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 天心

在建築來說,除了幾幢樓房外,紫禁城裡的三大殿就是最高的建築羣落,其次就是禁城之外的一些重要的建築,比如十王府和天街上的諸多官衙,然後是公侯府邸和文武百官的住宅,更低一等的就是普通的官吏和百姓的住處了。

也有一些廟宇的等級和公侯府邸差不多,也是一樣的高大軒敞,然而這所有一切都沒有辦法和坐落在中軸線上,在京城最高處又是最高大建築的皇宮禁城相比。

這種從高到低,壓制世間萬物的建築風格,原本也就是皇權的一種體現,叫初入皇宮的人,由內心深處產生巨大的敬畏之感。

在天啓眼前,北京城應該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城池,除了城南的一些地方較爲混亂外,整個京城都是平行的四方型,這座都市在建築之初就用了極大的心思規劃,除了城區方正外,街道也是正平八穩,每條小巷都通着大街,每條大街橫貫京城南北東西,最大最直的一條就是在天啓皇帝的腳下,從皇宮禁城中直通到永定門外。

“皇爺,這是張瀚進獻的望遠鏡,說是比泰西的貨色還要更精緻些。”

魏忠賢獻寶般的送上了一個精巧的望遠鏡,銀質拉縮鏡身,加上刻繪的精緻花紋,又是從象牙製成的小盒子裡取出來,確實一看就是很值錢的東西。

這兩年京城的歐洲貨物越來越多,座鐘和望遠鏡就是最爲流行的貨物,這些貨物原本價格十分昂貴,非豪門不能問津,但這兩年隨着和裕升介入這些貨物的生產和銷售,價格已經降下來很多,普通的士紳之家也能買上幾個這些新奇的貨物,用來見識和想象萬里之外的異域風情。

還有更小的掛錶,更大的觀星鏡,更昂貴奢侈的穿衣鏡等各色貨物,可能都是未來和裕升努力的方向。

在天啓笑吟吟打開望遠鏡的同時,來自正陽門東大街的激昂呼聲終於傳了過來。

山崩海嘯般的呼聲並不是向着紫禁城,也不是對着聖明至高的天子,聽到呼聲之後,魏忠賢嚇的全身一哆嗦,在場的所有人都是差不多的表情。

信王原本是坐着,這時也一下子跳了起來,滿臉見了鬼的表情。

信王叫道:“是不是兵變?”

“不是。”天啓還是最冷靜的一個,他努力的用望遠鏡尋找聲音源,最終在正陽門大街上被他找到了。

“原來是人們圍着和裕升的車隊叫喊着殺虜,嗯,真是意料之外。”

天啓長出了口氣,京師之中這二百多年,恐怕是第一次出現這樣的事情。

“奴婢罪該萬死。”魏忠賢也看到了是正陽門大街上和裕升的車隊引發的怒吼,他猛然跪在地下,請罪道:“是奴婢把這些馬車放進來的,惹出了這般大的事情。”

信王忍不住道:“廠臣確實有些孟浪了,那張瀚哪靠的住!”

魏忠賢趕緊碰首,並不出聲,天啓看看信王,卻對魏忠賢道:“廠臣去吧,眼前之事只是民氣可用,和裕升車隊入城引發百姓歡呼,這是因爲吾要派他們去遼東,民心可用,心向大明,這是好事情。”

魏忠賢道:“要不要奴婢驅散人羣?”

“怎可做這樣的事。”天啓一臉笑容的道:“吾剛剛也有些吃驚,可現在聽到這殺虜之聲,心中甚覺安慰,東虜殺我軍民百姓,毫無人性,京師百姓對此恨之入骨,這呼聲就是百姓的心聲,也是吾的心聲,吾之心就是天心,天心與民心相合,遼事大有可爲,無需驚惶失措。若驅散百姓,傳揚開來,豈不是叫吾失盡民心麼,萬萬不可。”

魏忠賢大驚,叩首道:“奴婢險誤了皇爺大事。”

天啓頗爲寬容的道:“你也是害怕出事,廠臣行事向來是很謹慎小心的。和裕升的事,雖然是意外,也是件好事,等十三山的事有了結果,再給張瀚加恩吧。”

