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小友,不知你喜愛什麼模樣的玉器,我可以幫你做出來。”忽然,在機器後坐着的那名老人向着陳逸問道,他是知道古老剛纔說這小夥子是鑑定師,對玉石文化有些瞭解,既然如此,那麼就看他知不知道這些基本的常識。
“老爺子,有句話叫做因材施藝,不是我想要什麼就可以做什麼,而是要看這玉石適合什麼,根據人的意志,無疑會損害大自然賦予玉石的靈性。”陳逸微微一笑,朝着這老人說道。
聽到這番話語,這老人有些訝異,然後點頭一笑,自顧自的在玉石上畫了起來,而古老則是欣慰一笑,沒想到陳逸心思靈敏,沒有上這老頭的當,回答的有理有據,這說明了其對玉石文化確實有着瞭解。
這老人手中所拿的是一塊橢圓形的玉石,看着其中間靠下的地方,有一部分突起,老人拿起毛筆,在這玉石上圓了一個惟妙惟肖的人形輪廓,而這個輪廓所代表的人物,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正是挺着大肚子的彌勒佛,以這塊玉佩的特點來看,製作這彌勒佛可謂是再合適不過的了,那中間靠下突起的地方,正好可以作爲彌勒佛的圓圓的肚子。
彌勒佛兩個最爲顯著的特點,在華夏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一是那張比吃了蜜都甜的笑臉,二則是那一個圓滾滾的肚子。
看着老人隨手幾筆,便將這彌勒佛的輪廓在並不平整的玉石上勾勒了出來,陳逸面上帶着認真,仔細觀看着老人的動作。
學習玉雕,自然需要一定的美術功底,否則,只是根據自己內心所想去雕。那麼雕出來的東西,大部分都會是失敗品。
“陳小友,因材施藝。就是根據這塊玉料的顏色,紋理和形狀來設計雕琢題材。必須要最大限度的利用玉料,而且要儘量摒棄玉石上的一些綹裂暇疵,讓玉石最美麗的一面,展示給衆人。”看着陳逸認真觀看的表情,一旁的古老不禁笑着說道。
這塊玉石勾好模樣之後,便被這老人拿到一些機器上進行雕琢,很快。一個大概的彌勒佛形態,便被琢磨了出來。
只不過,現在有了形狀之後,之前畫在平面玉石上的毛筆輪廓已然看不到了。這一次,老人再次拿起細細的毛筆,在這個立體的玉石輪廓上畫上了細節,以便於進一步雕出立體的形狀。
在古老的一些介紹下,陳逸不禁對於琢玉一些主要的工具。有了最爲基本的瞭解。
據古老說,這只不過是製作小件玉器的工具而已,如果製作大型玉雕,那麼自然無法使用這些機器。
在機器上每一次的琢磨和修整,都用了不同規格的工具。讓陳逸不禁有些大開眼界,如果他不來到這裡觀看的話,對於玉石的雕刻,根本沒有一個深刻的瞭解。
剛纔的琢磨出輪廓,只是玉器的粗雕,而接下來便是細雕,只不過據古老介紹,粗雕比起細雕來更加的重要,因爲這不是繪畫,畫錯了還可以撕了重畫,玉料一旦雕琢,就很難回頭,粗雕可以說是整個玉雕是否成功的基礎,如果在粗雕上出了錯誤,那麼這塊玉石,就算不廢,能夠利用的空間,也是非常的少了。
粗雕出輪廓,細雕便是對玉石造型進一步的精細勘劃,使表現的圖畫從粗雕的輪廓狀態,進入精確塑造出真實,逼真,有動作,有表情的細微雕琢過程。
其中在琢磨修整形狀和細節時,拿到機器上的次數,無法計算,每一次都要進入觀看,然後再繼續雕琢。
陳逸不禁有些感嘆,玉雕工作比起繪畫更加的需要耐心,否則,一旦有一個地方琢磨錯誤,那麼之前的工作,就全部毀於一旦了。
這老人的動作十分的熟練,那不斷旋轉的機器彷彿長了眼一般,很快,整塊玉石從輪廓狀態,已然變成了一個張開笑臉,挺着肚子的彌勒佛。
這個過程,也讓陳逸看的有些驚心動魄,在修磨臉部的細節時,老人直接將彌勒佛的臉在機器上打磨,稍有不慎,估計這玉佩就要廢了,可是老人的動作十分的平穩,在打磨過後,彌勒佛的臉更加的圓潤,臉上的笑容也是更加的燦爛。
這使得陳逸再次感嘆,玉雕沒有耐心不行,但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心魄,同樣也不行。
至此,彌勒佛從平面圖,到形狀,現在已然到了有模有樣的程度,臉部細微的表情,還有手腳,都已然雕琢了出來,甚至於穿繩子的圓孔,也是在這其間,被鑽了出來。
