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吳將軍的前車之鑑後,那些本來盤算着送美人,送金銀的將軍夫人們,全都消停了。碰上莫主帥這樣寵妻無度,又專情的男人,只有嫉妒的份。
而且若真再送去,若惱了主帥夫人,到時候誰知道主帥夫人會到主帥耳朵邊上說什麼。這女人的枕頭風有多厲害,別人不清楚,那些夫人們心裡可一清二楚。
等劉月再赴宴時,就沒人再無聊的要送丫鬟給劉月了,當然這些夫人對劉月那是真的羨慕和嫉妒。
嫁人能嫁這樣的,少活幾年也值了。當然也有一些夫人鼓起勇氣問劉月,到底如何才能訓服男人,讓男人不去偷腥,不去納妾呢?
劉月對於這些夫人問題,真是哭笑不得,什麼事兒。不過劉月知道這些夫人也真是病急亂投醫了,而且劉月也真想同這些夫人解釋清楚,不是自己有法子防着男人不納妾。
自己若真有這法子,一定盡心盡力的教給大家,讓大家都不必受妾室的閒氣,不必獨守空房,可是這些真不是自己能辦到的。
現在劉月總算明白了,如果一個男人真的愛你,他的眼裡根本容不下其它的女人時。不管任何的原因,都不會令他去納妾,更不會另他讓你受半分委屈。
南宮明雖然愛自己,爲自己生,爲自己死,可是在納妾上面,他卻不能做到自己要的。而且在後宮裡面,因爲這樣那樣的原因,自己受的委屈少嗎?
看似獨寵,看似風光,其實那份寵愛只是相對其它可憐的妃嬪而言,對於自己來說,那份寵儂卑微的可笑。南宮明就像山珍海味,確實美味,讓人回味無窮,可是呢?
山珍海味如果天天吃。也會膩,也會覺得寡淡無味了。相反莫離就像清粥小菜,雖然清淡,可是卻最對自己的味口。而且吃再多也不會膩味。
不過劉月沒敷衍這些夫人,只說這不納妾不是自己有本勢,而是莫主帥一心爲民,不願意納妾,不願意花心思到女人身上。
劉月的話雖然大家不大相信。可是事實就是如此,送到府裡的美人,確實是莫主帥自個送回吳將軍府的呀!
劉月的這翻說法,無意中卻將莫離推上的最高點。一個不貪財,不好色,不貪歡的大元帥,一心爲百姓,這是多難得呀!
老百姓們自然都希望皇帝能愛民如子,能體恤民意,能以百姓爲重。不要貪圖享樂。不要一味的只知道吃喝玩樂。如果做皇帝的不好色,不貪圖玩樂,這自然是老百姓的福音了。
所以一時之間,老百姓對莫主帥的推崇,直接更上一層了。而那些想納妾的男子,也讓自家夫人頂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人家主帥都不納妾,一心爲國爲民。尋常百姓就更該知足常樂,任什麼去貪圖美人,不顧正室的臉面呢?
吳大人滿面愁容。怎麼會這般呢?自己夫人的字跡自己絕對認得,不會有問題的。看來太皇太后果然對夫人施壓了,夫人迫於壓力才寫了這封信。
吳大人想明白了,又接着往下看。信裡的意思很明確。主要就是希望自己能想法子說服莫主帥同意議合,不要攻打山海關。
想想這根本不可能,且不說現在收服了五城,離山海關就差那麼一步了,就說莫家軍的士氣,怎麼可能同意議和呢?
太皇太后分明是癡人說夢話。真當自己是全能的,能把死人說活,能把活人說死嗎?
這國家大事也得有個譜吧,如果兩軍實力差不多,倒可以談談議和之事。問題是現在的情況於莫家軍有利,相反於臭名昭著的太皇太后不利。
京城的亂都不必自己再重複,或者再想一遍了。這等情況,民心早就散了,失了民心如何讓百姓支持太皇太后。
看來太皇太后自己也很清楚眼下的形勢,所以纔會急於求和,而且還逼到夫人頭上了。
吳大人雖然不擔心夫人受苦,可是也擔心太皇太后狗急跳牆,到時候如果傷害到夫人或者兩個孫女的性命。自己百年之後又如何面對夫人呢?
吳大人心思百轉千回,拿着信又重新看了一遍,結果地意外有了發現。原來如此,原來夫人果真不願意。吳大人終於笑出聲來,笑的很滿足。
夫人真的幫了自己一個大忙。而京城的形勢眼下也是亂透了,如果能想法子讓夫人離京,保證她們的安全,那該有多好呀!吳大人思前想後,還是決定再見一見莫離。如果能求莫離幫忙,把老妻和孫女們帶離京城,想必自己也無後顧之憂了。
吳大人現在越來越認同老妻的意見,支持莫離是沒錯的,哪怕揹負罪名,也不能看着百姓流離失所。助紂爲孽,到時候纔是無顏面對祖宗呀!
而且現在夫人的意思是讓自己支持莫離,而不僅權只是拖,反而是明面上支持莫離。
吳大人決定好好考慮一翻,忠君愛國的思想沒錯,可是如果要幫助太皇太后這樣不仁不義,不守婦道,冷血無情,心狠手辣的婦人。吳大人倒寧願將來背上罵名,吳大人想來想去,終於心中明瞭了。
莫離看完吳大人手中的信,又按吳大人的方法,重新反過來看了一遍。
臉上露出一絲笑意,同時更加擔憂京城百姓的安危,照吳夫的說法,太皇太后現在已經顧不得許多了,只管招兵買馬,
連百姓基本的生活都不能保證,各地的官員又只顧着貪銀子,最後苦的還是百姓。
莫離雖然有眼線在京城,也多多少少把京城的情況知道一切,可是卻依然願意相信,這些也許只是最嚴重的一部分,現在按吳夫人的說法,全國的情況皆是如此。
看來自己必需要加快進程了,不能眼看着百姓流離失所。戰亂雖然會讓百姓受苦,可是由那個毒婦這樣統治,就算沒有戰亂,結果也沒好到哪裡去。
吳大人突然朝莫離拱手:“莫主帥,我想求你幫我救夫人孫女離京,她們在京城早晚會有事。眼下太皇太后只是逼她們寫一封信,也許下次就是拿她們的性命做要挾了。
我一直以爲忠君愛國,不讓戰事發生就是對百姓好。可是眼下看來,若沒有明君,不發生戰事,天下太平。可是呢?有這麼個君主,老百姓的生活倒不如發生戰亂,至少還有一個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