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立國篇

南宋立國篇

靖康2年(1127)4月26日,王時雍將登基大典的一套儀式用具送至南京。隨後大楚皇帝張邦昌亦至,伏地慟哭請死,趙構安慰之。

建炎元年(1127)5月1日,孟太后在開封撤簾。同時,21歲的宋高宗趙構正式在大宋南京應天府登基稱帝,史稱南宋。大宋以火德立國,建炎這年號一來是讓火重新煥發光彩,圖個口彩。二來與太祖趙匡胤開國年號“建隆”相對應,以期國運昌隆久遠,火光永不熄滅…南宋之後有150年曆史。同日,黃潛善被任命爲中書侍郎、汪伯彥被任命爲樞密副使。

趙構登基,有好幾件事必須立即處理。第一個:父兄。2日,趙構下詔:尊北狩的大哥、宋欽宗趙桓爲淵聖皇帝。

第二個:孟太后。孟氏在名份上是他伯母,哪怕被宋哲宗廢成棄婦,終究也曾母儀天下過,且她婆婆向太后還曾爲她恢復了名譽。這時她力挺趙構當皇帝。。趙構從心底向外地感激。於是2日,尊爲元佑太后。孟氏不再是伯母,而是親媽!

第三個:宗澤。這位老臣可真倔犟啊,要怎樣封賞呢?頭疼!不愛錢不怕死的人簡直沒法控制,但宗澤是擁立之人,且有巨大聲望。趙構想了想,那就投其所好吧:命宗澤繼續向開封城進軍。。…。

第四個:張邦昌。這人要怎樣處理呢?無論公私兩面,都必須得處死他,因他犯了封建時代最大忌諱。退一萬步講,哪怕不是他的主觀努力,他也是把大宋給篡了!但殺他卻讓天下人不恥。是凡知道內情的,都明白張邦昌是被宋金兩國上層聯手設計的,是雙方爲各自利益,非常無恥地強暴了他…這就是真相!

針對怎樣處理張邦昌。大家給出了三種意見:1開封城裡的百姓:他們對張邦昌感恩戴德。因他做了傀儡皇帝,才免了金軍屠城。且拒絕勒索,爲大家保住了最後一點點家底。2趙構:饒恕張邦昌,因他主動獻御璽、寫降表,態度非常端正。3大宋天下官員對張邦昌是什麼態度?他們憤慨!這時就要回憶文彥博在反對王安石變法時對神宗皇帝說出的那句大宋名言了“陛下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所以可憐的張邦昌啊…但3日,張邦昌被免除一切罪名,加封太保、奉國軍節度使、同安郡王,23日再擢升爲太傅。這是太高的頭銜。哪怕十多年後的岳飛。在戰功最頂峰時也不敢奢望。而這一切,在那位第一名相到來的時刻,全都變了…。…。

第五個:母親和妻子。4日。趙構遙尊生母韋賢妃爲宣和皇后、妻子邢氏爲皇后。

第六個:李綱。這位兩宋之交的第一名相在此時擁有着與趙構幾乎不相上下的人望。所以趙構只能無視兩大近臣黃潛善、汪伯彥的望眼欲穿。5日,任命李綱爲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成爲大宋首相。

第七個:軍隊。8日,置御營司,以王淵爲都統制。韓世忠、張俊、苗傅爲統制。近臣黃潛善、汪伯彥爲御營正副使,各領親兵千人。負責保衛趙構本人的安全。

第八個:兒子。13日,封臨將待產的潘氏爲賢妃。

13日,北狩的淵聖皇帝趙桓到達代州。從開封一路隨西路金軍淒涼北上,沿途無人敢接駕。來到代州。只見滕茂實跪迎道旁。滕茂實本因其兄降金,故深受左路金軍主帥完顏宗翰賞識,卻沒想到滕茂實給玩了一手‘擡棺哭道’的戲,宗翰大怒。逼令易服。茂實誓死不從,並要求與故主同行,宗翰亦不許。…。

