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一節(上)

邊章躲閃不及,連人帶馬被撞個正着。坐下戰馬頓時狂嘶一聲,橫飛而起,一命嗚呼。邊章自己被巨大的衝擊力撞的凌空飛起,在空中翻滾了十幾下之後,重重摔落地下。邊章慘呼一聲,張嘴噴出一口鮮血,頓時昏厥過去。

董卓大步向前,戰刀飛舞,再取三人性命。看到咫尺之遙的大纛,他興奮地狂吼起來:“砍倒大纛,砍倒它……,砍倒它……”

西涼士兵羣情激奮,殺得更加兇狠了。

突然,一隊騎兵旋風一般殺了上來。這些人如狼似虎,面目獰猙,一個個象瘋子一樣,以無比強悍的攻擊力,硬是將董卓一幫突擊箭頭打折了。董卓在幾個士兵的掩護下,飛速跳上一匹無主戰馬,且戰且退。

他們是邊章的親衛屯,邊章留下他們,本來是想在最後時刻突圍用的。但現在主帥都不知生死了,還在原地待命幹什麼?殺吧。邊章的親衛屯屯長金朔找到了邊章。此時邊章已經醒了過來,但他全身都失去了知覺。

“將軍,將軍……”金朔大聲喊道,“將軍,你怎麼樣了?”

鮮血不停地從邊章的嘴中冒出來,他痛苦地睜大雙眼,低聲說道:“擂響戰鼓,擂響戰鼓……”

金朔看到邊章奄奄一息的樣子,心中悲憤無比,他猛然站起來,高舉雙手,縱聲狂吼:“擂……鼓……”

戰鼓聲轟然而起,雄渾而激烈的鼓聲霎時間響徹了戰場。

正在敵陣中廝殺的粱興、馬玩,正在和敵人以命搏命,奮勇鏖戰的士兵們,突然聽到狂風驟雨一般密集的戰鼓聲,無不精神大振,渾身上下好象增添了無窮的力量,一個個吼聲如雷,更加奮不顧身地殺進了敵羣。

粱興帶着騎兵終於殺出了敵陣,董卓的大軍被一分爲二。

混戰的局面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董卓憤怒地看着遠處矗立在火光中的敵軍大纛,臉上的肌肉不由自主地抽搐起來。這些頑強的叛軍終於還是擋住了自己的衝殺,部隊人數不夠的劣勢在最後一刻暴露無遺。

現在衝擊部隊被阻,中軍被敵人突破,左右兩翼陷入敵人的圍攻,無論自己的部下怎麼驍勇善戰,都不可能再有戰果。一隻老虎雖然厲害,但它無法抵禦一羣狼的進攻。

雙方廝殺了這麼長時間,都沒有看到叛軍的步兵出現。照此情形來看,韓遂肯定事先得到了消息,已經先期率領主力離開了。邊章只是帶着騎兵留下來阻擊,給主力部隊爭取撤退時間而已。

既然襲擊的目的已經達到,還強行進攻幹什麼?董卓立即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命令各部,密集收縮,向北,向北,立即脫離戰場。”

急促的戰鼓聲,連續揮動的戰旗,指引着戰場上廝殺的士兵逐漸向北移動。

郭汜和樊稠身先士卒,奮力衝殺,經過一段時間的猛烈交戰之後,成功截斷了粱興的部隊,將他們的鐵錐陣形攔腰砍斷。被阻擋在左面戰場上的西涼騎兵蜂擁而上,立即擴大了這個缺口,部隊飛速向北轉移。

邊章躺在地上,強忍着撕心裂肺一般的痛苦,用心傾聽着金朔對戰場的描敘。

“將軍,董卓的部隊已經向北移動,他們好象要脫離戰場了。”

“命令馬將軍,立即讓開北面,任由敵人通過。”邊章低聲說道。

“將軍……”金朔轉身叫道,“董卓的部隊處於劣勢,我們已經包圍了他們。”

邊章閉上眼睛,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氣,艱難地說道:“保存實力,保存實力,我們人數不夠,擋不住他的。”

金朔咬咬牙,發怒地大吼一聲,對着空中就是一拳,然後奮力狂叫道:“命令左翼部隊放棄阻擊,放棄阻擊……”

董卓的騎兵突然發出一聲震天歡呼,他們發現阻擊自己的敵人象潮水一般向兩邊散去,讓出了整個北面防守陣地。

西涼鐵騎象颶風一般呼嘯而去。

===

天地之間,忽然露出一絲魚肚白,接着厚重的黑幕緩緩拉開。天亮了。

李弘散開頭髮,把頭伸進河水裡,美美地泡了一會兒。然後他喝了幾口冰涼的水,這才心滿意足地走回岸上。溼漉漉的長髮披在腦後,貼在破舊的皮甲上,不停地滴着水珠。

桑羊遠遠地看見,大聲笑道:“李中郎,你早上就這樣洗漱嗎?”

李弘笑道:“方便,方便。失禮了,失禮了。”

桑羊擺擺手,笑道,“李中郎乃性情中人,率性而爲之,談不上什麼失禮。不過,你和公孫都尉比起來,你要隨和多了,公孫都尉就顯得……”桑羊隨即覺得不便出口,把話又吞了回去。

李弘不以爲意,驚喜地問道:“大人認識騎都尉大人?”

