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面目揭開

聽了藍承羨所說的,蘭詩詩是徹底的懂了,原來他一直都是把自己當做一個被利用的人,而自己還以爲什麼都不知道,還想着怎麼去幫他呢。

“奴家說不上來,還是寫出來吧,王爺自己好好看吧!奴家會盡自己所知,全部告知!”蘭詩詩說的話語越發的變得冷淡,說着她自己磨墨寫起字來。

藍承羨雖然覺得不管是對他自己,還是對於蘭詩詩來講,這都算的上是最好的結果了,沒有比這更好的結果,所以他覺得自己並沒有虧欠過她什麼,而且一直都是在幫她,雖然也有自私的一面,但怎麼說,對於蘭詩詩來說,也是好的,不過見她玉臉一臉的冷淡到了極致,藍承羨心裡也越發覺得膈應。

“好了,王爺,奴家知道的就這麼多了,奴家還得感謝王爺爲我所做的一切,之前是奴家想錯了,王爺大恩,奴家自然從其他方面來報答了!奴家受到了驚嚇,身子略感乏力就先退下了!如有相尋,明日後再尋奴家吧!”蘭詩詩寫的過程中也明白了自己是不是太過於自私自利了,不管怎麼說,楚親王藍承羨也是將自己贖回來,而且吃住方面從來沒有苛刻過,雖然王府內的日子過得平淡了些,但總得來說還算好的,所以,她還是落下面子說道,說完也就退出了這間房。

藍承羨搖頭擺手說道無事,又仔細的看着她寫的所謂的‘藍約連盟’,裡面有一個白衣公子,也就是他們的盟主,而盟主下邊有長老,香主,執事等等,之前藍承羨在百花樓裡遇見保興侯府的世子傅人傑、都顯伯府世子、武毅伯府的世子譚宇晟,都只是外圍的成員,而且他們應該只是剛好加入,和他們父輩應該沒有多大關係,當然這只是蘭詩詩的猜測。

藍承羨看完後,叫進來羅少成,羅少成見就他一人了,雙手接過了紙張,上邊寫的都是一些羅少成覺得很重要的訊息,看了一眼正在沉思的藍承羨,羅少成覺得早該來找蘭詩詩了,他們也不必費如此多的心思來思考對方到底是什麼來頭了。

“先生,就現在所知,保興侯世子,以及兩位伯府世子都只是被他們所誘利而已,可能幾個紈絝子弟連對方到底做什麼都不清楚吧,白白的被人利用,難怪當時的蘭姑娘能攔住他們!我一直不解,現在看來,他們是害怕蘭詩詩給他們的上頭說道,說起來也是好笑,他們都身爲勳貴世子,可謂享不盡的榮華富貴,爲什麼要去加入這個什麼聯盟呢?”藍承羨慢慢地知道了更多事情,也就越來越清晰的看到了自己隱形的對手,不過他還是不明白,傅人傑他們是因爲什麼才和對方攪到一起,萬幸的是,保興侯目前看來還是沒有異常的,不然藍承羨也就只能期待,真的還有忠心爲了藍氏皇族的大將軍了。

“王爺,依屬下看來,保興侯的重要性肯定不必說,對方既然開始拉攏保興侯世子,那麼自然也就有一定的把握能夠誘惑住幾個勳貴世子,屬下覺得,年少的世子們,在意的無非就是美人和權力,作爲世子,府上的嬌妻美妾自然不會少,那麼屬下覺得,對方肯定能夠給到保興侯都無法給與他們的權力!王爺,目前看來,對方似乎底蘊十分深厚,咱們得做最壞的打算了!”羅少成誠心分解道,他也知道背後之人可能很是厲害,可是卻沒想到,對方竟然如此實力,恐怕很難對付了。

