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中國船舶工業發展論壇

沈歡和黃莉博士共同撰寫的《增材製造技術在船舶工業中的應用及展望》一文投稿到中國船舶工業發展論壇組委會,果然獲得了組委會專家的認可,並且沈歡還受邀在論壇上發表演講。

得到這個消息,沈歡也是激動不已,今年的中國船舶工業發展論壇,是非常具有紀念意義的一年,因爲今年是中國造船工程學會成立六十週年,相當於一甲子。能在這樣的高端論壇上發表演講的,無不是學術界的權威專家,他能站上那個講臺,就已經是成功了。

造船工程學會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成立了,一九四三年,中國造船學會誕生了,老一輩的造船專家們,以發展民族船舶工業爲己任的愛國精神,在學會成立的成立和發展中體現出來,這樣一個全國性的學術團體,在六十年的風雨中影響中國造船工業的發展,這也奠定了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在中國船舶工業領域的權威地位。

當年造船工程學會的第一任理事長,便是時任江南造船所所長的馬德驥,所以江南常興造船集團上上下下,也是引以爲自豪的。這一次沈歡要代表江南常興造船集團,同時又代表技術創新中心,在論壇上發表演講,也是爲江南常興造船集團爭得了榮譽。

所以在論壇召開前不久,馮海波也是特意把沈歡叫了過去,跟他交流這方面的事情。

這一次在論壇上發表演講的,除了沈歡以外,還有總工程師符建設,要知道符建設也是造船工程學會任職多年的專委了。

沈歡來到馮海波辦公室,看到符建設也在裡面,他進去就向兩位領導打了招呼。

馮海波笑吟吟地道:“沈助理,你來得正好,剛纔我還和符總在說,現在咱們的沈助理,在咱們江南常興呆的時間也是越來越少了啊,這樣下去可不行,咱們的江南常興研究院,還有造船基地的很多工作,都離不開你呢!”

沈歡不禁苦笑道:“馮總,我現在也是分身乏術啊!不過我也是儘可能的在往這邊跑呀,其實技術創新中心的工作,比如說增材製造技術的研究,我都參與得不多。”

符建設笑道:“沈歡同志,這一次我們兩個都要站上論壇的講臺,這可是很難得的機會啊,有很多老專家老院士都在看着呢!像你這麼年輕的人,能上這樣的論壇發表演講,那還真是第一次,至少在我印象中,還沒有二十多歲的演講者出現過呢!”

沈歡更是不好意思了:“那個,都是兩位領導培養了我,我心裡面很感激兩位領導的,這一次我不僅僅是代表技術創新中心,更是代表了江南常興,因爲我知道,我的根在江南常興!”

馮海波笑道:“好,你能說出這樣的話,我和符總都感到很欣慰了。對了,你搞的增材製造技術,現在也獲得了關鍵的突破,什麼時候能真正的推廣應用?這對咱們中國造船工業來說,很重要!”

沈歡想了想道:“馮總,符總,說實話,現在我們還處於起步階段,要想真正的大規模應用到造船工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增材製造技術不比脈動式生產線,目前來說應用起來還有很多限制,特別是對咱們造船工業來說更是如此,也許在航空工業和汽車工業的應用上,增材製造技術會快得多,也要廣泛得多,但在造船工業領域,也只能慢慢來了。”

符建設卻笑道:“雖然增材製造技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我們的脈動式生產線技術,我們的數字化造船卻是可期,我想用不了多久,咱們的數字化造船,脈動式生產線技術就能夠推廣起來,爲實現世界第一造船強國的目標做出我們的貢獻,這一次我要發表的演講,正是關於數字化造船和脈動式生產線技術的!”

九月鷹飛的時節,中國船舶工業發展論壇也如期在北金舉行了。

這一次中國船舶工業發展論壇,得到了各方的廣泛關注,與會的各方領導和專家雲集,有來自中國船舶工業協會,有來自中國造船工程學會這兩個主辦單位的領導專家,也有來自中船重工和中船工業集團兩個國字頭造船企業集團的領導和專家,當然像江南常興造船集團這樣的大型造船廠,也少不了。

還有來自中國船級社,中集公司等單位的領導專家,甚至連明珠女船王蔣寶珠,也帶着女助理和男友趙立來了。

可以說這是整個中國造船界以及船運業的一次盛會!兩天的論壇日程安排當中,要上臺發表演講的領導專家也是有將近二十位,這其中最年輕,也是最受矚目的當然非沈歡莫屬了。

而沈歡認識的一些專家也是悉數到場,有七零一所的老一輩船舶設計師李傑總師,七零一所所長趙勁夫,022型導彈艇女總師楊小藝等等。

而擔任本次論壇主持人的也是重量級人物,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張文廣院士。

論壇於九月二十五日上午九點正式開始,六十多歲的張文廣院士,邁着有力的步伐走上講臺,老專家紅光滿面的,顯得也是激動無比。

不過想想也是,今天可是中國造船工程學會成立六十週年的紀念日呢!

