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爹不孝,子不孝

“滿洲”這個新族名誕生不過十年時間,對於大部分滿洲族人而言,他們尚未能完全接受新族名,很多時候滿八旗的人還是以過去的女真(諸申)自稱。

哈什納祖上是海西女真的烏拉部,烏拉爲建州所滅這才成了如今的滿洲鑲紅旗人,如果大清一如從前風光,他這鑲紅旗滿洲自是做的心甘,可如今中國大兵自海上而來,關外無有兵馬可敵,爲了族人,也爲了自家兒孫,哈什納自不能在滿洲這棵樹上吊死。

十幾年前,哈什納的二叔圖裡多就在明軍東江鎮當兵,後來跟着黃龍一起死在旅順。也就是近些年滿洲越來越強,纔沒有女真人在明軍當兵,從前,明軍那裡多的是女真兵。

黃帶子果賴的死讓海州城的滿洲披甲人沒了領頭人,那哈什納等人下手又狠毒,不等城上其餘滿兵反應過來就把城門開了,幾十人執刀守着,不消一會城外就有蹄聲傳至。

當第七鎮第一批有馬有甲兵從吊橋上通過殺進城中,海州城改姓就是註定的事,誰來都不好使。

在哈什納等人的勸說下大部分滿洲披甲人同阿哈們放下武器,但也有一些老滿洲負隅頑抗。

昔日追隨太祖太宗征戰的榮光,讓這些風燭殘年的滿洲老人無法接受向漢人屈膝。

可他們,太老了。

老胳膊老腿哪裡能和年輕時比,拉一箭膀子就酸得要命,那箭是一支射得比一支近,也是一支射得比一支軟。

很快,這些爲了昔日榮光死戰的滿洲老兵倒在了血泊之中,殺死他們的不是那些騎馬衝進城中的漢人士兵,而是他們的滿洲同胞。

同關內那些做了漢奸的明朝官員一樣,哈什納這個滿奸也在拼命的屠殺不願同他一起的同胞,只要所有的女真人同他一樣重新成爲中國人,那他們就不是什麼滿洲人的敗類,而是中國有功之臣。

“瑪法,瑪法!”

一個十歲的滿洲少年看到爺爺被爬上來的叛兵殺死,哭着喊着衝上前來要爲爺爺報仇,結果被一個和他一樣留着辮子的男人一把抓住甩出城牆,落在半空中迅速下墜,“撲通”一聲,腦袋落地,碎成了開花葫蘆。

“額娘,額娘,我要額娘,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那些被果賴拉到城上充數的滿洲少年們嚇的鬼哭嚎叫,有的嚇得蹲在地上瑟瑟發抖,有的在城上跑來跑去。

婦人們也是如此,滿洲、漢人,都在亂奔。

李化鯨帶着親兵入城時,看到城上有女人往城下跳,甚至是母親拉着孩子往下跳。

他的心中莫名悲慼。

幾年前,這一幕在山東各地上演了無數遍,讓人看的心都不再悲痛。

“傳令下去,一定要活捉尚可喜的老婆孩子!”

李化鯨勒馬進城,城中傳來的驚恐哭喊和饒命聲絲毫沒有讓他的眉頭多皺一下。

...........

劉氏是大清太宗皇帝親自冊封的智順王妃,但她卻不是尚可喜的原配,只是繼室。

崇禎六年七月,投降後金的孔有德、耿仲明引金兵攻陷旅順,明總兵黃龍兵敗自殺,當時留在旅順城中的尚可喜原配胡氏與妾侍、侍婢不願爲金人所辱,遂帶着全家上百口人全部投水而死。

黃龍死後,沈世魁接任東江總兵。

由於當初尚可喜曾鎮壓皮島兵變,使沈世魁失去權力,所以沈世魁對他懷恨在心,騙尚可喜至皮島,意圖誣以罪名加以謀害。此事爲尚可喜部下許爾顯等人偵知,尚可喜遂有脫離明朝之意。

劉氏知道此事後曾勸丈夫不要投降殺害尚家滿門的金人,可尚可喜不聽,派許爾顯、班志富等人前往瀋陽與後金接洽。皇太極聞之,興奮至極,大呼“天助我也”,並賜尚可喜部名“天助兵”。

知道丈夫降金,劉氏無奈,她一婦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只能同丈夫一同前往金人治下,後被封爲智順王妃。

