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豬油仔馬新貴

人山人海不足以形容從四里八鄉匯聚而來的河工隊伍,具體多少人陸四已經估不出,但怎麼看怕也有三四千。

有道是人數過萬無邊無際,人數過千同樣也讓人扎舌頭。

而這僅僅是陸四所在家鄉上岡這一片區動員的勞力,其它地方怕是更多,由此也能看出此次淮揚巡撫動員力度之大,以及這位巡撫大人肩上的壓力之大。

“老爺,我們什麼時候走啊?”廣遠坐得有些無聊,不時站起四下張望。

“不知道,”

陸四搖了搖頭,他也是第一次出河工,更是第一次經歷明朝的社會體系動員,所以對於官府的行動能力和執行能力也很好奇。

僅現在來看,尚未受到戰火波及的淮揚官僚集團的動員能力還是不錯的,並且百姓們的組織意識也很不錯,這也側面反映了“裡甲制”的成功。

可惜的是,這大概是明朝在淮揚地區進行的最後一次大規模人力動員了。

“坐下來,急什麼?”

陸文亮把兒子拽了坐下來,回頭和蔣魁他們繼續閒聊,聊着聊着人羣中就有鬨笑聲傳來,卻是有人在說鎮上的勾欄。

男人們在一塊,不聊女人的事纔是奇怪。

陸四對這個暫時還真沒興趣,加上這幾天溫度很低,地面凍得硬梆梆,坐在上面屁股下面寒氣逼人實在不好受,便叫廣遠跟他到河邊折了捆枯蘆葦抱來點火取暖。

陸文亮原是要阻止的,宋五卻說沒事,於是火堆生起來衆人就圍着一起烤手。見這邊生了火堆,隔壁的隊伍也有樣學樣,不一會,這河邊倒是點起五六處火堆來。

正烤火時,里長老馬跟兩個儒生打扮的人從遠處過來。老馬跟在這兩個人後面很是客氣,看樣子這兩人可能是縣裡下來的人。

“你們王家社這邊怎麼搞的,縣裡前天就通知了,你們怎麼連船都沒準備好的!”

縣裡兩人中年紀稍大的一臉不快,另一個也是眉頭緊鎖。他二人可是直接負責上岡片區河工的,要是不能按期將河工帶到淮安府去,他二人都要受到縣裡責罰。

“錢先生啊,這事不能怪我們,這幾天天氣冷,河裡都結冰了,把其它地方船弄過來要敲冰,實在是快不了。”

老馬也是委屈,他不負責過河的事,這兩天也爲河工的事跑斷了腿,本來過來是準備跟縣裡的人覈對名冊,不曾想那錢先生卻把渡船不夠的火氣撒到他這小小里長頭上了。

“算了,現在說他有什麼用?叫他趕緊帶人去弄船吧,不然今天怕真運不完。”

說話的是年紀輕的那個儒生,這人是兵房的趙書辦,有秀才功名,上岡的糧長趙德坤是他親叔叔,也可以說這位趙兵房是上岡出來的人物,因此對老馬這個鄉親,趙書辦也不想太難爲他。

錢先生則是鹽城縣戶房的老人了,這次專門和趙書辦一起從縣裡過來指導並督促河工事務。

衙門六房的這些人,大多是科舉無望之人,原先就是通過考試或掏錢納粟到衙門內供職,主要靠領取紙筆抄寫費和工食費維持生活。

實際上,六房的這些書辦們可撈的油水很多,並且權力也很大。畢竟他們是實際和百姓打交道的“公家人”,因此一代代下來,這些六房書辦甚至能夠架空知縣,仗着手中的權力貪贓枉法。

很多都是子承父業,即便不是兒子接老子班,也是在親朋好友中物色接班人,如此便形成了一個地方上的實權關係網。

懂事的知縣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宴請當地的士紳名流及六房的這些書辦,要不然工作就不好開展。

