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他罵我了

祈午剛纔沒說話,這時快如閃電的插嘴:“我們只知道遵守元帥的命令,看元帥馬頭所指而前進。”

張耀笑而不答”但範鞍是誰,他父親是晉國第二才子,範鞋的智慧也不簡單,他眼一眨,假裝沒注意眼前這二個疏離的態度,煽風點火說:“如今智氏離開了國內,元帥又有意讓國內每個大家族只保留一介。卿位,那麼智氏留下的卿個空缺會讓哪個家族繼任?

國內的中小家族都摩拳擦掌一張氏、祈氏能在這場談判中恪盡職守。我看下一介。崛起的家族,必定是你們兩人當中的一個。”

張耀與祈午目光相互碰撞了一下。立亥躲避開來,兩人不約而同的衝範鞍拱手:“下軍將說笑了,我們身在軍中,只是聽從元帥的吩咐而已。”

範鞍拍着大腿大笑:“叔向在國內反覆說:元帥確立了軍功投爵制。是在確立規則,是在確立標準,這份獎賞制度告訴人們成功的標準。只要你達到了這個標準,那麼就應該獲得相應的酬勞。如今,經過持續多年的戰鬥,士族階層逐漸充實起來,大家都仰望着執政府,說:目前卿位出現空缺,大夫階層應該向上升一升吧?大夫升位而騰出的位置,應該由士族向上遷升一下,這樣才能顯出公平來。

我看,今後智氏常年在外,國內的事務無法關注,雖然它還可以掛一個正卿的名義,但這個名義只是給了卓劃日應的級別待遇,國內的相應事物。終究要有人處理。

你們不知道嗎,這次我們晉國三卿常年出戰在外,國內的事務幾乎癱瘓了。幸好執政府推出了所謂“聯合辦公,的辦法,才讓國中事務沒有積壓如山。但我想,這種狀況終究要改變,而這次戰爭中曝露的種種問題,以元帥的智慧,他回國後必定會想法解決。

我準備進去跟元帥說:如今戰爭的規模越來越大,時間跨度越來越長,我晉國身爲天下唯一的霸主,身爲天下唯一“王,的管家。不能只有三個軍六個卿。比如這次兩軍出戰,三卿常年在外,國內就顯得運轉不靈,,這種情況不能繼續下去啊

祈午反問:“元帥每次向南推進戰線,總關法着交通、創利。我們走過的土地上,無數的商人承包着道路的修建工作,所以我們通向晉國的大路非常快捷,晉國的消息我們無有不知。沒聽說國內有什麼了不得的大事,因這場戰爭而耽擱了

張耀笑着補充:反而因爲這場戰爭而獲利無窮?”

範鞍雖然抱着掃瞅離間的心態過來,但春秋人終究樸實,他點頭承認:“沒錯,當初元帥率六個師出戰。國內的卿大夫們都很恐慌,想着大災之後執政領軍出戰,萬一不順利,我晉國要大禍臨頭了。沒想到戰爭進行的如此順利,更沒想到這場戰爭規模越來越大,越來越持久,當然,繳獲也越來越多。國內因爲你們豐富的俘虜、糧草。以及財富,竟然奢華而輕鬆的度過了大災之年。這一點大家都沒有

然而元帥常年出戰在外,國內終究是顧不上,比如這次齊國執政相殘事件,還有烏徐事件,還有秦國要求媾和這些都是大事,叔向已經迫不及待的要求元帥回國主持事務”,你瞧瞧,我一路前來,叔向絡繹不絕的把信送到我的軍中,我現在手頭有十多封信,都是要求元帥回國的。”

張耀與祈午聽到情況如此嚴重,趕緊說:“那還等什麼,我祈午領你軍隊入營安歇,我張趟帶你直接去見元帥,”

範鞍神情活像一隻哈巴狗,他乖順的將十多封信件遞給趙武,帶着討好的笑等待趙武的誇獎,但趙武並沒有拆開信,他將信掃到一邊,先是詢問了範鞍幾句,而後沉下臉來,責問說;“從你劉才的話裡,似乎信裡的內容你已經知道了誰給你的權力拆開我的信?你說叔向把信送給你”嘿嘿,不要侮辱我的智力,叔向的信肯定是通過驛路快遞給我的,叔向的智商沒有那麼低,不會讓你轉交這些信函。

不要狡辯了,我知道你引領着大軍一路南行,想必你走過的路上,完全控制了驛路的交通,所有傳遞到軍前的信都被你截留了,而且你把這些信件全部拆開了。你知道不知道,東郭離在你之前已趕到了軍營,他告訴我叔向有急事讓我回國,但因爲你的援軍遲遲未到,我又在這那都城下,白等了你七十天

