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四節

拓跋鋒的戰刀剁在碗口粗的樹幹上,發出一聲沉悶的響聲,大樹猛烈地抖動起來。

拓跋晦看到拓跋鋒發怒了,沒有繼續說下去,緩緩退了兩步。

拓跋鋒吼了一嗓子,剁了一刀,似乎將心中的怒氣發泄完了。他慢慢地平靜下來。

“十天,最多十天,我們就可以順利拿下沮陽城,整個上谷郡就是我和提脫的了。只要拿下沮陽,部隊馬上就可以抽調兵力回頭剿殺豹子和鹿破風。”拓跋鋒轉身面對拓跋晦,依然堅持不分兵。

“現在部隊尚餘五天的口糧。後續食物和馬草正從馬城運來,估計兩天後到達下洛城。這批食物和馬草對於我們和烏丸人來說,至關重要,不容有失。因此我堅持派兵回涿鹿,這些人幾天後就可以和糧草一起趕到沮陽城下。”

拓跋鋒氣惱地盯着拓跋晦,良久無語。

“好吧。”他權衡利弊之後,終於鬆了口。

鹿破風在鬍子的陪同下,帶着十幾個侍衛,打馬跑進了山谷。在鬍子的指引下,他看見了坐在士兵中間談笑風生的豹子。

豹子沒有鹿破風心裡想象的那樣英武威風,他看到的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士兵。如果不是鬍子特意指出來,說什麼他也不相信那個年輕的士兵會是轟動北疆的豹子。在鹿破風所有見過的漢軍軍官裡,他是頭一次看見一個每月秩俸千石的官員穿戴樸素或者說是破舊,更讓鹿破風詫異的是他竟然和士兵擠在一起吃飯。在等級制度森嚴的鮮卑國,大漢國,這種事是不可想象的。有身份地位的人做出這種舉動,不但會遭到同階層人的鄙視,而且會被當作瘋子和白癡。你能想象一個太守大人會和家裡的奴僕圍在一個桌上吃飯嗎?

鹿破風和自己的兩個部下,身邊的侍衛們面面相覷,一臉的驚疑。

李弘在士兵們的提醒下,看到了鹿破風一行人。他趕忙吞下最後幾口食物,接過旁邊士兵遞過來的水喝下,然後急匆匆迎了上來。

鹿破風高大健壯,神態威猛,一張英俊的國字臉,一雙犀利的眼睛。他的年紀最多也就二十多歲,也許是很年輕就坐上白鹿部落首領位子的原因,他看上去非常的成熟穩重,從他身上已經看不到年輕人的張狂和衝動。

兩個人的雙手緊緊地握在一起,彼此都感覺到對方的親近和真誠。

“感謝大人救下我的家人,我鹿破風無以爲報,自此以後甘願唯大人馬首是瞻,一切聽從大人的驅使。”

李弘笑着搖搖頭,“你說得太嚴重了。我們在黃獐山伏擊頁石,無意中救下大帥的家眷,純屬巧合,這是大帥的運氣好,無須感謝。”

鹿破風看到李弘既不恃功自傲,也沒有以此開口要挾,心中大爲感動。他自小在上谷郡長大,做爲部落中的權貴,長大後又是部落首領,經常接觸當地的漢人官吏,象李弘這樣對自己彬彬有禮,真誠以待,不張嘴要東西的,非常罕見。除了刺史大人劉虞,這還是他第二次碰見。

雙方隨即各自介紹了自己的部下。李弘對鹿破風的兩個手下非常欣賞。體態高大較瘦的叫鹿歡洋,是個神射手,年紀和李弘差不多,是鹿破風的胞弟。身材稍矮強壯的中年人叫恆祭,一雙眼睛充滿了靈氣。

鹿破風命令手下從幾匹無人騎乘的戰馬上拿下七八個鼓脹脹的布囊,笑着對李弘說道:“大人遠道而來,沒有什麼好招待的,一點小意思,略盡地主之誼。”

“你們部落很富裕嘛?”李弘笑着問道。

鹿破風看到李弘笑得很難看,趕忙說道:“我們雖然不富裕,但諸位大人帶着援軍長途跋涉而來,一定很辛苦。我們……”

李弘搖搖手,打斷了他的話。

“都拿回去吧。你們不顧危險,帶着許多漢人一起逃離家園,該感謝的應該是我們。從桑乾河逃到太行山,路途遙遠,一路上你們的損失一定非常驚人。拿回去。”李弘斬釘截鐵地說道。

鹿破風和他的部下們真得很感動。在他們的眼睛裡,所有漢人的官吏都是貪婪無恥之輩,他們敲詐勒索,橫徵暴斂,從來不管他人的死活。而眼前的這一位是真的廉潔自守,還是如傳言所說是個壞了腦子的白癡?

