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四節

深夜,麒麟殿內***通明,氣氛緊張。

大司馬府長史陳衛在向公卿大臣們稟報各地戰況。

南方戰場上,戰事陷入膠着狀態。從五月底開始,徵南將軍鍾繇指揮六萬大軍和曹操、袁譚的叛軍在豫州的相縣、碭縣一帶反覆交戰,雙方互有勝負。武銳將軍張繡和建武將軍陸勉在得到洛陽的支援後,在魯陽方向向袁熙、蒯良的叛軍發動了數次反攻,但因爲兵力上沒有明顯優勢,成效甚微。

西疆戰場上的西進大軍,已經在天子和大將軍的指揮下,全取漢陽,目前正在向金城郡的黃河南岸推進。麴義將軍在奏報中說,他們打算採取誘敵之策,把羌人吸引到金城、榆中一線,然後和鎮北大將軍閻柔的河西鐵騎南北夾擊,重創羌人,以便大軍迅速收復河湟地區。

西疆戰場上的南下大軍,在大散關和河池一線遭到了叛軍頑強阻擊。五月底,顏良率軍突破了張飛的阻擊,攻佔黃花川。六月上,南下大軍再次突破張飛和黃忠的聯手阻擊,攻佔鳳亭。六月初七,大軍在故道川遭遇了叛軍主力,張飛、黃忠、張任、揚任、李俊等叛逆各率大軍拼死阻擊,戰況非常激烈。顏良指揮將士們苦戰四日,艱難突破故道川,挺進到馬嶺寨。據最新戰報,嚴顏的大軍已經從漢陽撤回武都,並且出現在馬嶺寨戰場上,現雙方兵力接近,南下大軍攻擊受阻。

“南下大軍的首要攻擊目標是河池、下辨和河池東南方向的仙人關。拿下這三個地方,則基本上堵住了叛軍從陳倉道回撤漢中和從金牛道回撤巴蜀之路。”陳衛手指地圖,重重點了三下,“馬嶺寨以南還有兩當亭、固亭兩道險阻。在兵力接近的情況下,我們想在短時間內殺到河池,難度很大,除非再次增兵。”

“另外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沿棧道出兵漢中,從漢軍方向攻擊武都,和顏良大人的軍隊實施東西夾擊。”陳衛的手又指了指地圖上的漢中,“年初的時候,漢中太守楊松曾派人到長安密獻請罪表,打算歸順朝廷。我們也曾派人到漢中秘密會見楊松,和他具體商談受撫之事。但五月下,漢陽突發變故,叛逆內訌,韓翼意外被殺,迫使我們不得不提前出兵西疆。這個變故打亂了我們攻擊隴南的部署,也使得我們出兵漢中一事成爲泡影。”

“楊松和我們最後約定的攻擊之策是,我們一路出武都牽制劉備和劉璋的兵力。一路從子午道進入漢中,扼守陽平關,切斷叛軍退回漢中之路,同時取道金牛,直殺成都。這個計策的要點是我們的軍隊必須先進入漢中,幫助楊松穩定漢中,然後再從大散關方向攻擊武都。否則叛軍會一邊傾盡全力阻擊南下漢軍,一邊牢牢控制住陽平關和金牛山,確保退路不失。”

“從目前戰場情況來看,再實施此策顯然不合適。我們搶先攻擊武都,讓楊松失去了對我們的信任,同時叛軍各部會死死盯住漢中,只要漢中稍有風吹草動,我們潛入漢中的軍隊就會全軍覆沒。所以我們打算再次派人秘密南下聯繫楊松,一來解釋提前出兵武都的原因,重建雙方之間的信任,二來再議攻擊之策,以便大軍能翻越棧道進入漢中,實施東西夾擊之策,儘快收復武都和漢中兩郡。”

“特使往返漢中,至少需要一個月時間,所以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們打算命令顏良將軍利用現有兵力持續進攻,儘可能把叛軍拖在武都戰場上,以策應我們派遣軍隊進入漢中。但是,北疆爆發的危機再次打亂了朝廷的部署。不出意外的話,今年朝廷的大軍可能要在西疆、北疆和南方三個戰場上打仗,朝廷無論兵力還是財賦都捉襟見肘。”陳衛看看諸位大臣,無奈地說道,“當務之急是確保西征大軍的糧草輜重,保證西征大軍能完成攻擊目標,同時想方設法穩定南方局勢,以便朝廷能集中精力處理北疆危機。”

