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節

四月下,東平國發現蝗蟲的消息讓曹操坐立不安,他急忙派人聯繫東平國、濟北國、泰山郡等郡國大吏,請他們想盡一切辦法搶收糧食,防止蝗災蔓延。

按照以往的經驗,一般黃河兩岸尤其是冀、兗、青三州遭受水災之後,只要第二年雨水少或者乾旱,四、五月份必定爆發蝗災。這和黃河兩岸的地質,蝗蟲繁殖特性有關,沒有任何預防辦法。

今年因爲乾旱,兗州很多州郡已經放棄了四月春耕,如果再爆發蝗災,即將成熟的冬小麥被蝗蟲啃噬而光,饑民將迅速暴增。饑民得不到賑濟,會成爲流民,流民隨即和活動在泰山、豫州等地的小股黃巾軍會合,中原各地立即會掀起新一輪的黃巾叛亂高氵朝。

曹操痛心疾首

。當年聯軍討伐董卓失敗的最大原因,就是因爲青州爆發了聲勢浩大的黃巾叛亂,那場大叛亂延續了兩三年,直接導致了大漢的崩潰。今天,當聯軍再度集結,準備力挽狂瀾的時候,老天再次給了他們重重一擊。

蒼天要滅大漢,人力豈能挽回?

曹操召集荀?、程昱、毛?等兗州大吏緊急議事。

蝗災爆發已經不可避免,再過十天半月,蝗蟲也許會佈滿中原的天空。就算老天開眼,我們能把蝗災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但兗州爲此所付出的人力物力也將非常驚人。

蝗災一旦蔓延,首當其衝的就是冀州南部,青州北部和徐州東北部的郡縣,而盤駐在泰山的黃巾管承、管亥部,活動在江淮一帶的黃巾吳霸、劉闢部必將乘勢而起,再度攻殺劫掠州郡。如此一來,三家聯盟將遭受重大打擊。爲了賑濟抗災和圍殺黃巾軍,三家聯盟看樣子只有放棄北伐李弘了。

但北伐一事已經開始,各地軍隊馬上就要集結完畢,這個時候因爲中原的一場蝗災而放棄北伐,顯然不可能,唯一的辦法就是推遲北伐。

爲了把這場災禍的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只能低聲下氣向各州郡求援了,而求援的主要物資就是糧食。只要能讓災民吃飽肚子,不讓饑民變成流民,黃巾之禍就能得到控制,北伐一事也就能在蝗災過後繼續進行。

此時北伐猶如箭在弦上,各州郡迫不得已,不支援也得支援。

朝議上,袁紹、劉表、袁術等人大眼瞪小眼,完全沒想到北伐即將開始的時候,中原竟然要爆發蝗災。

當年討伐董卓失敗的陰影至今還籠罩在衆人心裡,大家頓時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

“丞相大人,事情你打聽清楚了沒有?不會是危言聳聽吧?”袁術一臉懷疑地問道,“你如果不想討伐李弘,趁早明說。你這丞相我來幹,我帶人去打。”

曹操懶得理他,轉臉望向袁紹,“袁大人,北伐一事必須要推遲。後方如果不穩,這仗還沒打,我們已經輸了。”

袁紹思索良久。

“各部軍隊還是按原定時間趕到黃河南岸。”袁紹冷靜地說道,“我們可以推遲攻擊時間,但我們必須防備北疆軍趁着中原爆發蝗災之際南渡黃河,向中原發動攻擊。”

另外,北征大軍各部軍隊雖然集結較快,但各部糧草輜重卻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無法在四月底之前全部運到黃河南岸。所以我們原定四月底發動攻擊的時間本來就要推遲。現在既然中原爆發了蝗災,我看就乾脆多推遲一段時間,把攻擊時間定在六月底。我們可以利用這兩個月的時間,把攻擊準備做得更充分一點,比如攻城用的拋石車,阻擋鐵騎衝陣用的武鋼戰車,渡河用的船筏,其它諸如弩炮、利箭等軍械,都儘可能多地運到黃河戰場。

袁紹這話說完之後,曹操、劉備大喜,劉表也是長長吁了一口氣。

袁術也很高興,舉手贊同

。到了六月,如果揚州軍在江東戰場全面告捷,揚州軍可以傾力北上,會合北征大軍討伐李弘。

曹操冷笑,“你的軍隊只要老老實實待在江東,就算你北伐建功了。”

袁術嗤之以鼻,“你不要忘記了,當年打進洛陽的是我,不是你。你打進洛陽了嗎?我記得你好象被徐榮打得落荒而逃了。”

曹操氣苦,張嘴就要罵。

太傅劉寵一把拉住了他,“說正事,正事重要。”

