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大明帝國的喪鐘(中)

北直隸,順天府,天津衛

隨着大運河溝通南北,成爲國家的經濟命脈,而永樂皇帝朱棣又遷都北京之後,天津就逐漸成爲了北京的東南門戶,以及重要的航運樞紐,從此同都城防衛與經濟繁榮緊密聯繫到了一起。

永樂二年,天津衛城開始築城。由於城垣東西長、南北短,故而俗稱“算盤城”。弘治四年,朝廷又對天津土城進行了大規模整修,在城牆外包上了磚石,並在各城門上增建甕城和城樓,爲東、南、西、北四門分別題匾,名爲“鎮東”、“定南”、“安西”、“拱北”,以明代的建築標準,絕對堪稱是雄偉高大、堅不可摧。

不過此時此刻,在天津的城牆下,卻到處是尚未掩埋的累累屍骸,離城不遠的荒地裡,還丟棄着許多被毀壞的戰車與長梯。即使是青磚壘砌的城牆上,也佈滿了傷疤,磚木結構的城樓和牆外的房舍盡皆被焚燬。原來城池周邊的諸多衛星村鎮,也皆被戰火焚燬一空,居民不是填了壕溝,就是遠逃他鄉。

天津城南二里外,靠着運河旁邊的荒蕪田野裡,扎滿了各式各樣的營帳。在一處最爲豪華的中軍大帳外面,陝西三邊總督洪承疇右手按劍,望着地平線上那巍峨的天津衛城,心中一腔無名火簡直要噴薄而出。

——從今年春天開始,洪承疇率領五萬秦軍追擊流寇,從陝西橫跨山西一直打到了北直隸,接下來因爲京畿糧荒,又奉命南下山東“就食”,支援山東巡撫朱大典清剿聞香教妖人,並且一度越境攻入南直隸的徐州府……沿途連續轉戰五省之地,差不多從西到東打穿了整個北中國,堪稱是艱苦卓絕到了極致……

待到遼西將門倒戈投虜,女真鐵騎大舉入關,京畿要地全面告急之後,接到求救信的洪承疇,又不顧自己的部隊長途轉戰、士卒疲倦,再次率領秦軍掉頭沿着運河北上,企圖進京勤王……如果要評選“本年度感動大明的十佳勞模典範”的話,洪承疇和他麾下這支任勞任怨的秦軍,絕對能光榮上榜。

但是,大明帝國的朝野上下,又是怎樣對待這支衝破關山險阻,千里奔赴國難的忠勇之師的呢?

先前在京畿剿賊得勝之後,朝廷就對秦軍應得的犒賞推三阻四,只是舌燦蓮花,空口許了一堆嘉獎,但卻甚至連糧秣都不肯供應,反倒是索要賄賂的大小官員來了一撥又一撥。移師到了山東之後,雖然從縉紳富戶身上颳了一點油水,還奪取了一些戰利品,但相較於大軍征戰的龐大開銷,洪承疇還是深感杯水車薪、入不敷出……而如今在天津城外的遭遇,更是讓洪承疇和他的部下幾乎氣炸了肺。

——在秦軍尚未趕到的時候,遼西叛將吳襄已經率領兩萬兵馬長驅直入,進抵天津城下,不僅肆意劫掠郊野,還裹挾了附近的數萬鄉民,大舉蟻附攻城,很快就將兵微將寡的天津衛城打得搖搖欲墜。

正在緩緩北上的洪承疇聞訊,立即親自率領大軍急行軍前來天津增援,在一番激戰之後,成功擊退了關寧軍,暫時解了天津之圍。不料關寧軍退走之後,天津巡撫杜三策卻下令緊閉城門,不讓秦軍任何一人進城,接下來更以城內無糧爲由,拒不提供糧草,只命人從城上扔下一千兩銀子,讓洪承疇自己去買糧吃。

這可真是荒天下之大稽了——如此一番慘烈的兵災過後,這天津城周邊幾乎所有的村落城鎮,都已經淪爲了廢墟,你這邊不肯打開公家府庫的話,又讓洪承疇去哪裡去買糧食?

更何況,就算洪承疇在城外有地方可以買糧,眼下由於聞香教妖人起事,截斷運河,江南漕米無法北上的緣故,山東濟南的米價都已經漲到了四十兩銀子一石,在北直隸的糧價只會更加昂貴,據說京中米價已經到了每石八十兩……區區一千兩銀子,能買來多少米麥?只怕還不夠五萬秦軍吃上一頓飽飯呢!