在處理北疆危機的問題上,大司馬徐榮建議光祿勳鮮于輔以最快的速度奔赴幽州坐鎮指揮。

“今年,大軍主力都在西疆戰場,無力顧及北疆,所以處理北疆危機的關鍵不是調動軍隊威懾大漠胡族諸部,而是竭盡全力利用各胡族部落之間的矛盾,讓他們互相攻擊,進一步分裂和削弱各胡族部落的實力,爲明年大軍北上平叛做好準備。”

大司馬徐榮神情嚴肅,揹負雙手走到鮮于輔面前,迎着鮮于輔焦慮不安的目光鄭重說道:“北疆大亂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大漠上的鮮卑人可能會利用這次混亂重新走到一起,齊心協力對抗我大漢。所以朝廷給你的底線是,寧願失去對大漠的控制,也不能讓鮮卑人再次雄起。”

鮮于輔心領神會,躬身領命。

如果讓鮮卑諸部重建彈汗山王庭,雄霸大漠,大漢不僅僅要再次背上無窮無盡的戰禍,更有可能就此失去中興大業。

大司馬徐榮接着建議朝廷向各地門閥世族富豪賒借錢糧,以緩解驟然緊張的財賦危機。

大臣們對此分歧很大,認爲朝廷強行下旨向各地門閥世族富豪們賒借錢糧,會加劇雙方之間的矛盾,不利於州郡的穩定,也不利於新政的實施,還是增徵賦稅爲好。現在大漢的賦稅是以“口”徵收,而目前朝廷實際控制的州郡人口至少有一千八百萬到兩千萬,每口多徵十錢,國庫就能增收兩億錢的賦稅。這既不會傷害到百姓,也不會激起民憤,明顯比強行賒借要好。

另外,還可以適當增加商賈的徵稅力度。新政鼓勵營商,給了各地商賈很多優惠政策,給了他們很高地位。這些年他們賺了很多錢,朝野上下都很風光,他們應該感激浩蕩皇恩,回報朝廷,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痛,重演孝武皇帝朝的“告緡”之禍。

大臣們經過激烈地爭論,最後定下了緩解財賦危機的辦法。一是增賦,但每口僅增十錢,而且只增一年;二是增稅,加徵商賈之稅;三是向各地的官署、門閥世族和富豪巨賈募捐。凡捐助錢財達到一定數目者,其家可選派一名男子到長安或者洛陽的太學學習,成績優異者,可得到出仕的機會。

第二天,大司馬徐榮和太傅楊彪、丞相李瑋急赴櫟陽奏稟。

同日,長公主下旨,拜鮮于輔爲驃騎將軍,持節鉞,督領北疆兵事,全權處理北疆危機,拱衛北疆安全。

拜右衛將軍趙雲爲光祿勳。雖然其尚在服喪之期,但國事爲重,即刻“奪情”赴任。

詔準大臣們關於緩解財賦危機的諸多奏議,下旨頒佈實施。

六月下,豫州。

左衛將軍呂布奉旨率軍急赴睢陽,和先期到達此地的徵南將軍鍾繇會晤。

朝廷的聖旨很明確,要求即刻結束南方戰事。但現在就算呂布到了睢陽,大軍的兵力增加了,能夠在碭縣、相縣一帶擊敗叛軍,但也未必能阻止叛軍持續不斷地反攻,必須想辦法議和曹操,離間曹操、袁譚和劉表之間的關係,從而破壞叛軍的聯盟。