16日。張叔夜自己扼死自己。

本月,曹勳經千難萬險,終於從幽州直下來到應天府,見到了宋高宗趙構。帶來了宋徽宗、韋賢妃、邢夫人的最新消息。宋徽宗曾寫密詔於衣領中,並對曹勳說“我夢四日並出,此中原爭立之相。若百姓擁戴康王,千萬叮囑他來救父母”同時,韋賢妃也自做家書、邢夫人亦脫下與趙構定情時的金環,統統交給曹勳,請他轉告宋高宗“願如此環,早得相見”臨行,宋徽宗還密語曹勳“太祖皇帝曾有誓約,藏之太廟。誓不殺大臣及言事者”也許是趙佶也早了解自己這兒子是個怎樣的陰狠角色,故要以‘太祖誓碑’約束之。但歷史將證明:趙構顯然沒將這一誓碑放在心上,他是兩宋15位有成年行爲能力的帝王中最狠的一個,幾乎是先天性帶着殘忍的基因!他不止不怕殺人。。甚至是敢於殺人、勇於殺人,且一旦他對某人起過殺心,那麼哪怕事過境遷,大家都把這件事忘了,他仍會牢牢記住。不知什麼時候就會算個總賬,把想殺的人殺掉…。…。

所謂的太祖誓碑,最早見於南宋人葉夢得在《避暑漫抄》中的記載。上面說趙匡胤在962年曾密立一碑,藏於太廟寢殿之夾室,平時用銷金黃幔遮蔽,在祭祀太廟、新天子即位時方可啓封。謁廟禮畢,奏請恭讀誓詞。屆時只有一不識字的小太監跟隨,天子在碑前跪瞻默誦。直到靖康之變,太廟洞開,人們方得看到此碑。高七八尺,闊四丈餘。上刻誓詞3行:一“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連坐支屬”二“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三“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滅之”…關於太祖誓碑的真僞,史學界尚有不同意見。但無論如何,宋朝尊重士大夫的風氣爲歷代僅見。而柴氏子孫終宋一朝,也未有被戮事件發生。《水滸傳》中的柴進之所以能在家中收留那麼多江湖潑皮無賴,仗得也正是自己是周世宗後人這一條…

6月1日,李綱到達應天府。同日,宗澤亦至。實話實說,兩宋之交的第一名相這趟來的實在不容易。有一叫顏岐的居然上奏說:張邦昌是金人喜歡的,那麼他雖已是三公、郡王,還應加封同平章事,讓他更顯赫。李綱是金人所厭惡的,雖已是首相了。也得趁他沒上任就罷免了…下邊居然一片應和之聲。趙構沉下了臉,說了一句話“如朕之立,恐怕也不是金人所喜歡的吧”。…。

這樣的事堂而皇之出現。或許能稍微理解李綱的心情。而他之所以那樣苛刻地對待張邦昌,其中不無夾雜着整頓官場風氣的用意:如不先把投降派、軟骨派的金人黨清除,南宋就根本看不到生存下去的希望!而殺張邦昌,正是絕好的前奏…難道投降、篡位還有理了嗎?那麼以後再瀕臨絕境,誰還會爲國盡忠、不惜一死?

因此第一名相無論如何都要張邦昌去死!但還是有很多人替張邦昌說情,據說連趙構本人都回憶起了當初和張邦昌一起出使金營的情分…

45歲的李綱與69歲的宗澤首次會面,英雄惜英雄。相見恨晚,一見面就互相說出了心裡話。宗澤直斥黃潛善是個“閒人”什麼事都不管,對國家危亡無動於衷。汪伯彥是“微人”出身低,善鑽營,在舉國危難中還圖謀自身利益,卑劣得讓人髮指!…。

李綱以首相身份勸趙構留下宗澤。可還是黃潛善、汪伯彥兩大近臣阻撓,使得宗澤只能出朝去做襄陽知府。

2日,李綱上《中興十議》1議國是:如今國家危難,我們要先注重防守。能守而後能戰。能戰而後能和。。…。

2議巡幸:天下形勢以關中爲上,荊襄次之,建康最下。故請皇帝無論如何先去京城一次,拜祭宗廟。以安人心。接下來四方巡幸長安、襄陽、建康等地。一來定都,二來也讓敵人無法摸準皇帝所在。

