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最完美的發電應用

聽到徐川的話語,辦公室中的其他三人都看了過來。

燒開水的效率,在衆多的發電方式中的確不是最高的。

比如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技術、熱容大的金屬,其實也都可以用於發電,且效率比燒開水更高。

但相對比來說,那些技術都有着自己的缺點,如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技術未成熟、熱容大的金屬液化溫度過高等等。

而水就不同了,熱容比大,容易獲得,無毒,運行溫度和壓力都很適合,化學性質穩定,密度適中等各種優點集於一身,幾乎沒法找到能替代它的產品。

總體來說,當前人類利用能源的性價比最高的方式是靠熱能轉換(做功,燒開水)毫無問題。

注意到三人的目光,徐川笑了笑,道:“其實不用我說,你們心裡都是有答案的。”

侯承平院士笑了笑,開口道:“的確有考慮過,理論上來說,那種發電方式應該很適合可控核聚變。”

“不過目前來說,相對比成熟的熱機,它因爲之前退出過大衆主流視野的原因,技術上落後了不少。”

在座的都是院士,也都是核能領域的頂級專家。對於徐川話語中未表達出來的技術,三人自然都知道。

事實上,在今天交流之前,候承平就和王勇年討論交流過這方面的東西了。

目前來說,拋開太陽能發電外,可以說所有的有規模的發電方式,基本都是通過各種方式將不同的能源轉變成動能,然後帶動發電機轉動發電的。

而拋開這條路線外,人類在發電領域到底還有沒有點亮其他的發電方式呢?

答案是有的。

早在十九世紀,在法拉第提出磁流體力學後,磁流體發電理論就順勢被提了出來。

而且磁流體發電理論不僅提出的早,實際上,它應用的也相當早。

在1959年的時候,米國就研製成功了11.5千瓦磁流體發電的試驗裝置。

隨後的60年代中期,米國將它應用在軍事上,建成了作爲激光武器脈衝電源和風洞試驗電源用的磁流體發電裝置。

包括已經解體了的紅蘇與小島國,都曾把磁流體發電列入國家重點能源攻關項目,並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

1971年的時候,紅蘇建造了一座磁流體——蒸汽聯合循環試驗電站,裝機容量爲7.5萬千瓦,其中磁流體電機容量爲2.5萬千瓦。

而後續,世界上第一座50萬千瓦的磁流體和蒸汽聯合電站也在紅蘇建立起來。

這座電站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氣,它既可供電,又能供熱,與一般的火力發電站相比,它可節省百分之二十以上的燃料。

儘管如此,但磁流體發電機卻並沒有在全世界範圍內流行起來。

目前磁流體發電廠只有少數的一些國家有建造。

這是因爲磁流體發電的條件,相對比傳統火力發電來說過於苛刻了。

所謂的磁流體發電技術,指的是用燃料(石油、天然氣、燃煤、核能等)直接加熱成易於電離的氣體,使之在超過兩千攝氏度甚至是三千攝氏度的高溫下電離成等離子體。

然後這些等離子體在磁場中高速流動時,會切割磁力線,從而進一步產生感應電動勢。

這種技術是將熱能直接轉換成電流,無需經過機械轉換環節,所以稱之爲直接發電,也叫做等離子體發電技術。

目前各國使用的磁流體發電技術,主流是燒煤和燒燃氣,要求的溫度很高,需要達到3000℃左右。

這種溫度,要通過煤或者燃氣達到,難度相當高。

因爲技術方面的原因,再加上經濟效益一般,比不過技術進步的傳統火力發電,所以逐漸退出了大衆的視野。

不過磁流體技術,倒是一直都屬於各國研究的熱門重點。

原因很簡單,磁流體技術能應用在軍事、航天、航空、可控核聚變等等領域。

聽侯承平院士說磁流體發電技術的缺點,徐川笑着點了點頭,道:“的確,不可否認的是,磁流體發電技術一度退出過主流發電技術。”