“那依先生只見,最壞能是什麼情景?”藍承羨略微顯得有些沉靜的問道。

“無非就是改天換地,不過對於王爺來說恐怕是滅頂之災,屬下還覺得,如果對方掌權,恐怕也不是大安朝的福分,就目前來看,對面的連盟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如果他們掌權,藍氏一族建立起的王朝,很有可能會敗在他們身上!”羅少成說出了自己的擔憂,藍承羨聽了也不覺得奇怪,他沒想到的是,自己明明是來這個世界爭奪皇位的,可現在看來,還得保命,幫助自己的父皇甚至是藍氏皇族保持穩定。

……

京城外的莊園,影衛也在稟報自己所知的情況“公子,屬下猜的沒錯,那兩個書生真的就是出自楚王府內,之前屬下還只是猜測,現在可以肯定了!”

白衣公子藍順志聽了,也是冷哼一聲“哼,看來之前咱們邢衛的人就是折在此人手中了?有點意思啊,這麼年輕的王爺,他是怎麼察覺到的呢?給本公子盯住他!”藍順志想了想就明白之前自己所想到的,有人可能察覺了什麼,不過當時沒覺得有什麼,不過現在知道了,原來對方竟然也是一個宗室,不過看樣子超出了他的看法。

“屬下遵命,不過公子,看來對方肯定是知道蘭詩詩被我們所控制了,再想進入王府,就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屬下要不是絕技傍身,估計都難出來啊!”影衛有點擔憂的說道。

“沒事,只要對方知道是我們,那麼也就沒什麼好隱藏的了,讓人盯住就行,也不用管他知不知道,本公子只想知道,他到底能有什麼能耐,能夠阻擋我的大事!”白衣公子藍順志開始有點捨我其誰的氣勢了,影衛看着似乎魔怔了的白衣公子,內心很是不屑,看來藍順志已經開始瘋狂起來了。

……

這些時日,不僅僅是民間十分雀躍,因爲傳奇性的少年錢舉名一舉奪得本次春闈的狀元,轟動全城,並且被平慶皇帝親自點爲了公主駙馬,這些都足夠被人寫入話本里面的了。

而且朝堂上。因爲禮部的一次大的遭難,尚書以及左侍郎的位置一下子就空了出來,雖然還有翰林院的掌院,可是對比起前面兩個官位來說,翰林院就缺少了吸引力了,畢竟翰林院雖說是,皇帝身邊爲數不多,可以直接面聖參政議政的官員,可是畢竟不是實權衙門,禮部則不同了,雖說現在不是實質性的六部之首,但名義上六部的首位當是禮部,所以禮部的官位空缺,這讓朝堂之上的百官心態都微微發生了一點變化,似乎開始波瀾詭鷸起來了!

皇宮御花園裡,平慶皇帝和太子藍承彥輕輕地走着散步,後邊則是大太監戴忠,以及負責太子的東宮太監總管周奎亦步亦趨的緊跟在後邊,不過周奎似乎要落戴忠半步的樣子,而且身形佝僂似以戴忠爲首,雖說戴忠也是佝僂着身子跟着兩位王朝的掌控者,但是神態卻很是傲氣,似乎也不願看身後邊的周奎半眼一樣。

春夏交接的時節,此時的御花園裡鳥語花香,顯得很是平靜而瀰漫,景色也出奇的漂亮,“父皇,您看這御花園裡的景緻如此好,兒臣看着也覺得舒心呢!”卻是太子有所感悟的說道。

平慶皇帝面帶微笑,初夏的陽光照在他的臉上,看起來有不少的皺紋出現在了他的臉上,太子藍承彥看去,也是覺得自己的父皇竟然已經開始老了啊,同時心裡也沉重了許多。

卻聽平慶皇帝說道“吾兒說的不錯,不過朕覺得太子還是得多多考慮朝堂上的事情,相比起這裡的些許寧靜,作爲一個皇帝,更應該想到天下間千千萬萬的百姓,哪怕你此時覺得很疲累,也得將百姓時時刻刻放在心上,才能稱的上是明君啊!”平慶皇帝掏心至腹的說道,看起來他真的很在意太子能不能好好的爲民做主了。