魏忠賢聽出來皇帝對張瀚還是有所保留的,不然按天啓的性格,現在必定會很開心的說些誇讚張瀚的話,他沒有說什麼,只是又碰了下頭,趕緊退了下去。

其餘的人也看出來皇帝和信王有話要說,多半退遠了些。

“信王!”天啓很嚴肅的看着信王,正色道:“你今天有些失態了。”

信王臉慢慢漲紅了,尖尖的小臉從白皙變成通紅是一個有趣的過程。

“皇兄恕罪。”信王拜道:“臣不該指責廠臣。”

“不,不是這個原因。”天啓奇怪道:“廠臣是內臣,也是家奴,說幾句怕什麼。難道吾會因爲你說了廠臣一句就指責你麼?”

信王一徵,說道:“那皇兄爲何指責臣弟?”

“有句話你要記得,君不密則失其國,臣不密則失其身。”天啓淡淡的道:“你適才的話,對和裕升還有張瀚的不滿,十分明顯了。若是傳揚開去,豈不是給你自己立下了一個對頭?”

信王臉漲的更紅了,小臉昂起來,頗有幾分氣勢的道:“皇兄恕罪,不過臣弟好歹是大明的親王,應該不至於畏懼一個商人。”

“張瀚不是尋常商人了。”天啓嘆道:“和裕升在北虜那邊,一直說拓地不多,但商團的團練也一直在和北虜交戰,並且在北邊有拓地百里的勝利。大同巡撫,巡按,宣府巡按,總兵,都曾經上奏過,和裕升在大同各處有大量招募百姓墾荒種地之事。此事朝廷事先知道並允准過,張瀚行事有些過了,朝廷卻是不好較真。畢真已經有東虜和北虜,還有奢安之亂,再逼反宣大,朝廷實在是支撐不住這麼多戰事。”

信王還是頭一回聽天啓這麼詳細的說政務,當下有些感動,更多的是驚奇和憤怒,他對天啓道:“皇兄就這麼坐視他不理嗎?”

“本朝是重將門和勳貴的。”天啓寬容的笑着:“張瀚再有實力,主要還是在行商之事上。看今天的商隊就是明證,他平時把大半的商隊放在幾十個州府,到處在做生意買賣,從古至今,有把力量分開來做買賣造反的嗎?張瀚的事,吾早就想過,最多就是在北虜地界擁有一些實力,神宗皇帝當年能容得下李成樑,今日吾反而容不下張瀚這個商人武臣?”

信王喃喃道:“可放他在那裡,始終不能放心啊……”

天啓笑道:“對有實力的臣子,要有三條。第一,要限制,吾早就令張瀚不得將商團團練在地方州府擴大,現在看來他把力量都用到北虜那邊,這很好。第二,要防範……”

天啓沉吟了一下,還是說道:“派張慎言和洪承疇諸臣到大同,留着楊御蕃這個總兵在宣府,這些和張瀚不對的人在,就是防範了。”

信王微微點頭,這時他感覺自己摸到了一些皇兄思索問題和治國的脈落,不過他還是感覺皇兄手段太軟,做事太緩,張瀚雖然還沒有明顯的不臣之心,但放着遲早出事,應該以雷霆手段,及早解決纔是。

“還有第三……”天啓繼續說道:“要施恩,臣子若不臣,自然要征伐,若臣子並無不臣之舉,則君上必然要象個君上的樣子,該施恩則施恩,絕不可因爲忌憚或是防備而故意不施恩。”

天啓微笑着道:“這一層,吾弟就算治理自己的王府和將來的封地也是有用的。雖然本朝傳承至今不準親藩干政,但王府內少則數百人,多則千人,在外也有大量人手,這些都要吾弟來管,吾今天說的這三層,用來馭下總是有些用處的。”

信王起身拜道:“多謝皇兄指點迷津,臣弟一定牢牢記住。”

