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符囊五門 蝕文爲根

聽了張衍所言,劉雁依當即磕頭拜師。

張衍端坐雲頭,受了她三拜,隨後將她攙扶起來,寬慰了幾句,袍袖一捲,便遁起玄光直接來到丹鼎院。

周崇舉兩月不見張衍,後來聽聞他深陷魔穴不得而出,本來也是擔憂,但前幾日聽聞他安然無恙歸來,這才放下了心,眼下再見時,見他已成了玄光修士,神情中也是泛出一股欣喜之色來。

正待開口,目光一轉,卻見到一名眉目如畫的女童跟在張衍身側,小手牽着他的袖子,不免疑惑,用手指了指,道:“此女孩兒是何來歷?”

這魚船之上,除了親近之人和隨侍道童之外,周崇舉素來不讓其他人上來,如今張衍卻帶了這女童前來,想必有他的道理。

張衍輕輕拍了拍劉雁依腦袋,道:“來,過去給師伯磕頭。”

劉雁依甚是乖巧,依言上前跪下,叩了一個頭,脆生生說道:“弟子劉雁依見過師伯。”

周崇舉先是面現訝然之色,隨後撫須一笑,點了點頭,伸手虛虛託了一把,道:“原來是張師弟新收的弟子,不必多禮,起來吧。”

他見張衍在此女童面前並不避諱用師兄稱呼自己,便知此女極爲得張衍的看重,是要當嫡傳弟子培養的。

“過幾日後,師弟我要去三泊征伐,恐怕也沒有時間教導於她,有意將雁依放在師兄這裡,也好時時得到師兄的指點。”

言罷,張衍又將劉雁依來歷說了一遍,周崇舉不免唏噓幾聲,當即答應下來。

周崇舉出身定陽周氏,修道近四百載,自身也是元嬰修爲,雖然被壞了根基,終生無望再進一步,但是底蘊深厚,又是東華洲聞名的大丹師,代張衍照顧一個徒兒那卻是輕而易舉,當即便喚了一名道童上來將劉雁依安頓下去。

劉雁依走後,周崇舉感慨道:“師弟找得好徒兒,此女孩兒資質極佳,我修道數百年來也沒見幾個比得上她的,雖說身上似有因果糾纏,不過對師弟來說卻不是問題,未來若攻伐周族,必是一大助力。”

張衍沉默了片刻,嘆道:“我也是近日才覺得獨木不成林,師兄應該也知,齊雲天齊師兄曾親自來魔穴中救我,其中深意想必師兄也能猜出。”

周崇舉點頭道:“此事我已知曉,你不妨順水推舟。”頓了頓,他又低聲道:“掌門近日曾親自登門來造訪過我一次。”

張衍神情不禁動了動。

周崇舉呵呵一笑,撫須道:“攻伐下三泊後,門中恐怕還會大肆收錄弟子,隨後便是門中大比,以應對千年魔劫,所需丹藥不在少數,如今門中有七成以上丹藥是從我丹鼎院中所出,未來百年之內,掌門借重我的地方甚多,上下我都會打理好,所以你只管專心修行便可。”

張衍這才明白,難怪齊雲天親自來魔穴一行,想來除了有看重他的地方之外,周崇舉也起了極爲關鍵的作用,連忙起手一拱,道:“還要多謝師兄照應!”

周崇舉一擺手,笑道:“謝什麼,其實,若不是你是真傳弟子的身份,還頗得孫師侄看重,便是舍了我這張老臉,身爲三代弟子之首的齊雲天,恐怕也不會對你多看一眼。”

張衍點頭稱是,又閒聊了幾句,見已無事,他便辭了周崇舉,架起遁光出了丹鼎閣,不出一刻,便迴轉到了自家洞府。

回到府中第一件事,便是命商裳伺候筆墨,他幾筆揮就一封書信,吹乾墨跡,召了一名力士前來,命他將此信送到瓔仙島上去。

這封信中自言他收了劉韜侄女爲記名弟子,希望島上修士交還劉韜遺物,信中還有意無意顯露出自己與齊雲天和範長青等人的關係。

瓔仙島島主只是孟真人的徒孫,如果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自然會將此事處理妥當。

如若置之不理,那就是他們自尋死路,怪不得他人。

力士出去之後,張衍靜坐了一會兒,便將所有人屏退,封了洞府大門,從袖囊中拿出那本得自沈嶽峰的《符囊書》翻看起來。

這書前面記載的是符書的概述和總綱,後面纔是具體的符籙煉製之法,只看了一會兒,他便站了起來,暗暗點頭,道:“廣源派千年之前不愧是道門大派,當也是有立身本錢的。”