張文廣院士對着話筒,中氣十足地道:“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專家,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九月的北金,秋風送爽,在這豐收的時節,在這令人難忘的日子,我們齊聚一堂,慶祝中國造船工程學會成立六十週年,參加由中國造船工程學會,中國船舶工業協會共同主辦的中國船舶工業發展論壇,今年的中國船舶工業發展論壇,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在這兩天裡,我們造船行業的十幾位專家將登上講臺,和所有來賓一起分享他們對於中國船舶工業發展的經驗,建議和展望。首先,請允許我向大家介紹出席本屆中國船舶工業發展論壇的領導和嘉賓,他們是……”

被介紹到的領導和嘉賓,都是重量級的人物,中國船舶行業的十幾位院士專家,來了一大半!

第六百四十三章 萬名江南常興船人奔赴常興島第四百二十五章 混凝土企業專家委員?第十六章 新人報道第二百三十八章 斯特林還是燃料電池?第六百五十二章 四萬噸級兩棲攻擊艦第四百七十五章 十?九艦隊第六百三十三章 遊艇上的浪漫表白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百萬的別墅第三百八十章 明月的理想是當一名工程師第五百九十二章 巧遇女粉絲第一百八十三章 鈦合金螺栓加工第三百六十二章 明月該找男朋友了第四十七章 說服明月第六百三十七章 萬噸大驅有戲嗎第二百章 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第二百五十七章 第二屆朱海國際航展第一百五十五章 爭取首艇建造權第三百七十二章 除了這個還能幹什麼第三百四十九章 沈樂對李浮生的好奇心第四百三十章 新年去相親第六百三十章 嚴向東的夢想第一百二十九章 陪同領導參觀第五百零四章 大衆鐵粉第十七章 造船事業部第六百三十七章 萬噸大驅有戲嗎第二百九十三章 好像挺值的第三百六十四章 悲催的浮生第一百一十四章 盾和彈的事兒第三百四十三章 QQ來了,都申請一個號第三百零三章 開着奧迪回中海第五百四十八章 跨系統合作第二百七十二章 安頓下來第五百八十八章 怒懟雅閣富二代第三百零一章 大年二十九第四十九章 有沒有興趣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打工仔的身世第五百二十八章 造船廠“空姐”第四百四十五章 劉長風成了專家委員第三百二十九章 突破常規第三百五十五章 四大才子再聚首第四百九十八章 生態鏈商業模式第一百零八章 工藝室的小聚會第四百七十九章 新詩《大國之巨匠》第六百三十五章 江南新型導彈驅逐艦開工第四百六十二章 破格評審副高級職稱第三百四十六章 沈樂受傷住院了第三十四章 心中那團火熱第三百六十五章 水至清則無魚嗎第二百四十六章 飛行陸軍第五百二十章 啼笑皆非的結果第三百零七章 大年三十晚第三十三章 崛起的機會第三百零二章 未來岳母讓買輛小車第三十一章 男才女貌第一百二十六章 隱形穿浪雙體導彈艇第六十二章 一百三十二週年紀念日第一百二十四章 論文引起關注第三百五十二章 好像多年的知己第三百九十章 中船工程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助理第四百一十八章 專家出馬誰人可擋第五百二十八章 造船廠“空姐”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塢登研製工作動員大會第一百一十四章 盾和彈的事兒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第四百九十三章 混凝土也有陰陽五行?第六百零七章 佈局遊艇產業第八十五章 淚光閃動第五百三十八章 LNG進口大國需要自主LNG船的支撐第三百四十九章 沈樂對李浮生的好奇心第二百一十章 艦載機的那些事兒第三百零九章 躍層不錯第五百六十九章 考察胎州宏豐造船廠第六百一十八章 同在一個屋檐下第二十九章 能幫我一下嗎第二百二十章 五十萬美元買全套圖紙技術?第四百五十八章 沈歡上電視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文學女青年第九十七章 十二萬噸級好望角型散貨船第一百七十一章 泰坦尼克號第八十四章 喝交杯酒第五百二十一章 客滾船艙室內裝配套第四百八十章 試生產第三百二十四章 買房就等於投資賺大錢第五百七十一章 空手而歸第三百三十三章 成爲造船強國的關鍵第二百零九章 塵封的蘇三三艦載機第三百八十九章 沈歡有新的人事任命?第十三章 舵機故障第二百四十三章 荒唐一夢第四百二十四章 老爸老媽逼着回去相親第一百八十八章 放大鏡惹的禍第四百四十七章 快速砂型增材製造技術第一百二十九章 陪同領導參觀第三百六十章 脈動式生產線啓動第一百五十六章 液化氣船開工第一百五十三章 導彈艇女總師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造我們的船舶工業配套產業集羣第一百三十六章 明珠女船王第一百六十一章 導彈艇調研工作組到來第二百一十五章 體驗坦克狂飆
