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技術的三重境界

羅飛哈哈笑道:“沈總,說得太好了!真是妙啊!誒,對了,咱們再來打個比方,你說做咱們這些工程技術的專業人員,大概可以分爲幾個類型或者說是幾種境界呢?”

說到這裡,大家似乎都很有興致,一個個都有些躍躍欲試的樣子。

沈歡笑道:“這個問題,好像應該問問咱們的段總工,他可是老前輩,老專家了!”

這時候大家就看到了段永福,羅飛笑道:“段總工,你就說說咱們這個做混凝土技術,可以分爲幾重境界吧!大家都很想聽聽呢!”

段永福苦笑道:“羅總,您這不是爲難我嘛你知道我不擅長這個的,啊,我讓小李來說一說吧!”

說着段永福就把李浮生給推了出來,羅飛笑道:“好,小李主任,你來說一說吧,大膽的說!”

李浮生其實剛纔也在琢磨,雖然在面前的都是些大領導,可是有沈歡在,他感覺並不怎麼緊張,想了想,李浮生就道:“好吧,那我就大膽的打個比方,不對的話還請各位領導批評。從事混凝土行業技術工作也有近五年了,其實有時候我也難免會比較一下,誰誰誰的技術高超,誰誰誰的技術又很一般,但到底怎麼劃分做混凝土技術的水平,這個似乎並沒有統一的標準。”

見領導們都笑吟吟地看着他,李浮生也就大膽地道:“就在某一個瞬間,我感覺突然靈光乍現,做混凝土技術其實不也是一種修煉麼?記得在咱們的武術界就有一種關於國術功夫境界的劃分法,明勁、暗勁、化勁。這三層境界,又稱爲三步功夫、三種練法,最早是由國術大宗師孫祿堂先生提煉、總結而成的,並將這一成就放在他的老師郭雲深先生的名下。孫祿堂被稱爲近代武林第一高手,就好比是混凝土技術領域的一代宗師吳中偉院士這樣的人物,他提出的國術功夫三層境界,就如同吳中偉院士率先提出混凝土科學概念,以及混凝土中心質假說一樣,具有最高的權威性。”

段永福聽得頻頻點頭,他發現自己沒看錯人,這個李浮生還是很不錯,沒有給他丟人。這個比喻打得很恰當。

見領導們聽得很感興趣的樣子,李浮生又接着道:“技術和國術只有一字之差,其實說到底,混凝土技術和國術都是技術,因爲國術的全稱就是中國武術的簡稱,武術又被稱爲技擊術,簡言之就是一種搏擊的技術。所以混凝土技術和國術這二者在某些方面,比如境界的劃分,其實是相通的。混凝土技術也可分爲三重境界,三種練法。”

沈歡忍不住笑道:“喲喲喲,小李主任你還懂武術啊,這些不是會從網絡小說上看到的吧?”

李浮生點了點頭道:“是啊,有時候我也會下載網絡小說看看打發時間。所以對這些略有了解,比如說明就是勁鍛鍊全身力量,然後使其集中,一拳激打出去,空氣炸響,威勢驚人,也就是所謂的千金難買一聲響,此爲明勁之境。其練法是初步功夫,主要是以外形爲主的練法,就是要求身法姿勢的練法,凡練一式總要合乎以上說的各項要求,循序漸進,把身體各部的姿勢固定下來,達到發勁自然,最後就能運用自如,不想而行,不思而動,即所謂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也。明勁境界雖然只是初窺門徑,但也不是人人都可以練成,十人練習國術,有二三人達到明勁境界已經是頗爲難得了。”

一說起這些來,李浮生就完全忘記了在場的都是領導,他接着就道:“混凝土技術的第一重境界,便是一個新人在進入混凝土企業技術部門當中,在部門主管或者是資深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逐步掌握了混凝土相關技術規範,通過大量的試驗檢測活動,充分認識了混凝土原材料以及混凝土各項性能指標檢測的意義,能夠獨立操作各項試驗檢測,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基本原則和要領,在混凝土質量管理體系的框架下,把整個混凝土攪拌站技術基本吃透,最後達到運用自如,可獨擋一面的境界。”

段永福一邊聽一邊也在點頭,李浮生髮現領導們似乎都還挺贊同自己說的,便繼續道:“從混凝土行業的現狀來看,能夠達到第一重境界的技術人員其實並不多,也就是十之二三而已,大多數的技術人員,要麼淺嘗輒止轉行做了別的工作,要麼就是一直止步不前,尚未跨入那道門檻。這就跟國術練習者,未能入流一樣。與國術明勁境界又可劃分爲初級、中級和高級一樣,混凝土技術的明勁境界也可劃分爲初級、中級和高級,如能達到在某個地區的混凝土同行當中名聲響噹噹的高級層次,那就離第二重境界不遠了。這有點類似於當年的李小龍,據分析李小龍很可能就是明勁巔峰的高手,但可惜的是英年早逝,未能更進一步。如果放在混凝土技術領域,這個高級層次就好比是一個混凝土攪拌站的技術負責人。中級和初級可分別對應爲試驗室主任和資深技術員。”

馬保國聽得津津有味,見李浮生停頓了,他便笑道:“小李主任,你繼續說!”

