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求去

邊境持續震動,馬世龍卻不敢耽擱太久,好在還有五六個總兵沿錦州到右屯一線駐守,女真人除非動員整個八旗否則也不會攻過來,從目前的天時和種種跡象來看,遼西被大舉進攻的可能性還並不大。

估計剩下的時間就是要各種扯皮打筆墨官司了,馬世龍也不敢拖延太久,此前他在柳河口已經派了塘馬往山海關報信,茅元儀寫了封簡短的書子叫塘馬一併帶回去,壞消息得第一時間給閣部大人知道,好叫他老人家早早知道消息,想出應對之法。

待七月初七時馬世龍一路回到關城,第一時間就到經略府邸請見,孫承宗也是第一時間接見了他。

“閣部大人。”馬世龍一身戰甲未除,身上滿是塵土和汗臭,鎧甲內蟣蝨從生,越是這樣,他心中反而要舒服不少,當下跪下請罪道:“卑將真是無臉來見你老人家,但不來也不成,此戰之敗完全是卑將之過,卑將已經命幕友擬了奏摺,待閣部大人看過之後,隨時拜發給朝廷請罪。”

孫承宗一手將馬世龍扶起,溫言道:“蒼淵將軍不必如此,世間名將哪有不打敗仗的,武聖還有走麥城的時候呢,一場敗仗不值得如此自責。”

馬世龍大慚,起身說道:“閣部大人放心,卑將已經在奏摺中說明,調兵遣將臨陣指揮俱是自己所爲,與閣部大人沒有絲毫關係。閣部大人運籌無錯,只是卑將無能,未能率部下克敵致勝。”

“這般說足見蒼淵將軍好意,老夫心領了。”孫承宗捋了捋漂亮的大鬍子,笑着道:“不過朝中政敵,又豈會放過這般大好良機?將軍是將才,老夫深信這一點,所以這一次無論如何,老夫仍然還是會力保。當然,免官革職和一時的牢獄之苦怕是免不了,但聖上如果免了老夫經略一職,怕是會心中有愧,所以蒼淵你還是會有機會放出並起復,將來如果真的感念老夫,就多爲老夫殺幾個韃子吧。”

馬世龍大慟,此時才感覺到這個老人是遼東真正的定海神針,自己一直在其羽翼之下被庇護着,這纔有這麼舒服的遼鎮總兵可當,在此之前可笑自己自視太高,還以爲憑戰功可以壓遼西將門一頭,這一次佈置失宜,貪功冒進,說白了還是心態太過急燥的原故。

孫承宗又勉勵了馬世龍幾句,這才端起蓋碗,屋中的長隨當下送馬世龍出去。

眼看書房門前馬世龍叩首垂泣而去,孫承宗微笑道:“馬蒼淵還是個有良心的,老夫在遼西不知道對多少大將推誠以待,恩結其心,但真正感佩老夫情義,戰場上定然聽從指揮的,老夫心裡也就只有馬蒼淵一人耳。”

茅元儀道:“祖大壽向來也是對閣部大人恭謹無違。”

“哦?”孫承宗笑道:“祖復宇麼,他對我向來確實恭謹,但那是重修寧遠城之後的事,當初他一心想退回關內保命,寧遠基業也不要了,跟着王在晉反對我的重修關外諸屯衛堡壘的策略,後來王在晉勢敗,他見機不妙立刻投效老夫,這幾年來兢兢業業的聽令行事,看着不錯,但你想想,如果他真的對老夫有那麼一點感恩之心,這一次右屯出兵,從前鋒,定武,衝武三營調鐵騎營兵出戰,祖家諸多子侄無有人一出兵,也就是說祖家的內丁沒有派過去一個。這般忠愛,老夫還是敬謝了。”

茅元儀也是聰明人,這麼一提點就明白過來,當下恨恨的道:“不僅祖家,滿桂,趙率教,還有袁蠻子,心機都是可疑。”

“哎,這樣你就過於求全責備了。”孫承宗搖頭道:“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你想,人家已經盡了本份做事,只是沒有做更多便心生埋怨,這樣的話,誰敢與你共事呢?說實在的,就算是柳河之敗以前,我也沒有想到,八百鐵騎營的精銳居然不是五十戰兵和五十旗丁的對手啊?自此之後,對東虜的戰略還是要以守爲主,否則還會鑄成大錯的。如今想來,瀋陽和遼陽之失,沙嶺之敗,這些戰事失敗並非是當時的封疆和武將無能,而是東虜的戰力切切實實的在我們之上。日後,不記清這一點,朝廷遲早還是要再吃一次大虧。止生啊,將士們都是一條條性命,不光是費朝廷米糧養着的戰兵,而是一家家戶戶從襁褓幼兒養到大的,也有父母妻兒,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性命,和你我一般無二,沒有區別。這一次,戰死了八百將士,包括一副將一參將,諸多都司,守備,千總,朝廷問責,老夫何辭以對,又有何顏面留在遼東經略任上啊……”