3議赦令:祖宗登基所頒赦令,皆有固定格式,而宋高宗的赦令是效法張邦昌的僞赦而成。將那些十惡之人全部恢復官職。這不對!應改正。

4議僭逆:應對張邦昌明正典刑,以警後世。

5議僞命:張邦昌僞楚朝廷中不少原大宋官員貪生怕死、委曲求全。當年唐肅宗平定安史叛賊。。對受僞燕官爵者共分六等定罪。今宜效法。

6議戰:國家軍事廢弛已久。今當重新規定軍紀,賞罰分明,以重振士氣。

7議守:應在黃河、淮河、長江沿線緊密佈防,扼守要道。

8議本政:朝廷黨爭混亂,各種規章制度矛盾。中書省應將大權集中收回。

9議責成:靖康年間,大臣頻繁任免。現應謹慎選拔官員,長久任用。

10議修德:皇帝應該更修身養性,講求孝悌、注意恭儉。。…。

次日,宋高宗在朝上當場公佈了李綱的建議,除4僭逆、5僞命兩條之外。其餘8條命即日施行。李綱於是再次上奏,認爲張邦昌之罪遠過於當年赤眉軍擁立的劉盆子。而陛下欲以光武中興爲榜樣,必須處決張邦昌!

於是5日,張邦昌被貶爲昭化軍節度副使、潭州安置。注意:不是編管,不需很嚴厲的管制,只是要求當地時常注意張邦昌的動態…張邦昌離開了北方,他深感慶幸,覺得噩夢終於過去了,他還活着,且離開了漩渦…這太好了!能活着,比什麼都強!同時被貶的還有王時雍、徐秉哲、吳開、莫儔4人。呂好問曾勸李綱國難當頭,不宜嚴刑峻法。李綱不聽,甚至屢屢以辭職威脅宋高宗。

同日,李綱又上奏靖康之難,仗節死義者,在內惟李若水,在外惟霍安國。願陛下褒恤。於是李、霍、劉韐等人皆被褒贈。

東京開封城。代表着一個時代、一個皇朝,以往是榮耀,現在是危機。誰敢再住進去?不說滿目瘡痍全城廢墟,就說時刻都會第三次出現的金軍,就讓所有人認定那是塊死地。而放棄它,卻會一下子丟了所有精氣神。復興大宋,連都城都不敢進,還能談到什麼?它是一把尺子,一支標杆,用來衡量趙宋乃至於漢人的種族等級!這些誰都懂,可誰都不敢去做!。…。

於是10日,宗澤被任命爲開封知府,之後又升爲東京留守。火速進駐開封城,深入險地,復興舊都!那裡是最混亂的漩渦,各種渣滓污穢盤踞。宗澤過去,抱着一偉大理想,他要在那片廢墟上重建之前的輝煌,而讓開封城再次成爲最偉大都城之前,先要讓它成爲一最堅固堡壘,足以讓宋人抵禦任何侵擾!宗澤一進開封城,便下了一道嚴厲的軍令:盜賊之罪一律按軍法從嚴處置!史載“此後盜賊絕跡、百姓安寧”

到那時,他會請他的皇帝重回故都,那一刻,纔是他宗澤存在的意義!…。

13日,趙構此生唯一的兒子趙旉誕生。李綱建議趁機再次大赦天下,重點是趙構登基時未曾赦到的河北、河東諸路。它們直接處在抗金的最前線,爲大宋堅守諸多郡縣城池。我們應用大赦來凝聚人心、提升士氣。

21日。。李綱建議以廣建藩鎮之法應對危局,屏蔽南宋政權。可將靖康年間設立的四道都總管一併撤銷,沿黃河兩岸建11個帥府,沿淮河建2個,沿長江建6個。再建要郡40、次要郡36,總兵力達到967500人。除川、陝、廣南外,將天下統合成9路。以文官爲安撫使兼馬步軍都總管,總領一路兵政。要郡由文臣知州兼兵馬衿轄。次要郡以文臣知州兼兵馬都監,各派武將爲之副。最重要的:要許以便宜行事…。…。

22日。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第三子、首倡伐宋、戰功顯赫的金軍右路主帥完顏宗望病逝。同日,阿骨打第六子完顏宗傑也病逝。

7月15日,第一個提議讓張邦昌來做傀儡大楚皇帝的“真正的大漢奸”宋齊愈被腰斬!

