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造船大國

而造船工業說到底,也是一個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產業,而非是資金密集型產業。在九十年代初,造船工業的投資非常少,但是利潤水平卻是高於其他行業。

機電產品的三駕馬車,汽車、船舶和飛機,在九十年代的中國,只有造船工業具有相當的國際競爭力。汽車行業現在仍然是以合資爲主,自主品牌還剛剛在萌芽之中;飛機制造業就更不用說了,主要是爲波音空客等國際航空工業巨頭加工一些零部件,要想在這個領域突破,難度相當的大。

一九九七年,中國的造船工業完工量,已經是排在棒子國和腳盆國之後,位列世界第三位了。當然造船工業雖然在技術和資金密集度方面,低於飛機和汽車製造行業,但仍然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體現。

沈歡在大寧理工學院所學的專門是機電工程,這個專業也是造船工業裡面的一個重要學科,因爲造船工業這一個產業集羣,包括了數十個產業,上百個學科。所以在中海這個地方,纔會有那麼多的造船廠,以及爲造船廠配套的工廠、設計所等等單位。

當然在造船廠裡面,工人也是最多的。這畢竟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產業,一艘船的價格裡面,有百分之六十左右都是勞動力價值。

現在沈歡最擔心的,還是亞洲金融風暴對造船業的巨大影響。因爲他知道,在歷史上造船工業經歷過多次的重大波動,而亞洲金融風暴這一次,影響是非常大的。很多造船廠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一方面是因爲匯率的巨大變化,還有材料設備漲價,以及船東毀約棄船這種現象也不少見。

儘管現在的中國造船工業完工量位列世界第三,與棒子國、腳盆國等發達國家相比,技術和資金密集度都要低得多,在技術水平上也遠遠不如這兩個造船強國。而且完工量也只有位列第二的棒子國的五分之一,世界造船工業的訂單大部分都在棒子國和腳盆國手裡。

技術密集度,可以從造船產值體現出來,九五年的全國船舶產值僅僅只有不到十五億美元,只有腳盆國的九分之一左右,甚至比排名靠後的歐洲幾國還要低。這主要是因爲此時的中國造船工業,建造的主要還是附加值較低的船型,那些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含量的船舶,現在還沒有能力建造。

最直接能夠體現造船技術水平的設備之一,大型船塢和船臺,超過三百米長的全世界一共有五十多座,在九七年的時候,中國僅有一座。

沈歡還記得,當年江南常興造船廠從普江岸邊,搬到新建的常興島造船基地時,全廠人那歡欣鼓舞的勁頭。這都是因爲江南常興造船基地,擁有幾座特大型的船塢,其中其中一號船塢長520米、寬80米;二號船塢長520米、寬111米;三號船塢長達590米、寬118米;四號船塢長370米、寬86米、深15米。這些特大型船塢能夠建造三十萬噸級甚至是五十萬噸級的船舶,甚至可以建造海上巨無霸航空母艦。

當然到了那時候,不僅是江南常興造船廠搬到了常興島,中海的幾家大型造船廠都將搬到常興島上,形成一個面積達到四十平方公里的造船基地,其中江南常興佔據了十平方公里的面積,是最大的一家。

只不過現在的江南常興造船廠,能夠建造的船舶最大噸位也只有六萬噸級的巴拿馬型散貨船。不僅僅是江南常興,整個中國的造船廠,能夠建造的船舶也多是油船、散貨船和多用途貨船這些常規的低附加值產品,像集裝箱船這些高附加值產品,只佔到完工量的百分之十不到。

當然在人均產量方面,中國的造船廠就比棒子國等造船強國差得更遠了,九十年代中國的人均完工量只有棒子國的十分之一,人均產值更是隻有十五分之一左右。

要改變落後的面貌,沈歡也知道很難,就算他是重生者,有着很多超越這個時代的造船技術知識,缺少了體系的支持也難以實現。不過沈歡還是決定,這一次到了江南常興造船廠,一定要想辦法提高江南常興造船廠的技術水平,先從最基礎的部件加工做起吧。

沈歡知道現在的江南常興造船廠,將會在十多年後,成爲中海世博會園區的一部分,使得這個有着一百多年曆史的造船廠遺址能夠得以保留下來,並且供世人們參觀。這一點還是很讓他感覺欣慰的。