鬍子和鹿破風有過幾面之緣,算是熟人。他走到鹿破風身邊,拍拍他的肩膀道:“我告訴過你,不要自找沒趣,你不聽。拿回去吧,我們這裡的糧食還夠用。”

李弘招呼鹿破風,鹿歡洋,恆祭三人和自己的一羣部下席地而坐。

“請大帥來,是想談談兩軍合作,儘早擊敗拓跋鋒的事。“

“按照我們得到的消息,拓跋鋒現在正在率部渡過桑乾河。按照他們的速度,明天應該可以到達沮陽。“

“我們最早以爲涿鹿可以守上一段時間,拖住拓跋鋒的部隊。這樣我們到了上谷之後就可以在桑乾河以西展開對拓跋鋒的進攻,阻止他們佔據涿鹿城,以達到斷絕他們趕到沮陽和提脫會合的目的。”

“如今涿鹿已失,沮陽即將被圍攻,上谷戰局基本上已經陷入絕境。”

李弘看看大家沮喪的臉,突然笑道:“我們還有機會反敗爲勝。”

大家的眼睛一亮,頓時信心倍增。李弘帶領他們在漁陽戰場的絕境裡取得勝利,已經在部下的心裡烙下了對他的絕對信任。他的那張笑臉就是大家獲得信心的源泉。

鹿破風三人卻心情沉重,覺得前景一片渺茫,毫無取勝的機會。失去家園的痛苦深深地刻在他們的心裡,讓他們彷徨無計。

“現在的希望全部寄託在沮陽城。如果他們堅持到十天以上,即使拓跋鋒和提脫的食物和草料尚餘,他們的攻城器械卻必須要補充。沒有長箭,他們的攻城損失將會成倍增長。因此,十天以後,敵人的補給能否及時到位,應該是沮陽能否守住的關鍵。”

“他們的補給路線無非兩條,一條是從馬城出發沿着仇水西岸而下,到下洛,涿鹿,再到沮陽。一條是從廣寧出發,沿着仇水東岸,直接運到沮陽。但提脫的出兵並沒有得到黑翎王難樓的認可,他要得到大量補給的補充有一定的困難。而拓跋峰的出兵有整個西部鮮卑的支持,他的補給應該相當充裕。所以我們估計敵人的主要補給都是從馬城方向運來。”

“我們的斥候全部進入敵人後方,在仇水兩岸全力偵察。主力部隊秘密潛入桑乾河上游,等待出擊時機。”

“因爲服飾頭髮的原故,漢人和胡人差距太明顯,所以我們的斥候已經不可能深入到敵人後方。斥候方面,就由大帥的人負責了。你看怎麼樣?”

鹿破風點點頭,“大人請放心。”

“我們部落有三千人馬,大人的援軍有兩千,五千人進入桑乾河上游,恐怕很難不被鮮卑人發現。”鹿破風隨即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而且按照大人的計劃,即使我們打掉了鮮卑人的補給,恐怕也只能暫時緩解鮮卑人對沮陽的進攻。大人可有什麼其他的計劃?”

李弘無奈的苦笑了起來,“沒有。現在只能暫時解決沮陽的問題。在上谷戰場,我們處於絕對的劣勢,無論是軍隊人數,還是後援補給,我們都無法和敵人相比。大漢國內現在叛亂紛起,朝廷根本沒有精力顧及邊郡。要想打敗敵人,全靠我們自己。”

大家陷入了一片沉默,各人的心裡都是沉甸甸的。

李弘安慰道:“現在拓跋鋒和提脫好比一條雙頭蛇,兇猛毒辣,無人可敵。但是蛇都有七寸,那是蛇的致命之地,一擊必死。現在我們只要找到他們的七寸,同樣可以致他們於死地,反敗爲勝。所以大家要耐心一點,不要着急,更不要灰心喪氣。”

“襲擊敵人的補給車隊,五千人的確太多了,很難在桑乾河上游的狹窄區域做到機動靈活。大帥的部隊常年在桑乾河附近活動,非常熟悉那裡的地形,所以我想大帥如果能調撥一千五百人,我帶六百人組成一營人馬潛伏過去,那就非常理想了。不知大帥意下如何?”

