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之戰篇

釣魚之戰篇

12日,張實被任命爲和州防禦使。13日,蒙哥命史樞強攻劍門關西面的苦竹隘。宋將趙仲偷偷打開東南城門迎接蒙古軍入城。守將楊立巷戰而死。張實再次被生擒,不屈而死。

15日,朝廷接到廣南制置大使司鎮撫劉雄飛率兵親入橫山,平定當地叛亂的戰報,宋理宗下詔“劉雄飛進官三等。其餘立功將士各有封賞”16日,接到淮民避難渡江的報告,宋理宗下詔“鎮江府、常州、江陰軍,各出千石義倉米賑之”

25日,蒙古軍在利州、龍州、隆慶府交界的長寧山殺敗宋軍守將王佐、徐昕。11月4日,蒙哥率軍攻打鵝頂堡,知縣王仲投降。王佐戰死。5日,蒙哥入城,王佐之子及徐昕等40餘人被殺。蒙哥命王仲去招降利州東路閬州大獲山的守將楊大淵,被楊大淵斬首。隨後,蒙哥率諸軍力攻,宋將趙廣戰死。楊大淵開城投降之後又趁機逃歸。蒙哥大怒,欲屠其城。部下李呼喇齊勸阻道“我願單騎追楊大淵來歸”於是入城見楊“皇帝使我撫汝一城軍民。請隨我歸吧”楊大淵無奈,只得再次前往拜見蒙哥。蒙哥也既往不咎,當場封楊大淵爲都元帥。之後,利州西路的龍州也向蒙古投降。

6日,因流民不斷渡江逃難,宋理宗下詔:兩浙西、江南東路5州出米3萬石,交由各郡守臣負責賑濟。蜀地大難,朝廷終於又想起了那位一代英雄。8日,宋理宗下詔:追復餘玠官職。11日,張鎮彈劾徐敏子在廣南路任上嗜殺黷貨、流毒桂府,命流放江南西路隆興府。

17日,賈似道被任命爲樞密使,兩淮宣撫大使。朱熠爲同知樞密院事兼代理參知政事,饒虎臣爲籤書樞密院事。

本月。宋理宗召牟子纔回朝任工部侍郎。牟子才以丁大全、董宋臣兩亂朝政爲由,力辭任命。

本月,李璮攻破海州、漣水軍,南宋通判侯畐鏖戰而死,舉家遇害,其餘將士也被殺傷殆盡。賈似道上書引咎,宋理宗命其立功自贖。

本月,王應麟入對,說“淮戍方警、蜀道孔艱。海表上流,皆有籓籬脣齒之憂。軍功既集而吝賞、民力既困而重斂。此皆非計也。願陛下勿以宴安自逸、勿以容悅之言自寬”宋理宗也滿面愁容“邊事甚可憂”王應麟說“願汲汲預防,無爲壅蔽所欺”可這番話正觸“壅蔽”丁大全之忌,王應麟不久便被罷職。

12月5日,因蒙古兵入蜀,宋理宗特下詔“荊湖制置使馬光祖將駐地移往荊湖北路的峽州,向士璧移往夔州路的紹慶府”沒等這一聖旨下達,兩人都已提前展開了行動:向士璧火速進軍荊湖北路的歸州,並捐出百萬家資以充軍費。馬光祖也捐出萬兩白銀,招兵萬人。與蒙古軍在京西南路的房州激戰了一場。消息傳來,宋理宗特詔:馬光祖、向士璧,各進一秩。

7日,楊大淵與汪德臣受命攻打潼川府路果州的相如等縣。而紐磷則以降將張威爲先鋒。攻打成都府路的簡州。10日,蒙哥來到運山,楊大淵遣人招降守將張大悅。蒙哥當場封張大悅爲都元帥。而另一宋將施擇則選擇了不屈而死。蒙古大軍繼續進抵果州的青居山,宋軍裨將劉淵殺死都統段元鑑後投降。22日。蒙古兵攻陷成都府路的隆州,大良守將蒲元圭投降。28日,蒙古軍攻陷成都府路的雅州。石泉軍守將趙順投降…

青居。運山,大良山的相繼獻城投降,使得蜀川安危所繫的三江八柱中的四柱已淪陷!