簡單的吃了箇中午飯,沈歡便是拖着行李出發了。

還是在職工小區外面叫了一輛三輪摩托車,到了碼頭之後,運氣還不錯,購買了一張快船的票,只要半個小時便能到淞滬碼頭。

到了船艙裡,沈歡的心情又不一樣了,這一次是去報道,並且是他曾經在前世工作了近十年的地方,那裡留下了不知道多少的回憶。

快艇劈波斬浪行駛在江面上,這種飛航式的快艇坐起來就好像是在坐飛機一樣,甚至客艙的佈局都跟飛機沒有什麼兩樣。這種飛航式快艇也是國外的產品,現在國內還沒有船廠生產這玩意,當然像這種小型的船,也只有那些小船廠纔會去建造,像江南常興造船廠這種特大型的船廠,是不會考慮建造這種船的。

此時的江面上,各種船舶也是來來往往,汽笛聲不斷鳴響,一派繁忙的景象。

誰能想得到,就是在這長江的出海口,十年後將會出現一個世界最大的造船基地呢。而中國,也將從那時起,開始由造船大國向造船強國大步邁進。

第一百九十章 婚前別戀第三百二十九章 突破常規第三百六十三章 明月的第一篇論文第四百九十章 什麼是生?什麼是死?第四百五十七章 增材製造技術在船舶工業中的應用前景第五百八十五章 心語手機第一百一十二章 內部大比拼第三百八十三章 五十年代的中專生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專還是高中第二百四十五章 總師天團第六十三章 軍代表孫成明第二百二十八章 前途充滿光明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個嶄新的時代第四百九十八章 生態鏈商業模式第三百五十一章 農家子弟的命運第六百二十四章 永遠不會累第四百四十五章 劉長風成了專家委員第十五章 造船大國第四百七十章 配合比自動計算第三百一十五章 普江上的大黑魚第二百四十九章 給總師天團介紹情況第一百一十章 一見面就讓提意見第三百六十三章 明月的第一篇論文第四百零六章 十萬噸級修船塢工程第三百二十六章 南船與北船第二百三十三章 分享好消息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題大做還是真有問題第七十八章 被表白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錘定音第五百七十四章 兩人都醉了第四十三章 有人當紅娘第四百二十章 開展3D打印技術前瞻性研究第五百四十七章 增材製造技術的進展第一百零七章 加班加點第二十三章 那是青春吐芳華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個人的落寞第四十四章 轉移話題第四百零四章 建設江南常興造船基地的大幕拉開第九十六章 押題第一百一十六章 逼迫爸媽第二百一十五章 體驗坦克狂飆第六百四十六章 住宅工業化第四百二十五章 混凝土企業專家委員?第五百五十七章 老鼠愛大米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船工業集團年會第五十一章 烏鴉嘴第二百二十三章 還沒有進入主題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型常規潛艇下水第二百五十九章 空中飛豹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神轟炸機第三百章 春節的一些有趣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沉沒之謎第一百五十六章 液化氣船開工第五百七十三章 羅飛被打了第二十二章 姨媽的愛情故事第二百四十章 當年師徒第三百七十九章 提議成立研究院第五百五十七章 老鼠愛大米第八十八章 工藝論證會第六百二十二章 不懼威脅第六十三章 軍代表孫成明第三百八十章 明月的理想是當一名工程師第二十章 砰然心動第三百二十四章 買房就等於投資賺大錢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精度橫樑移動龍門加工中心第十一章 其樂融融第四百一十七章 PHC管樁出質量問題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奔赴常興島第二百九十一章 成立江南研究院的建議第四百八十七章 徵文竟然獲獎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悲劇落幕第八十章 大國巨匠第五百九十六章 國企與優秀民企攜手前進第五百七十章 狡猾的船廠老闆第四百一十五章 專注的男人最可怕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百萬的別墅第二百三十章 辦理調職手續第三百五十一章 農家子弟的命運第一百一十九章 第一作者之爭第三百七十七章 七萬噸自卸式散貨船的教訓第二百一十九章 定價的主動權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躍沖天第一百零四章 焊接工藝的頭腦風暴第五百四十六章 首次澆築船塢底板混凝土第一百六十六章 兩位老專家槓上了第四百九十六章 七六炮還是一零零炮?第三百零二章 未來岳母讓買輛小車第一百七十七章 美澀就在眼前第六十二章 一百三十二週年紀念日第三百五十三章 天性不宜交際第二十七章 百年江南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萬字建議書第三十五章 感情增進第五百二十五章 吃着碗裡的還看着鍋裡的第二百二十六章 簽字儀式第六百二十四章 永遠不會累第一百一十七章 二十萬第三十章 聯誼晚會第五百零八章 客滾船配套
