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鹽商

當聽完藍承羨訴說自己經歷時,範子亮和羅少成都是驚訝不已,同時也是覺得慶幸不已。

“這些山賊還真是萬死莫辭,竟然……竟然敢綁架王爺,豈有此理!”範子亮同時還覺得十分的憤怒。

“好了,範都尉,是本王疏忽大意了,本以爲這瞞天過海的謀劃萬無一失,卻沒有想到錯漏百出,算是本王隨意而爲了!下次定當多聽聽兩位的意見!”藍承羨也是苦笑道,其實可以說整個謀劃現在看起來就是一個笑話,藍承羨心想,估計此時的範子亮和羅少成心裡都會覺得自己很可笑吧。

不過羅少成想了想說道“王爺,雖說你的謀劃失敗了,可總算看清楚了點東西,還有黑風寨裡的官鹽,可以說很明示的說明了,鹽稅爲什麼會逐年變少的原因之一了,屬下猜測,他們借山賊躲避鹽稅的徵收,將官鹽變私鹽,這還僅一處山寨,是不是還會有其他的山寨咱們遠未發現?可見江南幾省的鹽政是徹底崩塌了的!”相比起藍承羨的擔心,羅少成卻開始思量起了正事。

藍承羨這才收拾心思,回想起黑風寨的官鹽,價值十幾萬的鹽,爲什麼會出現在山賊的山寨裡,其他也考慮過,無非就是官匪勾結,沒有當地官府的默許,這麼多鹽上山,除非是眼瞎,不然不可能發現不了。

“嗯,先生說的有道理,本王會上書啓奏皇上,也該敲打敲打這幫越來越放肆的官員和鹽商了,有鹽引和持照販賣官鹽的鹽商每年的進項已經如此之多了,竟然還不滿足?私底下還要做私鹽,真的是膽大包天了!”藍承羨也是氣憤的說道,他氣的不是這些人,而是氣憤人性的貪婪和無恥,算是人爲財死的最好詮釋了吧,瘋狂的在作死的邊緣試探,這也足以說明人心是很難滿足的。

藍承羨瞭解過,尋常的正規鹽商一年的進項最少也是上百萬兩銀子,如果有獨自的販賣渠道,運至邊遠或無法產鹽的行省,價格成幾倍甚至幾十倍的翻漲,而且官鹽受官府保護,不需要給沿路的關卡徵收過路費,所以有實力的鹽商甚至可以壟斷某一府一省的官鹽售賣,而且他們不需要親自賣到百姓的手中,當地有的是人願意幫他們賣,鹽商們只要將鹽從產鹽區運送過來就行,可謂是本錢極少,一本萬利的絕佳行當。

這也是鹽政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的主要原因,基本每朝每代都在設法將鹽納爲官府直營,可即便如此,全國各地也是私鹽氾濫,實在是太暴利。

大安王朝實行的卻是鹽引法,也算是將官鹽鬆開一個口子了,成效自然是立竿見影,最初在安太祖期間時,鹽商需要獲得鹽引,得將糧食販賣至九邊,而後來九邊糧食過多,而且並無戰事,所以就改成了直接用銀子換鹽引的辦法,這期間私鹽的問題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不過藍承羨卻覺得,私鹽又一次爆發了。

不過想了這麼多,藍承羨現在見過的也只有廣陵府的巡鹽御史,該怎麼去規範鹽政,還得見過鹽課的官吏以及鹽商們再做打算,跟範子亮和羅少成說道,明日就啓程下廣陵,會一會這些鹽課的官吏以及鹽商們再說,範子亮二人自然是聽命從事,而此時時辰也不早了,範子亮二人起身告辭後,藍承羨也是休息了。

……

廣陵府作爲整個江南行省有名的府治,不論是聞名遐邇的風景名勝,還是地處運河邊,還是頂頂有名的瘦馬,還是千年古都,作爲最初開鑿京南大運河時的南邊第一座城池,廣陵府當時的繁榮超過了京師,時至今日,在大安王朝,廣陵府作爲鹽商聚集的府治所在,是出了名紙醉金迷的銷金窟!

不過今日的廣陵府卻是下起了大雨,路上的行人也是寥寥無幾,不過在一處酒樓內,卻是人聲鼎沸,有心人卻會發現,在場的都是廣陵府有名的鹽商,江南有名的八大鹽商代表們都來齊了,有的是大腹便便的鹽商老爺,也有稚嫩的鹽商少爺,還有一些附庸在八大鹽商下的小鹽商們,衆人俱是舉杯相邀,不過臉上卻看不出有什麼出彩的地方,甚至是苦着一張臉。

“都轉鹽運使王寬俞大人到!”