開慶元年(1259)1月1日,徐宗仁伏闕上書“今天下之勢急矣,朝廷之紀綱壞矣,誤國之罪不誅,則用兵之事不勇”怒斥丁大全等人的誤國之罪!首惡則是宦官董宋臣…同日,廖應淮也上疏痛斥丁大全誤國。丁大全大怒,將其發配荊湖北路的漢陽軍。

5日,蒙古軍攻打夔州路的忠州。宋理宗緊急下詔:四川制置使蒲擇之、荊湖制置使馬光祖,你們都可便宜行事。唯一要求:一定要擋住蒙古軍由四川順長江東下的腳步…23日,宋理宗任命馬光祖、史巖之爲正副沿江制置使。賈似道以樞密使兼京西、荊湖南北、四川宣撫大使。不久又兼督江南西、廣南東西各路人馬,全力應援川蜀!

而蒙古軍在本月連破利州東路的利州、隆慶府、潼川府路的順慶府。利州東路的閬州、蓬州、潼川府路的廣安軍守將紛紛不戰而降!

蒙哥大汗的兵鋒終於直抵潼川府路合州的釣魚城!下瞰重慶、上控三江的釣魚城,如這裡再被攻破,全蜀皆平!在當時,於蒙古人而言,他們根本不信這塊彈丸之地會給他們帶來什麼麻煩!山水之險也要人員之固,之前那些山城難道很差嗎?不還是一樣投降?有這思維存在,在開戰之初,蒙哥根本沒派軍隊,而是派來一勸降的!

南宋降將晉國寶施施然上山,自我感覺非常良好,對一代英雄、釣魚城守將王堅及副將張鈺說“大汗託我給您帶個話…”王堅、張鈺告訴他“我們託你給大汗帶個話”晉國寶被拉到校場當衆斬首!

蒙哥大怒!縱橫世界的無敵霸主被裸地打臉,是可忍孰不可忍!留下大將琿塔哈率兵2萬守六盤山、奇爾檯布哈守青居山…蒙哥親率所有入蜀的蒙古大軍,進攻釣魚城!

爲確保一戰定蜀川,蒙哥下令前鋒紐磷在夔州路涪州的藺市造浮橋“夾江爲營長數十里,阻舟師不能進至浮橋”以阻止川外的宋軍從水路援助蜀川!

震撼世界歷史、影響世界歷史、永垂世界歷史的“上帝斷鞭之戰”釣魚城之戰打響!

2月,蒙古軍在雞爪灘渡過渠江,進至石子山紮營,與釣魚城的東新門相對。這時相信蒙哥會有些頭暈:釣魚城與地面的角度接近垂直,90度,300多米高…走遍全世界,這樣的堡壘也沒幾個!

蒙哥的“毅”字訣神功發威!他堅信蒙古人的蠻力會決定一切,下令強攻!先攻擊釣魚城的一字橫城牆。再轉攻東新門、奇勝門、鎮西門小堡等等…這樣子非常像蒙古軍在山地也發揮了傳統的騎兵優勢,動作大、範圍廣、飄忽得很…其實很鬱悶!因每個地方他們都啃不動,於是找下一站,下一站依然沒處下嘴…釣魚城“地勢險峻,炮矢不可及、梯衝不可接也”300多米高、90度仰角,蒙古大兵們得有什麼樣的長梯,還得有怎樣先進的火炮,能打得上去?

12日,馬光祖被任命爲沿江制置大使、江南東路安撫使兼建康知府。3月13日,蒲擇之被宋理宗撤職。呂文德被任命爲四川制置副使兼荊湖北路安撫使。率軍救援蜀地!

儘管如此,蒙哥大汗的“毅”字訣仍威猛絕倫,蒙古軍在他的驅策下,連續強攻近兩個月!毫無進展的成績煎熬着每個蒙古大兵的身心,最終還是天氣救了他們!

3月,蒙古軍中開始出現疫情。而到了4月的雨季,釣魚山上一連大雷雨長達20多天…就算有全套現代戶外頂級裝備,在雨季裡頂着大石頭、箭雨,去爬300多米的陡坡也不是人乾的活!蒙哥下令乘機休整!

