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接你爹來當太上皇嘍

李自成爲什麼沒下令炸燬北京火藥庫?

原因很簡單,沒人敢啊。

這年頭,可沒有什麼延時裝置,加上李自成離京倉促,手下人根本沒時間去弄可以確保能夠及時逃脫爆炸的足夠長引線,如此一來,誰個敢去點火藥庫。

“火藥局這塊要儘快恢復起來,這個月怕是不成,從下個月開始,藥子產量要恢復到崇禎時期水平,從前不管是在明軍還是在滿洲漢軍中的火藥匠人,都送火藥局來,原有官職的晉一級,無官職的薪銀漲五成,可安置家眷...”

火藥生產這一塊,陸四是外行人不過多插手,見那王太監對藥子生產頗爲在行,說的頭頭是道便叫其先兼着提督火藥局太監一職。並讓這王太監將其所知道的熟悉火器及藥子生產的匠人及相關官吏開出單子來,稍後命人從俘虜及在京居民找尋送來。

又對一衆留下的匠人道:“往後,你們就安生在這裡替大順制軍械,產藥子,我這個監國闖王別的要求可能沒法滿足你們,但我可以保證,你們只要用心幹,你們及你們的家人就可以吃好,喝好,穿好,住好。”

前世之時,陸四最愛聽的一句話就是:“感謝各位親朋好友參加...,我也沒什麼可說,就一句話,請大家無論如何吃好,喝好,玩好!”

禮輕情義重,話短卻實在。

將這話引用在這幫專業人士身上同樣效果,只要他們肯踏實幹,陸四就一定讓他們衣食無憂,並且會提高這些專業人士的社會地位,比如不再設匠戶,表現優異者可以授官,與大順其他階層一視同仁。甚至於這些匠人中能有讓大順武器裝備實現升級換代的,陸四都不吝二三品大員封賞。

要搞出車牀蒸氣機,政務院左輔右弼都不足以酬其勞。

今後大順政府包括地方中,肯定會有大量非科舉出身的官員進入,這是陸四早就定下的。

一是於政權體系中引入忠於大順的基本盤;二是給大順治下所有有才能的人一個才華施展空間;三是提高政權體系的效率,更加務實,更加專業。

也就是從文官型政府向專業性政府轉變。

倘若是太平年間,穿越者皇帝想要搞此大變革,肯定困難重重,弄成功了也可能一世而亡,人死政息,但如今這大亂未定之時,卻是陸四實施自身政治理念最好的時機。

因爲,他這個大順監國足夠強勢。

因爲,這個大順中央政府具有很大的“草根”化。

只要他陸文宗敢打破權威,不玩愚民的把戲,衆多“泥腿子”們也一定敢於創新。

“來得匆忙,也沒準備什麼,一點心意,還望大傢伙莫嫌少。”

空口白牙不是陸四的作風,當下就叫侄孫義良將帶來的幾箱銀錠擡了過來,命王太監分發衆人,大致每人領兩錠(十兩左右)。

火藥局衆人自是千恩萬謝,皆頌監國。

陸四又叫隨行的淮軍第一鎮帥夏大軍專門調一營兵守衛火藥局,任何人等除非持關文方可進入,否則一律不許入。

“除火藥局外,京中軍械相關工場作坊,不管是兵部還是工部的,還是哪個衙門的,統統並歸一處,咱們順軍原先的軍械製造相關人等也全部併入,實現統一的領導,統一的制度,統一的紀律,我看不妨就叫中央器械督造局,這提督一職嘛,”

陸四想了想,手底下對火器精熟的有三人,一是福建人洪寶和楊祥,二是小袁營出身的鄭思華。

不過洪寶如今是炮鎮的鎮帥,且炮兵馬上要組建第二鎮,讓這位炮兵統帥來領器械督造局未免大材小用。

楊祥現在擔任第一鎮的旅帥,是個不錯的步軍將領,陸四預備中央政府成立後改組順(淮)軍,楊祥作爲老兄弟可能會出任鎮帥或副帥,也不合適將這員戰將放在二線。

鄭思華在第二鎮當左潘安的副手,更是抽不得身。

思來想去,陸四想到一人,此人就是在保定降順的原漢軍八旗將領蔡士英。

這位名列滿清綠營十大將之一,且官職做得最高的前漢奸無論是於政務,還是于軍務,以及治水、督造、漕運都很有能力,可以說是個全能人材,叫他來領這個中央器械督造局最是合適不過。