不過,劉氏內心裡仍是對金人痛恨,因而在兒子尚之信稍大之後便揹着丈夫告訴兒子尚家過去的忠烈事蹟,告訴兒子他的爺爺、大伯、叔叔們是如何和金人浴血奮戰的。

這使得才九歲的尚之信對滿洲人充滿仇恨。

城破的消息很快傳到了王府中的劉氏耳中,她的內心極其矛盾。一方面是高興故國終是派兵攻打遼東,另一方面則是爲尚家滿門及漢軍家眷的安危擔憂。

不管她劉氏是如何不忘故國,如今她都是故國眼中漢奸的老婆,而她的兒子也是漢奸的賊種。

所以,明軍一定會瘋狂報復。

下人和僕從們叫嚷着要同明軍拼了,聲音很大,可每個人的臉上都是驚慌。

一羣老弱婦孺,拿什麼同人家拼?

就在劉氏不知道怎麼是好的時候,她那才9歲的兒子尚之信卻掙脫母親的手,朝衆人喊道:“我們本就是漢人,爲何要同漢人拼命!”

在衆人驚愕的眼神中,尚之信回頭看了他的母親一眼,道:“兒子去同明軍說。”

不等母親同意,小尚之信就挺着胸膛往大門走去。走到半道突然想起什麼,朝邊上一個王府護衛道:“把刀給我。”

那護衛顫抖的將佩刀遞給世子,小尚之信拿在手中頗重,然後竟用那刀割下了自己腦後的辮子。

這一舉動讓在場衆人都驚住了。

來到大門後,尚之信朝那些不安的護衛和下人看了一眼,似乎在心頭爲自己鼓氣,然後鼓起勇氣叫道:“開門!”

護衛和下人們不知道是不是聽世子的,他們全看向了遠處的王妃。

劉氏走向大門後的兒子,摸了摸兒子沒了辮子的後腦勺,輕聲道:“你這麼做是對你爹的不孝。”

“爹對爺爺不孝,孩兒爲何要對他孝順?...難道孩兒學爹一樣當漢奸,給滿洲人賣命是母親願意看到的嗎?”

尚之信擡頭看着他的母親。

劉氏笑了,眼神滿是欣慰,她拉着兒子的手,看向一衆護衛下人,很是堅定說道:“開門,尚家是中國忠烈之後。”

