侂胄登場篇

侂胄登場篇

1194年7月5日,程序在先帝趙昚的棺槨前走完!宋光宗趙惇被廢爲太上皇,新皇帝、趙惇的次子、宋寧宗趙擴上位,卻不料突然間卡殼了!

趙擴說什麼都不同意“恐負不孝名”趙汝愚答“天子當以安社稷、定國家爲孝。今中外人人憂亂,萬一變生,置太上皇於何地”可趙擴仍然繞着柱子躲避,一心想逃跑,多少內侍阻攔都不管用!關鍵時刻,一個人影衝了上去,最醒目的地點,留下了永恆的影子!

韓侂冑搶在所有人之前,抓住了新皇帝的胳膊,和他一起在柱子邊亂轉!這是最出彩的時刻、最歷史的時刻!政變…呸!是內禪已經成功了!他再也不必躲藏起來,當然要及時露臉,顯示存在…

這兩個人親密地糾纏在一起,像是韓侂冑在拉着新皇帝,更像無助的新皇帝扯住了韓侂冑,從而得到了依靠!兩個人從這一刻起,奠定下長久的信賴和友誼!

混亂被吳太皇太后一聲斷喝結束!她命人取過一件龍袍,喝道“我來給他穿上”趙擴仍不停地躲藏,喊着“告大媽媽,臣做不得,做不得”

吳太皇太后大聲喝令他站定,取過龍袍,親手爲他穿上。她看着這位新皇帝,突然間流下眼淚“我見你公公(宋高宗趙構)禪位,又見你大爹爹(宋孝宗趙昚)禪位,現在見你爺(宋光宗趙惇)禪位,今天卻見你這模樣”也算是百感交集吧。吳太皇太后堪稱南宋史的見證者,她親歷趙構、趙眘、趙惇、趙擴等四位皇帝的上位及前三者的落幕,一生至此,難免感慨…

內禪結束,趙擴成爲南宋第四任皇帝宋寧宗!

皇宮深處、大內寢宮裡,宋光宗趙惇卻對這些一無所知!最初通知他的人是他的親信閹貨楊舜卿。第二個是國戚韓侂冑,趙惇直愣愣地看、硬生生地問。最後轉過身向裡躺去,誰也不再搭理…

這是他生命中最後6年裡的主色調!他先是牢牢守住了自己寢宮,無論誰說什麼,他都絕不搬出去!按理,他是太上皇,要給新皇帝騰地方。而宮外面也給他選好了新家,先是在原秘書省,後是他老婆李鳳孃的外第,名叫“泰安宮”可他就是不去,於是只好新皇帝搬家!

趙擴也無奈。他爸可對他爺爺不孝,而他卻不能對他爸不孝!他決定每5天探望一次趙惇,文武百官每月探望兩次,比當年他爸探望他爺爺的法定次數還要密集些…

可很遺憾,都沒成功!趙惇是個始終如一的人,當年決不看爹,現在也決不讓兒子看!他每天緊緊關上房門,呆呆坐在角落裡,想着從前的是非得失。想得久了。偶有心得,他會突然間怒形於色,痛罵自己,有時傷心得沒法剋制。嚎啕痛哭,更多時他喃喃自語,像是和很多人爭論很多的事情…

每當這時,李鳳娘就再次出場了!這女人終於暴露出了真正成色。她之前之所以無往而不利。完全是因她的公公、孝宗皇帝在乎皇家臉面,真是打咬牙齒和血吞,不讓外人見笑。她才能依仗着無恥、潑辣、尖酸、狠毒等人世間女子最醜陋惡習佔據了上風…

現在她公公死了,她的丈夫又被廢了,於是,她的好日子也到頭了!政變也好、內禪也罷,根本沒任何人搭理她,就當她是一團污穢空氣而已…而她什麼都做不了,眼睜睜看着失去了一切,只能陪着她的瘋丈夫困坐愁城,躲在一間寢宮裡苦悶地熬日子…

大家都知道,生存空間大小直接影響生存者的情緒。趙惇從前主宰整座皇宮,每天歌舞宴飲,連他老爹病重去世期間都沒耽誤過,何等逍遙自在。到現在只守着一間寢宮過日子,這差距實在太大了!很正常地,他因憋屈而變得暴戾,動輒傷人毀物。平靜時也沒法像往常一樣靜止,他在皇宮中瘋瘋癲癲、神色恍惚地跑來跑去。宮女、內侍都怕遇見他,都叫他“瘋皇”

6日,奉太皇太后之命,趙擴立韓琦的六世孫女爲皇后。

趙擴是幸運的,太皇太后吳氏以垂簾聽政爲資格,任命他爲皇帝,而垂簾期只有一天。當天入夜,吳氏便宣佈撤簾,唯一一條政治建議是回憶。她回憶說“宋孝宗趙眘去世前曾說:宰相須是留正,不可輕易”