北征大軍的原定攻擊時間太過倉促,這樣匆匆忙忙跑到冀州打仗,損失太大。現在多了兩個月時間的準備,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中原這幾年飽受戰亂和災禍,元氣大傷,雖然在曹操的努力治理下稍有起色,但成效並不是很顯著。這次北伐,兗州主要出軍隊,兗州軍的糧食主要由徐、揚兩地供應。所以這場蝗災對北伐大戰來說,影響最大的不是糧草供應,而是後方可能由此產生的黃巾叛亂。

爲了防止討董失敗之事重演,袁紹、曹操和劉表等人隨即商議決定,徵調中原所有災民爲民夫,到各條糧道上運送糧草。一來可以解決災民吃飯問題,避免他們成爲流民,二來也可以讓荊、豫、揚、徐等地民夫免除長途跋涉之苦,一舉兩得。

曹操這時提到了一種可能,如果此次蝗災嚴重,冀州也有可能受災。冀州一旦受災,糧食驟減,北疆軍勢必難以爲繼。

一般來說,中原受災,黃河北岸的冀州肯定要受到波及,曹操這個猜測十有八九都是正確的。

袁紹等人頓時興奮起來,“急告受災郡縣,封鎖蝗災消息。命令已經到達黃河南岸的各部大軍,加強巡查,嚴禁任何人偷渡河北。”

劉備急返徐州,安排防災事宜。程昱、滿寵等兗州大吏急赴可能受災的幾個郡縣,一邊指揮百姓搶收糧食,一邊開始徵調災民充當戰時民夫。曹操還急書田楷,請他務必注意蝗蟲流動方向,趁早預防,以免受災。

四月中,邯鄲,大將軍行轅。

趙雲、姜舞、衛峻、劉冥風塵僕僕,率軍趕到邯鄲。

李弘親自出轅門相迎。

四將下馬拜見。李弘一一扶起,剛想問候兩句,劉冥搶先說話了。“大將軍,我們給你帶來了最珍貴的禮物。”

李弘愣了一下,“禮物?什麼禮物?單于庭的勇士還是草原上的駿馬?”

“哈哈……”趙雲、姜舞、衛峻同時大笑。劉冥抓抓頭,吃驚地問道:“大將軍,難道在你的心裡,大漠上除了戰無不勝的勇士和矯健的戰馬,就沒有別的禮物了?”

李弘伸手打了一拳。“什麼好禮物,快給我看看。”

衛峻舉起馬鞭朝身後揮了揮

。“大將軍,你現在最想看到什麼?”

李弘看着一列列的鐵騎從中分開,不由搖頭笑道:“你們幾個,搞什麼玄虛?”

“你快說,你最想看到什麼?”劉冥突然站到李弘面前,遮住了他的視線,“快說,快說,等一下就沒機會了。”

李弘擡頭看看蔚藍的天空,突然想起了風雪。他離開大漠前答應過風雪,只要大漠上的雪融化了,他就去接她,但他失言了。他匆忙趕到冀州,已經忘記了他對風雪許下的誓言。

“我想看到夫人,你們能做到嗎?”李弘看看劉冥,又轉頭看看站在身側的趙雲。

趙雲微微一笑,躬身說道:“如你所願。”

李弘心跳驟然劇烈,他難以置信地望着趙雲,又猛然轉頭看向衛峻。

“大漠諸王議事之後,夫人就被柯比熊和闕昆接到了火雲原,但你離開時對我們說過,只要大漠上的雪化了,你就讓我們把夫人接回來。”衛峻摸摸了自己濃密的長鬚,笑着說道,“燕無畏親自趕到火雲原接回了夫人,並把夫人送到了五原。”

劉冥沮喪一笑,閃身退到一旁,“那隻燕山小鳥說得一點都沒錯,對大將軍來說,世上最珍貴的就是夫人。”

白衣如雪。

風雪駐馬於鐵騎勇士中間,伸手輕輕掀開竹笠下的白紗,衝着李弘嫣然一笑。

這一刻,李弘心神俱醉。

風雪帶來的消息讓李弘感覺到了來自東北邊疆的威脅。

大漠上的氣候越來越寒冷,大漠上的胡族諸部不斷南遷,胡族很多部落已經逐漸接受了漢人的統治。

柯比熊長大了,雄心勃勃,這位年輕的鮮卑勇士有心重建鮮卑人的輝煌。東部鮮卑大人彌加老了,他準備把東部鮮卑併入中部鮮卑,幫助柯比熊重建鮮卑王庭。

漢人在北疆的武力越來越強大,和漢人爭奪大漠,鮮卑人目前沒有信心,於是柯比熊把目光轉向了扶餘國。

風雪對扶餘國有着一種特殊的感情,她不願柯比熊帶着鮮卑鐵騎殺進扶餘國,她想幫助扶餘國人繼續過着平靜的生活。

“豹子大哥,你能制止柯比熊。”風雪偎在李弘的懷裡,小聲哀求道,“你願意幫助扶餘國嗎?”