第三百一十五章 拆,賣第二百三十五章 淮軍四鎮第八百一十八章 高職低配 百官郊迎第四百四十五章 誰讓你是反賊第九百五十九章 平川(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變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孩兒要做中國皇帝第一百一十五章 人狠才能活第四百三十九章 要大順還是要大明第一百六十二章 扒我祖墳 不共戴天第五百六十四章 滿洲終結者第五百一十章 不爭名,只爭利第二百零三章誰讓我姓陸第九百九十八章 好漢阿濟格第二百零二章老營就是人質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順軍到第二百五十八章 人仰馬翻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們能不能聽咱的話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外甥,仁義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誓將淮賊碎屍萬段(謝盟主樊霸)第三百三十六章 都督喝的有點多第五百零六章 先入北京爲天子!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第四百六十九章 斬首第一千零三章 雄師過大江第八十七章 任重而道遠第二百七十九章 東線無戰事第三十三章 殺人何必廢話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東征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一百二十七章 破城之後,皆來過我大刀!第五百九十四章 除掉多爾袞第二百零五章屠龍少年終成龍第三百三十五章 尼堪第一悍兵第八百二十五章 隆武元年第七百二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二百七十五章 佛爺度你一程!第五百四十八章 山海關的漢人軍隊第二百七十章 侯爺指東,我就朝東第九十六章 爛透了第六百五十六章 乾清宮中進春風第七百三十六章 銜枚疾驅三百里第一百章 陸爺學兵法第五百零四章 殺韃大會第六百五十六章 乾清宮中進春風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都,無人矣第七百三十八章 虎焰班 跑得快第九十七章 天道輪迴好滅明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刀要見血!第九百五十八章 此屠夫,當寸搩!第三百七十二章 天降大任,必先神聖第七百一十章 遼陽光復,兵進瀋陽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要爲本王報仇第四百八十六章 闖王者,兵強馬壯者爲之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印不如破碗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四百八十四章 不打阿濟格,只打多爾袞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順淮揚節度使第六百四十七章 更無一人是男兒第二百六十二章 賣命就得有回報第一百五十一章 甲申年第一怪事第三百三十三章 去問問韃子降不降第一百一十七章 農民式的戰爭手段第七章 奇貨可居第七百五十三章 江南大聯保第七百二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三十二章 敢問貴軍是否大順王師?第三百八十三章 用大刀!第五百二十二章 太后,沒錢沒糧,走吧!第七百三十四章 順皇賞功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都又要變天了第七百零六章 李成棟設伏摩天嶺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閣部請餉第六百二十二章 淮揚子,坐天下第七百七十三章 只有刀,纔是我們的長城第八百零七章 知根知底的國公第六百三十章 孝順的侄子第六百五十八章 婦女之友陸闖王第七百一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一百一十四章 還能不能砍?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順淮揚節度使第六百九十章 吹牛不犯法第三百一十九章 真滿洲大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農民式的戰爭手段第三百零八章 哪個罪更大第三百五十八章 濟南會戰第六十八章 天塌下來先吃肉第一百七十七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九十七章 渡海去遼東第七百七十五章 那僞後不錯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昌皇帝詔第七百五十章 兩手都要硬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六百六十四章 降明 攻明 滅明第七百三十七章 賞官賞銀賞女人第四百四十二章 年紀輕輕的小姑父第七百四十一章 張獻忠身死
第三百一十五章 拆,賣第二百三十五章 淮軍四鎮第八百一十八章 高職低配 百官郊迎第四百四十五章 誰讓你是反賊第九百五十九章 平川(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變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孩兒要做中國皇帝第一百一十五章 人狠才能活第四百三十九章 要大順還是要大明第一百六十二章 扒我祖墳 不共戴天第五百六十四章 滿洲終結者第五百一十章 不爭名,只爭利第二百零三章誰讓我姓陸第九百九十八章 好漢阿濟格第二百零二章老營就是人質第七百五十九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順軍到第二百五十八章 人仰馬翻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們能不能聽咱的話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外甥,仁義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誓將淮賊碎屍萬段(謝盟主樊霸)第三百三十六章 都督喝的有點多第五百零六章 先入北京爲天子!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第四百六十九章 斬首第一千零三章 雄師過大江第八十七章 任重而道遠第二百七十九章 東線無戰事第三十三章 殺人何必廢話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東征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一百二十七章 破城之後,皆來過我大刀!第五百九十四章 除掉多爾袞第二百零五章屠龍少年終成龍第三百三十五章 尼堪第一悍兵第八百二十五章 隆武元年第七百二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二百七十五章 佛爺度你一程!第五百四十八章 山海關的漢人軍隊第二百七十章 侯爺指東,我就朝東第九十六章 爛透了第六百五十六章 乾清宮中進春風第七百三十六章 銜枚疾驅三百里第一百章 陸爺學兵法第五百零四章 殺韃大會第六百五十六章 乾清宮中進春風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都,無人矣第七百三十八章 虎焰班 跑得快第九十七章 天道輪迴好滅明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刀要見血!第九百五十八章 此屠夫,當寸搩!第三百七十二章 天降大任,必先神聖第七百一十章 遼陽光復,兵進瀋陽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要爲本王報仇第四百八十六章 闖王者,兵強馬壯者爲之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印不如破碗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碩額駙第四百八十四章 不打阿濟格,只打多爾袞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順淮揚節度使第六百四十七章 更無一人是男兒第二百六十二章 賣命就得有回報第一百五十一章 甲申年第一怪事第三百三十三章 去問問韃子降不降第一百一十七章 農民式的戰爭手段第七章 奇貨可居第七百五十三章 江南大聯保第七百二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三十二章 敢問貴軍是否大順王師?第三百八十三章 用大刀!第五百二十二章 太后,沒錢沒糧,走吧!第七百三十四章 順皇賞功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都又要變天了第七百零六章 李成棟設伏摩天嶺第九百二十九章 史閣部請餉第六百二十二章 淮揚子,坐天下第七百七十三章 只有刀,纔是我們的長城第八百零七章 知根知底的國公第六百三十章 孝順的侄子第六百五十八章 婦女之友陸闖王第七百一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九十章 我對不住朝廷啊第一百一十四章 還能不能砍?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順淮揚節度使第六百九十章 吹牛不犯法第三百一十九章 真滿洲大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農民式的戰爭手段第三百零八章 哪個罪更大第三百五十八章 濟南會戰第六十八章 天塌下來先吃肉第一百七十七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九十七章 渡海去遼東第七百七十五章 那僞後不錯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昌皇帝詔第七百五十章 兩手都要硬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六百六十四章 降明 攻明 滅明第七百三十七章 賞官賞銀賞女人第四百四十二章 年紀輕輕的小姑父第七百四十一章 張獻忠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