這次河工的事,錢先生和趙書辦兩人就從中得了不少油水,光是昨天上岡的幾位糧長席上送的禮金就一人有十兩了。

本身就是同一關係網,加上人家又送了錢,錢先生這個老戶房自然不會怪糧長們沒有把事做好,於是老馬這個最底層跑腿的里長就成了“替罪羊”,捱了錢先生好一陣罵。

好在錢先生也知道這會發火沒用,當務之急是趕緊把船調過來,便叫老馬立即帶人去北邊的宋家渡弄船。

老馬心裡想着這關我什麼事,嘴上卻是應聲連連,正好瞅見旁邊聚在一起烤火的河工是屬自已管的,便叫宋五帶他們跟自已趕去宋家渡。

大家好,我們公衆.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於是,正暖和着的陸四他們只能無奈的跟在宋五後頭,趕向幾裡地外的宋家渡。

宋家渡有三條渡船,一條大的是專門運車馬牲畜的,兩條小的是運人的。老馬到地方把事一說,宋家渡的人就讓他們上船,然後渡工在後面搖,宋五帶來的人在前面拿木棍破冰。

冰很厚,要是一兩個人在冰上走的話都能直接過河,可再厚的冰也架不住幾千人壓啊,因此還得要靠船運。

破冰也是個力氣話,一棍子直接敲碎的話還好些,敲不碎,那反彈的勁震得手腕虎口都疼。

廣遠和陸四在一條船上,這孩子以爲破冰簡單,一上船就搶了一根棍子當先開砸,勁還用得很大。結果幾十下後,廣遠臉色就變得有些難看了,放下棍子開始揉自已的手腕。

陸四見狀趕緊從侄子手中搶過棍子,然後讓他到後面呆着,爾後跟同船的周旺等人一同敲起冰來。

雖然陸四手腕同樣也疼,廣遠在後面叫了幾次換他,但陸四都沒再讓侄子到前面破冰。

這大概是做長輩的本能吧。

幾裡地的距離,愣是足足劃了近兩個時辰。

船到王家社渡口時,三條船上的人都是累的虛脫,天寒地凍的一個個竟是渾身冒汗。

所有人就老馬很是輕鬆,當里長的他肯定不必動手,時不時的喊幾聲給大傢伙鼓個勁纔是他這裡長應該做的。

陸四他們去宋家渡的時候,錢先生和趙書辦就開始組織河工渡河了,其它地方調來的幾條船也從南邊趕了過來。

渡口那裡滿是等着過河的河工,可能是都急着過河,秩序有點亂。縣衙過來的差役以及各片區的鄉兵吼的嗓子都啞了。

把船交給縣衙的人後,老馬讓宋五把人帶回去。砸了半天冰,大傢伙是又餓又累,但沒條件埋鍋竈飯,各人就吃自家帶來的乾糧。

麪餅乾子就鹹菜,味道陸四沒嚐出來,反正腮幫子挺痠痛的,因爲天冷的緣故麪餅乾子凍得很結實。

正吃着呢,邊上卻傳來一股香味——葷油的味道。

香,非常香,香到陸四本能的扭頭朝香味傳來的方向看去。然後他便看到一個個頭沒他高,但比他胖了不少,頭上戴着個類似瓜皮的帽子,身上穿了件黑色布質長棉襖,下面穿一條藍褲子的年輕人。

穿搭真的很特別,淮揚這片農村流行的黑白灰三種顏色,無論是上衣還是褲子基本都是這三種色,很少有人穿其它顏色的。

因此陡不丁冒出來個穿藍褲子的,就讓人特別的稀奇,進而卻是覺得不倫不類。

藍褲子此時手裡拿着個紙袋,袋子裡是還熱乎着的油渣子。

“油渣子”是淮揚人對熬過油後的豬板油說法,外地也有叫油梭子、油滋啦的。

這東西吃起來很香,並且特別的下飯。要是跟豆腐紅燒,或用青菜炒的話,那更是香的讓人能連吃三碗飯。

“我說新貴啊,你不在家呆着跟着我們湊什麼熱鬧?”宋五顯然認得這個藍褲子。

“人統統外去了,王四他們也來了,我一個人呆家裡沒意思,正好也去淮安玩玩...吃撒,籽油渣子是我從大爺那邊偷過來的,反正縣裡人也不曉得...”