茅元儀知道孫承宗已經上疏解釋戰事經過,並且是把責任多半攬在了自己身上,茅元儀記得是大學士孫承宗奏:“關外哨探巡河陷沒,大將奉聖旨,馬世龍調度失宜,輕進取敗,軍法俱在,姑令其戴罪立功,臣爲樞輔,身膺重任,着一力擔當,督撫道將嚴加守備,務使萬全,臣以老病……”

底下茅元儀沒有細看,不過多半是孫承宗請罪和以老病而辭官的說法。

“老夫經略遼鎮數年,從一片破敗只餘關門和寧遠兩處地方,到現在重修錦州並右屯,大小淩河堡,復地數百里,安置遼民五十萬,立遼鎮營頭四十,兵最多十四萬,裁撤過後也還有十一萬人,甲冑兵械戰馬糧餉俱全,雖然耗費國家千萬,但最少老夫可以說一句無愧於天子和庶民百姓……”

孫承宗眼中露出迷茫之色:“只是老夫不知,營伍新立毫無戰力,如果老夫去後,東虜進窺之時,遼鎮上下是否能頂住壓力,將東虜逐回了。”

茅元儀心中其實也相當的迷茫,在柳河之戰以前,由於遼鎮現在士騰馬壯,糧餉充足鎧甲軍械糧請,茅元儀等人私下裡感覺已經做到了甲堅兵利,對營兵的操練由於是孫承宗親自抓,所以感覺各將操練也較爲上心,最少比幾年前把營兵當純粹的炮灰要強的多。

遼鎮兵在數年之後就成爲大明最頂尖的強兵,一方面是對東虜戰場的歷練,另一方面確實是由於餉械充足,將領對普通營兵也較爲關注,不象別的軍鎮對營兵根本不管不問,所以在崇禎早年時,不管是對農民軍的戰事,還是平定吳橋兵變,遼鎮鐵騎都是平亂的主力,所謂關寧鐵騎的威名也就是這樣闖下來的。

在此時茅元儀等人才感覺到與東虜的戰力差距,簡直大到了叫人絕望的地步,包括孫承宗在內都是不怎麼明白,爲什麼大明王師會孱弱到如此地步,不過有一點值得欣慰,還好這一次是試探性的小規模的進攻,如果是按朝中那些書生所言的與東虜決戰,恐怕十幾萬大軍又如薩爾滸和沙嶺之戰時的大明將士一樣,十餘萬人橫屍沙場,遼西的大局也非轉瞬之間崩潰不可。

……

一隊穿着綠色襦裙的都人搖着鈴鐺走過,天色昏黃,但還遠沒有到天黑的地步,宮中各處都還很明亮,紅色的永巷高牆和黃色的殿頂沐浴在黃昏時的光彩之下,和綠色裙裝的女孩子搭在一起,真是無比絢麗。

到處都是穿着淺黃色或是灰白色服飾,戴着三山帽的宦官,到處都是宮門上鎖的聲響,整個宮城包括三海在內共有五六萬人居住,包括太監宦官和大量的宮女,整座宮城可不是後世那個博物館,到處都是忙碌的人影,居於其中的人們在此時算是快結束了一天的勞碌,除了值夜人員之外,多半的人在天黑之前會回到自己的居所,然後很快就可以上牀休息了。

只是這樣的天氣想早眠也並不容易,天氣很熱,宮城之中到處都是牆磚殿閣建築,熱氣發散很慢,比起遍佈園林水榭的三海和萬歲山要悶熱許多,當今天子雖然年輕,但不喜歡折騰,和他的祖父萬曆皇帝很相似,不怎麼好女色,也不怎麼喜歡折騰,和精力充沛,在三海豹房一帶來回折騰的武宗皇帝差遠了。

天啓皇帝最愛的還是自己的木匠活,乾清宮不光是一個大殿,整個殿閣包括正殿和東西暖閣,還有殿後的諸多配套的院落,天啓皇帝不僅有專門的打造木器的宮殿,在居住的乾清宮的配套院子裡也有自己的整套物事。

