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技術的三重境界

羅飛哈哈笑道:“沈總,說得太好了!真是妙啊!誒,對了,咱們再來打個比方,你說做咱們這些工程技術的專業人員,大概可以分爲幾個類型或者說是幾種境界呢?”

說到這裡,大家似乎都很有興致,一個個都有些躍躍欲試的樣子。

沈歡笑道:“這個問題,好像應該問問咱們的段總工,他可是老前輩,老專家了!”

這時候大家就看到了段永福,羅飛笑道:“段總工,你就說說咱們這個做混凝土技術,可以分爲幾重境界吧!大家都很想聽聽呢!”

段永福苦笑道:“羅總,您這不是爲難我嘛你知道我不擅長這個的,啊,我讓小李來說一說吧!”

說着段永福就把李浮生給推了出來,羅飛笑道:“好,小李主任,你來說一說吧,大膽的說!”

李浮生其實剛纔也在琢磨,雖然在面前的都是些大領導,可是有沈歡在,他感覺並不怎麼緊張,想了想,李浮生就道:“好吧,那我就大膽的打個比方,不對的話還請各位領導批評。從事混凝土行業技術工作也有近五年了,其實有時候我也難免會比較一下,誰誰誰的技術高超,誰誰誰的技術又很一般,但到底怎麼劃分做混凝土技術的水平,這個似乎並沒有統一的標準。”

見領導們都笑吟吟地看着他,李浮生也就大膽地道:“就在某一個瞬間,我感覺突然靈光乍現,做混凝土技術其實不也是一種修煉麼?記得在咱們的武術界就有一種關於國術功夫境界的劃分法,明勁、暗勁、化勁。這三層境界,又稱爲三步功夫、三種練法,最早是由國術大宗師孫祿堂先生提煉、總結而成的,並將這一成就放在他的老師郭雲深先生的名下。孫祿堂被稱爲近代武林第一高手,就好比是混凝土技術領域的一代宗師吳中偉院士這樣的人物,他提出的國術功夫三層境界,就如同吳中偉院士率先提出混凝土科學概念,以及混凝土中心質假說一樣,具有最高的權威性。”

段永福聽得頻頻點頭,他發現自己沒看錯人,這個李浮生還是很不錯,沒有給他丟人。這個比喻打得很恰當。

見領導們聽得很感興趣的樣子,李浮生又接着道:“技術和國術只有一字之差,其實說到底,混凝土技術和國術都是技術,因爲國術的全稱就是中國武術的簡稱,武術又被稱爲技擊術,簡言之就是一種搏擊的技術。所以混凝土技術和國術這二者在某些方面,比如境界的劃分,其實是相通的。混凝土技術也可分爲三重境界,三種練法。”

沈歡忍不住笑道:“喲喲喲,小李主任你還懂武術啊,這些不是會從網絡小說上看到的吧?”

李浮生點了點頭道:“是啊,有時候我也會下載網絡小說看看打發時間。所以對這些略有了解,比如說明就是勁鍛鍊全身力量,然後使其集中,一拳激打出去,空氣炸響,威勢驚人,也就是所謂的千金難買一聲響,此爲明勁之境。其練法是初步功夫,主要是以外形爲主的練法,就是要求身法姿勢的練法,凡練一式總要合乎以上說的各項要求,循序漸進,把身體各部的姿勢固定下來,達到發勁自然,最後就能運用自如,不想而行,不思而動,即所謂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也。明勁境界雖然只是初窺門徑,但也不是人人都可以練成,十人練習國術,有二三人達到明勁境界已經是頗爲難得了。”

一說起這些來,李浮生就完全忘記了在場的都是領導,他接着就道:“混凝土技術的第一重境界,便是一個新人在進入混凝土企業技術部門當中,在部門主管或者是資深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逐步掌握了混凝土相關技術規範,通過大量的試驗檢測活動,充分認識了混凝土原材料以及混凝土各項性能指標檢測的意義,能夠獨立操作各項試驗檢測,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基本原則和要領,在混凝土質量管理體系的框架下,把整個混凝土攪拌站技術基本吃透,最後達到運用自如,可獨擋一面的境界。”

段永福一邊聽一邊也在點頭,李浮生髮現領導們似乎都還挺贊同自己說的,便繼續道:“從混凝土行業的現狀來看,能夠達到第一重境界的技術人員其實並不多,也就是十之二三而已,大多數的技術人員,要麼淺嘗輒止轉行做了別的工作,要麼就是一直止步不前,尚未跨入那道門檻。這就跟國術練習者,未能入流一樣。與國術明勁境界又可劃分爲初級、中級和高級一樣,混凝土技術的明勁境界也可劃分爲初級、中級和高級,如能達到在某個地區的混凝土同行當中名聲響噹噹的高級層次,那就離第二重境界不遠了。這有點類似於當年的李小龍,據分析李小龍很可能就是明勁巔峰的高手,但可惜的是英年早逝,未能更進一步。如果放在混凝土技術領域,這個高級層次就好比是一個混凝土攪拌站的技術負責人。中級和初級可分別對應爲試驗室主任和資深技術員。”

馬保國聽得津津有味,見李浮生停頓了,他便笑道:“小李主任,你繼續說!”