“鹽課提舉司提舉大人楊業大人到!”

隨意門口的唱名,在場的衆人都安靜了下來,接下來是都轉鹽運的同知、副使以及鹽課提舉司的副提舉等幾個屬官陪同走了進來。

一衆鹽商大佬們連忙給幾位官老爺們行禮,不過大多數鹽商身上都捐有官職或功名在身,所以也不需要如同普通百姓一樣,行跪拜禮了,俱是拱手稱道,幾位官吏則是落座在了主坐席上。

“好了,各位鹽商代表們都來了吧,本官作爲都轉鹽運使,昨日收到了皇上的申飭官文,將本官罵的是頭破血流,諸位,皇上對本官的懲處是降一級,罰半年俸祿,各位鹽商老爺們,你們誰能解釋一下,東山行省東泊府的黑風寨上的官鹽是怎麼回事?整個東山行省的官鹽,都是由江南兩處鹽場供給的,本官不知這鹽怎麼跑上山寨去的?皇上命本官十天內解釋清楚,並且拿下那家的鹽引!”

這都轉鹽運使王寬俞大人卻是生的十分的端正,如果不知情的,還會以爲這是一位難得的好官啊,可底下的鹽商代表們卻在心裡嘀咕,就他那點俸祿還不夠他塞牙縫的,而且只是降級,又不是罷官,一衆明白這位都轉鹽運使王寬俞大人是什麼樣的人心裡默默地想着。

“王大人,還請息怒,不管如何,下官覺得,今日定能商議出對策,諸位,你們俱是富甲一方的大鹽商,手中的鹽引得之不易,本官只能告訴各位一聲,此次事件不僅是皇上的申飭,還有一位頂着督察江南幾省鹽政鹽稅的江南總督大人,也就是大安楚親王正在趕往廣陵的路上,諸位不怕抄家滅族的,可以儘管試一試,本官言盡於此,望諸位三思而後行!”卻是鹽課提舉司提舉楊業大人出來圓場,楊業也知道,在場的衆人基本都是穿一條褲子的,雖然都轉鹽運使王寬俞大人說的十分嚴重,可看着底下一衆中氣十足,坐看笑話的鹽商代表們,卻是真的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所以鹽課提舉司提舉楊業大人,也不得不多說了幾句,甚至說起了抄家滅族的禍事,就是爲了讓他們有所收斂和警惕,不然倒黴的是大家。

這鹽課提舉司是負責各地官鹽的銷運的衙門,稽查和監督鹽商們的販賣,而都轉鹽運使則權力更大,各個鹽商手裡的鹽引就是由他評估給與,那麼想要獲得鹽引和販賣官鹽的許可證,就必須討好這位都轉鹽運使王寬俞大人了,由此也可以想象,這都轉鹽運使的位置究竟有多大的油水了!

