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 新編桃花扇

“過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

遠離偉大的、敬愛的、具有太陽般光輝、世間絕無僅有的真龍都督兩年時間來,孫武進時刻以都督當年教誨激勵並提醒自己,所以這一次他是鐵了心要把五蟒王袍穿在身。

因爲,時不我待!

數天前,當接到都督親筆信時,得知都督已領大軍平定西北,招降原西營大將孫可望、李定國等人後,孫武進喜極而泣,對搭檔馮漢道:“北方的事定了,現在,終於輪到我們了!”

是啊,大順已經一統北方,甚至連河套地區都收復了,接下來兵強馬壯的大順必然要南征伐明,完成這天下的大一統。

留給孫武進的時間不多了。

如果不能趕在大軍過江前爲自己弄個明朝的親王爵位,將來他拿什麼同那幫老夥計去爭。

功課,該做的他孫二爺都做了。

銀子,該花的他孫二爺也都花了。

京中的輿論已經起來,在東林眼中“順逆”(北來官員)如高鬥先、於允中、陳明夏等人的積極運作下,現在的南京城中百姓可是把武安公視爲這半壁江山的活武穆。

孫武進身邊也不乏智囊人物,如前崇禎朝戶部尚書侯恂之子侯方域。這個侯方域在北京陷落後隨其父侯恂逃至南京,其後一直隱居南京郊外,不知怎的就被應天府查獲。

侯恂是崇禎朝的罪囚,原因是他奉命督師解開封之圍時,不敢與農民軍作戰,坐視開封陷落,所以被罷官下獄。

可笑的是,救出侯恂的正是他不敢與之作戰的農民軍。被李自成從獄中放出後,侯恂並沒有生出歸順之意,反而與其子侯方域等悄悄潛逃南京,本是想觀望局勢再決定下一步,沒想被應天府給查獲了。

這件事很快被孫武進控制的錦衣衛探知,侯恂是崇禎欽定的罪囚,甚至可以說是死刑犯,因此按理當收捕入獄等侯新朝處置。

當時正逢左良玉領軍東犯,衆所周知侯恂與左良玉關係密切,甚至傳聞左良玉年輕時是侯恂的“男寵”,因此朝中都說是侯恂勾結左良玉來犯,按律當誅。

孫武進哪知道什麼侯恂,但尋思這老小子和左良玉關係好,而現在左良玉有二十萬大軍,他孫二爺手裡不過兩三萬人,萬一打不過左良玉倒是可以通過侯恂同左良玉談一談合作的事。

便將人給救了下來,對外宣稱侯恂死在牢中,實際卻是秘密關押在他的府邸中。

後來左良玉病死,左夢庚沒打得過馬士英,南京之危解除。侯恂的價值便不大了,不過孫武進卻發現其子侯方域卻是不錯,當真是文采斐然,生了惜才之心,便將侯方域收在自家幕帳用爲參軍。

侯方域落魄之下能得武安公搭救收留,且委以重任,並且對方同他侯家父子一樣都是河南人,因而倒是真心輔佐。

孫武進大字不識,向喜陽謀,對陰謀和私底下的東西不太懂,也不太喜歡同那些大褂子文人交道,便將那亂七八糟的事情都交給侯方域來辦。

沒想卻是撿到寶了,這個侯方域不知哪來的能量,竟將江南有名的復社不少成員引見給了孫武進,使得孫武進除了北來“順逆”這幫文人底子外,又得了復社相助。此外還有寇女俠拉來的幾社中人,一時之間,除了他孫二爺本人不識字外,手底下倒是羣英薈萃。

就是叫孫武進鬧心的是,這個原本破落的侯公子竟然有個名氣不比寇女俠低的老相好,號稱“香扇墜”的李香君。

在見過李香君一面後,孫武進便生出將此女搶了的心思。

倒是不是留下自家享用,而是作爲都督登基的賀禮。

只是侯方域現在替自家辦事,孫武進也不好明搶,便偷偷派人去媚香樓重金爲李香君贖身,又虛構一個方公子身份,派人吹吹打打準備迎接李香君做妾。

不想這個李香君堅決不從,誓死抗爭老鴇等人,甚至一頭撞在欄杆上,血濺在了侯方域送她的扇子上。

娶親的人見再強來要鬧出人命來,只好灰溜溜的擡着花轎走人。事後侯方域的朋友楊龍友趕到媚香樓,利用血點在扇中畫出一樹桃花。

雖然沒能將人騙來,孫武進卻不打算就此罷手,只是因爲江南奴變的事,這件事便先擱在一邊。

生怕侯方域會給都督戴綠帽子,孫武進便以軍務爲由讓侯方域天天在營中。

完全不知“上司”準備把自己的女人獻給上司的上司的侯方域,倒是全身心的爲武安公謀封王爵之事忙得不可開交。

......