洪承疇此次率領大軍從山東回師勤王,隨軍攜帶的糧草本來就不太充足,將士?飢一頓飽一頓,只盼着在天津打了勝仗之後,能有一頓飽飯吃,誰知卻連這個小小的願望都得不到滿足!現在軍中所餘的糧草,只能讓將士們每天吃一餐稀飯。即使如此,也只夠支撐區區五日,再接下來就只能四處去挖樹皮草根了!

眼看着天津衛城是油鹽不進,怎麼也搞不到糧食了,洪承疇只得命令親信幕僚帶着他的手諭和令牌,到靜海縣去調集糧食,不料靜海知縣亦以城內無糧爲由,拒絕供給糧草,還把洪承疇的使者亂棍打了出來!

想不到自己一心精忠報國、急公好義,最後卻是落到了這個結果,原本脾氣就不算太好的洪承疇,這些日子更是肝火旺盛。近日來,他已經開始派遣軍隊四處“打草谷”,怎奈北直隸這些年戰亂災荒不斷,富家大戶不是躲在了有城牆保護的城池裡,就是搬家去了江南“避囂”,弄得秦軍就是想搶糧都沒處搶。

此外,洪承疇也沒忘了上書兵部,要求朝廷設法糧草問題,但卻如石沉大海,沒有一點反響。

這種“既要馬兒跑,又不肯給馬兒吃草”的態度,讓洪承疇很是傷心,自從奉旨勤王以來,他不畏懼與各路流寇、教匪、叛逆甚至是遼東建奴作戰,但來自朝廷內部的掣肘,卻讓他心力交瘁。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哪怕茶館裡的說書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朝廷上下卻總是喜歡假裝不知道。

由於糧草將盡、餉銀也沒有着落,五萬秦軍只得困頓於天津城南,無法繼續向着京師挺進——作爲久經沙場的知兵能臣,洪承疇非常清楚,秦軍歷經大半年的輾轉征戰,早已疲憊至極。接下來又要面對女真八旗這一空前強敵,無論如何也得讓他們吃飽喝足休整夠了,才能打起精神上陣殺敵啊。

如果讓士兵在上陣前都吃不上飽飯,那就不是打仗,而是送死了。

但面對地方官府的不配合,實在籌不出糧草……難道要移兵畿南三府,到盧象升的老巢去打秋風?

可是京師那邊又該怎麼辦?就憑盧象升的那點兒殘兵敗將,還有京營的廢物,能守得住城池嗎?

還有,聽說京師最近在鬧瘟疫,軍中士卒都對此憂心忡忡,很是不願再繼續深入畿輔了。

正當洪承疇一籌莫展、左右爲難的時候,跟隨秦軍轉戰的山西總兵官虎大威,卻神神秘秘地過來求見:“……督師大人容稟,如今天津這地方雖然殘破,但若是要籌辦糧食,也不是沒有辦法。”

“……哦?不知你有何高見啊?”

雖然不相信這個粗鄙武夫能夠拿出辦法,但病急亂投醫之下,洪承疇還是示意虎大威說下去。

而山西總兵官虎大威,此時居然還真的打探到了一條門路:“……下官近日來派遣偵騎四出打探,發現有海船在大沽口(塘沽)做買賣,從山東運了糧食過來兜售,價錢也還行,一石麥子只要五兩銀子。”

“……聽着不錯啊!那爲何不買?”洪承疇登時眼神一亮,連忙問道。

“……沒錢啊!”虎大威一臉爲難地答道,“……已經五個月沒發餉銀了,兵部的犒賞也欠到了現在。”

——虎大威此言半真半假:秦軍各部的餉銀確實是拖欠了很久,而且兵部也拖着之前戰功的犒賞不發,但憑着戰場上的劫掠和地方縉紳的孝敬,各位軍官的私囊還是很充足的……不過,各位軍官貪墨侵吞的本事固然是花樣百出,但一向是隻進不出,想要他們自掏腰包來承擔軍糧開銷,可就是千難萬難了。

同樣的道理,洪承疇也不願意出錢,“……既然是從山東來的海船,想必跟登州叛賊有些牽連——上個月的時候,登州水師還在攔截天津商船呢!爾等直接把糧食徵用了便可,哪裡還用得着給他們錢?”