同樣,古老也爲他簡單介紹了老人琢玉時的一些知識,只是最爲基礎的而已,並不是太過高深的東西,哪怕如此,也是讓陳逸受益匪淺。
這就跟學了繪畫,能夠更好的鑑定畫作一樣,現在真正看過了解玉石的雕琢過程,就算他沒有機會去學,也會對他以後鑑定玉器產生很大的幫助。
雖然這彌勒佛已然有模有樣,但是還需要經過最後的拋光,將表面因爲打磨而形成的一些棱角,修飾平整,讓整件玉佩,變得更加光滑。
拋光是玉雕中非常重要而不可替代的工作,哪怕是一些玉雕大師,將玉器琢磨的十分精細,但玉件的表面卻依然是粗糙的,這樣無疑是影響了玉石圓潤光滑的美感。
如果說之前的那些工作,只是如同臉部的整形,那麼接下來的拋光,便是去除臉部的一些色斑之類的東西,讓整個臉變得更加完美。
一個有青春痘,色斑的臉,與一張潔白無暇的臉,哪一個更加美麗,這自然不用多說,而拋光,就是肩負着使玉器變成這樣的重任。
拋光跟陳逸所想象的差不多,有砂輪機,也有砂紙,砂布,不過這般小件的東西,自然是用砂布或者砂紙來拋光。
在這件彌勒佛玉佩上,老人拿起砂紙不斷的來回打磨着,模樣十分的認真,打磨的過程,更加的枯燥無味,有時候,一個地方,要打磨多次。
過了約有十多分鐘,在老人嫺熟的技巧下,這件彌勒佛玉佩可以說正式完工,在清水裡洗了一下,老人將其放在了桌子上。
而陳逸看着桌子上這個光鮮而明亮,晶瑩剔透的彌勒佛玉佩,面上露出了驚異之色。
這玉佩雕琢的過程,簡直可以說是一種奇蹟,從之前看起來非常普通的玉石,慢慢的成形,到現在,看着這彌勒佛的笑臉,任何人都不禁會受到感染。
陳逸十分的感嘆,沒想到靠着這些普通的工具,竟可以讓玉石變成想要的形態,這比繪畫看起來更加的艱難。
繪畫的話,學個幾個月,基本上一些簡單的西洋畫和國畫,都能夠畫出來了,可是這玉雕學個幾個月,估計才僅僅是入門而已。
怪不得許多人不願意去學玉雕,美術出身的人,根本不愁發展前途,如果將浪費在玉雕上的十年,去其他的行業,估計就算不成頂尖,也會成爲中堅人物。
“陳小友,感受如何。”看着陳逸的面色,古老不禁笑着問道。
“古老,我終於明白玉石文化,爲何會在華夏文化在佔據了極大的地位,原因就是因爲這玉石是我們華夏人民一點點心血的結晶,每一件玉器的誕生,都是傾注了玉雕師傅的辛勤汗水以及他們的情感。”
陳逸搖頭一笑,“古代的那些文人雅士,戴着美麗的玉佩,看似極爲風光,可是沒有雕玉師傅的努力,何來他們的風光,玉石文化能夠不斷的發展,其中雖然有着那些文人雅士的功勞,但是最重要的卻是雕玉師傅不斷鑽研,將玉石最美好的一面表現出來的成果。”
沒有見識過玉器雕琢出來的過程,陳逸不會有如此感想,可是這次看着一塊其貌不揚的玉佩,在老人的手中,變成了一個栩栩如生的彌勒佛,他的內心自然而然的充滿了驚歎。
“陳小友,沒想到你會有如此深的感受,我們只不過是製作者,而那些佩戴玉佩的人,卻是傳播者,就像你所說的,玉石文化能夠發展到現在,有我們的功勞,但是那些傳播者的功勞同樣不可或缺,一些高水平的賞玉之人,或者說比我們更加重要。”
“我們雕琢出來一些完美的玉器,可是如果沒有水平相應的賞玉之人,那麼在普通人眼中,我們這玉器上的一些特點,就無法體現出來,就像現在的社會一樣,充滿着利益,一些人所需要的不過是便宜而簡單的玉器,這些由人工經過複雜工藝所作出來的玉器,欣賞的人卻是越來越少。”聽到陳逸的話語,古老笑着說道,語氣中不免有些唏噓。
姜偉此時也是點了點頭,“是啊,就像玉雕廠已經退休的美術大師藍老所主持製作的玉雕子母球《新世紀的春天》一樣,用重達十八噸的整塊南玉雕成,雕成之後,重達三噸,採用鏤雕技法,外表雕有牡丹,木棉,畫眉等多種花鳥圖案,球內套疊了八個球層,還有四面四個子球,都可以自由轉動,可以說是嶺州玉雕最高技藝的體現。”
“據說藍老爲了雕刻這件東西,在家裡養了七十多籠鳥,創作構思了一年之久才完成,最後獲得了工藝百花獎最高獎項金獎,可是卻一直沒有欣賞它的人出現,所以最後不得不放在了嶺州市職工療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