按照書上所言,廣源派符籙煉製之法總共分爲五門,分爲持門、斗門、生門、真門、煉門。

但是千年前一場變故後,數名長老不是隕落就是坐化,掌門亦是下落不明,導致其中最爲深奧莫測的煉門和真門俱都失傳了,廣源派因此一蹶不振,自此再也沒恢復過元氣。

而如今,生門符只有掌門弟子方可習練,因此這本書上只記載了持門符和斗門符兩種法訣和煉製方法。

持門符共有四決,分爲“禁、鎖、護、解”。

斗門符亦有四決,分爲“劍、兵、驅、附”。

各種符籙種類駁雜,細細分來,只這道書上就有百數種之多,未曾記載和失傳的更不知道有多少。

每一道符籙都有專門的法訣和符書配合,妄想學盡那是癡心妄想,看樣子,只能揀取其中一二修行了。

不過再翻幾頁之後,張衍才知道,廣源派的弟子若不得真傳,習練此法者只能一輩子與鬼畫符打交道。

只有成了真傳弟子之後,才能傳得一道煉化“本命真符”的法訣,之後便無需符紙畫咒,只要在本命真符中演化符契,再吸納入五行神砂,打出法訣後便可對敵。

這本命真符威力越大,所能驅動的符籙便越多,到了這般地步,法寶和符籙已經別無二致了。

書中甚至還略微提及,廣源派中曾有前輩高人將一道本命真符煉成天符,藉以飛昇天闕的。

看到這裡,張衍卻搖頭失笑,這每道符籙皆需要五行神砂輔助,威力越大,所需要的神砂品質越高,甚至可能需要消耗大量雲砂,這天符恐怕就是賣了一個門派也未必煉得出來。

而且這本命真符只有化丹修士才能習練,即便與張衍交手的沈嶽峰也做不到這一點。

不過廣源派數千年傳承,卻自有一套取巧的法門,那就是借用“元符”之力,在其中凝練符咒烙印,交手時直接將其和五行神砂一起打入符紙,此比事先畫好的符契還要好用上三分,唯一可慮的是浪費神砂過多。

此法雖好,但廣源派非嫡系弟子卻不得與聞,即便知道,也沒有元符供他們使用。,張衍暗道:“原來這纔是元符真正用法,如此,我只需在元符中習練熟了,再去採買一些符紙和神砂回來便可運用此法了。”

他又往後翻去,準備詳細揣摩符籙的煉製之法,哪知一看之下,卻覺得符書似是異常眼熟。

仔細審視了幾遍,他不禁訝然,這符書竟然是以蝕文爲基礎演化出來的!只是對敵時需由特殊的法訣和神砂符紙配合,才能引發其中威力。

看到這裡,張衍不由精神一振,蝕文是他的強項呀,不禁津津有味地看了下去。

這一看,覺得此書正文言簡意賅,博大精深,反而沈嶽峰的註釋卻是多有錯漏,很多改進的心得看得他嗤之以鼻,明明用一個符書就能運用得妥當的,沈嶽峰偏偏自作聰明拆解成多個符書,不但威力大減,而且更繁複了許多。

索性他乾脆舍開了沈嶽峰的註解,直接看道書本文。

看到後來,他連連搖頭,身爲廣源派弟子,沈嶽峰舍此高明法門不用,卻去修什麼劍修?簡直是暴殄天物,其實只要將斗門符中的“劍”、“兵”二法學精了,其威力絲毫不在飛劍之下。

他哪裡知道,這符籙之法也不是人人都能學通的,他如今看得容易,那是因爲他精通蝕文的緣故。

要學符咒,首先要學數年蝕文,但是廣源派遭逢大變之後,弟子稀少,哪裡有時間讓你慢慢修習?

只能擇選在蝕文一道上頗有天資的弟子專門繼承此法,而其他弟子都轉而去修習進展快速,又威力較大的其他功法去了。

即便如此,廣源派下院當初在蝕文法會上也是咄咄逼人,若不是張衍出面,很可能便將溟滄派下院挑翻了。

沈嶽峰也是自詡天資過人,想將本門符籙一道發揚光大,只是習練了多年後,非但進展不大,反而耽擱自家修行,認爲在這條道路上走到了盡頭,只得無奈放棄,因此才寫好了心得準備交予自己師妹,結果卻落入張衍手中,還對他的註釋不屑一顧。

翻看完畢後,張衍閉目良久,似是消化其中內容,待再次睜眼時,面上現出一股從容自信之色。

這符籙看起來玄妙,但是知道法訣之後,對精通蝕文的人來說無非是個水磨功夫,一遍不成練兩遍,兩遍不成練四遍,四遍不成練十遍,再不行,那就百遍,千遍!