被武安公親切稱呼爲“老王”的內閣首輔王鐸又一次被架在了火堆上。

孫二爺派人傳話給他,大概意思就是王爵再不封的話,大軍便要回京問侯他老人家。

因爲,孫二爺這次學聰明瞭,他採納了侯方域獻的策,說南京城中有奸臣,所以需要“清君側”,以此來逼迫天子和朝廷。

王鐸急了。

真讓京營回來清君側,作爲當朝內閣首輔,第一個挨刀的除了他王閣老,還能有誰?

好在孫二爺也不是一昧強硬壓迫王鐸,畢竟當年這位是第一個主動跑蘇州接駕的文臣,同保國公朱國弼一樣,都是簡在聖心之人。

且在潞王監國、登基等系列事務上,王鐸始終堅定站在以孫武進爲首的北來兵將一側,單這份心思也值得給予表揚。

所謂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孫二爺又是大手筆,直接給王鐸在南京城中買了一座好園子。

於是,反覆權衡利弊的王鐸開始爲武安公力爭王爵,甚至不惜以請辭首輔逼請天子。

弘光這一下傻眼了,因爲他宮中的用度突然少了許多。

京營的戰功,兵部堪驗明白回報屬實。

保國公朱國弼的密奏也確認寶華山確是大捷。

有功不賞乃人皇最大忌諱。

可沒有人比佛天子更曉得那個孫二爺的鬼把戲——那廝哪裡是真心想當大明的親王,分明就是想拿大明的王爵去做賣身的籌碼。

眼看內閣頂將起來,朝中上書不斷,宮中也隱隱有些不對勁的弘光在萬般無奈之下,先是詢問了佛祖的意思後,終是無奈鬆口給出王爵。

但給出的王爵卻耐人尋味,乃是康王。

一般人聞聽康王,首先想到的便是延續趙宋的南宋高宗趙構,結合現在的局面,天子封武安爲康王,倒是有激勵其扶保大明社稷之意。

是個好兆頭。

可是弘光心中的康王卻只有一個,那就是自負狂妄,以爲自己可以當皇帝結果被誅的後梁康王朱友孜。

不管什麼王,只要是親王就行。

封王詔書一到,喜出望外的孫武進立時二話不說,帶着大軍就向西挺進至句容。

沿途擊潰賊人數股,收降納叛千餘人。

官軍所至,百姓簞食壺漿。

第三百五十八章 濟南會戰第九章 豬油仔馬新貴第六十三章 淮軍,萬勝!第六百八十八章 哲哲夫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侯爺的蛋,衆望所歸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動不動是王八第三百五十五章 請嫁真滿洲公主第三十九章 攻陷桃花塢第九十二章 破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聖人亦要跪我第六百七十七章 太上皇配福晉第二百四十五章 陸四指定專用第二百九十八章 本侯只吃魚肚第一百五十章 督師,您老回吧第一百四十章 搶灘登陸第四百八十一章 淮侯當監國第三百九十一章 中國之利器,何以盡爲韃所有第五百八十七章 出關第二百二十三章 祖墳的文物第一百零九章 不屈的勇氣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什麼不抵抗第一百五十一章 甲申年第一怪事第二百九十七章 邢夫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王玩弄於手掌間第六百八十四章 老表發達,我們沾光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什麼不抵抗第一百二十四章 通賊誅滿門第五百七十八章 敢言出關者,斬!第三百二十三章 總督大人的好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通賊誅滿門第五百一十五章 從速來降,以免傷亡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清的公主第一百八十三章 小四子,富貴不能忘本啊第五百三十一章 王爺爲親王,我等爲公侯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未必反,國公一定降第五百九十章 漢人,信不得第七百三十七章 數萬西軍齊解甲第二百七十九章 微山湖第一百一十三章 回不了家鄉的人第四百四十三章 姑姑有事要做第四百二十一章 凡事要有法可依第五百六十六章 有銀子好說話第四百九十七章 收復故都第三十六章 朝廷不仁滅朝廷第七十四章 子子孫孫跟他幹!第六百八十三章 臨清要來陸親公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第二十七章 不想死的跟我上(謝盟主新貴公子)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二百九十二章 逍遙自在的大柱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讓你看看什麼是反賊第四百三十四章 周王府,闊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淮侯當監國第六百五十八章 婦女之友陸闖王第一百零四章 難兄難弟 就地取糧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變了第二百四十章 大軍出征 萬石軍糧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要有惡名第三十五章 當爹的就得復仇!第三百零六章 漢軍旗的福地第九十三章 揚州,絕不可重演第六百三十一章 紫禁城中迎新君第三百九十一章 中國之利器,何以盡爲韃所有第六百一十四章 尼堪,動手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伐良機第二百三十六章 蘇進忠 王進功 李得功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員的騷操作第七百六十六章 狂風掃落葉第二百四十八章 福藩在手,富貴我有第九十七章 天道輪迴好滅明第四百五十三章 既壽永昌 大印千古第三百三十五章 尼堪第一悍兵第七百五十三章 江南大聯保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第六十四章 若尊強者,便爲強者第二百三十七章 我說崇禎沒死就沒死第八百零五章 閩粵總督鄭芝龍第五百七十一章 去皇帝號,降稱國主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未必反,國公一定降第一百一十五章 人狠才能活第三百四十四章 弘光天子我來賜第六十二章 殺了李士元!第一百一十九章 我是史德威第五百七十九章 太尷尬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印不如破碗第二百九十五章 瘋狂愚勇,必能改變第六百六十章 我們怎麼辦?第一百九十二章 拿陸四的矛戳他的盾第五百八十五章 何以解憂?唯金銀耳!第一百一十五章 人狠才能活第二百二十九章 告訴二郎,我頭疼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錯殺 不放過第六百七十六章 御駕永壽宮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五百五十六章 若能孕,兩國可交好第七百四十二章 皇城指揮使願降大順!第九百九十九章 滅明者,明軍也第六十章 這條街我們淮軍要了!第九百四十九章 身家富貴皆在爺身上第一千零三章 雄師過大江