“兒臣受教了,兒臣定當謹記父皇教誨,時時刻刻銘記百姓苦難於心中!”太子恭敬地回道,算起來也就是上一次接手舞弊大案後,平慶皇帝和太子藍承彥纔有瞭如此貼心的對話,也算是言傳身教了吧。

“嗯,記住用人亦是如此,不僅僅是他們做事的能力,最主要他們要能替百姓們着想的,才能最好的體現一個官員的底性,對於禮部尚書的人選,太子可有什麼意見?”平慶皇帝前頭還在教育着,後邊就提起了對於禮部尚書的人選問題了。

兩人邊走邊談,平慶皇帝還不時的拿着手中的魚餌扔進了池塘裡,水中肥碩的錦鯉瞬間遊了過來,平靜地水池一下子就波光粼粼了。

“兒臣不敢妄意談論,不過兒臣覺得,禮部尚書爲六部首尚書,應該有德有才者居之,才能得以信服百官,才能得以禮待人,不然自己的德儀都不好,何以稱的上禮部尚書大人?”太子似乎還是挺謹慎的回答着。

“嗯!你說的不錯,不過太子還是太過於小心了,朕之前就跟你說過,你是儲君,將來大安朝的皇帝,應該有自己的主見,而不是隻聽朕的,只聽輔政閣的,更不能只聽百官的,權衡之道即是王道,想必你早就明白了的,朕就不再多談了!朕再問你一遍,如果要你來選擇,禮部尚書的位置該由誰來坐比較好呢?”平慶皇帝似乎說了許多道理,不過最終還是又問了一次太子,這下太子藍承彥犯難了,到目前爲止,他所接觸的官員本就不多,而且現在身邊連個可以參謀提議的都沒有,這讓他覺得六神無主起來,似乎沒了東宮屬官的太子,就像沒了武器的士兵一樣。