17日,宋高宗趙構下詔將在年內行幸東南,到來年春天再回。(。)。

符離之潰篇雪上加霜篇淮西之戰篇大戰前奏篇天聖亂相篇元昊稱帝篇世祖繼位篇劉整降蒙篇司馬去世篇文人之春篇皇統和議篇吳曦被誅篇混蛋杜充篇遇郭乃安篇哀宗出逃篇蒙古伐金篇哲宗駕崩篇北伐前奏篇純仁回朝篇宋遼激戰篇魏勝首戰篇濮議之爭篇上嶽軍苦戰篇清明上河篇釣魚之戰篇嘉佑科舉篇李全反叛篇允文罷相篇幽州陷落篇神宗崩潰篇紹述紛爭篇元豐榜單篇度宗駕崩篇聖宗駕崩篇第一 名臣篇岳飛撤軍篇舊黨罷免篇趙普罷相篇大戰前奏篇瀟灑撤軍篇平夏大捷篇景炎改元篇安石罷相篇司馬復出篇大金亡國篇靈素登場篇趙構再逃篇秦檜專權篇黨派紛爭篇風捲殘雲篇西軍勤王篇淮西兵變篇太宗駕崩篇三國換天篇包拯登場篇天眷和議篇河東之戰篇釣魚之戰篇局勢透析篇李璮叛亂篇北漢立國篇英宗駕崩篇孟珙救宋篇秦檜暴走篇蒙古內鬥篇襄樊戰起篇大金亡國篇德昭之死篇趙昚皇子篇最高國策篇神宗崩潰篇淮西之戰篇邊疆烽火篇議和失敗篇李全反叛篇開封之戰篇元佑更化篇司馬復出篇趙佶轉型篇朝臣辯論篇崖山海戰篇英宗駕崩篇仁宗駕崩篇童貫使遼篇南北開戰篇平定荊湖篇順昌前戰篇哲宗駕崩篇北遼立國篇朱熹被罷篇高宗禪位篇幽州陷落篇太祖流浪篇西征東伐篇元佐發瘋篇繼遷輝煌篇趙佶轉型篇熙河前奏篇釣魚之戰篇大戰前奏篇
符離之潰篇雪上加霜篇淮西之戰篇大戰前奏篇天聖亂相篇元昊稱帝篇世祖繼位篇劉整降蒙篇司馬去世篇文人之春篇皇統和議篇吳曦被誅篇混蛋杜充篇遇郭乃安篇哀宗出逃篇蒙古伐金篇哲宗駕崩篇北伐前奏篇純仁回朝篇宋遼激戰篇魏勝首戰篇濮議之爭篇上嶽軍苦戰篇清明上河篇釣魚之戰篇嘉佑科舉篇李全反叛篇允文罷相篇幽州陷落篇神宗崩潰篇紹述紛爭篇元豐榜單篇度宗駕崩篇聖宗駕崩篇第一 名臣篇岳飛撤軍篇舊黨罷免篇趙普罷相篇大戰前奏篇瀟灑撤軍篇平夏大捷篇景炎改元篇安石罷相篇司馬復出篇大金亡國篇靈素登場篇趙構再逃篇秦檜專權篇黨派紛爭篇風捲殘雲篇西軍勤王篇淮西兵變篇太宗駕崩篇三國換天篇包拯登場篇天眷和議篇河東之戰篇釣魚之戰篇局勢透析篇李璮叛亂篇北漢立國篇英宗駕崩篇孟珙救宋篇秦檜暴走篇蒙古內鬥篇襄樊戰起篇大金亡國篇德昭之死篇趙昚皇子篇最高國策篇神宗崩潰篇淮西之戰篇邊疆烽火篇議和失敗篇李全反叛篇開封之戰篇元佑更化篇司馬復出篇趙佶轉型篇朝臣辯論篇崖山海戰篇英宗駕崩篇仁宗駕崩篇童貫使遼篇南北開戰篇平定荊湖篇順昌前戰篇哲宗駕崩篇北遼立國篇朱熹被罷篇高宗禪位篇幽州陷落篇太祖流浪篇西征東伐篇元佐發瘋篇繼遷輝煌篇趙佶轉型篇熙河前奏篇釣魚之戰篇大戰前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