4月11日。宋理宗下詔“忠節王堅,守城拒敵,萬折不回,爲列城之倡。當優加旌賞”同時下詔表彰釣魚城守城將士…

4月末,雨季過了,蒙古軍再次發動進攻!這一次他們有了經驗,一度衝上釣魚城外城。殺傷很多宋軍,可終究還是被趕了下去!王堅隨即還以顏色,趁夜色突然出擊。把蒙古軍營給劫了!這讓蒙古人恨得牙根癢癢,這時估計他們會想起來:孟珙燒糧毀船時,派出去具體實施的人就是這位王堅!

而當釣魚城激戰正酣、蒙哥大汗“毅”字訣大顯神威之時,東路軍主將塔察兒卻打得一塌糊塗!這位滅亡了金國的蒙古名將在京湖戰場竟然寸土未得!蒙哥大怒,揚言必將嚴懲,哪怕是守竈家族也別想倖免!

這時,忽必烈適時出現。他請求大哥給予他出徵的權力。蒙哥想到了四弟的英勇善戰。在這方面,老四還是非常蒙古的。很好!忽必烈出征,代替塔察兒負責東路軍…

5月,忽必烈到達大名府路的濮州,召見宋子貞,問以南征方略,宋子貞答“本朝威武有餘、仁德不足。南人所以拒命者,特畏死耳。若投降者不殺、脅從者勿治,則宋之郡縣,可傳檄而定”郝經則對忽必烈說“古之一統天下者,以德不以力。宋未有敗亡之釁,我卻空國而出。諸侯窺伺於內、小民凋弊於外,臣只見其危,未見其利也”

從2月至6月,蒙古軍對釣魚城輪番強攻,士氣逐漸低落。一消息的適時出現把他們的警惕性再次提了起來。南宋增援了!

呂文德率劉整、曹世雄等戰將趁江水暴漲,猛攻蒙古軍前鋒紐磷設在涪州的浮橋!歷史再一次證明:進化是需要時間的。浮橋、城堡…這些技術含量很高的事,蒙古人暫時望塵莫及!浮橋被沖斷、呂文德的千餘艘大型戰船沿嘉陵江逆流而上,進入重慶!

蒙哥怒了!釣魚城必須孤立!如此堅城,再有外援那還了得?他命蒙軍漢系部隊的史家主將史天澤出擊,定要攔住呂文德!這招棋很高明:以漢制漢!呂文德的軍隊迅速被阻住!

蒙哥則趁勢猛攻釣魚城!這一次他有樣學樣,沒派蒙古軍上陣,而是派出原金國降將汪德臣!久居四川的汪德臣對付山地的確有一套辦法,釣魚城的馬軍寨被他攻破了!形勢危急!馬軍寨形成了突破口,源源不斷的蒙古軍順雲梯往上爬,大有趁勢搶城的架勢。關鍵時刻,王堅趕到!雙方拼死搏殺,王堅僅僅能遏制汪德臣的攻勢,卻沒法把蒙古軍趕下城去。局勢越來越惡劣!

人力不可及時,上天突然來幫忙!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降臨!

在雨中,久居南方的宋軍戰士如魚得水,把汪德臣部趕下城牆!汪德臣失望之餘,以己心推斷王堅。覺得這時的王堅應識些時務了?畢竟剛剛差點就城破身死?汪德臣給出了足夠的誠意,他單人獨騎到釣魚城下,向上喊話“王堅,我來活汝一城軍民,宜早降…”迴應他的是像暴雨一樣猛然砸下來的大石塊!汪德臣幾乎被擊中,注意是“幾乎”因他逃了回去,生命沒半點受損的跡象,可半夜時分突然發病,不久就死了。根據醫官鑑定:汪德臣是被嚇死的!

6月,忽必烈到達河北西路的相州,向隱士杜瑛問南征之策。杜瑛答“漢唐以降,人君所恃爲國者:法、兵、食三事而已。國無法不立、人無食不生、亂無兵不守。今宋皆蔑之,亡期不遠,興在聖朝。大王若能下襄樊,順流而下以搗其背,大業可定矣”

時間進入7月,江水再次漲潮,呂文德率300艘戰船再次突破到了合州,駐泊黑石峽東,與釣魚城近在咫尺!蒙哥大怒,命史天澤不惜一切代價,必須擊敗呂文德!史天澤夾江列陣,近3萬蒙古軍在江面的狹窄河段向南宋水軍攻擊,呂文德再一次功敗垂成!

種種跡象都表明:釣魚城氣數已盡!尤其是增援部隊都能看見了,卻無法接近,這對士氣的影響可想而知!作爲一合格的侵略者,蒙哥決定發動最後一擊!