當下命傳諭蔡士英出任督造局提督一職,又叫行營掌書記姜學一將自己昨夜寫就的督造十法授予蔡士英,命其儘快將督造局相關機構合併,人員安置,從吃住到生產迅速落實。

又命行文揚州的淮揚軍械製造處,着選部分人員前來北京供職,其中有陸四點名要的宋應星。

陸四此來不過是向部下表明自己重視軍械火器的態度,具體肯定不需他來落實,屆時他只要加以過問考覈便是。

給蔡士英的督造十法中有一件是於土法煉鋼的,還有一件是關於顆粒火藥的,有一件則是關於土肥的。

鍊鋼這一塊,明朝本就有相關鐵廠作坊,按陸四給出的大概印象加以論證,鋼產量及純度肯定能提高。爾後無論用於製造刀劍還是用於製造銃管,都將比先前要好。

這便是磨刀不誤砍柴功。

顆粒火藥這一塊,則是提高火藥威力,進而衍生至火銃及“闖王包”,火炮等,將會極大提高順軍火器的殺傷力。

土肥這一塊,則是針對農業的。

當下之土地畝產並不高,熟地不過二三百斤,荒地開墾甚至連種子都未必收得出來,而糧食問題又是歷代王朝的根本問題。

陸四前世化學知識很差,但土化肥這個怎麼也是聽說的,比如糞便熬煮過後再施肥,又比如發酵之類。

甭管哪個年代都不缺聰明人,陸四也還是一慣思路,他給出個大概方向,然後便是提供資源和錢糧供專業人士去摸索。

一年不成就兩年,兩年不成就三年,哪怕直到陸四死才搞出來,他也死的瞑目。

從火藥局出來後,陸四原計劃是要到城郊走一走,看一看,同鄉老百姓深入談一談,說說大順新朝的好,順便看看百姓家中有幾牀棉被,缸裡有沒有米。時間夠的話就在百姓家裡住上一夜,同百姓零距離接觸。

行營督軍賈漢復卻來稟報,說是灤州左帥遣人來報,已初步於灤州城內的滿洲小朝廷達成納降條款,並按闖王的意思允了那個韃子小國主福臨一個國公的爵位。

“代善病了,濟爾哈朗縱是老驥伏櫪,也是有心無力,看來過幾天我就能看到那兩位太后了。”

陸四笑着將灤州公文遞給邊上的夏大軍,夏大軍接是接了,可沒看。

他不識字。

不過比通泰的沈瞎子好,他會寫自己的名字,不像沈瞎子只知道畫三個圈圈。

那圈圈畫的也是絕了,反正夏大軍試着模仿,但不管怎麼畫都不像沈瞎子的圈圈。

“這就完了?”

夏大軍搖了搖頭,問陸四難道真要給那韃子的小皇帝封國公?

陸四笑道:“人家真要降了,咱們總不能不受吧。封國公就封國公吧,沒什麼大不了,原本我還尋思濟爾哈朗他們要爭取的話,給一個郡王也不是不可以。”

說完,忽若有所思,轉身吩咐侄孫義良:“你明兒到西山去一趟。”

義良不解。

陸四道:“看看西山有沒有一座叫玉泉寺的寺廟,廟裡有沒有一個叫玉林的和尚,有的話使人看着,別讓他跑了。沒有的話,叫高進去找。”

“找這個和尚幹什麼?”夏大軍聽的一臉糊塗。

“給那福臨找個師傅。”

陸四是準備成全福臨,讓他打小就接受佛法的灌頂。

夏大軍還是不明白,但懶得去問,左右一個小韃子,翻不出泡泡來。

有一事卻是得問個明白,他與陸四乃是同鄉,又一同起事,別人問這事可能不妥,他來問卻是再應該不過。

“啥時候接你爹過來?”

“嗯?”

“你這都要快登基當皇帝了,你爹不得封太上皇?”

“啊?”

陸四倒是真愣了一下,因爲他還真沒想到這一層。又覺他那爹可能是史上太上皇得來最輕鬆的,比劉邦他爹還要輕鬆。

生生躺了一個太上皇啊。

歸根結底,還是兒子生得好。

夏大軍見陸四發愣,不由臉色一變:“怎麼,難道你還真要改姓李不成?”