李浮生又道:“明勁巔峰再進一步,鍛鍊心力與皮毛,全身筋骨外膜貫通,勃發暗勁,這就所謂的貫通任督二脈,一條大脊椎上的主經絡,就是任督二脈,體內因爲運動而產生的元氣,通過毛孔,化作暗勁擊出。其練法是在明勁的基礎上而轉向以練氣爲主的暗勁練法,以丹田爲充氣之本,而後貫注全身,以意領氣,內外充實,練之日久,周身氣足,精氣越加充實,所以身體不但結實而且壯矣。”

“混凝土技術的第二重境界,是在基本能夠玩轉混凝土攪拌站的混凝土生產應用技術基礎之上,從混凝土技術的應用轉向混凝土技術理論的總結提煉,把自身的混凝土技術理論水平提高到一個行業佼佼者的境界。能夠在比較權威的學術期刊上發表具有較高質量和一定數量的混凝土專業技術論文,參與編寫一些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在地區混凝土行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李浮生侃侃而談道。

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打工仔的身世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船工程學會專委第四百八十八章 天堂裡沒有病痛第一百八十四章 糖衣炮彈第四百一十六章 論文缺乏獨特觀點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們的祖國一定會變得強大起來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常規開工儀式第六百三十八章 準備申報教授級高工第四百五十章 超長大直徑PHC管樁第二百九十三章 好像挺值的第三百九十章 中船工程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助理第三百九十九章 電子產品的換代第一百六十八章 依依惜別第六十三章 軍代表孫成明第九十三章 少年老成第六百一十章 媽呀,奔馳越野車第五百三十八章 LNG進口大國需要自主LNG船的支撐第五百七十六章 前車之鑑第一百七十一章 泰坦尼克號第二百七十九章 只是普通朋友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型常規潛艇下水第六百三十七章 萬噸大驅有戲嗎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對稱海上作戰第六百零一章 時評瓦良格最新動向第四百五十八章 沈歡上電視了第五百九十九章 閃亮登場第五百七十六章 前車之鑑第五百六十八章 那就真幹第三百九十一章 再次參加朱海航展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錘定音第三百七十七章 七萬噸自卸式散貨船的教訓第五百章 中國船舶的心臟病第六百四十一章 獻禮人民海軍成立六十週年電視劇開拍第六百五十章 新型導彈驅逐艦下餃子第四百五十五章 推進數字化造船,提升核心競爭力第四百二十五章 混凝土企業專家委員?第一百七十七章 美澀就在眼前第一百五十章 母女和好第一百三十五章 液化氣船訂單第二百四十七章 空中千里眼第四百六十三章 奔赴常興島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塢登研製工作動員大會第六百二十二章 不懼威脅第六十五章 升旗儀式第三百零五章 引來豔羨第二百二十章 五十萬美元買全套圖紙技術?第四百六十二章 破格評審副高級職稱第四百三十三章 相約千年燈會第六百三十七章 萬噸大驅有戲嗎第四百三十九章 世博會與中船新聞發佈會第三百零六章 未來的造船基地第四百二十章 開展3D打印技術前瞻性研究第二百二十六章 簽字儀式第三百八十一章 第十二次面試第四百三十一章 你就是一支潛力股第二百三十章 辦理調職手續第一百三十八章 靚仔內侯第四百零四章 建設江南常興造船基地的大幕拉開第二百四十一章 三三型潛艇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船工業集團年會第七十章 老專家的質問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萬字建議書第九十一章 有限元分析第五百九十一章 招聘人才第二十三章 那是青春吐芳華第二百九十六章 帶個洋媳婦回家過年第四章 好白菜給豬拱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零四章 建設江南常興造船基地的大幕拉開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造我們的船舶工業配套產業集羣第三百五十四章 心語心願第二百八十一章 呆頭呆腦第九十六章 押題第一百三十一章 彎道超車的奇招第三百六十五章 水至清則無魚嗎第二百一十五章 體驗坦克狂飆第二章 新的起點第一百一十八章 “婆媳”的第一次見面第六百零三章 專家意見不同了第五十九章 最美的時光遇到最美的你第四百五十三章 世界第一造船集團第十三章 舵機故障第四百六十一章 豪華客滾船訂單來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飛行陸軍第七十章 老專家的質問第三百四十五章 MP3引發的車禍第一百四十二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五百三十六章 培訓效果不錯第二十三章 那是青春吐芳華第四百二十五章 混凝土企業專家委員?第五十八章 莫欺少年窮第二百章 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第一百九十章 婚前別戀第一百一十七章 二十萬第二百二十三章 還沒有進入主題第一百七十七章 美澀就在眼前第二百八十四章 江南新廠花第四百零一章 進軍MP4和山寨手機第五百八十七章 撿了個便宜第三百零七章 大年三十晚