第一百六十九章 循序第二百四十九章 家有一老第一百五十章 疑惑第三百一十章 最後一站第四百三十六章 殘兵敗將第五章 姐妹第三百六十四章 工程開建第三百零三章 擔憂和變革第三百七十一章 查而求援第三百八十五章 席間默論第二百八十一章 究竟在何處?第五十二章 天寒地凍第二百四十八章 勤國公府第四十八章 計安將出第二百五十八章 朝天新知第二百零七章 兩家會商第四百三十五章 強將主幼第二十八章 佳節家宴第一百四十九章 暢聽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獄第四百三十章 木軌工程第二百零五章 無法掌控第二百八十四 搜刮錢財第三百五十七章 尚有期許第一百一十八章 言老忠告第四百四十六 北望後定第二百九十三章 聞夷人說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言淡語第五十九章 幕後權算第二十七章 病去如抽絲第三百四十四章 後院佳麗第一百二十九章 假說第四百一十二章 半功半過第三百三十三章 世態炎涼第三百八十六章 東盛城內第二百五十九章 許家兄妹第一百九十五章 離奇案件第一百零六章 國事第三百五十三章 強勢如此第三百二十章 兒女私情第四百四十六 北望後定第五十九章 幕後權算第四百四十九章 明白通透第三百三十三章 世態炎涼第三百八十四章 雙山關前第三百一十一章 糧道被劫第一百零八章 警悟第一百七十六章 好奇第二百五十五章 論而外放第三百一十二章 北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更加駭然的聽聞第二百零九章 點破之處第四百四十一章 連問蹤跡第七十一章 起風場外第三百零一章 不拘一格第二百零三章 事情變大第三百七十四章 以彼道清第四百二十六章 辰事生起第一百零五章 御前第十三章 太子駕到第二百四十二章 鹽商總會第一百零四章 禪讓第一百八十八章 胡亂猜疑第九十一章 時機初顯第五章 姐妹第十四章 陶府間夜話第三百零三章 擔憂和變革第一百六十一章 臺家公子第三百二十章 兒女私情第三百四十章 不撞南牆第六章 仗義之事第六十三章 逢未年春第九十一章 時機初顯第二百零五章 無法掌控第三百六十九章 急流勇退第四十一章 局勢環解析第二百九十九章 誘而爲良第三百零九章 戰火再起第四十三章 緣分如此第四百二十三章 望族末途第一百四十四章 勾結外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落得乾淨第一百一十七章 認人有門第二百五十七章 父期將至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林新戰第十八章 解鎖成就第一百六十五章 看透第二百二十章 不懂不解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倫之樂第二百四十二章 鹽商總會第二百六十七章 徒然遭襲第一百二十四章 主僕第四百一十一章 全部葬送第十三章 太子駕到第四百章 真正雲動第八十五章 面目揭開第二百八十三章 混入海寇之中第四百二十四章 巡撫軍政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式馬車第二百二十四章 革新鹽政
第一百六十九章 循序第二百四十九章 家有一老第一百五十章 疑惑第三百一十章 最後一站第四百三十六章 殘兵敗將第五章 姐妹第三百六十四章 工程開建第三百零三章 擔憂和變革第三百七十一章 查而求援第三百八十五章 席間默論第二百八十一章 究竟在何處?第五十二章 天寒地凍第二百四十八章 勤國公府第四十八章 計安將出第二百五十八章 朝天新知第二百零七章 兩家會商第四百三十五章 強將主幼第二十八章 佳節家宴第一百四十九章 暢聽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獄第四百三十章 木軌工程第二百零五章 無法掌控第二百八十四 搜刮錢財第三百五十七章 尚有期許第一百一十八章 言老忠告第四百四十六 北望後定第二百九十三章 聞夷人說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言淡語第五十九章 幕後權算第二十七章 病去如抽絲第三百四十四章 後院佳麗第一百二十九章 假說第四百一十二章 半功半過第三百三十三章 世態炎涼第三百八十六章 東盛城內第二百五十九章 許家兄妹第一百九十五章 離奇案件第一百零六章 國事第三百五十三章 強勢如此第三百二十章 兒女私情第四百四十六 北望後定第五十九章 幕後權算第四百四十九章 明白通透第三百三十三章 世態炎涼第三百八十四章 雙山關前第三百一十一章 糧道被劫第一百零八章 警悟第一百七十六章 好奇第二百五十五章 論而外放第三百一十二章 北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更加駭然的聽聞第二百零九章 點破之處第四百四十一章 連問蹤跡第七十一章 起風場外第三百零一章 不拘一格第二百零三章 事情變大第三百七十四章 以彼道清第四百二十六章 辰事生起第一百零五章 御前第十三章 太子駕到第二百四十二章 鹽商總會第一百零四章 禪讓第一百八十八章 胡亂猜疑第九十一章 時機初顯第五章 姐妹第十四章 陶府間夜話第三百零三章 擔憂和變革第一百六十一章 臺家公子第三百二十章 兒女私情第三百四十章 不撞南牆第六章 仗義之事第六十三章 逢未年春第九十一章 時機初顯第二百零五章 無法掌控第三百六十九章 急流勇退第四十一章 局勢環解析第二百九十九章 誘而爲良第三百零九章 戰火再起第四十三章 緣分如此第四百二十三章 望族末途第一百四十四章 勾結外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落得乾淨第一百一十七章 認人有門第二百五十七章 父期將至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林新戰第十八章 解鎖成就第一百六十五章 看透第二百二十章 不懂不解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倫之樂第二百四十二章 鹽商總會第二百六十七章 徒然遭襲第一百二十四章 主僕第四百一十一章 全部葬送第十三章 太子駕到第四百章 真正雲動第八十五章 面目揭開第二百八十三章 混入海寇之中第四百二十四章 巡撫軍政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式馬車第二百二十四章 革新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