藍褲子從紙袋裡抓了一把油渣塞在宋五手裡,宋五也不客氣拿了一顆往嘴裡一塞就嚼了起來。

脆噴噴的聲音聽得陸四一陣嘴饞,哪怕昨天剛剛禍禍了大哥家的一隻母雞。

“王四他們那幫人也過來了啊?”

“嗯哪,說他們到工地上開棚子的。”

“辣你媽媽的,這幫啃腦骨子的東西,真是哪塊也不放過啊。”

“馬過年了,他們這個時候不弄錢到哪裡弄啊?”

“你啊少跟這幫人玩,他們有鬼呢。”

“曉得呢,這幫活鬼想弄我錢也難呢,再說他們也不敢...”

“......”

宋五跟那藍褲子聊得歡,這邊陸四多少聽明白了點,這個叫新貴的傢伙是老馬的侄子,平時可能不太學好喜歡跟鎮上開賭局的王四他們玩。

這一次因爲官府徵勞力的事,平日裡王四他們喜歡坑的鄉民大多出了河工,所以王四他們的棚(賭局)沒法經營下去,索性一幫人也扯了包袱跟着去淮安府,到時候就在工地上開棚設局。

馬新貴這小子閒在家裡沒事便也跟着過來了,從他不在乎的語氣來看,王四的勾當裡說不定就有他一份。畢竟,想在工地上開局,沒公家人挺着誰能幹?