桑羊笑道:“他在西涼戰場上待了半年多,我當然認識。在北疆,有兩位名震天下的人物,一位是白馬公孫瓚,另外一位就是李中郎。李中郎人稱黑豹。北疆的兩位英雄一白一黑,倒也是相得益彰啊。相比較而言,大人的威名和戰績要高過公孫都尉太多,所以……”

李弘大手一揮,打斷桑羊的話,極力稱讚道:“騎都尉大人在北疆赫赫有名,我還在鮮卑國做奴隸的時候,就聽說他的大名了。鮮卑國的戰神慕容風對他讚不絕口。你不要不相信,大帥曾經當着我的面誇他。我心裡一直都很推崇他。所以騎都尉大人才是北疆真正的英雄,我算什麼東西。哈哈……”

桑羊吃驚地看着他,沒有說什麼,但眼睛裡的敬佩之色不言而喻。

“在幽州的時候,我欠了他一頓酒。本來準備到了西涼還請他一次,他卻回去了,實在太遺憾。他在西涼戰場上升職了嗎?”李弘一邊請桑羊坐下,一邊問道。

“沒有,西涼戰場上,我們的部隊人數一直處於劣勢,打不贏不說,還處處受到牽制。公孫都尉能活着回去,就很不錯了。”桑羊感嘆道。

李弘大笑起來。

“伯珪兄的白馬義從非常厲害,看上去比馬大人的西涼鐵騎還要稍勝一籌,我的黑豹義從就更沒法比了。伯珪兄本人也是一員無敵猛將。就伯珪兄而言,他自保肯定有餘,不至於象大人說的那般狼狽吧?”

桑羊搖搖頭,無奈地說道:“情況比你想象的要嚴重得多。公孫都尉到了西涼,一直都跟在董將軍後面,和董將軍相處得非常不錯。白馬羌首領六月驚雷和董將軍有血海深仇,一直盯着董將軍打,圍了董將軍幾次,但每次董將軍都驚無險地逃了出來。然而公孫都尉就沒那麼幸運了,幾次都是血戰突圍,死裡逃生。”

坐在旁邊的趙雲不解地問道:“桑大人,爲什麼董將軍每次都能破圍而出,而公孫都尉就不能呢?他們不是在一起嗎?”

桑羊心情沉重地說道:“董將軍有朋友,但公孫都尉沒有,所以……”

“董將軍就不通知公孫都尉嗎?”趙雲追問道。

“當然通知。但總要有人留下來阻擊羌胡,所以這就要看誰撤退的動作快一點。公孫都尉和他的手下總是遲一步,所以每次都要和羌胡血戰一番。他們悍勇無敵,就是六月驚雷這等隻手遮天的羌胡大豪,也無可奈何。太尉大人很不願意放他回去,但考慮到北疆的形勢,不放也得放。你和他都到了西涼戰場,北疆地區對胡族的威懾力就要減弱許多。”

“西涼叛軍的朋友這麼多,你們能支撐到現在,的確不容易。”李弘笑道,“看看馬騰做的事,毫無顧忌,明目張膽的。有這種人在,不被叛軍打死就很不錯了。”

桑羊嘆口氣,說道:“太尉大人要不是從洛陽帶來了兩萬北軍,叛軍現在大概都打進長安了。”

趙雲吃驚地說道:“大人,情況有這麼槽糕?”

桑羊點點頭,說道:“你們沒來之前,西涼戰場上有周慎將軍的兩萬北軍,董卓將軍的三萬西涼北部的邊軍,皇甫鴻校尉的一萬西涼南部的邊軍,西部都尉麴義的一萬西涼西部的邊軍,涼州刺史部都尉徐榮的一萬郡國兵和軍司馬馬騰的五千騎兵,然後就是金城郡兵曹掾史華雄的五千郡國兵,右扶風都尉鮑鴻的五千郡國兵,京兆府的都尉辛曾五千郡國兵。”

“這幾支部隊,真正忠於太尉大人的,只有周慎將軍的北軍,京兆府和右扶風的郡國兵。涼州刺史府的都尉徐榮雖然是幽州遼東人,但他的部下全部都是西涼人,所以這一萬人也無法信任。其他的部隊從上到下,就沒有一個不是西涼人。因此,太尉大人雖然手握十萬大軍,真正能指揮的只有這三萬人。你們想想,太尉大人依靠這三萬人苦苦支撐到現在,已經難能可貴了。”

“還好陛下聖明,將李中郎的五萬大軍從冀州緊急徵調西進,否則,這次長安真得很危險了。”

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六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五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節(下)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五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六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八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十一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四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九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九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二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九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三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六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六節(下)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五節西漢的官職表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一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五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四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六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三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四節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四節東漢時期北方少數民族騎兵和漢朝步兵介紹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四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五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四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八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六節第3章 黃沙滿弓刀第22章 芒刺猶在背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三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七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八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九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九節論諸葛亮的法家思想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二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九節(上)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九節西漢的官職表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一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二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七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二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二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四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節-第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四節(中)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七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七節
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六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五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三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節(下)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五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六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八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十一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四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九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九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二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九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三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六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六節(下)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五節西漢的官職表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一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五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四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六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三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四節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四節東漢時期北方少數民族騎兵和漢朝步兵介紹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四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五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四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八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六節第3章 黃沙滿弓刀第22章 芒刺猶在背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三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七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八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九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九節論諸葛亮的法家思想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二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九節(上)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九節西漢的官職表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一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二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七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二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二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四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節-第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四節(中)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七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七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