虎大威苦笑道:“……督師大人,若是真的如此就好了。那幫海商精明着呢,他們在海邊修了寨子,直通碼頭,販來的糧食都在大船上,買主給了錢才肯?下來。如果我們派兵去搶,出兵少了,只怕打不破寨子——那寨子裡有登州鎮的賊兵把守。如果出兵多了,人家就直接上船出海跑了……”

——很顯然,虎大威在得知此事之後,肯定也有過白拿糧食不給錢的打算,可惜未能如願。

得知這股販糧的海商似乎無法強搶,而確實跟登州叛軍有關係之後,洪承疇一時間也有些遲疑,生怕因爲跟叛賊扯上關係,而被御史彈劾。但如今秦軍的缺糧問題已經刻不容緩,再拖下去只怕是要譁變,而京師那邊也是搖搖欲墜,危在旦夕……朝廷那邊應該不會再吹毛求疵了吧!洪承疇不太自信地如是想道。

總之,爲了解決大軍糧秣匱乏的燃眉之急,洪承疇最終還是決定去大沽口找海商買糧。然後,因爲如今秦軍斷糧在即、軍心浮動,當真是一刻也耽擱不得,洪承疇生怕在使者往來、討價還價之中浪費時間,乾脆帶上了中軍督標營,親自趕往大沽口籌糧,什麼體面尊卑都不顧了,只求以最快速度把糧食搞來。

然而,洪承疇萬萬沒有料到的是,他前腳剛一離開,天津這邊後腳馬上就爆發了一場塌天大禍……

北直隸,永平府,樂亭縣

伴隨着嗚嗚的牛角號聲和震天的隆隆戰鼓,數萬大軍猶如一條蜿蜒的長龍,正沿着通往京師的官道,向着西南方向緩緩前進。無論是騎兵還是步兵,絕大多數士兵看上去都是一般的虎背熊腰,光溜溜的頭頂後面掛着一根細細金錢鼠尾,很多人的臉上還都有傷疤,目光中總是透露着兇殘和暴虐的氣息。

溫暖的秋日之下,官道兩邊一望無垠的田野中荒草叢生,不時可見白森森的骨骸,還有被焚燒的焦黑廢墟。而這條年久失修的道路之上,亦是坑窪起伏,以至於細微的塵土飛騰起來,然瀰漫紛舞,涌入士兵與牲口的眼睛、耳朵、鼻孔裡面,走在前邊的士兵還可以勉強忍耐,後隊士兵已經完全籠罩在粉塵之中,不得不要麼離開大路走在兩邊,以避開塵土。要麼就用衣服遮住口鼻,眯縫着眼睛向前面猛進。

然而,儘管一路走得灰頭土臉,但這些女真兵全軍上下還是極爲興高采烈,上到八旗旗主、貝勒都統,下到包衣漢軍,都對如今的空前勝利而滿心激動,甚至憧憬和期盼起了打進北京城之後的豐富戰利品。

而率領這支軍隊的後金君主皇太極,更是志得意滿,彷彿看到天下至尊的寶座已經在前方向自己招手:

“……明國雖大,卻已成朽木,如今遭到這般致命一擊,想來或許真的是到了壽終正寢之時了吧!”

——事實上,眼下的大好形勢,對於皇太極來說,也是完全的意外之喜。直到關寧軍突然集體倒戈之前,他還萬萬沒有料到,大明帝國居然這樣突然就到了土崩瓦解的時候!

在今年春天取得大淩河之戰的勝利以後,皇太極雖然利用俘獲的吳襄、祖大壽等關寧降將,對錦州、寧遠一帶殘餘的遼西將門發出了許多勸降信,但內心之中根本沒抱成功的希望——畢竟兩邊的待遇差距實在太大,明廷能夠給遼西將門撥發每年五百萬兩的餉銀,後金卻最多隻能給他們幾塊連年災荒的關外土地。

所以,當遼西將門居然倒戈來投之時,在一頭霧水的皇太極心中,絕對是驚悚比驚喜的成分更多。

直到關寧軍真的剃髮易幟,向女真八旗獻出了山海關等各處關隘要塞,讓開了通往中原的捷徑,皇太極才終於確定了這並非明國在施展什麼苦肉計之類的圈套,而是一個從天而降的空前大禮包!