範鞍面紅耳赤,他還沒來得及辯解。趙武從信函當中拿出第一封信來,那封信上沾着三根羽毛,表示這是一份急件:“這封信應該在四十天之前送達我這裡,叔向是急着詢問我對秦國的態度,以便他與秦國的談判當中把握方向,而你的截留信件行爲,卻讓它遲到了四十天

說完,趙武細聲細氣的繼續說:“豎子(罵人的話,相當於子。),如今你也到前線了,你身後的驛路將由別人管轄,難道你希望別人也像你一

範鞋一下子連辯解的話都說不出來,他滿頭冷汗的匍匐在地,嘴脣哆嗦的說不出一個字來。

範氏與趙氏不同,趙武這幾年四處摘花,廣結善緣,而範氏這幾年四處受敵。趙武一出戰就是兩年,範鞍可不敢想象,自己出戰兩年後。範氏在國內是什麼處境。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有人還截留通向範氏的信函,那麼範氏哭都來不及了。

趙武揮袖一掃,桌案上的信函散落到地上。趙武掃信的動作並不激烈,許多信函只是輕輕飄落到地面上。但信函的落地聲卻像一柄重錘。敲擊在範鞍的心上。趙武慢慢的站起身來,繼續輕聲說:“豎子,這些信函因你之故,都成了無效信息了,你身在前線小請記住我的一句忠告:規則的設立是爲了保護所有人的,是爲了給所有人一個公平的生存環境。當你踐踏了規則,公平就離你遠去,不要指望今後、被你踐踏的規則還能保護你。而造成這一切局面的,是你自己

說完,趙武揹着手,悠悠閒閒的走入後堂。

身後。範鞍滿頭大汗,他看着旁邊微笑的張超說不出話來,過了一會兒,聽到消息的祈午也趕來了,他見到範鞍仍處於震驚當中,勸告說:“範氏,元帥最後的忠告你要謹記在心,至於其它的,你不用操心。軍中自有律令在,我去勸告元帥回心轉意

範鞍喃喃自語:“元帥罵我了,他平心靜氣的罵了我,再次,我記的他罵了我兩次。”

張超憐憫的看着範鞍,催促說:“走吧,鞍,祈午進去了。你先跟我去帳外等候。”

祈午走入趙武的私人房間一鄆都城下聯軍的軍營,各個房間雖然按照軍中傳統稱之爲“軍帳小”但實際上。因爲擁有了趙武這個追求舒適的人,如今聯軍的軍營已經變成了一座小型城市,沒人再住進帳篷裡。大家住的都是磚石修建的屋子。趙武的私帳(臥室)是一套大型的四合院,春日的陽光裡,趙武正坐在天井裡欣賞歌舞。

這座天井的地面是由光滑的大理石鋪設而成的,大理石是用的“讓。西紅”大理石,這些出產於晉國的石頭鋪設的地面像朝霞一樣燦爛,在光如明鏡的石板上,趙武寵愛的楚姬。以及趙成寵愛的楚姬,一個舞蹈着,一個歌唱着,趙武在上面打着拍子自愕其樂,而趙成則坐在趙武的肩下,一邊品嚐着一種青綠的湯水。一邊與趙氏首席家臣齊策與東郭離低聲交談着。

祈午也不管歌舞的場面,他旁若無人的穿過了歌舞的隊伍。整了整身上的軍服,以軍禮參見身穿便裝的趙武:“中軍司馬、領“寇佐(首都警察局長),祈午參見元帥。”

趙武眼睛掃了一眼祈午,如今在政壇混跡多年的趙武,已經成了一個堪比韓厥的政壇老狐狸,祈午屁股一撅,他就知道對方拉的什麼屎,所以趙武打斷了對方的表演,直接了當的問:“那些婉轉的預言就不要說了,大道理我比你懂得多,有什麼事直接表態。”

祈午再度行了個軍禮:“範氏雖然被全國厭惡,但範鞍這次是代表晉國出戰的,元帥身爲軍中統帥小怎能在範鞍前來增援的時候惡語相向?。

趙武平靜的反問:“我責備錯了嗎?範鞍做得對嗎?”