李弘沉默無語。

柯比熊長大了,那位虎族的小孩終於成爲大漠的勇士了。慕容風終究是慕容風,他看中的人必將成爲叱吒大漠的風雲人物。李弘想起了初見柯比熊時的情景。當時柯比熊沒有感謝自己的救命之恩,他衝着自己大聲叫喊,我一定會殺死你的。也許,這正是柯比熊可以成爲鮮卑人新一代大王的原因

。他心裡沒有恐懼,他只有一往無前的勇氣,就象過去的自己。

“和你一起來的,是你的同門,還是扶餘國的使者?”

“長風大師在扶餘國地位尊崇,他的很多弟子都是扶餘國的王孫貴族,所以……”

李弘點點頭,“他們在鮮卑人那裡碰了壁,然後馬上和你一起南下大漢,這事柯比熊一定知道。你是不是太冒失了?”

“你擔心柯比熊怪罪我?”風雪不滿地“哼”了一聲,“他敢打扶餘國,我馬上回火雲原找他算帳。”

李弘笑了起來,“你先在邯鄲歇幾天,然後帶着扶餘國的使者回晉陽拜見天子。此事長公主殿下和朝廷會妥善處理。”

“你呢?你不管嗎?”

“扶餘國在先帝熹平三年(公元174年)時,曾派使到洛陽,要求歸屬我大漢,先帝於是讓其隸屬於幽州玄菟郡。”李弘輕聲說道,“如果扶餘國依舊承認自己的歸屬地位,那麼鮮卑人打扶餘國,也就等於打我大漢,朝廷當然不會坐視不理。”

“真的?”風雪驚喜地說道,“太好了,我馬上叫他們去晉陽。”

“你不陪他們去?”李弘詫異地問道。

風雪一把抱住了李弘,“你要趕我走?”

李弘喜笑顏開,“當然不會了……”

風雪到了邯鄲,很多北疆大將也陸續到了邯鄲,李弘很高興,特意召集諸將到行轅議事,順便聚聚。

公孫瓚帶着兒子公孫續也趕到了行轅。

李弘夫婦、麴義、張燕、呂布、趙雲、顏良、姜舞、張?等北疆諸將出轅門相迎。

公孫瓚感激不已,言辭間頗爲感觸。當年戰場上的對手,今天變成了同殿之臣,同爲中興大漢而奮戰。當年在戰場上舍命相救自己的田楷和劉備,今天卻成了誓死相搏的敵人。

筵席上,李弘說起了過去的事。當年在幽州的時候,自己曾說過,要請還伯?兄一頓酒,今天總算如願了。公孫瓚心裡很不是滋味,百感交集,不知說什麼好。

麴義先是和公孫瓚喝了很多,然後又去找呂布、魏續等人陪不是,大家一笑泯恩仇。魏續調侃麴義,我們都是武人,刀頭舔血,這點恩怨算不了什麼,但你得罪了朝中很多耍嘴皮的,這些人一個個陰毒得很,遲早會找你麻煩,大人自己要多多注意。麴義眼睛一瞪,毫不在意地說道,我怕個屁。大不了打完仗,我拍拍屁股回家,惹不起我還躲不起?

酒廷散後,李弘特意邀請公孫瓚到自己的軍帳敘敘舊。

公孫瓚先是說了幾句感激的話,然後話鋒一轉,懇求李弘把自己調到後方督運糧草。這個仗,自己實在沒法打。

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三節(上)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二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八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中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二節(下)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九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七節三國人物介紹吳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六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三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三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四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三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二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八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節漢代官員的俸祿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八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一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五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四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一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八節-第二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七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三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四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六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三節第17章 兵鋒臨城下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四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八十一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三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一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九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六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四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七節第3章 黃沙滿弓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九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九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六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二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四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三節(上)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四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二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三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三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五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三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五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六節
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三節(上)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二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八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中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二節(下)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九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七節三國人物介紹吳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六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三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三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四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三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二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二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八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節漢代官員的俸祿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八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一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五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九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四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一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八節-第二十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二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七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三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四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六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九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三節第17章 兵鋒臨城下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四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八十一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三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一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九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六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九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四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六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五十七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七節第3章 黃沙滿弓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九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九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六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二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四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三節(上)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四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二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三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三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五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三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二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五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六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