“我好好的姓陸,改姓李幹什麼?”陸四也是不解。

“我聽手下人說,你要稱帝的話若是以本姓登基,這大順就得改國號。可要是還用大順這國號,你恐怕就得改姓李,尊那李自成爲太祖...我不知你怎麼想的,反正我覺這事不能這麼幹,咱們辛苦打的江山,總不能到頭來弄成了姓李的天下吧?”

夏大軍有一說一。

陸四也是面色漸漸凝重,是啊,大順姓李還是姓陸,還真是需要馬上解決的大事。

大順這個國號,他不打算更改。

但他肯定不可能在太廟裡祭祀李自成,眼下李自成的首級下落還沒找出,順央政府又即將要成立,怎麼給李自成上諡號,廟號,他陸順怎麼待這個李順也真是個棘手事。

顧君恩作爲左輔,其實早就應該想到這個問題,但他遲遲沒有提,想來也是考慮到這事太過複雜,需要他陸闖王自己考慮。

..........

監國闖王面向社會誠徵大順新君年號,及如何追諡岳父永昌皇帝,解決李順於禮法傳襲陸順事宜。

誰捐輸多,誰的意見就有道理,可晉官大順禮政府尚書,加武英殿大學士。

注意事項:胖虎、大熊等不納,如胖虎元年,大熊三年等。

第五百零六章 先入北京爲天子!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鎮去其一第四百零五章 讀書人皆可爲衍聖公第五百九十七章 不要活的第五百六十二章 闖王包第五章 世間最美是肉味第七十三章 最大的山頭第一千零三章 雄師過大江第四百四十八章 阿濟格是死的第八十二章 今日降順,明日降誰第八十九章 打的什麼鳥炮第二百零六章 淮陰侯陸文宗(爲盟主加更)第一千零二章 朕將親祭明太祖第七百二十六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第二百三十章 淮安之變第七十三章 最大的山頭第一百五十一章 甲申年第一怪事第四百二十一章 凡事要有法可依第二百四十八章 福藩在手,富貴我有第三百六十六章 豪格收女婿第六百一十三章 淮揚大砍刀第十三章 南船北馬 運河重鎮第八十七章 任重而道遠第一百八十六章 要用一切辦法搞銀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下第一旅第一百五十七章 寧死不降順第四百八十一章 淮侯當監國第一百五十七章 寧死不降順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誰人不通順第四百四十五章 誰讓你是反賊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天註定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人有官做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一百七十九章 逐鹿中原第三十二章 桃花塢 劉家莊第二百七十三章 我們要勤王了第九十五章 老子還沒下令呢!第三百九十章 我是恭順王!第三百五十二章 給你們講個笑話第三百一十章 無百姓,無官,無兵第六百九十八章 北地第一軍事集團第三十章 運河大暴亂(謝盟主龍鳳天命!)第一千零三章 雄師過大江第三百零三章 虎父無犬子第七百一十六章 許留守燕京大王爲妾第四百四十五章 誰讓你是反賊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真是咱的蕭何啊第二百三十三章 阻我富貴者,殺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伐良機第七百三十六章 銜枚疾驅三百里第四十一章 如何下淮安(謝盟主碧血劍1)第一百二十章 紅豆殺黃豆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清真是敞亮第四百三十五章 書寫得好就把作者綁來第二百八十二章 姑娘別怕,咱不是壞人第七百四十一章 張獻忠身死第九百九十八章 好漢阿濟格第六百九十九章 姜驤反正 山西光復第五百七十章 富貴險中求第五百七十七章 別打了,和談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刀要見血!第六百二十六章 由他們去吧第一百七十九章 逐鹿中原第七十三章 最大的山頭第五百七十一章 去皇帝號,降稱國主第六百二十章 富察氏第九百五十七章 第四軍助戰變主戰第六百零三章 天王當空舞第四百二十三章 強悍的男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陸四的試驗田第三百零二章 夫人去揚州第二百六十四章 張國柱,堪用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王上煤山第六百二十二章 淮揚子,坐天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四百七十六章 滿洲有三敗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死保定城第二百七十一章 董、呂、陸北上第二百三十章 淮安之變第二十四章 寧殺一萬,不亂數萬第二百二十三章 祖墳的文物第七百一十九章 不破瀋陽不生還第五十四章 抽他孃的生死籤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間路短,兒女情長第三百九十三章 降還是不降!第四百四十二章 年紀輕輕的小姑父第三百九十五章 舅舅稱帝了?!第五百零四章 殺韃大會第三十八章 紅日第六百零六章 誰敢做我萬歲軍!第十六章 有兵就是爺 沒兵屁不是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就是正統!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二百六十章 嚇唬嚇唬第六百四十九章 國之根基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軍第一鎮第二十一章 淤泥埋屍 官兵裹夫第三百零三章 虎父無犬子