這一天,蒙古大汗蒙哥親自登上一座高坪,瞭望指揮攻城。很顯然:他是個歷史盲,不知道早在254多年前,澶州地段有個叫蕭撻凜的契丹人,是怎麼死的——千萬千萬,別在陣地前沿露臉!

最後南侵篇岳飛撤軍篇親征太原篇一統天下篇世祖繼位篇耿京起義篇神宗崩潰篇南北開戰篇北伐開始篇世忠阻敵篇光宗發病篇太后歸來篇熙宗神經篇採石大捷篇金軍南征篇太祖流浪篇英宗駕崩篇亡國前奏篇伯顏出兵篇風波慘案篇宋金儲君篇宋夏初戰篇蘇洵成長篇宋遼初戰篇鵝湖之會篇西夏轉折篇開封之戰篇魏勝首戰篇確立國本篇哀宗出逃篇伯顏出兵篇司馬復出篇金軍渡江篇趙禎誕生篇北宋六賊篇下烏臺詩案篇師雄叛亂篇大難臨頭篇一徵收官篇陳錢獻土篇富平決戰篇滁州大捷篇十二金牌篇文人之春篇呂範之爭篇熙宗神經篇趙佶崇道篇安石復相篇岳飛被罷篇西征前奏篇太祖流浪篇趙韓鬥法篇處機西行篇陳橋兵變之軍報篇宋遼初戰篇太原陷落篇童貫使遼篇洵武上圖篇宋金開戰篇趙構北上篇真宗登基篇富平決戰篇戰局轉折篇年表北宋三將入朝篇淮西之戰篇皇帝昏倒篇濮議之爭篇上五路伐夏篇吳曦自立篇慶曆新政篇夏竦回京篇餘覩降金篇大金亡國篇收奪兵權篇天災人禍篇李綱登場篇西夏內亂篇治理天下篇張浚回朝篇三國少年篇夷簡罷相篇蒙哥之死篇叛軍失敗篇趙盧鬥法篇李邵矛盾篇議和前奏篇三國換天篇北宋六賊篇下秦檜入朝篇景炎內訌篇岳飛北伐篇三國換天篇幽州陷落篇安石復相篇蘇軾回朝篇瀟灑撤軍篇首輪北伐篇北漢立國篇王李起義篇
最後南侵篇岳飛撤軍篇親征太原篇一統天下篇世祖繼位篇耿京起義篇神宗崩潰篇南北開戰篇北伐開始篇世忠阻敵篇光宗發病篇太后歸來篇熙宗神經篇採石大捷篇金軍南征篇太祖流浪篇英宗駕崩篇亡國前奏篇伯顏出兵篇風波慘案篇宋金儲君篇宋夏初戰篇蘇洵成長篇宋遼初戰篇鵝湖之會篇西夏轉折篇開封之戰篇魏勝首戰篇確立國本篇哀宗出逃篇伯顏出兵篇司馬復出篇金軍渡江篇趙禎誕生篇北宋六賊篇下烏臺詩案篇師雄叛亂篇大難臨頭篇一徵收官篇陳錢獻土篇富平決戰篇滁州大捷篇十二金牌篇文人之春篇呂範之爭篇熙宗神經篇趙佶崇道篇安石復相篇岳飛被罷篇西征前奏篇太祖流浪篇趙韓鬥法篇處機西行篇陳橋兵變之軍報篇宋遼初戰篇太原陷落篇童貫使遼篇洵武上圖篇宋金開戰篇趙構北上篇真宗登基篇富平決戰篇戰局轉折篇年表北宋三將入朝篇淮西之戰篇皇帝昏倒篇濮議之爭篇上五路伐夏篇吳曦自立篇慶曆新政篇夏竦回京篇餘覩降金篇大金亡國篇收奪兵權篇天災人禍篇李綱登場篇西夏內亂篇治理天下篇張浚回朝篇三國少年篇夷簡罷相篇蒙哥之死篇叛軍失敗篇趙盧鬥法篇李邵矛盾篇議和前奏篇三國換天篇北宋六賊篇下秦檜入朝篇景炎內訌篇岳飛北伐篇三國換天篇幽州陷落篇安石復相篇蘇軾回朝篇瀟灑撤軍篇首輪北伐篇北漢立國篇王李起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