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打工仔的身世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船工程學會專委第四百八十八章 天堂裡沒有病痛第一百八十四章 糖衣炮彈第四百一十六章 論文缺乏獨特觀點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們的祖國一定會變得強大起來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常規開工儀式第六百三十八章 準備申報教授級高工第四百五十章 超長大直徑PHC管樁第二百九十三章 好像挺值的第三百九十章 中船工程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助理第三百九十九章 電子產品的換代第一百六十八章 依依惜別第六十三章 軍代表孫成明第九十三章 少年老成第六百一十章 媽呀,奔馳越野車第五百三十八章 LNG進口大國需要自主LNG船的支撐第五百七十六章 前車之鑑第一百七十一章 泰坦尼克號第二百七十九章 只是普通朋友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型常規潛艇下水第六百三十七章 萬噸大驅有戲嗎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對稱海上作戰第六百零一章 時評瓦良格最新動向第四百五十八章 沈歡上電視了第五百九十九章 閃亮登場第五百七十六章 前車之鑑第五百六十八章 那就真幹第三百九十一章 再次參加朱海航展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錘定音第三百七十七章 七萬噸自卸式散貨船的教訓第五百章 中國船舶的心臟病第六百四十一章 獻禮人民海軍成立六十週年電視劇開拍第六百五十章 新型導彈驅逐艦下餃子第四百五十五章 推進數字化造船,提升核心競爭力第四百二十五章 混凝土企業專家委員?第一百七十七章 美澀就在眼前第一百五十章 母女和好第一百三十五章 液化氣船訂單第二百四十七章 空中千里眼第四百六十三章 奔赴常興島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塢登研製工作動員大會第六百二十二章 不懼威脅第六十五章 升旗儀式第三百零五章 引來豔羨第二百二十章 五十萬美元買全套圖紙技術?第四百六十二章 破格評審副高級職稱第四百三十三章 相約千年燈會第六百三十七章 萬噸大驅有戲嗎第四百三十九章 世博會與中船新聞發佈會第三百零六章 未來的造船基地第四百二十章 開展3D打印技術前瞻性研究第二百二十六章 簽字儀式第三百八十一章 第十二次面試第四百三十一章 你就是一支潛力股第二百三十章 辦理調職手續第一百三十八章 靚仔內侯第四百零四章 建設江南常興造船基地的大幕拉開第二百四十一章 三三型潛艇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船工業集團年會第七十章 老專家的質問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萬字建議書第九十一章 有限元分析第五百九十一章 招聘人才第二十三章 那是青春吐芳華第二百九十六章 帶個洋媳婦回家過年第四章 好白菜給豬拱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零四章 建設江南常興造船基地的大幕拉開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造我們的船舶工業配套產業集羣第三百五十四章 心語心願第二百八十一章 呆頭呆腦第九十六章 押題第一百三十一章 彎道超車的奇招第三百六十五章 水至清則無魚嗎第二百一十五章 體驗坦克狂飆第二章 新的起點第一百一十八章 “婆媳”的第一次見面第六百零三章 專家意見不同了第五十九章 最美的時光遇到最美的你第四百五十三章 世界第一造船集團第十三章 舵機故障第四百六十一章 豪華客滾船訂單來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飛行陸軍第七十章 老專家的質問第三百四十五章 MP3引發的車禍第一百四十二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五百三十六章 培訓效果不錯第二十三章 那是青春吐芳華第四百二十五章 混凝土企業專家委員?第五十八章 莫欺少年窮第二百章 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第一百九十章 婚前別戀第一百一十七章 二十萬第二百二十三章 還沒有進入主題第一百七十七章 美澀就在眼前第二百八十四章 江南新廠花第四百零一章 進軍MP4和山寨手機第五百八十七章 撿了個便宜第三百零七章 大年三十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