雖然距離前去三泊只有八九日的時間了,但他堅信,若是一門心思在殘玉中修行此法,六七日下來,至少不會弱於沈嶽峰當初的水準。

想到此處,他微微一笑,從袖中取出殘玉,心神便往其中沉浸下去。

…………

(未完待續)

第三百一十七章 強求非緣法 門外不是客第九章 人心一動起殺劫第七十一章 山陣爲子圈絕地第兩百六十四章 玄清照未定 一木遮山水第一百零七章 青桐山前覓舊仇第三百五十一章 塵濁洗去方稱道第三百一十八章 頁落傾天隻手撐第三十六章 悲喜人偶第二章 蝕文天書 我自觀讀第兩百四十三章 地氣顯發天下動第一百五十章 真種一落化元胎第二十六章 飛筏乘渡重天外第五十一章 鬼蜮凶地人心異第一百九十三章 命從天理當逢生第一百零五章 外借神意入造化第一百二十四章 星河忽渡不速客第三百一十七章 心秉神真方正道第八十章 自有真法伏心魔第四十九章 黃泉一卷落陰冥第一百三十七章 妖魔入世玄門驚第二十三章 三寶入囊中 界內覓神通第兩百四十七章 月下飲宴藏暗鋒第三十八章 蕭氏謀算第二十八章 斬神誅魔還本來第二百九十七章 劍入諸塵斬天途第十章 劍名缺月 丹成一品第一百五十一章 鬥劍之期已有定第七十六章 張衍脫身 顛倒迷陣第兩百六十六章 橫空一掃萬靈墜第一百三十四章 可擒魔妖煉血食第兩百零五章 山海之外鎮妖蟲第兩百八十八章 取奪天疆在此時第九十七章 勝洲賀宴已有期第兩百一十二章 六眸神通轉生死第四十二章 分身一道平海風第兩百八十八章 水鏡翻瀾一脈同第二百一十九章 輕解法劫化厄毒第兩百三十七章 留痕本是世上劫第兩百三十五章 神秀金枝一葉株第二百三十章 真光洗煉取德功第三章 凝氣築元 神意爲乾第三百一十八章 寶光護得開世門第一百二十五章 十萬心界量玄關,一劍橫光丈千秋第二十八章 借勢而行 鴻飛瑩雲第三百零三章 機謀用盡動一戰第兩百一十二章 踏錯天關失至寶第兩百一十八章 奇靈顯御破魔府第一百八十一章 神鯤入界驚鈞塵第一百五十八章 爭雄豈在一夕間第一百三十九章 火中取栗爲前驅第一百九十二章 暗渡兇流轉北辰第一百三十章 各落棋子緣法現第一百零九章 平妖定患功已滿第五十五章 驚穹山前千族聚第兩百八十八章 借寶盜靈機 設餌釣大蟾第三百四十七章 終究難消妄念執第三百零二章 東萊顯世三禁關第二百八十章 諸世輪轉一道中第五十六章 山中樓閣起風雨第三百六十八章 千謀不及一戰定第二百零四章 感異玄機天外懸第兩百十六章 血煞魔魄 雲宮闖關第一百四十八章 心使氣合法自一第十五章 殺機映耀寒玉洲第一百一十四章 四界盜靈奪天機第三百零四章 三路阻敵第兩百零二章 星河波濤不見平第兩百二十三章 異心只爲解壽鎖第三百六十三章 偏角一轉動全盤第二百五十二章 敬道未必得天顧第兩百三十八章 碧華雷木劍第二十二章 蔽白山下傳驚訊第九十六章 氣合霄天難封絕第三百一十四章 當祭心劍斬明光第二百六十七章 由來人心易道常第三章 冥空難成兩全法第一百一十七章 借靈御劍 妖魔奪珠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生不遜轉性靈第兩百四十九章 持定玄劍待狂瀾第兩百三十七章 留痕本是世上劫第三百三十一章 海流盡處是潛龍第一百三十七章 垂天舒雲翼 相顯大鵬身第三百八十三章 今生可渡有緣身第一百一十九章 殘鼎之中見陰魔第一百四十五章 金珠動威亂乾坤第二百零一章 憑心神感引靈光第五十六章 北冥劍取真龍脊第三百八十八章 名符可辨真虛妄第一百三十八章 順水推舟去 山外雲歸來第四十六章 推開渾陰幻爲真第一百四十章 藥中見靈機緣至第二百零四章 感異玄機天外懸第一百三十三章 解脫此世身歸去第三百六十四章 暗藏珠光拋前塵第兩百六十八章 七徒入府 座次重列第八十一章 降魔神雷珠 再得神通術第九十四章 忽聞魔蹤隱玄門第一百六十八章 洞天歸舊主 圓通破陽刀第二十六章 血氣玄圖懸白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山外魔徒窺洞府