“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在一開始,它其實就不是爲傳統的化石燃料燃燒發電準備的。”

“哪怕是核裂變,其實也無法適應於磁流體發電技術。”

“因爲它對於發電的溫度過於苛刻。”

“三千度以上的高溫,並離子化燃料形成等離子體,這對於絕大部分的熱機來說,幾乎不可能或者說很難很難做到這點。”

“然而對於可控核聚變來說,這卻是相當容易的。”

“無論是從偏濾器導出來的氦灰,還是我們從第一壁引導出來的熱量,溫度達到三千度以上輕而易舉。”

“從根本上來說,磁流體發電這種技術從一開始提出來,就是和可控核聚變互相配套的。”

對面,侯承平贊同的點了點頭,道:“的確,如果要用其他的燃料將溫度加熱到三千度以上,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而可控核聚變天然在這方面有優勢。”

徐川笑了笑,接着道:“除去磁流體發電外,我們還可以在尾部配有‘超超臨界熱機發電機’和‘超臨界熱機發電機’。”

說着,他起身從辦公室的角落中拖出來一面黑板。

從粉筆盒上取出一支白色的粉筆後,他在黑板上描繪了起來。

從示範堆出發,到將熱能引導出來,沿着管道先通過磁流體發電技術,而後再繼續衍生往後,穿過‘超超臨界熱機發電機’和‘超臨界熱機發電機’地帶,畫出了一條類似於生產流水線,或者說北方的地熱管道一般的結構。

辦公室中,侯承平三人均起身走到了他身後,望向了黑板上的結構圖。

雖然結構圖相當簡陋,而且並不怎麼規範,但這幅結構圖卻很清晰的表達出來了裡面的意思。

看着徐川畫出來的結構圖,候承平院士笑着讚道:“有意思,看來徐院士你早就想好了如何利用可控核聚變來發電了。”

磁流體發電技術和熱機技術組合起來,完美的利用從可控核聚變中引導出來的熱量,是他和王勇年院士早就考慮過的。

畢竟對於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產生的熱量來說,哪怕是磁流體發電機組也沒法做到一次性消耗光所有的熱能。

這種情況下,在磁流體發電機組後面再部署常規熱機,繼續利用參與熱能是可以做到的。

一旁,王勇年院士沒有說話,他看着黑板上的草圖眼神中帶着興趣陷入了思索。

在黑板上的草圖上,他看到了一點新東西,比他原本和候承平商議構思中的組合型發電機組更加先進。

所謂的‘超超臨界熱機發電機’和‘超臨界熱機發電機’,指的是鍋爐內工質的參數達到或超過臨界壓力以上的機組。

一般來說,發電鍋爐內的工質都是水,水的臨界壓力是22.129MPa,臨界溫度是374.15℃。

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水從液態變爲氣態的沸點是100℃,想要提高水蒸氣溫度,就要增大壓強以提高沸點溫度。

而在22.115兆帕壓強、374.15℃溫度下,水蒸氣密度與液態水一樣,到達臨界狀態;當溫度和壓強都超過了臨界值,水會處於超臨界狀態。

用超臨界狀態的水蒸氣來發電,叫做超臨界發電技術,而超超臨界發電則是比超臨界發電技術更高的階段。

目前,超超臨界與超臨界的劃分沒有國際統一標準。

不過在國家的“863計劃”項目“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中,將超超臨界參數設置爲壓強≥25兆帕,溫度≥580℃。

看着黑板上的結構圖,王勇年目光爍爍看向徐川,開口道:“利用磁流體機組的殘留熱度,先對超超臨界機組供熱;然後通過循環輔熱管道和技術,進一步將餘熱拉昇,然後來給超臨界機組供熱。”

“如果需要,後面還可以再添加亞臨界熱機。”

“通過這種方式,從而達到近乎完美利用可控核聚變熱能的地步,這套方案簡直完美,比我們之前構思的組合機組要優秀多了!”