不過,“山海關關寧軍”的這份天降大禮包雖好,卻也徹底打亂了皇太極的原本的戰略規劃:他之前是準備在打完了大淩河之戰,再屯兵休整數月之後,就親自率領一支精兵北上寧古塔,去討伐那支盤踞在海參崴的“短毛海盜”,以此來解除女真八旗的後背之患的……但是隨着山?關這一中原門戶的豁然洞開,上述的一切構想都統統打了水漂——從八旗旗主到尋常旗丁,都早已被中原的花花世界迷了心竅,眼看着遼西走廊成爲坦途,早就紅着眼睛要進關去大搶一票,哪裡還肯去寧古塔那邊的深山老林裡吃苦受罪?

而皇太極雖然相對冷靜和穩重一些,但也同樣深知“天予不取,反受其禍”的道理——關寧軍倒戈獻關,對於愛新覺羅家入主中原來說,乃是千載難逢的絕妙良機。若是因爲自己的遲疑不決,錯過了這個短暫的機遇,讓明廷抓緊時間重新奪回了山海關……那麼皇太極恐怕這輩子都要爲此而後悔到吐血了……

所以,幾乎沒怎麼猶豫,皇太極就推翻了之前的作戰預想,又一次集結了傾國之兵,大舉入關南下。

第133章 和平締造者(上)第22章 逃出學園第28章 聖城阿維尼翁第7章 改天換日第116章 三戰時期的血色情人節(上)第138章 四方亂雲起(下)第167章 二帝殯天(上)第90章 瘋狂動物城(上)第58章 聯合艦隊出擊!(中)第3章 穿越之前別忘了預先偵察...第70章 迴歸與終結(下)第141章 黑暗時代的衆生相(下)第45章 印鈔票是頭等大事!第91章 三戰開啓之時第123章 穿越者終究還是穿越者第21章 被染紅的列島(中)第20章 高城沙耶的猜疑第65章 南海鐵道紀行(五)第68章 兔子的復仇(中)第37章 與右翼大佬的談判第5章 貧窮姐妹物語(上)第27章 瘟疫時期的悠閒日常(中)第186章 南沙紀行(上)第2章 被揭穿的真相(下)第37章 血色新年(中)第55章 白頭鷹不想當冤大頭(中)第23章 昔蘭尼加殖民地(中)四坑爹的古埃及醫療和商業第7章 圓滾滾的上帝來了(中)第22章 走進印度(續)三什麼是民國範兒第73章 墨爾本之冬(下)第41章 諸國的反應(下)第50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四)第18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八)第71章 歸去來兮第16章 山寨也是一門技術活(上)第12章 藤美學園鎮壓作戰第9章 中世紀歐洲生活的初體驗第24章 魔幻時代的來臨(中)第54章 中岡麻美第75章 僞造“澳宋帝國”遺...第77章 這個國家由瘋子保衛?!第29章 第三新東京第7章 改天換日第30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下)第193章 故鄉的原風景第28章 毀滅前夕的平靜(下)第26章 裸女鬥喪屍第70章 彈指間,萬軍灰飛煙滅(上)第74章 我家老媽是大BOSS?!第43章 拯救世界也是一門絕好的生意第118章 三戰時期的血色情人節(下)第21章 氪星小學課外手工興趣組(下)第14章 拜見野比大雄一併不浪漫的城堡生活第19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上)第57章 自作孽不可活(下)第33章 卡洛琳的悲鳴第174章 貪得無厭的有關部門第35章 碰撞前夕的日常第32章 點餐好辛苦第20章 好聚好散(上)第86章 崇禎皇帝的絕望(中)第144章 只有開了外掛才能無敵第44章 威武之師?仁義之師?第93章 日漸奇幻的香港,日漸科幻的中國第54章 白頭鷹不想當冤大頭(上)第14章 突如其來的戰鬥第5章 這位同學本來還可以搶救...第3章 尼羅河畔的天體營(下)第561章 來自遠方的不速之客第48章 建設比破壞更有意義...第102章 京師大亂鬥(中)第162章 南京!南京!(續)第43章 和平接管番外五那些曾經被穿越者造訪過的世界二第76章 新單位是麻風病院?!(下)第7章 貧窮姐妹物語(下)第150章 美利堅永不屈服(中)第38章 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上)九催命般的中世紀醫療第35章 對未來的思考(下)第23章 噩夢中的帝國(上)第39章 壓迫衆生的來訪者(下)第138章 四方亂雲起(下)第31章 熱鬧喧囂的東方海洋(下)第84章 赤道洋之夏(完)第49章 建設比破壞更有意義...第46章 天真而又殘忍的殺人小學生第64章 吃了原告又吃被告?第35章 直搗黃龍猶未足第166章 於江南重建大清!第103章 新月旗墜落(上)第38章 一個個都得解決過來(下)第535章 這個國家真是太廢柴了第25章 貧道自請北伐第68章 迴歸與終結(上)第3章 來自東方的騎士(中)第134章 嶺南無戰事(中)