李浮生又道:“明勁巔峰再進一步,鍛鍊心力與皮毛,全身筋骨外膜貫通,勃發暗勁,這就所謂的貫通任督二脈,一條大脊椎上的主經絡,就是任督二脈,體內因爲運動而產生的元氣,通過毛孔,化作暗勁擊出。其練法是在明勁的基礎上而轉向以練氣爲主的暗勁練法,以丹田爲充氣之本,而後貫注全身,以意領氣,內外充實,練之日久,周身氣足,精氣越加充實,所以身體不但結實而且壯矣。”

“混凝土技術的第二重境界,是在基本能夠玩轉混凝土攪拌站的混凝土生產應用技術基礎之上,從混凝土技術的應用轉向混凝土技術理論的總結提煉,把自身的混凝土技術理論水平提高到一個行業佼佼者的境界。能夠在比較權威的學術期刊上發表具有較高質量和一定數量的混凝土專業技術論文,參與編寫一些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在地區混凝土行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李浮生侃侃而談道。

第二百二十六章 簽字儀式第五百二十四章 頻繁跳槽的原因第十五章 造船大國第五百四十九章 直接打印還是與傳統結合?第二百四十八章 碧海飛鯊第九十八章 意想不到第一百七十七章 美澀就在眼前第二百六十五章 能量機動理論第二百四十六章 飛行陸軍第一百八十五章 貴賓的待遇第一百零三章 焊接試驗出了問題第六十八章 052B型艦的雛形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型常規潛艇迎來海試第八十二章 數字化造船第一百五十章 母女和好第一百六十一章 導彈艇調研工作組到來第九十一章 有限元分析第一百八十一章 較真的軍代表第二百零八章 最後一架安124運輸機第六十六章 感動江南獲獎感言第四百四十四章 我要做你的王寶釧第六百零二章 精彩評論第一百七十一章 泰坦尼克號第一百七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六十三章 軍代表孫成明第二百二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二十一章 情敵出現第六百二十一章 情敵出現第一百五十九章 可以當導遊了第十七章 造船事業部第一百五十四章 女總師討教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個人的落寞第一百八十八章 放大鏡惹的禍第五百八十章 這個逼裝得好第五百二十六章 事情還好沒有敗露第四百一十七章 PHC管樁出質量問題了第六百四十三章 萬名江南常興船人奔赴常興島第一百一十九章 第一作者之爭第二百三十一章 承載的是中國造船工業的重量第五十二章 追星一族第二十九章 能幫我一下嗎第三百二十章 龍王爺不收第六百一十三章 文學女青年第五百八十五章 心語手機第三百七十八章 供應鏈管理第六百三十八章 準備申報教授級高工第四百七十九章 新詩《大國之巨匠》第四百零六章 十萬噸級修船塢工程第七十七章 不能接受第二十四章 入職培訓第五百五十八章 羅飛的粉絲第五百四十四章 船塢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交底第一百零五章 又是有限元第四百二十四章 老爸老媽逼着回去相親第一百九十八章 國產裝備的“心臟病”第六百一十四章 達成所願第四百三十九章 世博會與中船新聞發佈會第五百零四章 大衆鐵粉第五百一十八章 一千四的房價第三百九十八章 沈樂的選擇第五百三十六章 培訓效果不錯第二百章 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第二百一十二章 競爭對手第四百五十七章 增材製造技術在船舶工業中的應用前景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底亂流第八十三章 深厚的“友誼”第二百三十二章 怎麼慶祝呢?第五百三十三章 遊輪上的舞會第三百二十六章 南船與北船第三百零七章 大年三十晚第二百三十二章 怎麼慶祝呢?第四百八十二章 給員工打雞血第一百零六章 三管齊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擔任內部培訓教師第二百六十六章 上門推銷AIS第一百九十七章 專家雲集第一百一十三章 冷熱之爭第一百七十九章 ERP管理系統第五百六十六章 那些年追的網絡小說第二百七十四章 應聘者衆第一百三十九章 被灌倒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彎道超車的奇招第一百六十三章 造不如買?第三百零一章 大年二十九第四百九十三章 混凝土也有陰陽五行?第四百四十七章 快速砂型增材製造技術第四百四十七章 快速砂型增材製造技術第四百七十九章 新詩《大國之巨匠》第一百八十八章 放大鏡惹的禍第三百八十四章 PHC管樁第四百七十七章 技術的至誠之道第四百一十八章 專家出馬誰人可擋第八十六章 工人家庭第二百一十五章 體驗坦克狂飆第四百四十五章 劉長風成了專家委員第二百零二章 利害關係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體導彈艇的損管設計第三百二十九章 突破常規第五百七十八章 皆大歡喜的收購第六百四十九章 兩萬噸級船塢登陸艦下水