第三百五十八章 濟南會戰第九章 豬油仔馬新貴第六十三章 淮軍,萬勝!第六百八十八章 哲哲夫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侯爺的蛋,衆望所歸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動不動是王八第三百五十五章 請嫁真滿洲公主第三十九章 攻陷桃花塢第九十二章 破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聖人亦要跪我第六百七十七章 太上皇配福晉第二百四十五章 陸四指定專用第二百九十八章 本侯只吃魚肚第一百五十章 督師,您老回吧第一百四十章 搶灘登陸第四百八十一章 淮侯當監國第三百九十一章 中國之利器,何以盡爲韃所有第五百八十七章 出關第二百二十三章 祖墳的文物第一百零九章 不屈的勇氣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什麼不抵抗第一百五十一章 甲申年第一怪事第二百九十七章 邢夫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王玩弄於手掌間第六百八十四章 老表發達,我們沾光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什麼不抵抗第一百二十四章 通賊誅滿門第五百七十八章 敢言出關者,斬!第三百二十三章 總督大人的好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通賊誅滿門第五百一十五章 從速來降,以免傷亡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清的公主第一百八十三章 小四子,富貴不能忘本啊第五百三十一章 王爺爲親王,我等爲公侯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未必反,國公一定降第五百九十章 漢人,信不得第七百三十七章 數萬西軍齊解甲第二百七十九章 微山湖第一百一十三章 回不了家鄉的人第四百四十三章 姑姑有事要做第四百二十一章 凡事要有法可依第五百六十六章 有銀子好說話第四百九十七章 收復故都第三十六章 朝廷不仁滅朝廷第七十四章 子子孫孫跟他幹!第六百八十三章 臨清要來陸親公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第二十七章 不想死的跟我上(謝盟主新貴公子)第四百三十章 要出事第二百九十二章 逍遙自在的大柱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讓你看看什麼是反賊第四百三十四章 周王府,闊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淮侯當監國第六百五十八章 婦女之友陸闖王第一百零四章 難兄難弟 就地取糧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變了第二百四十章 大軍出征 萬石軍糧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要有惡名第三十五章 當爹的就得復仇!第三百零六章 漢軍旗的福地第九十三章 揚州,絕不可重演第六百三十一章 紫禁城中迎新君第三百九十一章 中國之利器,何以盡爲韃所有第六百一十四章 尼堪,動手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伐良機第二百三十六章 蘇進忠 王進功 李得功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員的騷操作第七百六十六章 狂風掃落葉第二百四十八章 福藩在手,富貴我有第九十七章 天道輪迴好滅明第四百五十三章 既壽永昌 大印千古第三百三十五章 尼堪第一悍兵第七百五十三章 江南大聯保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第六十四章 若尊強者,便爲強者第二百三十七章 我說崇禎沒死就沒死第八百零五章 閩粵總督鄭芝龍第五百七十一章 去皇帝號,降稱國主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未必反,國公一定降第一百一十五章 人狠才能活第三百四十四章 弘光天子我來賜第六十二章 殺了李士元!第一百一十九章 我是史德威第五百七十九章 太尷尬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印不如破碗第二百九十五章 瘋狂愚勇,必能改變第六百六十章 我們怎麼辦?第一百九十二章 拿陸四的矛戳他的盾第五百八十五章 何以解憂?唯金銀耳!第一百一十五章 人狠才能活第二百二十九章 告訴二郎,我頭疼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錯殺 不放過第六百七十六章 御駕永壽宮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怕你報仇第五百五十六章 若能孕,兩國可交好第七百四十二章 皇城指揮使願降大順!第九百九十九章 滅明者,明軍也第六十章 這條街我們淮軍要了!第九百四十九章 身家富貴皆在爺身上第一千零三章 雄師過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