“沒想到徐院士在傳統的熱機技術上也有着這麼深的研究。”

在這一刻,他對於眼前這位年輕人是真的欽佩歎服。

以他常年沉浸在覈裂變發電機組設計的經驗,在有了結構圖的點明後,自然很快就摸清楚了對應的核心。

但對於他來說,熱機發電技術可謂是最熟悉的領域之一了。

然而在自己最熟悉的領域,卻被人輕而易舉的就超過了,做出了更優秀更完美的方案,怎麼能不信服?

PS:二更,晚上還有一章加更,求月票打賞ヾ(≧▽≦*)o

第672章 獨一無二!第487章 等不及的物理學家們第204章 解決等譜非等距同構猜想第427章 能有先生您這樣的學者,真是祖國的第202章 NS方程第352章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聲第788章 毀滅宇宙的‘真空衰變’?第6章 來,先做個題第327章 威騰:這人真煩!第615章 學術互吹第339章 尋找高溫超導的機制第750章 強電統一理論的延伸第429章 破曉!第383章 我,徐川,打錢!第15章 金秋營與物理國決第363章 我哥沒有女朋友!第383章 我,徐川,打錢!第399章 能用數學解決的問題,都不是麻煩第200章 這到底是哪裡不難了?第304章 你可能需要一臺量子計算機!(爲盟主第139章 新的征程!第589章 新的競爭!第184章 在兩位導師面前裝β第188章 去征服全世界的數學家第489章 突如其來的靈感第17章 命運的轉輪第209章 即將到來的國際數學大會第210章 比諾獎更偉大第656章 焦頭爛額的NASA第228章 川海材料研究所第469章 那纔是材料界最偉大的成果!第707章 新的研究方向:量子化學!第429章 破曉!第300章 可控核聚變項目落地第551章 人類有史以來的巔峰智慧第410章 可控核聚變的問題(爲書友4786大佬第94章 建模第366章 低下頭顱的日耳曼佬第699章 徐川:到時候咱倆一起就好了第802章 福克斯教授的選擇第747章 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的統一(2)單章第676章 來自學姐的靈感第773章 磁極化子電磁護盾的突破!第488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變與空天發動機的希第54章 建模與提示第575章 數論與時空的奧秘第119章 晨星數學獎第175章 同時榮獲克拉福德數學獎與天文學獎第786章 建立屬於自己的國際獎項!第239章 資本家的心,果然都是黑的第513章 偷偷摸摸幹‘壞’事第494章 論文中致命的缺陷第134章 找不到審稿人員的天文物理期刊第108章 證明Weyl-Berry猜想的最後一步第728章 研究‘黎曼猜想’的熱潮第409章 最完美的發電應用第285章 鋰電池行業最大的變革!(二更求月第528章 報告會都要預定了嗎?第396章 整合人才第320章 解存在!且光滑!第588章 阿爾忒彌斯計劃,米國的反擊!第495章 人生的第一次漏洞第142章 新的靈感第203章 兩條不同的路第237章 諾獎前的準備第302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爲盟主大佬高山流第8章 帶壞第41章 做題(投資過一百加更,三更求票求追第173章 爭論與交換第345章 有你是國家的福分第674章 PNP?第18章 國決開始第468章 爲開發火星而準備的科技第652章 踏上那片土地!第246章 某位髮型很酷的~第568章 超出範疇的研究第811章 NASA的‘脈衝等離子體火箭’第515章 百萬億級的市場第530章 來自國際數學聯盟的邀請第540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變的第一道關卡第595章 窮的就只剩下錢了第564章 舒爾茨:帥的人都已經結婚了!第306章 又一項諾獎級的成果第287章 鋰電池的鉅變,只不過是一點小小的第450章 空天發動機!(求訂閱月票)第147章 你我都不如他第567章 愛因斯坦羅森橋第317章 NS方程那一抹靈感的光第475章 朝聞道,夕死,可矣!第243章 最年輕與最年長的諾獎得主(求月票第523章 讓我來告訴你,什麼是有價值的東西第793章 各國的抗議第117章 質子半徑之謎(求訂閱月票)第109章 上臺報告第27章 論文過審第82章 卡住的思路第671章 三千億的超級工程!第241章 再次前往斯德哥爾摩