一個下屬,最重要的是得到上級信任!像留正這樣,讓領導一直信任到臨死,是多麼的成功啊!於是在光宗朝任相,卻像光宗一樣毫無建樹的留正又成了寧宗朝的第一位首相…

7日,宋寧宗大赦天下。

8日,侍御史張叔椿彈劾留正無故失蹤、擅去相位,結果被調任吏部侍郎。

11日,潭州知州、理學大宗師、僞君子朱熹由趙汝愚盛情邀請入朝。

隱藏起來的首相大人被南宋官方給搜了出來,火速入朝,擔任首相。當此盛況、受此殊榮,想想之前的臨事逃跑,66歲的留正覺得很不好意思。前思後想,覺得定要對新皇帝表示足夠的敬意及親近…

他提出上任後第一個施政建議,請趙擴推恩隨龍人,也就是趙擴在王府裡的舊日侍從親信。這麼做,可說很乖很討喜,是留正這種讓領導念念不忘的好下屬的看家本事。可惜他沒摸準新皇帝的脈,轟然撞中了鐵板!

趙擴冷冷地說“我還未見父母,就可恩及下人了嗎”趙汝愚則提出抑僥倖,收召四方知名之士。

留正驟然臉紅,這在宋廷之上等同於當衆打臉,而他這還純粹是自找的!這讓人情何以堪啊!換個稍微臉皮薄些的,恐怕會立即辭職?

留正沒有,他只是因措不及防才臉紅了一下,之後迅速恢復正常,繼續洋洋得意當他的首相。在隨後十幾天裡,他處理的好幾件事都讓皇帝冷嘲熱諷,挑剔出毛病…

留正仍不在乎,他繼續正常地辦公。這有什麼啊?信不信在以後史書裡,關於這一段完全可這樣解讀:新皇帝剛上任。對工作不熟悉,久經考驗的老同志不急不燥、不氣不惱,專心工作,讓國家平靜地步入了新時期…這完全是正面典型好伐?

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本來留正也會成爲其中一員,只是他千算萬算,再不要臉,也沒看清楚一個人的真面目,掂量出這個人的真實分量,從而陰溝裡翻船了!

16日。陳騤被任命爲知樞密院事、餘端禮爲參知政事、趙汝愚爲右丞相。趙不受“同姓之卿,不幸處君臣之變,敢言功乎”19日,殿前都指揮使郭杲加封武康軍節度使。22日,趙汝愚被任命爲樞密使。25日,羅點被任命爲籤書樞密院事。29日,因侍御史章穎等人彈劾,內侍林億年被貶常州、陳源被貶撫州、楊舜卿被罷內祠。

這些人都升了官了,可韓侂冑呢?他只在23日被封了一個汝州防禦使!韓侂冑不服!話說政變前夕。趙汝愚曾對同夥們有過許諾“如成功的話,侂胄建節、彥逾執政”也就是說:韓侂冑從高級服務員將直升節度使、趙彥逾從工部尚書將進入宰執行列!

可成功後,一切都變卦了!趙同夥找到他,他說“我輩宗室。不當言功”於是趙同夥還是工部尚書。韓同夥找到他,他說“我乃宗室,你是外戚,怎可論功”於是韓同夥還是高級服務員…

尼瑪!那爲啥你升了官?韓侂冑怨氣沖天。但還處在暗自憋氣、跟自己較勁的階段。以他善於觀望、小心謹慎的秉性,定會先潛伏下來,等到時機成熟。能一擊致勝時纔會報復!可不久後,一件小事把他深深激怒了,讓他忍無可忍,選擇了立即行動!

話說寧宗朝的精英分子聚集地較奇特,居然是知閤門使這位置上。除韓國戚外,還有一能人叫劉弼。這人官職卑微卻頗精權謀,平時冷眼旁觀,把朝局看得清澄見底,至於爲什麼沒事蹟,這就和機遇有關了…韓國戚那麼大的後臺,不也和他在一個辦公室混嗎?

劉弼最近心裡也有點小不平衡!他自負心胸權謀在當時的南宋絕對一流,連韓國戚也不在他眼內!那麼這次宮廷政變,爲什麼趙汝愚選擇的同夥是韓侂冑,卻不是他呢?

人有不平,必發之於口。劉弼有事沒事接近了趙汝愚,像閒聊一樣地問“此次新皇登基,韓侂冑頗有些功勞,想來高升指日可待”趙汝愚漫不經心應了一句“他又有什麼大功”劉弼轉身就把這句話告訴了韓侂冑。韓國戚大怒:好你個趙汝愚!老子沒大功也沒過失,爲什麼人前背後一點體面都不給我留?憑什麼如此輕賤鄙視我?

但轉瞬間他又平靜了下來:劉弼是不是在挑撥我?帶着這疑問,韓侂冑決定親自去試探一下。他鄭重地前去拜謁趙汝愚,希望能有個好結果,這算是給自己、同時也是給趙汝愚一個機會!

兩人見面,按說政變剛剛成功,倆人還是戰友關係,趙汝愚無論如何也得親近些纔是?不料他正襟危坐,不言不語…韓侂冑很快就告辭了,在外面,他長長嘆息了一聲“劉知閤沒逛我”很好!從此之後,知道改怎麼辦了!趙汝愚,有你沒我!