祈午再度行了個軍禮:“我聽說元帥主張法律充滿鋼性,一件事情的處理決不能危害其餘的事情。範鞍有錯,未經審判,別人不能定他的罪,即使是元帥也一樣。如果範鞍經過審判之後,果然有錯,也應該由我這個軍司馬出面懲罰範鞍。而元帥在範鞍援軍剛剛抵達的時候。便出言辱罵援軍統領,這就是元帥錯了,我祈午身爲軍司馬,不得不前來責怪元帥。”

趙武扭了扭身子,反問:“他私自截留了我的信件,未經我許可拆閱,難道我就無權表達自己的情緒嗎?”

祈午恭敬的回答:“那麼我祈午要問,元帥表達的這份情緒,是否觸犯了刑律,是否危害了我晉國?”

趙成瞪大眼睛看着場中這場辯論,在這場辯論中,一向集尖嘴利的趙武居然步步退讓,最終還低下頭來,老實的承認:“既然軍司馬做出裁決,那麼我趙武願意服從這一裁決。”

祈午嚴肅的點點頭:“援軍士兵正在入營,元帥應該親自接見他們。並對他們趕來增援表示感謝小並按照規定撥付他們應有的物資,安排他們住宿,,

軍務事辦完了之後,我希望元帥親自向範鞍道歉,當然不是爲元帥的指責道歉,元帥的表態以及對範鞍的指責並沒有錯,只是時間與場合錯了。爲此,元帥必須求得範鞍的原諒,至於範鞍本人的錯誤,將由我在三天後進行公開審判,以警示後來者。”

着着不甘心的趙武。祈午繼續補充:“我晉國的軍隊現在都交在範鞍手皁,爲了我晉國將士們的安危。身爲元帥,你不能讓下軍將帶着情緒獨自戎守在這裡。這是你元帥當然的責任。兒訣的罪責一一一一一一我們應該給予範鞍一個公正的機會。讓他躲世悶使他身在那都城下,他依然能獲得我晉國的公正。犯下錯誤,他會得到公正的懲罰;立下功勞,他會得到公正的獎賞這一點,從不會因爲元帥的個人好惡而改變

趙武立起身子來,拱手向祈午拜謝:“我晉國有了叔向與祈午,這纔是今後晉國強大的保障,我錯了。現在我確實感受到了自己的錯誤,請讓我向軍司馬道歉,軍司馬,請把範鞍喊過來,我將誠懇的向他道歉,並求得他的原諒。”

不一會兒,範鞍被叫了過來。趙武想了想。又覺得意猶未盡,順便也將聯軍中各國統帥叫了過來,於是,這場道歉變成了一場正式的道歉大會,在各國統帥的鑑定下,趙武鄭重向範鞍道歉,他做的態度誠懇,讓範鞋心驚肉跳。

細論起來,這場衝突誰都有錯,範鞍截留了軍中信件,即使是範氏武士聽到這個消息,也不免心中怨恨。因爲今後相當長的時間裡,他們將戎守在前線,如果範鞍繼續做下去。被截留的信件可能是他們當中每個人的家信。

說實話,連範氏士兵都覺得趙武沒有錯,他身爲元帥,指責範鞋的行爲錯誤,那是理所應當,他的指責制止了範鞍今後採取類似的行動”範鞍是聰明人,趙武越是把他的行爲曝露在公正之下,並當衆向範鞍道歉,這意味着,隨後他扣押信件的行爲,受到的懲處越嚴重。你想,元帥都因爲自己謾罵的場合不對。如此公開道歉了,現在連他領下的家族武士都倒向了元帥方面,那麼等他接受審判的時候,誰會替他說一句好話。

範鞍被嚇的直不起身來,他汗林雨下,不一會兒,他站立的地面上留下了一小窪水跡,等趙武把他道歉的話說完,範鞍恐懼的已經站不穩身子,他匍匐在地上,驚恐萬分的回答:“元帥,範氏有罪,理所應當受到斥責,再着帥顯露出的公正,令我範氏無以立足,鞍知錯了。請元帥不要再說下去,你再說,我範氏只能自殺以謝衆人。”

範鞍這是哀求:您高擡貴手,放我範氏一馬吧。

趙武對這個問題沒有回答,他轉向中行吳平靜的交代:“我們的援兵到了,這就意味着我要立即起身回國了,下面的軍務由你主持,祈午與張耀也將隨我一同回國,但與楚國談判的事情不能停手,爲了讓楚國人安心,你可以着手修建盟誓臺

旁邊的向戎厚着臉皮站了出來。仰天豐笑一聲,插嘴說:“盟誓臺如果修建在楚國境內,恐怕楚國人會覺得羞辱,更況且等我軍撤走後,這座盟誓臺不免要歸楚國人享有,我聯軍勞心費力,白白便宜了楚國人。這可不行

趙武低下了頭,親切的問:“左師的意思是什麼?”