第五百零六章 先入北京爲天子!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鎮去其一第四百零五章 讀書人皆可爲衍聖公第五百九十七章 不要活的第五百六十二章 闖王包第五章 世間最美是肉味第七十三章 最大的山頭第一千零三章 雄師過大江第四百四十八章 阿濟格是死的第八十二章 今日降順,明日降誰第八十九章 打的什麼鳥炮第二百零六章 淮陰侯陸文宗(爲盟主加更)第一千零二章 朕將親祭明太祖第七百二十六章 親王者,兵強馬壯者當之第二百三十章 淮安之變第七十三章 最大的山頭第一百五十一章 甲申年第一怪事第四百二十一章 凡事要有法可依第二百四十八章 福藩在手,富貴我有第三百六十六章 豪格收女婿第六百一十三章 淮揚大砍刀第十三章 南船北馬 運河重鎮第八十七章 任重而道遠第一百八十六章 要用一切辦法搞銀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下第一旅第一百五十七章 寧死不降順第四百八十一章 淮侯當監國第一百五十七章 寧死不降順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誰人不通順第四百四十五章 誰讓你是反賊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天註定第九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種子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人有官做第五百一十三章 棄城,不殺;毀城,誅三族第一百七十九章 逐鹿中原第三十二章 桃花塢 劉家莊第二百七十三章 我們要勤王了第九十五章 老子還沒下令呢!第三百九十章 我是恭順王!第三百五十二章 給你們講個笑話第三百一十章 無百姓,無官,無兵第六百九十八章 北地第一軍事集團第三十章 運河大暴亂(謝盟主龍鳳天命!)第一千零三章 雄師過大江第三百零三章 虎父無犬子第七百一十六章 許留守燕京大王爲妾第四百四十五章 誰讓你是反賊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真是咱的蕭何啊第二百三十三章 阻我富貴者,殺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伐良機第七百三十六章 銜枚疾驅三百里第四十一章 如何下淮安(謝盟主碧血劍1)第一百二十章 紅豆殺黃豆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清真是敞亮第四百三十五章 書寫得好就把作者綁來第二百八十二章 姑娘別怕,咱不是壞人第七百四十一章 張獻忠身死第九百九十八章 好漢阿濟格第六百九十九章 姜驤反正 山西光復第五百七十章 富貴險中求第五百七十七章 別打了,和談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刀要見血!第六百二十六章 由他們去吧第一百七十九章 逐鹿中原第七十三章 最大的山頭第五百七十一章 去皇帝號,降稱國主第六百二十章 富察氏第九百五十七章 第四軍助戰變主戰第六百零三章 天王當空舞第四百二十三章 強悍的男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陸四的試驗田第三百零二章 夫人去揚州第二百六十四章 張國柱,堪用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王上煤山第六百二十二章 淮揚子,坐天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四百七十六章 滿洲有三敗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死保定城第二百七十一章 董、呂、陸北上第二百三十章 淮安之變第二十四章 寧殺一萬,不亂數萬第二百二十三章 祖墳的文物第七百一十九章 不破瀋陽不生還第五十四章 抽他孃的生死籤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間路短,兒女情長第三百九十三章 降還是不降!第四百四十二章 年紀輕輕的小姑父第三百九十五章 舅舅稱帝了?!第五百零四章 殺韃大會第三十八章 紅日第六百零六章 誰敢做我萬歲軍!第十六章 有兵就是爺 沒兵屁不是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就是正統!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二百六十章 嚇唬嚇唬第六百四十九章 國之根基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軍第一鎮第二十一章 淤泥埋屍 官兵裹夫第三百零三章 虎父無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