第六百四十三章 萬名江南常興船人奔赴常興島第四百二十五章 混凝土企業專家委員?第十六章 新人報道第二百三十八章 斯特林還是燃料電池?第六百五十二章 四萬噸級兩棲攻擊艦第四百七十五章 十?九艦隊第六百三十三章 遊艇上的浪漫表白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百萬的別墅第三百八十章 明月的理想是當一名工程師第五百九十二章 巧遇女粉絲第一百八十三章 鈦合金螺栓加工第三百六十二章 明月該找男朋友了第四十七章 說服明月第六百三十七章 萬噸大驅有戲嗎第二百章 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第二百五十七章 第二屆朱海國際航展第一百五十五章 爭取首艇建造權第三百七十二章 除了這個還能幹什麼第三百四十九章 沈樂對李浮生的好奇心第四百三十章 新年去相親第六百三十章 嚴向東的夢想第一百二十九章 陪同領導參觀第五百零四章 大衆鐵粉第十七章 造船事業部第六百三十七章 萬噸大驅有戲嗎第二百九十三章 好像挺值的第三百六十四章 悲催的浮生第一百一十四章 盾和彈的事兒第三百四十三章 QQ來了,都申請一個號第三百零三章 開着奧迪回中海第五百四十八章 跨系統合作第二百七十二章 安頓下來第五百八十八章 怒懟雅閣富二代第三百零一章 大年二十九第四十九章 有沒有興趣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打工仔的身世第五百二十八章 造船廠“空姐”第四百四十五章 劉長風成了專家委員第三百二十九章 突破常規第三百五十五章 四大才子再聚首第四百九十八章 生態鏈商業模式第一百零八章 工藝室的小聚會第四百七十九章 新詩《大國之巨匠》第六百三十五章 江南新型導彈驅逐艦開工第四百六十二章 破格評審副高級職稱第三百四十六章 沈樂受傷住院了第三十四章 心中那團火熱第三百六十五章 水至清則無魚嗎第二百四十六章 飛行陸軍第五百二十章 啼笑皆非的結果第三百零七章 大年三十晚第三十三章 崛起的機會第三百零二章 未來岳母讓買輛小車第三十一章 男才女貌第一百二十六章 隱形穿浪雙體導彈艇第六十二章 一百三十二週年紀念日第一百二十四章 論文引起關注第三百五十二章 好像多年的知己第三百九十章 中船工程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助理第四百一十八章 專家出馬誰人可擋第五百二十八章 造船廠“空姐”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塢登研製工作動員大會第一百一十四章 盾和彈的事兒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第四百九十三章 混凝土也有陰陽五行?第六百零七章 佈局遊艇產業第八十五章 淚光閃動第五百三十八章 LNG進口大國需要自主LNG船的支撐第三百四十九章 沈樂對李浮生的好奇心第二百一十章 艦載機的那些事兒第三百零九章 躍層不錯第五百六十九章 考察胎州宏豐造船廠第六百一十八章 同在一個屋檐下第二十九章 能幫我一下嗎第二百二十章 五十萬美元買全套圖紙技術?第四百五十八章 沈歡上電視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文學女青年第九十七章 十二萬噸級好望角型散貨船第一百七十一章 泰坦尼克號第八十四章 喝交杯酒第五百二十一章 客滾船艙室內裝配套第四百八十章 試生產第三百二十四章 買房就等於投資賺大錢第五百七十一章 空手而歸第三百三十三章 成爲造船強國的關鍵第二百零九章 塵封的蘇三三艦載機第三百八十九章 沈歡有新的人事任命?第十三章 舵機故障第二百四十三章 荒唐一夢第四百二十四章 老爸老媽逼着回去相親第一百八十八章 放大鏡惹的禍第四百四十七章 快速砂型增材製造技術第一百二十九章 陪同領導參觀第三百六十章 脈動式生產線啓動第一百五十六章 液化氣船開工第一百五十三章 導彈艇女總師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造我們的船舶工業配套產業集羣第一百三十六章 明珠女船王第一百六十一章 導彈艇調研工作組到來第二百一十五章 體驗坦克狂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