第一百九十章 婚前別戀第三百二十九章 突破常規第三百六十三章 明月的第一篇論文第四百九十章 什麼是生?什麼是死?第四百五十七章 增材製造技術在船舶工業中的應用前景第五百八十五章 心語手機第一百一十二章 內部大比拼第三百八十三章 五十年代的中專生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專還是高中第二百四十五章 總師天團第六十三章 軍代表孫成明第二百二十八章 前途充滿光明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個嶄新的時代第四百九十八章 生態鏈商業模式第三百五十一章 農家子弟的命運第六百二十四章 永遠不會累第四百四十五章 劉長風成了專家委員第十五章 造船大國第四百七十章 配合比自動計算第三百一十五章 普江上的大黑魚第二百四十九章 給總師天團介紹情況第一百一十章 一見面就讓提意見第三百六十三章 明月的第一篇論文第四百零六章 十萬噸級修船塢工程第三百二十六章 南船與北船第二百三十三章 分享好消息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題大做還是真有問題第七十八章 被表白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錘定音第五百七十四章 兩人都醉了第四十三章 有人當紅娘第四百二十章 開展3D打印技術前瞻性研究第五百四十七章 增材製造技術的進展第一百零七章 加班加點第二十三章 那是青春吐芳華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個人的落寞第四十四章 轉移話題第四百零四章 建設江南常興造船基地的大幕拉開第九十六章 押題第一百一十六章 逼迫爸媽第二百一十五章 體驗坦克狂飆第六百四十六章 住宅工業化第四百二十五章 混凝土企業專家委員?第五百五十七章 老鼠愛大米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船工業集團年會第五十一章 烏鴉嘴第二百二十三章 還沒有進入主題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型常規潛艇下水第二百五十九章 空中飛豹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神轟炸機第三百章 春節的一些有趣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沉沒之謎第一百五十六章 液化氣船開工第五百七十三章 羅飛被打了第二十二章 姨媽的愛情故事第二百四十章 當年師徒第三百七十九章 提議成立研究院第五百五十七章 老鼠愛大米第八十八章 工藝論證會第六百二十二章 不懼威脅第六十三章 軍代表孫成明第三百八十章 明月的理想是當一名工程師第二十章 砰然心動第三百二十四章 買房就等於投資賺大錢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精度橫樑移動龍門加工中心第十一章 其樂融融第四百一十七章 PHC管樁出質量問題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奔赴常興島第二百九十一章 成立江南研究院的建議第四百八十七章 徵文竟然獲獎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悲劇落幕第八十章 大國巨匠第五百九十六章 國企與優秀民企攜手前進第五百七十章 狡猾的船廠老闆第四百一十五章 專注的男人最可怕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百萬的別墅第二百三十章 辦理調職手續第三百五十一章 農家子弟的命運第一百一十九章 第一作者之爭第三百七十七章 七萬噸自卸式散貨船的教訓第二百一十九章 定價的主動權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躍沖天第一百零四章 焊接工藝的頭腦風暴第五百四十六章 首次澆築船塢底板混凝土第一百六十六章 兩位老專家槓上了第四百九十六章 七六炮還是一零零炮?第三百零二章 未來岳母讓買輛小車第一百七十七章 美澀就在眼前第六十二章 一百三十二週年紀念日第三百五十三章 天性不宜交際第二十七章 百年江南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萬字建議書第三十五章 感情增進第五百二十五章 吃着碗裡的還看着鍋裡的第二百二十六章 簽字儀式第六百二十四章 永遠不會累第一百一十七章 二十萬第三十章 聯誼晚會第五百零八章 客滾船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