向戎舔着臉回答:“不如在我們宋國境內修築盟誓臺吧,楚國人聽到盟誓的地點選擇在宋國,也許就不會在這個細節上糾纏。”

向戎知道趙武建築大師的名氣,他也曾親眼觀察過武昌城,以及荊門附近的碉樓羣。宋國新近吞併了蔡國,蔡地百姓情緒不穩定,既然趙武打算修建一座宏偉的盟誓臺,那麼不如把地點選擇在宋國境內一向戎所說的宋國境內,其實指的是宋國新佔領的蔡地。

有這樣一座盟誓臺豎立在蔡國地盤上,既可以警示蔡人,告訴他們連楚國老大都屈服了,他們的反抗已經毫無價值,還是安心接受宋國的統治爲好。另一方面,趙氏留下的建築一向都以精美著稱,趙武這座盟誓臺,事後只要稍加修繕,沒準也能成爲宋國的一座軍事堡壘,宋國地處南方。緊挨着楚國,有這樣一座堡壘存在,尤其是這座堡壘還是雙方飾結和平條約的地方,想必楚國人也會刻意迴避,不會輕易攻擊盟誓臺所在的方向。

對此,趙武也沒深究,他遺憾的嘆了口氣:“我本來打算將盟誓臺修建在那都城下,讓楚國人永遠記住“城下之盟。的教,既然宋國這麼說,那麼就便宜了楚國人不甘心啊

向戎微微一笑:“豈敢耽誤元帥的計劃,在我看來,“城下之盟。完全可以先一步達成,而後雙方在盟誓臺鄭重立約,如此一來,什麼也不妨礙了。”

舟戎邊說,邊把目光轉向了子產,他的目光當中充滿祈求,子產領會了他的意思,上並解釋:“執政。按楚國現在的情況,楚王是不可能出城與我聯軍簽署城下之盟的。畢竟他是一國國君,不可能與一位卿大夫簽訂條約。

一般來說,盟約的達成分三個步驟,首先要雙方大夫商談盟約細節。等到細節談好了,由雙方的卿正式簽署盟誓,而後盟誓的卿各自帶盟約回國,求得本國國君的認可,最後,再由雙方各自派出自己的正卿。前往對方國都確認盟約的效果,這叫“蒞盟”