老馬這個今年管裡事的里長別看連個吏都不是,但鎮上這一片除了糧長外,他說話還是挺有份量的。

弄不好,王四他們的勾當上面的糧長都有份。

第一百二十八章 淮軍,中國之兵也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爲萬歲第七百二十二章 江南大奴變第六百六十章 我們怎麼辦?第二百八十三章 造反的樂趣?第三百一十七章 聖公失足第六百一十四章 尼堪,動手了第二十二章 夫子炮灰 何去何從第七百四十一章 張獻忠身死第一百零七章 送你一朵小紅花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下第一旅第五百零二章 闖王千歲!第七百五十五章 江南亂事,非王者不能平!第四百二十五章 火燒眉毛的攝政王第六百九十一章 平臺召對第五百二十六章 攻保定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夠,砍你腦袋第六百三十二章 給闖王送妃第八十九章 打的什麼鳥炮第二百二十三章 祖墳的文物第七百零五章 李成棟、李定國山西會戰第三十三章 殺人何必廢話第五百二十章 攝政王親征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不救爹,下一個就是你第六百八十八章 哲哲夫人第九十六章 爛透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陸四的試驗田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丈夫死亦五鼎烹第一百零四章 難兄難弟 就地取糧第二百六十一章 淮賊講話有道理第六百七十章 太后,體面一些吧第一百三十二章 敢問貴軍是否大順王師?第五十九章 退,退,退!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管怎麼說,優勢在我第十三章 南船北馬 運河重鎮第四百四十八章 阿濟格是死的第七百三十七章 數萬西軍齊解甲第七百四十二章 皇城指揮使願降大順!第四百四十二章 年紀輕輕的小姑父第八百零八章 一切拜託國公了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四十九章 風林火山第七百六十六章 狂風掃落葉第八百二十三章 二勸登基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十八章 一把菜刀第一百八十二章 陸四的指示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順的未來在海外第二百五十七章 淮軍的傳統戰術第一百二十章 紅豆殺黃豆第九百九十五章 大勢所趨第十八章 一把菜刀第三百四十四章 弘光天子我來賜第五百八十四章 漢人怎麼能打漢人呢第二百九十四章 廣闊天地,大有作爲第一百九十七章 聖賢子弟第二十五章 時勢如何造英雄第九百五十章 頭可斷,辮不可剃第六十七章 紅白紙第三百五十二章 給你們講個笑話第六百五十章 接你爹來當太上皇嘍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王可投明主第七百三十三章 李過困守鳳翔城第四百六十九章 斬首第九百五十七章 第四軍助戰變主戰第四十二章 老爺做皇帝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中定社稷第四百八十二章 封王第八十八章 我們有大炮第二百零三章誰讓我姓陸第三百一十章 無百姓,無官,無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陸兄弟,你家祖墳被刨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淮侯當監國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順的仁政第五百三十三章 炮轟滄州城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一功復套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后娘娘喜禮第五百一十六章 我大順可查你十八代第九百五十章 頭可斷,辮不可剃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幫爛魚蝦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清真是敞亮第四百三十二章 爹不孝,子不孝第二百四十章 大軍出征 萬石軍糧第二百零二章老營就是人質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王上煤山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中定社稷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走不得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總督大人的好事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一功復套第三百五十四章 酬以親王,便可易幟第一百三十四章 要城不要人第八百一十一章 是漢奸還是人材?第四百一十一章 王妻貌美乎?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錯殺 不放過第三百二十章 滿洲威風,令人神往第七百六十六章 狂風掃落葉第五百零七章 比陸四還強的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不是跟曹操一樣?第二百零九章少都督與騎兵的較量
第一百二十八章 淮軍,中國之兵也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爲萬歲第七百二十二章 江南大奴變第六百六十章 我們怎麼辦?第二百八十三章 造反的樂趣?第三百一十七章 聖公失足第六百一十四章 尼堪,動手了第二十二章 夫子炮灰 何去何從第七百四十一章 張獻忠身死第一百零七章 送你一朵小紅花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下第一旅第五百零二章 闖王千歲!第七百五十五章 江南亂事,非王者不能平!第四百二十五章 火燒眉毛的攝政王第六百九十一章 平臺召對第五百二十六章 攻保定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夠,砍你腦袋第六百三十二章 給闖王送妃第八十九章 打的什麼鳥炮第二百二十三章 祖墳的文物第七百零五章 李成棟、李定國山西會戰第三十三章 殺人何必廢話第五百二十章 攝政王親征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不救爹,下一個就是你第六百八十八章 哲哲夫人第九十六章 爛透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陸四的試驗田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丈夫死亦五鼎烹第一百零四章 難兄難弟 就地取糧第二百六十一章 淮賊講話有道理第六百七十章 太后,體面一些吧第一百三十二章 敢問貴軍是否大順王師?第五十九章 退,退,退!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管怎麼說,優勢在我第十三章 南船北馬 運河重鎮第四百四十八章 阿濟格是死的第七百三十七章 數萬西軍齊解甲第七百四十二章 皇城指揮使願降大順!第四百四十二章 年紀輕輕的小姑父第八百零八章 一切拜託國公了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四十九章 風林火山第七百六十六章 狂風掃落葉第八百二十三章 二勸登基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十八章 一把菜刀第一百八十二章 陸四的指示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順的未來在海外第二百五十七章 淮軍的傳統戰術第一百二十章 紅豆殺黃豆第九百九十五章 大勢所趨第十八章 一把菜刀第三百四十四章 弘光天子我來賜第五百八十四章 漢人怎麼能打漢人呢第二百九十四章 廣闊天地,大有作爲第一百九十七章 聖賢子弟第二十五章 時勢如何造英雄第九百五十章 頭可斷,辮不可剃第六十七章 紅白紙第三百五十二章 給你們講個笑話第六百五十章 接你爹來當太上皇嘍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王可投明主第七百三十三章 李過困守鳳翔城第四百六十九章 斬首第九百五十七章 第四軍助戰變主戰第四十二章 老爺做皇帝第六十六章 淮軍,平亂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中定社稷第四百八十二章 封王第八十八章 我們有大炮第二百零三章誰讓我姓陸第三百一十章 無百姓,無官,無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陸兄弟,你家祖墳被刨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淮侯當監國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順的仁政第五百三十三章 炮轟滄州城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一功復套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后娘娘喜禮第五百一十六章 我大順可查你十八代第九百五十章 頭可斷,辮不可剃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幫爛魚蝦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清真是敞亮第四百三十二章 爹不孝,子不孝第二百四十章 大軍出征 萬石軍糧第二百零二章老營就是人質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王上煤山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中定社稷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走不得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總督大人的好事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一功復套第三百五十四章 酬以親王,便可易幟第一百三十四章 要城不要人第八百一十一章 是漢奸還是人材?第四百一十一章 王妻貌美乎?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錯殺 不放過第三百二十章 滿洲威風,令人神往第七百六十六章 狂風掃落葉第五百零七章 比陸四還強的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不是跟曹操一樣?第二百零九章少都督與騎兵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