第133章 和平締造者(上)第22章 逃出學園第28章 聖城阿維尼翁第7章 改天換日第116章 三戰時期的血色情人節(上)第138章 四方亂雲起(下)第167章 二帝殯天(上)第90章 瘋狂動物城(上)第58章 聯合艦隊出擊!(中)第3章 穿越之前別忘了預先偵察...第70章 迴歸與終結(下)第141章 黑暗時代的衆生相(下)第45章 印鈔票是頭等大事!第91章 三戰開啓之時第123章 穿越者終究還是穿越者第21章 被染紅的列島(中)第20章 高城沙耶的猜疑第65章 南海鐵道紀行(五)第68章 兔子的復仇(中)第37章 與右翼大佬的談判第5章 貧窮姐妹物語(上)第27章 瘟疫時期的悠閒日常(中)第186章 南沙紀行(上)第2章 被揭穿的真相(下)第37章 血色新年(中)第55章 白頭鷹不想當冤大頭(中)第23章 昔蘭尼加殖民地(中)四坑爹的古埃及醫療和商業第7章 圓滾滾的上帝來了(中)第22章 走進印度(續)三什麼是民國範兒第73章 墨爾本之冬(下)第41章 諸國的反應(下)第50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四)第18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八)第71章 歸去來兮第16章 山寨也是一門技術活(上)第12章 藤美學園鎮壓作戰第9章 中世紀歐洲生活的初體驗第24章 魔幻時代的來臨(中)第54章 中岡麻美第75章 僞造“澳宋帝國”遺...第77章 這個國家由瘋子保衛?!第29章 第三新東京第7章 改天換日第30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下)第193章 故鄉的原風景第28章 毀滅前夕的平靜(下)第26章 裸女鬥喪屍第70章 彈指間,萬軍灰飛煙滅(上)第74章 我家老媽是大BOSS?!第43章 拯救世界也是一門絕好的生意第118章 三戰時期的血色情人節(下)第21章 氪星小學課外手工興趣組(下)第14章 拜見野比大雄一併不浪漫的城堡生活第19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上)第57章 自作孽不可活(下)第33章 卡洛琳的悲鳴第174章 貪得無厭的有關部門第35章 碰撞前夕的日常第32章 點餐好辛苦第20章 好聚好散(上)第86章 崇禎皇帝的絕望(中)第144章 只有開了外掛才能無敵第44章 威武之師?仁義之師?第93章 日漸奇幻的香港,日漸科幻的中國第54章 白頭鷹不想當冤大頭(上)第14章 突如其來的戰鬥第5章 這位同學本來還可以搶救...第3章 尼羅河畔的天體營(下)第561章 來自遠方的不速之客第48章 建設比破壞更有意義...第102章 京師大亂鬥(中)第162章 南京!南京!(續)第43章 和平接管番外五那些曾經被穿越者造訪過的世界二第76章 新單位是麻風病院?!(下)第7章 貧窮姐妹物語(下)第150章 美利堅永不屈服(中)第38章 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上)九催命般的中世紀醫療第35章 對未來的思考(下)第23章 噩夢中的帝國(上)第39章 壓迫衆生的來訪者(下)第138章 四方亂雲起(下)第31章 熱鬧喧囂的東方海洋(下)第84章 赤道洋之夏(完)第49章 建設比破壞更有意義...第46章 天真而又殘忍的殺人小學生第64章 吃了原告又吃被告?第35章 直搗黃龍猶未足第166章 於江南重建大清!第103章 新月旗墜落(上)第38章 一個個都得解決過來(下)第535章 這個國家真是太廢柴了第25章 貧道自請北伐第68章 迴歸與終結(上)第3章 來自東方的騎士(中)第134章 嶺南無戰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