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中船工程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助理

事實上也是如此,在中船工業集團工程研究院這個中國船舶工業最項尖的研究院裡面,職工總數五百多人,研究員也就是正高級職稱的,就有九十多人,碩士以上學歷就佔了百分之四十,本科以上學歷的達到百分之九十。

同時研究院還擁有多個頂尖專業實驗室,凝聚多專業研究所的科研能力。不僅僅如此,研究院覆蓋體系研究和頂層規劃、系統綜合集成、系統核心設備研製三個層次,在航海、海洋工程、航空、防務與機電、信息等方向都在推進產業化研究。

不過成立江南研究院這事兒要落實了,無論是沈歡,還是馮海波等一干江南常興造船集團領導班子成員,都激動不已。

馮海波當即就表示道:“劉總,我們江南常興造船集團已經做好了準備,我們一定會結合集團和江南常興戰略規劃發展要求,圍繞研發、設計、建造主業、軍民結合,加強軍民品核心與前瞻性技術研究,把江南研究院建設與世界一流軍工造船企業相適應的研發中心。不負集團領導的期望!”

劉玉龍點了點頭,神情凝重地道:“是啊,集團領導對你們江南常興造船集團,對江南研究院都抱着很大的期望。還有江南常興造船基地項目,集團領導班子都在努力的想辦法推進這項工作,爭取早一天落實,等江南常興造船基地建成投產,咱們的江南常興造船集團才能真正成爲世界一流的軍工造船企業,咱們中船工業集團也纔有希望成爲世界第一造船集團。咱們的江南研究院,一定要加強與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合作,注重人才隊伍建設,以創新引領發展,構築江南常興的核心競爭力。”

……

新型導彈艇在網絡上火了起來,而它的測試團隊也在加緊的推進海試工作,爭取早日讓這艘性能先進的導彈艇能夠進入部隊服役,同時後續批次的建造任務也下達到了江南常興造船集團。

首制艇之後的批次,共計十二艘,全部在江南常興造船集團建造,當然肯定是在脈動式生產線上建造了,這對脈動式生產線來說,也是一次大考,畢竟理論上是可以年產二十四艘,現在這十二艘,海軍方面也沒有要求江南常興造船集團半年就把它們造出來,而是給出了一年的時間。

沈歡的新人事任命下來了,中船工業集團工程研究院新設立技術創新中心,聘任沈歡同志擔任主任助理一職。當然沈歡在江南常興造船集團技術中心的專業技術帶頭人一職,還得兼任着。這樣的話他就是得兩頭跑了,工程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和江南常興造船集團技術中心也成爲了對口單位,也就是江南常興造船集團技術中心成爲了工程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對口指導的單位。

中船工業集團工程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這麼一個重要的新部門成立,自然是要有一個隆重的成立儀式,日子就定在二零零年十一月一日了,沈歡得到消息後,也是激動得一晚上都睡不着。

二零零年十一月二日,中國船舶報在頭版位置用了大量的篇幅,報道了中船工業集團工程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成立大會和揭牌儀式的情況。

十一月一日,船舶脈動式生產線技術研討會既中船工業集團工程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成立大會和揭牌儀式,在中船工業集團工程研究院成功舉辦,這是中船工業集團推動我國造船工業創新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中船工業集團公司主要領導,集團科技部等部門主要領導,中船工業集團工程研究院領導班子及技術專家,中船工業集團下屬各個科研事業單位、子公司代表共二百一十八位代表齊聚一堂,見證了中船工業集團工程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的成立。

中船工業集團副總經理劉玉龍同志代表中船工業集團領導班子致大會開幕辭。劉玉龍副總經理指出,技術創新中心的成立,對於中國船舶工業的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船舶工業要實現跨越式發展,中船工業集團要實現世界第一造船集團的戰略目標,就必須要以創新能力建設爲支撐,要改變集團科技工作分散各自爲戰的固有模式,,依靠國家和集團的相關投入,凝聚行業內外創新資源,研發出引領性、顛覆性、全局性的技術成果,爲船舶工業持續跨越發展做出核心貢獻……

中船工業集團工程研究院院長黃至華表示,技術創新中心的成立是中船工業集團科研生產創新的探索嘗試,承載着集團戰略目標實現的重大使命。技術創新中心是集團公司集成創新、系統創新的一杆旗幟,特別是集團重點科技創新項目脈動式生產線在江南常興造船的成功應用,爲中船工業集團在未來的世界造船領域競爭中,獲得了領先優勢,技術創新中心要大力推廣像船舶脈動式生產線技術這樣的具有顛覆性的技術成果……