第一百一十四章 潛移第二百五十六 再次支持第七十七章 唐家女兒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法疑論第一百三十九章 動悸第一百七十四章 驚訝和疑慮第三百五十七章 尚有期許第三百六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二百六十章 轉意變度第一百七十六章 好奇第二百章 提刑按察使第一百三十五章 相爭第二百八十八章 北原告急第二百二十三章 元興元年初第三十六章 一點成千金第一百八十章 不受常規第二百四十章 解決之道第九十一章 時機初顯第二百四十七章 畫一個圈第一百四十二章 反目第四百五十三章 驚動落幕第三百七十二章 閒逛所得第二百六十七章 徒然遭襲第四百四十一章 連問蹤跡第三百七十二章 閒逛所得第三百六十六章 補償條例第三百八十九章 猜疑推斷第五百四十四章 北征後定第二百二十八章 鎮撫使解職第二百二十七章 接連而來第四百四十五章 據足林東第三百五十七章 尚有期許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南蘇家第十九章 聽而不得第四十九章 對策來了第九十八章 對峙第八十三章 王府異動第三百七十八章 佳節閒話第三百三十章 知恥而指第三百二十五章 遺漏百出第一百五十一章 速歸第二百六十二章 應聲而動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攏異士第三百五十一章 扳倒首參?第二百章 提刑按察使第二百七十五章 楚王世子降生第三百二十九章 問詢處置第四百三十六章 殘兵敗將第三百七十章 徐府家事第四十一章 局勢環解析第一百六十九章 循序第二十一章 再遇佳人第四百三十一章 馬車商行第二百三十六章 表心比意第一百二十九章 假說第二百九十四章 百年之擔憂第二百零六章 憤恨有加第三十六章 一點成千金第九十三章 時機已到第一百一十章 素寧衛官衙第三百九十八章 兩信二聞第四百四十八章 重情轉意第七十二章 大風起兮第三百零八章 主次敵人第四百四十三章 爲情往復第二百二十一章 先聲奪人第九十四章 暴起第四百四十六 北望後定第一百二十四章 主僕第一百九十章 陸鳶歸家第一百五十八章 平常心第一百七十一章 望不着第二百三十三章 給個公道第三百五十九章 期望來臨第二百六十章 轉意變度第二百二十八章 鎮撫使解職第四百零九章 信與不信第七十九章 大案了結第四百一十八章 殘兵互換第二百零三章 事情變大第三百三十七章 討作名分第二百八十五章 駭人聞說第四百二十五章 娘娘回門第七章 直達聖聽第四百零七章 去留兩難第八十四章 假意釋情第三百一十一章 糧道被劫第三百四十章 不撞南牆第四百零九章 信與不信第一百四十五章 收尾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族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起波瀾第四百四十一章 連問蹤跡第一百九十九章 南鎮撫司第八十五章 面目揭開第二十五章 輔政閣老第四百三十章 木軌工程第三百四十八章 腐朽體驗第三百零二章 存變之秋第三百九十四章 趕赴前線
第一百一十四章 潛移第二百五十六 再次支持第七十七章 唐家女兒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法疑論第一百三十九章 動悸第一百七十四章 驚訝和疑慮第三百五十七章 尚有期許第三百六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二百六十章 轉意變度第一百七十六章 好奇第二百章 提刑按察使第一百三十五章 相爭第二百八十八章 北原告急第二百二十三章 元興元年初第三十六章 一點成千金第一百八十章 不受常規第二百四十章 解決之道第九十一章 時機初顯第二百四十七章 畫一個圈第一百四十二章 反目第四百五十三章 驚動落幕第三百七十二章 閒逛所得第二百六十七章 徒然遭襲第四百四十一章 連問蹤跡第三百七十二章 閒逛所得第三百六十六章 補償條例第三百八十九章 猜疑推斷第五百四十四章 北征後定第二百二十八章 鎮撫使解職第二百二十七章 接連而來第四百四十五章 據足林東第三百五十七章 尚有期許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南蘇家第十九章 聽而不得第四十九章 對策來了第九十八章 對峙第八十三章 王府異動第三百七十八章 佳節閒話第三百三十章 知恥而指第三百二十五章 遺漏百出第一百五十一章 速歸第二百六十二章 應聲而動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攏異士第三百五十一章 扳倒首參?第二百章 提刑按察使第二百七十五章 楚王世子降生第三百二十九章 問詢處置第四百三十六章 殘兵敗將第三百七十章 徐府家事第四十一章 局勢環解析第一百六十九章 循序第二十一章 再遇佳人第四百三十一章 馬車商行第二百三十六章 表心比意第一百二十九章 假說第二百九十四章 百年之擔憂第二百零六章 憤恨有加第三十六章 一點成千金第九十三章 時機已到第一百一十章 素寧衛官衙第三百九十八章 兩信二聞第四百四十八章 重情轉意第七十二章 大風起兮第三百零八章 主次敵人第四百四十三章 爲情往復第二百二十一章 先聲奪人第九十四章 暴起第四百四十六 北望後定第一百二十四章 主僕第一百九十章 陸鳶歸家第一百五十八章 平常心第一百七十一章 望不着第二百三十三章 給個公道第三百五十九章 期望來臨第二百六十章 轉意變度第二百二十八章 鎮撫使解職第四百零九章 信與不信第七十九章 大案了結第四百一十八章 殘兵互換第二百零三章 事情變大第三百三十七章 討作名分第二百八十五章 駭人聞說第四百二十五章 娘娘回門第七章 直達聖聽第四百零七章 去留兩難第八十四章 假意釋情第三百一十一章 糧道被劫第三百四十章 不撞南牆第四百零九章 信與不信第一百四十五章 收尾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族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起波瀾第四百四十一章 連問蹤跡第一百九十九章 南鎮撫司第八十五章 面目揭開第二十五章 輔政閣老第四百三十章 木軌工程第三百四十八章 腐朽體驗第三百零二章 存變之秋第三百九十四章 趕赴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