鹿破風見李弘一再徵求自己的意見,對自己非常尊重,心裡很是受用,覺得眼前的這個年輕人果然名不虛傳,無論才華智謀,還是爲人處世,都是那麼出色,無可挑剔。唯獨遺憾的就是這個人大概在鮮卑時間呆長了,一副不修邊幅放蕩不羈的樣子,而且好象也不懂尊卑禮儀,上上下下沒個規矩,十分不惹人喜歡。

“一切依大人的安排行事。”

“大帥統領其餘人馬,出動出擊涿鹿,牽制留守涿鹿,潘縣的鮮卑部隊。”

鹿破風不自然地看了一樣李弘,小心翼翼地說道:“大人,我還是和你一起去桑乾河吧。牽制敵人的任務交給你的部下指揮更爲恰當一些。”

李弘不解地望着他。

鬍子知道鹿破風爲難的原因,趕忙解釋道:“大人,烏丸人應該由漢人指揮,這是規矩,誰都知道的。”

李弘頓時明白了原因。大漢人瞧不起胡人,骨子裡就鄙視胡人,認爲胡人天生就比自己矮一截,是個野蠻人,比自己的奴僕都要低賤。這種根深蒂固的偏見,已經有千百年的歷史了,誰能改變?

“什麼狗屁規矩。”李弘不由地罵了一句,“命都快沒有了,還要什麼規矩。”

他轉目看看自己的部下,除了鬍子,燕無畏,田重,木樁這些出身低賤的人,其他的人,包括裡宋,鄭信都是一臉的忿忿不平。

“在桑乾河,涿鹿,潘縣,下洛這一帶,我們連路都不知道怎麼走,還談什麼領軍打仗。在這裡白鹿部落的人最熟悉地形,當然應該由他們來指揮。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頭,還鬧這種意氣之爭,簡直……”李弘看見大家面色不善,把後面的話嚥了下去。

玉石鼻子裡冷冷地哼了一聲,似乎非常不服氣。

“玉大人,伍大人,裡大人,鄭大人隨我行動吧。鬍子,無畏,老伯,木樁率各部歸大帥節制。”

鹿破風知道李弘他們去桑乾河事關重大,他安排鹿歡洋和恆祭兩個部下都跟隨李弘的部隊一起出發了。

李弘騎在黑豹的背上,望着鹿破風,笑着說道:“大帥要辛苦了。”

鹿破風非常感激李弘對他和白鹿部落的信任,尤其是李弘對他們的尊重。這是他第一次從一個漢人官吏那裡得到的最珍貴的東西。

“謝謝大人的信任。”

“大人臨行前,可還有什麼交待?”鬍子問道。

李弘沉吟了一下,緩緩說道:“你們只是牽制敵人,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和敵人交手。”

鹿破風和鬍子幾個人連連點頭。

半夜,部隊走到距離桑乾河一百里的丹石山,李弘命令部隊停下宿營。

一個烏丸人在恆祭的帶領下,一路飛跑,找到了睡在馬腹下的李弘。

“大人,鮮卑軍隊突然離開桑乾城,朝着我們的方向急速趕來。”

李弘猛地坐起來,睡意頓失。

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一節(上)第10章 強敵顯蹤跡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節(上)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九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二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七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六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二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三節(上)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一節(下)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七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七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三節(上)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八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六節第9章 琵琶疏勒鹽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六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五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三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四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四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八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十三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五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一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三十九節(下)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九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四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七節(下)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七節-第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七節湖湘蠻夷書友提供的營法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五十一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五節第18章 何如霍去病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八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五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三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七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二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三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二節第13章 成敗轉頭空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一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四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四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四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五節簡明大漢軍制軍階一覽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三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一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三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三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一節(下)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節
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四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一節(上)第10章 強敵顯蹤跡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節(上)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九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二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七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六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二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二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三節(上)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一節(下)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二十七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七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三節(上)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八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六節第9章 琵琶疏勒鹽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六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五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三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四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四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八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十三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五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一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第三十九節(下)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九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四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七節(下)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七節-第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七節湖湘蠻夷書友提供的營法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五十一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五節第18章 何如霍去病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八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五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三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七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二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三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二節第13章 成敗轉頭空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一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五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四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四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十四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五節簡明大漢軍制軍階一覽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三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一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三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三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一節(下)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