中船工業集團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兼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尹騰躍同志也發表了講話,他表示技術創新中心一定會牢記使命,通過創新驅動、標準引領、開放共享實現中國船舶工業高質量發展……

大會還舉行了技術創新中心人事任命儀式,集團聘任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尹騰躍爲中心主任……等五位專家爲副主任,聘任江南常興造船集團專業技術帶頭人沈歡同志爲主任助理。

最後技術專家委員會聘任儀式上,劉玉龍副總經理爲到會的技術專家委員會委員頒發了聘書。技術創新中心將充分發揮技術專家委員會的指導作用,全面打造中船工業集團最頂尖的科技創新人才隊伍。

中船工業集團工程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由工程研究院牽頭組建,潘勁鬆院士等十餘位行業專家組成專家委員會,是中船工業集團船舶脈動生產線技術推動牽頭單位,在中船工業集團創新領導小組辦公室的領導下開展科技創新工作。

中心主要職責包括:組織編制集團……增強中船工業集團核心競爭能力,搶佔全球船舶工業科技發展制高點,爲實現中船工業集團戰略目標做出核心貢獻,迎接船舶工業發展新時代!

第三百二十章 龍王爺不收第四百八十四章 生產技術交底會第五百四十五章 內部也要交底第一百章 撲倒明月第一百八十九章 船舶電子產品第二百一十四章 馬雷舍夫機械廠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神轟炸機第二百六十二章 客機也玩垂直爬升第四十四章 轉移話題第四百一十二章 怎麼會有這樣的老鄉第六十三章 軍代表孫成明第二百八十六章 技術中心的轟動第四百九十二章 江南常興造船基地開工典禮第六百一十六章 第一屆江南常興造船創新論壇第四百零六章 十萬噸級修船塢工程第五百二十一章 客滾船艙室內裝配套第五百三十一章 明月號豪華遊輪第二百二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六十二章 一百三十二週年紀念日第四百零二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五百三十六章 培訓效果不錯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躍沖天第四百五十章 超長大直徑PHC管樁第四百六十一章 豪華客滾船訂單來了第五百零七章 船舶設計方法第三百七十章 脈動式生產線的爭議第二百二十九章 晉升專業帶頭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閉環增益成形算法第六百四十九章 兩萬噸級船塢登陸艦下水第六百一十九章 沈樂回國第一百九十章 婚前別戀第一百零二章 其樂融融第五百三十六章 培訓效果不錯第四百章 李浮生的願望第六百一十七章 VLCC數字化設計建造技術第六百零二章 精彩評論第三百八十八章 在海上開布加迪跑車的感覺第五百七十六章 前車之鑑第三百四十六章 沈樂受傷住院了第五百八十三章 暗中較勁第十二章 當了回逃兵第五百三十九章 聯合開發絕緣箱脈動生產線第四百八十七章 徵文竟然獲獎了!第一百零六章 三管齊下第十五章 造船大國第二百三十八章 斯特林還是燃料電池?第四百三十二章 趁熱打鐵第六百零一章 時評瓦良格最新動向第九十五章 妹妹沈樂第五百一十一章 沈歡的疑慮第一百九十五章 乾股第四十四章 轉移話題第二百三十一章 承載的是中國造船工業的重量第六百三十八章 準備申報教授級高工第二百一十九章 定價的主動權第三百六十七章 替罪羊第五百九十三章 聊得很投機第四百三十一章 你就是一支潛力股第六百二十六章 萬三蹄的吃法第一百九十六章 緊急任務第三百八十九章 沈歡有新的人事任命?第四百九十五章 新塢登艦載武器選型第四百一十七章 PHC管樁出質量問題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臨海混凝土公司新人流川楓第五百三十二章 造船工業皇冠上的明珠第二百七十八章 兄弟同心第一百一十章 一見面就讓提意見第四百零三章 吹響進軍常興島、爭做世界第一造船集團的號角第二百五十六章 飛機制造和船舶建造的共通之處第八十四章 喝交杯酒第一百三十七章 世界造船中心變遷路線第一百九十章 婚前別戀第三百九十一章 再次參加朱海航展第六百一十七章 VLCC數字化設計建造技術第六百四十一章 獻禮人民海軍成立六十週年電視劇開拍第三百零九章 躍層不錯第六百二十五章 姑娘你有難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技術的至誠之道第十五章 造船大國第六十九章 通用垂髮系統第五百零九章 四兄弟再聚會第九十九章 這下尷尬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彎道超車的奇招第二百三十一章 承載的是中國造船工業的重量第四百三十六章 在你身上留下我的印記第三百三十四章 中國工業機器人之殤第六十五章 升旗儀式第二百三十八章 斯特林還是燃料電池?第三百零六章 未來的造船基地第二百三十三章 分享好消息第四十章 我來試試吧第二百四十五章 總師天團第一百一十九章 第一作者之爭第十六章 新人報道第九十二章 被主任抓了壯丁第三百三十二章 江南人的精神第五百二十三章 那些中專生的悲哀第一百四十章 女強人本色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百萬的別墅第五百零八章 客滾船配套
