。他趕緊答應下來:“我宋國戰車五百乘已經準備好了,只等“伯國。一聲令下。請放心,攻城掠地的事情。我們絕不用晉國插手。”

第1章 日誌二:兩個野人,也許三個第317章 自是中國無戎寇第339章 浪費是可恥滴第271章 我有了新的戰爭目標第122章 一場史詩上的攻城戰第112章 視覺盛宴第306章 所有人都不是旁觀者第319章 要打,你就來吧!第155章 魯國的三百勇士第10章 “禮物”引起的驚恐第43章 絕世猛將的絕殺(下)第215章 天下第一都城第34章 兩個女王的戰爭(下)第54章 我怎麼收稅,要你管?第187章 國小無英雄第251章 霸主的心思很難猜第73章 好快的箭_第83章 強力黨出擊第239章 迷霧重重的連弩第36章 你看到了什麼(上)第58章 我的插心劍第127章 專捏軟柿子第51章 打你沒商量第108章 大家都不容易第148章 光榮的死第286章 彷彿衝進一團迷霧中第1章 日誌二:兩個野人,也許三個第20章 急着出嫁的嬌嬌(下)第213章 饕餮盛宴第5章 一個春秋人給現代人的教育(全)第92章 兵臨城下第48章 那一場“鳥事”第9章 令人發抖的大“秘密”(上)第116章 鬱悶的霍城守第77章 國君用什麼還賬第22章 這種事能催嗎?(下)第191章 我們必須糾纏第155章 魯國的三百勇士第116章 鬱悶的霍城守第324章 富裕,也是一種天罰第242章 附庸國的士兵們第15章 領主“專利”(下)第336章 借幾根羽毛給我,如何?第239章 迷霧重重的連弩第164章 當鐵嘴碰上銅牆第252章 黃金鞋下不覺冷第260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168章 不自量力的結局第262章 他罵我了第179章 關於鯤鵬的傳說第316章 咱是內人第185章 一波三折第123章 王旗下的蛋第32章 雖是毒婦,卻是母親(上)第139章 百姓有權驅逐第160章 齊國猛士的風姿第3章 “滅口”的危機第54章 我怎麼收稅,要你管?第120章 春秋第五霸第9章 令人發抖的大“秘密”(上)第208章 省錢省的“盡善盡美第76章 製造“春秋第一討債高手”第49章 遭遇天下第二第333章 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第179章 關於鯤鵬的傳說第174章 魏氏的恐慌第37章 上古神農氏的傳說第111章 老牌投降國居然不投降第204章 鬼神的事情歸誰管第190章 兩個時代的交手第84章 春秋人的英雄情結第21章 怎麼像個摟錢的耙子(下)第84章 春秋人的英雄情結第331章 兵勢如水第303章 知道我在追你嗎第224章 魏氏的貴族風度第335章 披羽毛的不一定是鳥人第163章 天下雄城的陷落第38章 我們跟他拼了第53章 小公子哥的收藏第144章 釣大魚要下大餌第43章 絕世猛將的絕殺(上)第4章 煮出一鍋好湯,難(下)第325章 無恥的底線在哪裡第186章 綠帽子的誕生第185章 一波三折第200章 即將來臨的第77章 國君用什麼還賬第217章 好戰分子太多第32章 雖是毒婦,卻是母親(上)第246章 大戰前的古典祈禱式第162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124章 任他十路來我只一路去第193章 矛與盾的糾結第137章 真拿叛亂當玩耍第270章 着急着去挖坑第324章 富裕,也是一種天罰第45章 郤至的溫柔三連擊(下)第118章 國君的嘯叫
第1章 日誌二:兩個野人,也許三個第317章 自是中國無戎寇第339章 浪費是可恥滴第271章 我有了新的戰爭目標第122章 一場史詩上的攻城戰第112章 視覺盛宴第306章 所有人都不是旁觀者第319章 要打,你就來吧!第155章 魯國的三百勇士第10章 “禮物”引起的驚恐第43章 絕世猛將的絕殺(下)第215章 天下第一都城第34章 兩個女王的戰爭(下)第54章 我怎麼收稅,要你管?第187章 國小無英雄第251章 霸主的心思很難猜第73章 好快的箭_第83章 強力黨出擊第239章 迷霧重重的連弩第36章 你看到了什麼(上)第58章 我的插心劍第127章 專捏軟柿子第51章 打你沒商量第108章 大家都不容易第148章 光榮的死第286章 彷彿衝進一團迷霧中第1章 日誌二:兩個野人,也許三個第20章 急着出嫁的嬌嬌(下)第213章 饕餮盛宴第5章 一個春秋人給現代人的教育(全)第92章 兵臨城下第48章 那一場“鳥事”第9章 令人發抖的大“秘密”(上)第116章 鬱悶的霍城守第77章 國君用什麼還賬第22章 這種事能催嗎?(下)第191章 我們必須糾纏第155章 魯國的三百勇士第116章 鬱悶的霍城守第324章 富裕,也是一種天罰第242章 附庸國的士兵們第15章 領主“專利”(下)第336章 借幾根羽毛給我,如何?第239章 迷霧重重的連弩第164章 當鐵嘴碰上銅牆第252章 黃金鞋下不覺冷第260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168章 不自量力的結局第262章 他罵我了第179章 關於鯤鵬的傳說第316章 咱是內人第185章 一波三折第123章 王旗下的蛋第32章 雖是毒婦,卻是母親(上)第139章 百姓有權驅逐第160章 齊國猛士的風姿第3章 “滅口”的危機第54章 我怎麼收稅,要你管?第120章 春秋第五霸第9章 令人發抖的大“秘密”(上)第208章 省錢省的“盡善盡美第76章 製造“春秋第一討債高手”第49章 遭遇天下第二第333章 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第179章 關於鯤鵬的傳說第174章 魏氏的恐慌第37章 上古神農氏的傳說第111章 老牌投降國居然不投降第204章 鬼神的事情歸誰管第190章 兩個時代的交手第84章 春秋人的英雄情結第21章 怎麼像個摟錢的耙子(下)第84章 春秋人的英雄情結第331章 兵勢如水第303章 知道我在追你嗎第224章 魏氏的貴族風度第335章 披羽毛的不一定是鳥人第163章 天下雄城的陷落第38章 我們跟他拼了第53章 小公子哥的收藏第144章 釣大魚要下大餌第43章 絕世猛將的絕殺(上)第4章 煮出一鍋好湯,難(下)第325章 無恥的底線在哪裡第186章 綠帽子的誕生第185章 一波三折第200章 即將來臨的第77章 國君用什麼還賬第217章 好戰分子太多第32章 雖是毒婦,卻是母親(上)第246章 大戰前的古典祈禱式第162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124章 任他十路來我只一路去第193章 矛與盾的糾結第137章 真拿叛亂當玩耍第270章 着急着去挖坑第324章 富裕,也是一種天罰第45章 郤至的溫柔三連擊(下)第118章 國君的嘯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