第三百一十七章 強求非緣法 門外不是客第九章 人心一動起殺劫第七十一章 山陣爲子圈絕地第兩百六十四章 玄清照未定 一木遮山水第一百零七章 青桐山前覓舊仇第三百五十一章 塵濁洗去方稱道第三百一十八章 頁落傾天隻手撐第三十六章 悲喜人偶第二章 蝕文天書 我自觀讀第兩百四十三章 地氣顯發天下動第一百五十章 真種一落化元胎第二十六章 飛筏乘渡重天外第五十一章 鬼蜮凶地人心異第一百九十三章 命從天理當逢生第一百零五章 外借神意入造化第一百二十四章 星河忽渡不速客第三百一十七章 心秉神真方正道第八十章 自有真法伏心魔第四十九章 黃泉一卷落陰冥第一百三十七章 妖魔入世玄門驚第二十三章 三寶入囊中 界內覓神通第兩百四十七章 月下飲宴藏暗鋒第三十八章 蕭氏謀算第二十八章 斬神誅魔還本來第二百九十七章 劍入諸塵斬天途第十章 劍名缺月 丹成一品第一百五十一章 鬥劍之期已有定第七十六章 張衍脫身 顛倒迷陣第兩百六十六章 橫空一掃萬靈墜第一百三十四章 可擒魔妖煉血食第兩百零五章 山海之外鎮妖蟲第兩百八十八章 取奪天疆在此時第九十七章 勝洲賀宴已有期第兩百一十二章 六眸神通轉生死第四十二章 分身一道平海風第兩百八十八章 水鏡翻瀾一脈同第二百一十九章 輕解法劫化厄毒第兩百三十七章 留痕本是世上劫第兩百三十五章 神秀金枝一葉株第二百三十章 真光洗煉取德功第三章 凝氣築元 神意爲乾第三百一十八章 寶光護得開世門第一百二十五章 十萬心界量玄關,一劍橫光丈千秋第二十八章 借勢而行 鴻飛瑩雲第三百零三章 機謀用盡動一戰第兩百一十二章 踏錯天關失至寶第兩百一十八章 奇靈顯御破魔府第一百八十一章 神鯤入界驚鈞塵第一百五十八章 爭雄豈在一夕間第一百三十九章 火中取栗爲前驅第一百九十二章 暗渡兇流轉北辰第一百三十章 各落棋子緣法現第一百零九章 平妖定患功已滿第五十五章 驚穹山前千族聚第兩百八十八章 借寶盜靈機 設餌釣大蟾第三百四十七章 終究難消妄念執第三百零二章 東萊顯世三禁關第二百八十章 諸世輪轉一道中第五十六章 山中樓閣起風雨第三百六十八章 千謀不及一戰定第二百零四章 感異玄機天外懸第兩百十六章 血煞魔魄 雲宮闖關第一百四十八章 心使氣合法自一第十五章 殺機映耀寒玉洲第一百一十四章 四界盜靈奪天機第三百零四章 三路阻敵第兩百零二章 星河波濤不見平第兩百二十三章 異心只爲解壽鎖第三百六十三章 偏角一轉動全盤第二百五十二章 敬道未必得天顧第兩百三十八章 碧華雷木劍第二十二章 蔽白山下傳驚訊第九十六章 氣合霄天難封絕第三百一十四章 當祭心劍斬明光第二百六十七章 由來人心易道常第三章 冥空難成兩全法第一百一十七章 借靈御劍 妖魔奪珠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生不遜轉性靈第兩百四十九章 持定玄劍待狂瀾第兩百三十七章 留痕本是世上劫第三百三十一章 海流盡處是潛龍第一百三十七章 垂天舒雲翼 相顯大鵬身第三百八十三章 今生可渡有緣身第一百一十九章 殘鼎之中見陰魔第一百四十五章 金珠動威亂乾坤第二百零一章 憑心神感引靈光第五十六章 北冥劍取真龍脊第三百八十八章 名符可辨真虛妄第一百三十八章 順水推舟去 山外雲歸來第四十六章 推開渾陰幻爲真第一百四十章 藥中見靈機緣至第二百零四章 感異玄機天外懸第一百三十三章 解脫此世身歸去第三百六十四章 暗藏珠光拋前塵第兩百六十八章 七徒入府 座次重列第八十一章 降魔神雷珠 再得神通術第九十四章 忽聞魔蹤隱玄門第一百六十八章 洞天歸舊主 圓通破陽刀第二十六章 血氣玄圖懸白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山外魔徒窺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