鍾繇對呂布說,你率軍攻擊,我回許昌召集名士大儒,商討勸撫離間之計。

六月二十四,呂布命令魏續領一萬大軍悄悄渡過汳水河,伺機攻打蕭縣,切斷曹操的糧草運輸;命令彭烈帶四萬大軍於碭縣待命,等候自己的攻擊命令。

六月二十五,呂布集結三萬大軍,主動出擊。袁譚、曹洪、劉勳、滿寵等人揮軍迎敵,雙方在睢水河邊浴血奮戰。

六月二十六,曹操親赴前線,指揮五萬大軍展開攻擊。呂布夷然不懼,和雷重、宋憲、孫鸞等人身先士卒,帶着將士們奮力死戰,北疆軍損失極其慘重。

曹操大爲高興,他以爲荊州方向的攻擊發生了作用,鍾繇帶着部分人馬支援魯陽去了。而呂布一介蠻夫,不知兵法,只知死纏爛打,讓人數不多的軍隊連遭重創,已經岌岌可危了。他連夜下令把相城、蕭縣的數千守軍全部調到戰場,準備第二天給呂布以致命一擊。

六月二十七日凌晨,彭烈率軍趕到前線,在呂布的指揮下,四萬大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向疲憊不堪的叛軍大營發動了襲擊。

曹操、袁譚等人措手不及,而連續奮戰兩天的士卒們早已精疲力竭,此刻看到漢軍鋪天蓋地一般殺來,掉頭便跑。

叛軍大敗。

漢軍一路掩殺,砍落人頭無數。

曹操逃到蕭縣,一邊渡河,一邊重整軍隊。突然,魏續率軍殺出。魏續發現蕭縣的軍隊連夜渡河南下了,遂決定攻打蕭縣,他也沒想到自己攻打城池的時候,恰恰是曹軍狼狽逃回的一刻。

曹軍大駭,四散而逃,落水溺死者不計其數。

魏續也很驚慌,他以爲曹操撤軍了,主力就在後面,急忙帶着大軍回撤。

彭烈等人率軍殺到天亮才停下了腳步。此戰誅敵近萬,沒有一個俘虜,人頭如山。

曹操敗回彭城,驚惶不安,擔心北疆軍乘勢攻打徐州。

袁譚逃到蘄城,苟延殘喘。

鍾繇聽說碭城大捷,非常興奮,一邊急奏朝廷,一邊急派信使趕赴彭城,勸撫曹操,叫他馬上獻請罪表,否則立即揮軍攻打徐州。鍾繇在信中說,你以爲劉表會幫你打豫州?他早就派人和我們秘密聯繫了,如果沒有他的“默契”,我能把豫州主力全部調到碭城戰場?劉表是宗室大臣,他投降了,最起碼還能做個逍遙王爺。但你呢?你如果再不醒悟,可是夷滅九族之禍。

鍾繇又派韓暨急赴襄陽勸撫劉表。鍾繇在信中說,老兄,曹操是什麼人你還不知道?前幾年他爲了贏得喘息的時間,不惜把女兒嫁給了胡人。現在他又打敗了,你說他會不會投降?他投降了,受撫了,不管是不是真心,他都會毫不猶豫地犧牲你的利益。甚至有可能給我們糧草,暗中幫助我們打荊州,以換取他恢復實力的時間。所以,老兄你還是清醒一點吧,把形勢看清楚了再打,不要稀裡糊塗地上了別人的當,中了別人的奸計,甚至死了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

到蘄城招撫袁譚的是袁霸。袁譚現在只剩下半個沛國,實力幾乎喪失殆盡,但袁霸勸他乘着曹操大敗,尚沒有恢復元氣之際,立刻派人到江東聯繫孫權和周瑜,奪取九江和廬江,從而給自己尋找一塊新的立足之地。袁霸說,如果你有困難,儘管提,我會動用豫州袁閥的力量暗中幫助你。袁譚感激不盡,雖然他知道袁霸未必真心幫助他,但他的確需要振作起來,需要生存下去,否則他就徹底完了。

七月,西疆。

七月初,在龐德、馬超的不懈努力下,在漢軍鐵騎頻繁的攻擊下,羌人心裡的戒備和膽怯逐漸被熊熊燃燒的仇恨和憤怒所取代,他們漸漸集結到金城、榆中一線,準備和漢軍決戰。但燒當羌大帥虹日卻一再警告他們,不要離開湟水河兩岸,不要渡過黃河和漢人決戰。

虹日、鐵頭、風暴的鐵騎一直在湟水河北岸與漢軍鐵騎往來交戰,他們察覺到漢騎有渡河跡象,隨即懷疑漢軍要在金城、榆中一線圍殲羌騎,所以數次阻止唐嘯率軍渡河。然而,驕狂的唐嘯置若罔聞,於七月初七,率一萬兩千鐵騎向榆中發動了攻擊。