第672章 獨一無二!第487章 等不及的物理學家們第204章 解決等譜非等距同構猜想第427章 能有先生您這樣的學者,真是祖國的第202章 NS方程第352章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聲第788章 毀滅宇宙的‘真空衰變’?第6章 來,先做個題第327章 威騰:這人真煩!第615章 學術互吹第339章 尋找高溫超導的機制第750章 強電統一理論的延伸第429章 破曉!第383章 我,徐川,打錢!第15章 金秋營與物理國決第363章 我哥沒有女朋友!第383章 我,徐川,打錢!第399章 能用數學解決的問題,都不是麻煩第200章 這到底是哪裡不難了?第304章 你可能需要一臺量子計算機!(爲盟主第139章 新的征程!第589章 新的競爭!第184章 在兩位導師面前裝β第188章 去征服全世界的數學家第489章 突如其來的靈感第17章 命運的轉輪第209章 即將到來的國際數學大會第210章 比諾獎更偉大第656章 焦頭爛額的NASA第228章 川海材料研究所第469章 那纔是材料界最偉大的成果!第707章 新的研究方向:量子化學!第429章 破曉!第300章 可控核聚變項目落地第551章 人類有史以來的巔峰智慧第410章 可控核聚變的問題(爲書友4786大佬第94章 建模第366章 低下頭顱的日耳曼佬第699章 徐川:到時候咱倆一起就好了第802章 福克斯教授的選擇第747章 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的統一(2)單章第676章 來自學姐的靈感第773章 磁極化子電磁護盾的突破!第488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變與空天發動機的希第54章 建模與提示第575章 數論與時空的奧秘第119章 晨星數學獎第175章 同時榮獲克拉福德數學獎與天文學獎第786章 建立屬於自己的國際獎項!第239章 資本家的心,果然都是黑的第513章 偷偷摸摸幹‘壞’事第494章 論文中致命的缺陷第134章 找不到審稿人員的天文物理期刊第108章 證明Weyl-Berry猜想的最後一步第728章 研究‘黎曼猜想’的熱潮第409章 最完美的發電應用第285章 鋰電池行業最大的變革!(二更求月第528章 報告會都要預定了嗎?第396章 整合人才第320章 解存在!且光滑!第588章 阿爾忒彌斯計劃,米國的反擊!第495章 人生的第一次漏洞第142章 新的靈感第203章 兩條不同的路第237章 諾獎前的準備第302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爲盟主大佬高山流第8章 帶壞第41章 做題(投資過一百加更,三更求票求追第173章 爭論與交換第345章 有你是國家的福分第674章 PNP?第18章 國決開始第468章 爲開發火星而準備的科技第652章 踏上那片土地!第246章 某位髮型很酷的~第568章 超出範疇的研究第811章 NASA的‘脈衝等離子體火箭’第515章 百萬億級的市場第530章 來自國際數學聯盟的邀請第540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變的第一道關卡第595章 窮的就只剩下錢了第564章 舒爾茨:帥的人都已經結婚了!第306章 又一項諾獎級的成果第287章 鋰電池的鉅變,只不過是一點小小的第450章 空天發動機!(求訂閱月票)第147章 你我都不如他第567章 愛因斯坦羅森橋第317章 NS方程那一抹靈感的光第475章 朝聞道,夕死,可矣!第243章 最年輕與最年長的諾獎得主(求月票第523章 讓我來告訴你,什麼是有價值的東西第793章 各國的抗議第117章 質子半徑之謎(求訂閱月票)第109章 上臺報告第27章 論文過審第82章 卡住的思路第671章 三千億的超級工程!第241章 再次前往斯德哥爾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