趙皇親輕輕地揮揮手,打發走了韓國戚,彷彿展袖拂去一隻蒼蠅一樣,只有輕鬆、沒有不安。隨後他集中精力興致勃勃開始了自己的宏圖偉業…有那麼多大事等着他,他馬上就要和開天闢地以來的大聖人朱熹合作,去改造國朝、扭轉乾坤了,哪還有空理會一小小的外戚、一皇家服務員?

平心而論:他實在太輕賤韓侂冑了!視其如小人廝僕,招之即來揮之即去,沒半點的尊重…這樣做,不僅韓同夥傷心生氣,連旁觀者都看不下去了。幾位大人物如臨安知府徐誼,勸他厚待韓侂冑,使其心滿意足,然後疏遠就是,有什麼害處嗎?節度使盡管俸祿高於宰相,畢竟也只是一介粗官,就連太監都兼職過,何必這樣吝嗇?趙汝愚不爲所動!

國子司業葉適也同樣勸他。葉適,世稱水心先生,是南宋儒學重要分支永嘉學派的領袖,某種程度上能與朱聖人分庭抗禮。當然,後世影響力就是另一回事了。他的話不可謂不重,趙汝愚想了想,既葉領袖都說話了,怎麼都得給點面子?

安石離京篇惠卿強勢篇永樂之戰篇澤潞平定篇斧聲燭影篇亡國前奏篇童貫使遼篇遼金議和篇北伐大勝篇元佑黨人篇蒙金和戰篇侂胄權臣篇理宗登基篇免役差役篇遼金議和篇宋夏初戰篇元昊之死篇太祖流浪篇金國內亂篇世忠北伐篇恭帝出降篇安石復相篇彥博罷相篇成大出使篇風捲殘雲篇元佑黨人篇南宋內政篇望都之戰篇北遼立國篇秦檜專權篇宋軍反擊篇三國少年篇王李起義篇南宋立國篇章楶守邊篇趙韓鬥法篇風捲殘雲篇天聖亂相篇開封民變篇柴榮北征篇王厚再戰篇文人之春篇智高造反篇夏蒙絕金篇大宋國策篇趙昚之死篇蒙古叛亂篇宋金儲君篇北宋六賊篇下包拯登場篇雪上加霜篇侂胄轉念篇首輪北伐篇符離之潰篇太祖駕崩篇靈素登場篇劉整降蒙篇元佑更化篇南北開戰篇處機西行篇君子結黨篇君子結黨篇蒙古發兵篇治河失敗篇蒙古伐金篇遼金議和篇智高造反篇苗劉兵變篇徽宗禪位篇宗弼逃生篇孟昶暴斃篇第一 名臣篇向氏登場篇趙韓鬥法篇金軍退師篇孟昶出降篇遼後遭誣篇川陝再戰篇大戰前奏篇免役差役篇皇帝反覆篇首輪北伐篇皇帝遇刺篇吳璘撤軍篇趙韓鬥法篇澶州兵變篇朝臣辯論篇趙佶轉型篇張浚之死篇秦檜暴走篇年表北宋成吉思汗篇趙構轉變篇布武崇文篇蒙金拉鋸篇富平決戰篇德昭之死篇曲端貶職篇宋金開戰篇似道之死篇
安石離京篇惠卿強勢篇永樂之戰篇澤潞平定篇斧聲燭影篇亡國前奏篇童貫使遼篇遼金議和篇北伐大勝篇元佑黨人篇蒙金和戰篇侂胄權臣篇理宗登基篇免役差役篇遼金議和篇宋夏初戰篇元昊之死篇太祖流浪篇金國內亂篇世忠北伐篇恭帝出降篇安石復相篇彥博罷相篇成大出使篇風捲殘雲篇元佑黨人篇南宋內政篇望都之戰篇北遼立國篇秦檜專權篇宋軍反擊篇三國少年篇王李起義篇南宋立國篇章楶守邊篇趙韓鬥法篇風捲殘雲篇天聖亂相篇開封民變篇柴榮北征篇王厚再戰篇文人之春篇智高造反篇夏蒙絕金篇大宋國策篇趙昚之死篇蒙古叛亂篇宋金儲君篇北宋六賊篇下包拯登場篇雪上加霜篇侂胄轉念篇首輪北伐篇符離之潰篇太祖駕崩篇靈素登場篇劉整降蒙篇元佑更化篇南北開戰篇處機西行篇君子結黨篇君子結黨篇蒙古發兵篇治河失敗篇蒙古伐金篇遼金議和篇智高造反篇苗劉兵變篇徽宗禪位篇宗弼逃生篇孟昶暴斃篇第一 名臣篇向氏登場篇趙韓鬥法篇金軍退師篇孟昶出降篇遼後遭誣篇川陝再戰篇大戰前奏篇免役差役篇皇帝反覆篇首輪北伐篇皇帝遇刺篇吳璘撤軍篇趙韓鬥法篇澶州兵變篇朝臣辯論篇趙佶轉型篇張浚之死篇秦檜暴走篇年表北宋成吉思汗篇趙構轉變篇布武崇文篇蒙金拉鋸篇富平決戰篇德昭之死篇曲端貶職篇宋金開戰篇似道之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