漢軍不敵,連連後撤,敗進葵園峽谷。羌人呼嘯殺進。

突然戰鼓如雷,伏兵盡出,數萬漢軍把羌人團團包圍,奮勇攻殺。羌人大敗,拼死突圍,丟下數千具屍體狼狽逃竄,但他們在金城附近遇到了從駝嶺小道潛伏而至的西涼軍。楊秋、成宜等人指揮大軍頑強阻擊,把羌人死死擋在了黃河岸邊。

麴義、龐德、衛峻、馬超、祭鋒、聶嘯等人率鐵騎急速追上,再度和羌人殺在一起。

這時姜舞、穆斯塔法率一萬鐵騎渡河而來,數萬大軍圍着羌人一頓猛砍。

麴義下令,殺,一個不留。大戰愈發慘烈。燒當羌渠帥唐嘯被馬超斬殺,數千羌人在漢軍狂風暴雨一般的攻擊下紛紛墜落馬下。

黃昏,當小天子和李弘、玉石等人帶着虎賁羽林營、北軍越騎營和步兵營趕到戰場時,戰鬥已經結束。戰場上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慘不忍睹。

李弘下令,渡河,直殺河湟。

七月中,大漢天子和大將軍李弘率軍挺進河湟的消息傳到了隴西,人人震駭。

劉備急召關羽、龐義等人商議。一直跟在劉備身邊的諸葛亮建議劉備立刻撤出隴西,迅速搶佔漢中,否則大軍極有可能全軍覆沒於隴西、武都兩郡。

此刻劉備完全陷入了困境。

自從北疆軍殺出大散關之後,供應給隴西的糧食就徹底斷絕了。雖然劉備在隴西屯田,但隴西氣候不宜,產出極低,那點糧食如同杯水車薪,自己都養活不了自己。從巴蜀、漢中把糧食運到隴西,路上的消耗就要去掉一大半。因此劉備的大軍一直在爲生存而苦苦掙扎,這也是劉備滯留於隴西,無法向河湟征伐的重要原因之一。

現在保證大軍生存的糧食沒有了,而威脅大軍安全的不但有羌人,更有強悍的北疆鐵騎。在這種情況下,撤回武都成了唯一的出路。

想想三年前自己一往無前的勇氣,劉備覺得很淒涼,也很痛苦。西疆的確不是人待的地方,即使自己有萬丈雄心,但面對飢餓和寒冷,也只有束手就縛的份。現在自己甚至連困獸猶鬥的心思都沒有,巴不得早早離開。

但離開隴西,自己的出路在哪?

“一個多月來,北疆軍連續攻擊,已經逼近了河池,如果河池失陷,我們就陷入了絕境,再無生存機會。”諸葛亮詳細分析了形勢,認爲現在劉璋和楊松都畏懼李弘,都想盡可能保存實力,他們未必會竭盡全力保護武都,所以大軍應該急速撤回到河池、下辨一線,以避免全軍覆沒的命運,“撤回武都後,我們利用北疆軍大兵壓境,劉璋和楊松都需要我們武力相助的時機,先取漢中,後取成都,從而確保益州的安全,擋住北疆軍南下的步伐。”

劉備沒有選擇了。他要想活下去,就要一塊生存之地,就要去搶。

“撤……”劉備不再猶豫,斷然下令。

七月下,幽州,薊城。

驃騎將軍鮮于輔趕到北疆後,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威懾塞外胡族的作用。樓麓和能臣氐各自罷兵,射隆和射纓彤也暫時停止了激戰,但隨之一個噩耗傳來,東部鮮卑的彌加病逝,闕機、槐頭、素利等人隨即奉彌加之子加漠爲東部鮮卑王,和柯比熊一刀兩段。

柯比熊當然不能容忍闕機等人的背叛,馬上起兵攻打東部鮮卑諸部。

柯比熊點燃了大漠上的第二股狼煙。

鮮于輔還沒有來得及阻止柯比熊,大漠上的第三股狼煙沖天而起,扶羅韓和射隆聯手突襲射纓彤和射虎。兩人措手不及,實力又不濟,只好丟下部落,帶着數千人馬逃奔居庸關,尋求鮮于輔的幫助。