第226章 楚王好細腰第92章 兵臨城下第16章 軍國主義國家不好混啊(上)第93章 小國寡民的掙扎第二百九十八 掌天下第一的龜式狩獵第51章 打你沒商量第92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七十八章第270章 着急着去挖坑第51章 打你沒商量第203章 列國的福音第30章 口才太差,不能怨別人(下)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中)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上)第114章 憑啥我出錢第20章 急着出嫁的嬌嬌(下)第142章 無恥的巔峰第2章 日誌三·;我在春秋偷着樂第97章 揚眼中的“大國軍人”第260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164章 當鐵嘴碰上銅牆第315章 萬事無恆常第247章 第一回合第74章 咱們一起造新城_第165章 就是要侮辱你第332章 打完你,還要你獎賞我第256章 吃我的都給我吐出來第122章 一場史詩上的攻城戰第193章 矛與盾的糾結第296章 鶴舞河間第335章 披羽毛的不一定是鳥人第200章 即將來臨的第31章 伯樂我有,壓榨爲主(上)第49章 遭遇天下第二第280章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第266章 不給面子的宋國執政第318章 大家都在裝第170章 打你沒商量第50章 請容許我俘虜你第91章 一對翁婿兩個烏龜流第73章 好快的箭_第334章 咱給楚軍再挖一坑第236章 “中華第一刀”出世第56章 人不囂張枉少年第200章 即將來臨的第194章 誇的人無動於衷第6章 爲了生活,努力發明(下)第18章 有關“趙武”的歷史之謎(下)第122章 一場史詩上的攻城戰第329章 自是之後,天下無兵?第291章 滅代,還得由我來第159章 夕陽下的狂奔第22章 這種事能催嗎?(上)第11章 “回禮”太嚇人(上)第127章 專捏軟柿子第100章 順手牽羊第44章 當猛將遇到猛將殺手(下)第169章 陽奉陰違第134章 最堅定的承諾最第168章 不自量力的結局第336章 借幾根羽毛給我,如何?第153章 總是太心急第151章 傳統被羞辱者第331章 兵勢如水第130章 一隻老虎看住一羣羊第269章 牛人到哪兒都是牛人第240章 世界第一“連弩”的兇焰第118章 國君的嘯叫第32章 雖是毒婦,卻是母親(上)第176章 螳臂擋車第183章 我站在牆頭看風景第272章 國強民不富第41章 我幹嘛教別人聰明(下)第280章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第339章 浪費是可恥滴第30章 口才太差,不能怨別人(下)第49章 遭遇天下第二第186章 綠帽子的誕生第54章 我怎麼收稅,要你管?第5章 一個春秋人給現代人的教育(下)第151章 傳統被羞辱者第230章 觀衆太不配合第256章 吃我的都給我吐出來第4章 煮出一鍋好湯,難(下)第129章 我們無兵可戰了第45章 郤至的溫柔三連擊(下)第157章 你不過來,我去找你第302章 掏自家腰包第228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46章 輪到咱露臉了第154章 舉賢不避親的老大夫第215章 天下第一都城第234章 橘的種子長不出枳來第205章 智者之間的對話第312章 以卵擊石的博野之主第9章 令人發抖的大“秘密”(上)第293章 靜坐戰爭第35章 或許是場謀殺(下)第83章 強力黨出擊第336章 借幾根羽毛給我,如何?
第226章 楚王好細腰第92章 兵臨城下第16章 軍國主義國家不好混啊(上)第93章 小國寡民的掙扎第二百九十八 掌天下第一的龜式狩獵第51章 打你沒商量第92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七十八章第270章 着急着去挖坑第51章 打你沒商量第203章 列國的福音第30章 口才太差,不能怨別人(下)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中)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上)第114章 憑啥我出錢第20章 急着出嫁的嬌嬌(下)第142章 無恥的巔峰第2章 日誌三·;我在春秋偷着樂第97章 揚眼中的“大國軍人”第260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164章 當鐵嘴碰上銅牆第315章 萬事無恆常第247章 第一回合第74章 咱們一起造新城_第165章 就是要侮辱你第332章 打完你,還要你獎賞我第256章 吃我的都給我吐出來第122章 一場史詩上的攻城戰第193章 矛與盾的糾結第296章 鶴舞河間第335章 披羽毛的不一定是鳥人第200章 即將來臨的第31章 伯樂我有,壓榨爲主(上)第49章 遭遇天下第二第280章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第266章 不給面子的宋國執政第318章 大家都在裝第170章 打你沒商量第50章 請容許我俘虜你第91章 一對翁婿兩個烏龜流第73章 好快的箭_第334章 咱給楚軍再挖一坑第236章 “中華第一刀”出世第56章 人不囂張枉少年第200章 即將來臨的第194章 誇的人無動於衷第6章 爲了生活,努力發明(下)第18章 有關“趙武”的歷史之謎(下)第122章 一場史詩上的攻城戰第329章 自是之後,天下無兵?第291章 滅代,還得由我來第159章 夕陽下的狂奔第22章 這種事能催嗎?(上)第11章 “回禮”太嚇人(上)第127章 專捏軟柿子第100章 順手牽羊第44章 當猛將遇到猛將殺手(下)第169章 陽奉陰違第134章 最堅定的承諾最第168章 不自量力的結局第336章 借幾根羽毛給我,如何?第153章 總是太心急第151章 傳統被羞辱者第331章 兵勢如水第130章 一隻老虎看住一羣羊第269章 牛人到哪兒都是牛人第240章 世界第一“連弩”的兇焰第118章 國君的嘯叫第32章 雖是毒婦,卻是母親(上)第176章 螳臂擋車第183章 我站在牆頭看風景第272章 國強民不富第41章 我幹嘛教別人聰明(下)第280章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第339章 浪費是可恥滴第30章 口才太差,不能怨別人(下)第49章 遭遇天下第二第186章 綠帽子的誕生第54章 我怎麼收稅,要你管?第5章 一個春秋人給現代人的教育(下)第151章 傳統被羞辱者第230章 觀衆太不配合第256章 吃我的都給我吐出來第4章 煮出一鍋好湯,難(下)第129章 我們無兵可戰了第45章 郤至的溫柔三連擊(下)第157章 你不過來,我去找你第302章 掏自家腰包第228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46章 輪到咱露臉了第154章 舉賢不避親的老大夫第215章 天下第一都城第234章 橘的種子長不出枳來第205章 智者之間的對話第312章 以卵擊石的博野之主第9章 令人發抖的大“秘密”(上)第293章 靜坐戰爭第35章 或許是場謀殺(下)第83章 強力黨出擊第336章 借幾根羽毛給我,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