由於天熱,皇帝推移了晚膳的時間,平常是下午四點用晚膳,這也是漢民族千年之下的傳承,以前的漢人只吃兩膳,早飯是在早起忙完農活後享用,大約是早上十點,然後在下午四點再吃一頓,一天就這麼結束了,到了大明已經普遍改爲三餐,但皇室用晚膳的時間還是相當之早,與普通的人家並不相同。

大約在下宮門鑰匙之前,天啓纔將將吃完晚膳,天熱,大殿頂高又透風,在正殿用膳的皇帝還是熱的滿身大汗,皇帝只用野鴨湯泡了半碗碧玉粥,吃了幾塊精巧的宮點,慣用的燕菜則是一口也沒有吃。

由於擔心皇帝用膳不香,近來日漸消瘦,又經常咳喘,張皇后着自己宮中的都人送來一碗冰鎮的燕窩銀耳粥,消火清熱又滋補,皇帝對這個並無興趣,不過冰鎮之後這粥冰涼可口,天啓皇帝將一碗粥吃光了,送粥的都人十分高興,因爲她知道回去之後,皇后聽說了必定高興,會給她相當豐厚的賞賜。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驚覺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信仰第五百四十九章 折箭第八百九十五章 成功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配合第三百九十三章 爬犁target=_blank第七百八十四章 雷雨第五百六十章 出列第八百七十一章 三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搜撿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街邊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配合第四百五十六章 正北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拿捏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自得第九百四十六章 調動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照會第一千三百六十六 選邊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會戰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投海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神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跳蕩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寄望第五百一十二章 妖書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賦詩第五百六十章 出列第七百一十四章 中軍第二百章 各司第三百三十二章 念頭第三百八十四章 相會第九百一十七章 打旗第六百八十一章 血泊第七百八十六章 敗兵第七百七十章 黃虎第二百七十一章 警句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寧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論制第五百五十六章 遇伏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江河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南面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月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混亂第一千一百三十七 水營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深宮第八十七章 玄扈公第九百三十三章 明白第八百零七章 驛站第二百九十章 訓話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漢民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三路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取火第六百四十九章 風頭第七百二十三章 天心第六百八十五章 送信第三百零七章 對峙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難返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說定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憂慮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中路第八百四十一章 朔風第六百五十六章 圓陣第五十章 綁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楊漣第三百九十五章 拓地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河灘第八百三十章 兵站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賀喜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功業第九百零五章 狗鬥第一百九十四章 等待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嶽託第六百八十八章 槍騎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薊北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如鐵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躍過第四百七十一章 好說第九百八十五章 團園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三路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放行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言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商會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搶甲第六百二十八章 巡按第六百零七章 必然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搶甲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行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五五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遮天第一百八十九章 相遇第二百六十章 應允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共治第八十二章 書信第八百五十二章 招募第一千一十四章 牧區第一千二百章 火彈第三百二十章 新婦第九百九十八章 對飲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憂慮第八傳百二十八章 傳承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往山海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驚覺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信仰第五百四十九章 折箭第八百九十五章 成功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配合第三百九十三章 爬犁target=_blank第七百八十四章 雷雨第五百六十章 出列第八百七十一章 三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搜撿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街邊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配合第四百五十六章 正北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拿捏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自得第九百四十六章 調動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照會第一千三百六十六 選邊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會戰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投海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神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跳蕩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寄望第五百一十二章 妖書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賦詩第五百六十章 出列第七百一十四章 中軍第二百章 各司第三百三十二章 念頭第三百八十四章 相會第九百一十七章 打旗第六百八十一章 血泊第七百八十六章 敗兵第七百七十章 黃虎第二百七十一章 警句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寧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論制第五百五十六章 遇伏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江河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南面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月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混亂第一千一百三十七 水營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深宮第八十七章 玄扈公第九百三十三章 明白第八百零七章 驛站第二百九十章 訓話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漢民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三路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取火第六百四十九章 風頭第七百二十三章 天心第六百八十五章 送信第三百零七章 對峙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難返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說定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憂慮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中路第八百四十一章 朔風第六百五十六章 圓陣第五十章 綁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楊漣第三百九十五章 拓地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河灘第八百三十章 兵站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賀喜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功業第九百零五章 狗鬥第一百九十四章 等待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嶽託第六百八十八章 槍騎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薊北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如鐵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躍過第四百七十一章 好說第九百八十五章 團園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三路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放行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言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商會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搶甲第六百二十八章 巡按第六百零七章 必然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搶甲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行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五五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遮天第一百八十九章 相遇第二百六十章 應允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共治第八十二章 書信第八百五十二章 招募第一千一十四章 牧區第一千二百章 火彈第三百二十章 新婦第九百九十八章 對飲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憂慮第八傳百二十八章 傳承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往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