射隆在扶羅韓的支持下,成爲南部鮮卑王,兩人合兵一處,氣勢洶洶地殺向了中部鮮卑。

柯比熊腹背受敵,難以招架,急速派人向鮮于輔求援。

但鮮于輔此刻已經陷入了遼東戰局,無力他顧。

遼東烏丸大單于蹋頓被刺而亡,其子頓傑繼任大單于。樓班大怒,聯合烏延、蘇僕延起兵攻殺。頓傑向遼東都護李溯、討虜將軍公孫續求援,兩人即刻出兵,幫助頓傑平定叛亂。遼東頓時狼煙滾滾,號角長鳴。

八月上,柯比熊、闕昆等人率軍和加漠、闕機激戰,東部鮮卑的軍隊連連後撤,逐漸把柯比熊的軍隊誘到了烏侯秦水附近。

這時扶羅韓、射隆的大軍越過了閃電河,直殺火雲原。熊霸率軍阻擊,中箭而亡。裂狂風、裂暴雨無奈之下,只好帶着數萬部落族衆日夜兼程逃往大鮮卑山避難。

柯比熊聞訊後,知道上了闕機的當,急忙撤軍。但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扶余人的軍隊突然出現了,擋住了柯比熊撤往大鮮卑山之路。

柯比熊奮力衝殺,帶着軍隊掉頭向南,向大燕山方向突圍。

扶羅韓、射隆、加漠、闕機、素利等人圍追堵截,誓死要殺了柯比熊。如果讓柯比熊逃過大燕山,憑他和大將軍李弘的關係,漢軍鐵騎很快就會殺進大漠,到時大家的日子就難過了。相反,如果殺了柯比熊,找個替罪羊,敷衍一下大將軍,事情也許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等到大漠穩定了,鮮卑各部統一了,鮮卑人就不怕李弘和他的鐵騎,就要重新奪回大漠了。

柯比熊顯然比他的敵人更清楚逃過大燕山意味着什麼,所以他帶着黑鷹鐵騎一路廝殺,所向披靡,把所有的敵人都引到了大燕山北麓。就在扶羅韓等人佈下重重羅網的時候,他突然再次掉頭,帶着大軍向東狂奔,從白狼山方向成功突圍,逃到了遼西,並迅速趕到了盧龍塞。

八月上,西疆,河湟。

羌人聞風而逃,漢軍無法找到其主力,只好屯兵於渭水河畔,耐心尋找機會。

鎮北大將軍閻柔率軍渡過黃河,和西征軍會合。

賈詡建議,分兵誘敵。主力佯裝攻打隴西,潛伏於河關、枹罕一帶,留下一部鐵騎在河湟遊戈,引誘羌人主力。

李弘從其計,率軍向南,從河關方向渡過黃河,開始攻打隴西。

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節第14章 壯士斷腕計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九節起點浪子書友的書評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四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八節岳飛墮落的天使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五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二作者錢穆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九節(上)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七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五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二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一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二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四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三節起點浪子書友整理的大漢大事記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二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二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九節穆斯塔法正說董卓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三節(上)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一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節(上)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七節(上)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一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一節-第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七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七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四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二節(上)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五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一節(下)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二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九漢民族主義者和大中華主義者的觀點分歧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四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四十三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八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九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下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一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九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二節-第二十四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八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五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一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二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一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八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九節第7章 席捲猛如虎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四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六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一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八節-第二十九節
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六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節第14章 壯士斷腕計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九節起點浪子書友的書評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四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八節岳飛墮落的天使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五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二作者錢穆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九節(上)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七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五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五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二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一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二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四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三節起點浪子書友整理的大漢大事記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二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二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一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九節穆斯塔法正說董卓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一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三節(上)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一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節(上)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九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七節(上)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一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一節-第二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七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七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四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二節(上)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五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六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一節(下)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四十二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九漢民族主義者和大中華主義者的觀點分歧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四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四十三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八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九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下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六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一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九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二節-第二十四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八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五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一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二節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一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八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九節第7章 席捲猛如虎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四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六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一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八節-第二十九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