第二百二十六章 簽字儀式第五百二十四章 頻繁跳槽的原因第十五章 造船大國第五百四十九章 直接打印還是與傳統結合?第二百四十八章 碧海飛鯊第九十八章 意想不到第一百七十七章 美澀就在眼前第二百六十五章 能量機動理論第二百四十六章 飛行陸軍第一百八十五章 貴賓的待遇第一百零三章 焊接試驗出了問題第六十八章 052B型艦的雛形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型常規潛艇迎來海試第八十二章 數字化造船第一百五十章 母女和好第一百六十一章 導彈艇調研工作組到來第九十一章 有限元分析第一百八十一章 較真的軍代表第二百零八章 最後一架安124運輸機第六十六章 感動江南獲獎感言第四百四十四章 我要做你的王寶釧第六百零二章 精彩評論第一百七十一章 泰坦尼克號第一百七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六十三章 軍代表孫成明第二百二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二十一章 情敵出現第六百二十一章 情敵出現第一百五十九章 可以當導遊了第十七章 造船事業部第一百五十四章 女總師討教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個人的落寞第一百八十八章 放大鏡惹的禍第五百八十章 這個逼裝得好第五百二十六章 事情還好沒有敗露第四百一十七章 PHC管樁出質量問題了第六百四十三章 萬名江南常興船人奔赴常興島第一百一十九章 第一作者之爭第二百三十一章 承載的是中國造船工業的重量第五十二章 追星一族第二十九章 能幫我一下嗎第三百二十章 龍王爺不收第六百一十三章 文學女青年第五百八十五章 心語手機第三百七十八章 供應鏈管理第六百三十八章 準備申報教授級高工第四百七十九章 新詩《大國之巨匠》第四百零六章 十萬噸級修船塢工程第七十七章 不能接受第二十四章 入職培訓第五百五十八章 羅飛的粉絲第五百四十四章 船塢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交底第一百零五章 又是有限元第四百二十四章 老爸老媽逼着回去相親第一百九十八章 國產裝備的“心臟病”第六百一十四章 達成所願第四百三十九章 世博會與中船新聞發佈會第五百零四章 大衆鐵粉第五百一十八章 一千四的房價第三百九十八章 沈樂的選擇第五百三十六章 培訓效果不錯第二百章 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第二百一十二章 競爭對手第四百五十七章 增材製造技術在船舶工業中的應用前景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底亂流第八十三章 深厚的“友誼”第二百三十二章 怎麼慶祝呢?第五百三十三章 遊輪上的舞會第三百二十六章 南船與北船第三百零七章 大年三十晚第二百三十二章 怎麼慶祝呢?第四百八十二章 給員工打雞血第一百零六章 三管齊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擔任內部培訓教師第二百六十六章 上門推銷AIS第一百九十七章 專家雲集第一百一十三章 冷熱之爭第一百七十九章 ERP管理系統第五百六十六章 那些年追的網絡小說第二百七十四章 應聘者衆第一百三十九章 被灌倒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彎道超車的奇招第一百六十三章 造不如買?第三百零一章 大年二十九第四百九十三章 混凝土也有陰陽五行?第四百四十七章 快速砂型增材製造技術第四百四十七章 快速砂型增材製造技術第四百七十九章 新詩《大國之巨匠》第一百八十八章 放大鏡惹的禍第三百八十四章 PHC管樁第四百七十七章 技術的至誠之道第四百一十八章 專家出馬誰人可擋第八十六章 工人家庭第二百一十五章 體驗坦克狂飆第四百四十五章 劉長風成了專家委員第二百零二章 利害關係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體導彈艇的損管設計第三百二十九章 突破常規第五百七十八章 皆大歡喜的收購第六百四十九章 兩萬噸級船塢登陸艦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