第三百二十章 龍王爺不收第四百八十四章 生產技術交底會第五百四十五章 內部也要交底第一百章 撲倒明月第一百八十九章 船舶電子產品第二百一十四章 馬雷舍夫機械廠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神轟炸機第二百六十二章 客機也玩垂直爬升第四十四章 轉移話題第四百一十二章 怎麼會有這樣的老鄉第六十三章 軍代表孫成明第二百八十六章 技術中心的轟動第四百九十二章 江南常興造船基地開工典禮第六百一十六章 第一屆江南常興造船創新論壇第四百零六章 十萬噸級修船塢工程第五百二十一章 客滾船艙室內裝配套第五百三十一章 明月號豪華遊輪第二百二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六十二章 一百三十二週年紀念日第四百零二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五百三十六章 培訓效果不錯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躍沖天第四百五十章 超長大直徑PHC管樁第四百六十一章 豪華客滾船訂單來了第五百零七章 船舶設計方法第三百七十章 脈動式生產線的爭議第二百二十九章 晉升專業帶頭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閉環增益成形算法第六百四十九章 兩萬噸級船塢登陸艦下水第六百一十九章 沈樂回國第一百九十章 婚前別戀第一百零二章 其樂融融第五百三十六章 培訓效果不錯第四百章 李浮生的願望第六百一十七章 VLCC數字化設計建造技術第六百零二章 精彩評論第三百八十八章 在海上開布加迪跑車的感覺第五百七十六章 前車之鑑第三百四十六章 沈樂受傷住院了第五百八十三章 暗中較勁第十二章 當了回逃兵第五百三十九章 聯合開發絕緣箱脈動生產線第四百八十七章 徵文竟然獲獎了!第一百零六章 三管齊下第十五章 造船大國第二百三十八章 斯特林還是燃料電池?第四百三十二章 趁熱打鐵第六百零一章 時評瓦良格最新動向第九十五章 妹妹沈樂第五百一十一章 沈歡的疑慮第一百九十五章 乾股第四十四章 轉移話題第二百三十一章 承載的是中國造船工業的重量第六百三十八章 準備申報教授級高工第二百一十九章 定價的主動權第三百六十七章 替罪羊第五百九十三章 聊得很投機第四百三十一章 你就是一支潛力股第六百二十六章 萬三蹄的吃法第一百九十六章 緊急任務第三百八十九章 沈歡有新的人事任命?第四百九十五章 新塢登艦載武器選型第四百一十七章 PHC管樁出質量問題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臨海混凝土公司新人流川楓第五百三十二章 造船工業皇冠上的明珠第二百七十八章 兄弟同心第一百一十章 一見面就讓提意見第四百零三章 吹響進軍常興島、爭做世界第一造船集團的號角第二百五十六章 飛機制造和船舶建造的共通之處第八十四章 喝交杯酒第一百三十七章 世界造船中心變遷路線第一百九十章 婚前別戀第三百九十一章 再次參加朱海航展第六百一十七章 VLCC數字化設計建造技術第六百四十一章 獻禮人民海軍成立六十週年電視劇開拍第三百零九章 躍層不錯第六百二十五章 姑娘你有難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技術的至誠之道第十五章 造船大國第六十九章 通用垂髮系統第五百零九章 四兄弟再聚會第九十九章 這下尷尬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彎道超車的奇招第二百三十一章 承載的是中國造船工業的重量第四百三十六章 在你身上留下我的印記第三百三十四章 中國工業機器人之殤第六十五章 升旗儀式第二百三十八章 斯特林還是燃料電池?第三百零六章 未來的造船基地第二百三十三章 分享好消息第四十章 我來試試吧第二百四十五章 總師天團第一百一十九章 第一作者之爭第十六章 新人報道第九十二章 被主任抓了壯丁第三百三十二章 江南人的精神第五百二十三章 那些中專生的悲哀第一百四十章 女強人本色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百萬的別墅第五百零八章 客滾船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