天啓感覺信王未必把自己的話都聽進去了,不過兄弟二人也難得這樣說上半天的話,他微笑着看信王退下,感覺心情十分愉快。

待信王退下後,天啓又拿起望遠鏡看了半天,直到和裕升的車隊出了東便門往通州方向去,天啓知道孫承宗早有安排,並且派了人手到京裡協調,車隊會在通州運走大半的糧食,另外沿途到永平府和山海關還有寧遠可以慢慢補充糧食,儘量把前方的糧食運走大半,然後再從後方慢慢補充,這樣可以加快速度。

天啓也下令內閣一定要配合遼鎮,務必在這一次救出相當多的十三山軍民,這些馬車能送糧當然也能把逃出來的軍民百姓運走,比起叫他們走路要快捷方便的多,而十餘萬軍民能救出一兩萬老弱,再送進大量糧食,不僅在廣寧一帶埋下一根釘子,叫建虜不能順利的出入河西,並且能深深的打擊一次建虜的氣焰,自從天啓親理朝政以來,建虜屢次戰勝大明邊軍主力,每次都是死傷大量的邊軍將士,天啓每次看到奏報上軍民百姓的死傷人數就感覺黯然神傷,他是一個秉性很厚道的君王,這一點不象他的祖父萬曆,而是象他的曾祖父隆慶皇帝,由於厚道的底子,天啓對十三山軍民十分關注,而且這種關注是基於正常的人類情感,而不是爲了自己大明皇帝的臉面。

“但願不要叫吾失望。”天啓放下望遠鏡,臉上露出愉悅而又凝重夾雜的表情。

...

第三百一十五章 耕戰第九百六十章 哭泣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同心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雙面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獻策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弓箭第八十三章 做局第八百七十九章 野人第五百二十七章 訪客第八百一十七章 災難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屠夫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調防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調轉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三人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燈火第九百三十四章 調任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財務第四百九十八章 變節第一千五十章 新城第九百一十八章 拒絕第二百六十四章 肅穆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陣第一千八十章 深入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退卻第四百零五章 兄弟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妄人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獵騎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後撤第八百七十一章 三人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全力第七百一十八章 寧遠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線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蠻子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人心第一千八十四章 排陣第一行四百三十七章 義士第九百九十六章 柞木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酷烈第六百四十八章 暗巷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求勝第二百二十三章 議定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官廳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封港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軍陣第八百一十三章 橡木第七百二十四章 內行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家底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等待第一千二十一章 忠烈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遊歷第八十二章 書信第四百八十六章 羣毆第一百八十一章 點火第二百七十一章 警句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撲空第三百二十六章 炮組第四百九十三章 決斷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婚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七百零六章 兼併(今天是四更)第六百三十七章 擴編第七十章 直言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細雨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煙火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反殺第五百四十八章 刺汗第七百一十四章 中軍第五十三章 指揮第九十三章 玉娘第八百二十六章 寶島第十三章 犒賞第九百七十六章 問政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善後第二百三十四章 縮頭第一千八十九章 結束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汗崩第五百五十九章 穿心第一千四十九章 道路第七百五十八章 排隊第一百三十五章 趁火打劫第二百四十六章 陽面第五百五十一章 少年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官心第八十二章 書信第七百一十九 威力第二百七十九章 堅持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大旗第五百四十章 廣渠第五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三百四十四章 壓制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河邊第八百二十三章 打量第一千七十一章 切齒第三百三十六章 內宅第六百九十一章 改變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效法第一千五十七章 貨物第五百六十五章 巡視第五百三十章 前後第六百四十章 叔父
第三百一十五章 耕戰第九百六十章 哭泣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同心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雙面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獻策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弓箭第八十三章 做局第八百七十九章 野人第五百二十七章 訪客第八百一十七章 災難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屠夫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調防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調轉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三人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燈火第九百三十四章 調任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財務第四百九十八章 變節第一千五十章 新城第九百一十八章 拒絕第二百六十四章 肅穆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陣第一千八十章 深入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退卻第四百零五章 兄弟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妄人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獵騎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後撤第八百七十一章 三人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全力第七百一十八章 寧遠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線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蠻子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人心第一千八十四章 排陣第一行四百三十七章 義士第九百九十六章 柞木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酷烈第六百四十八章 暗巷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求勝第二百二十三章 議定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官廳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封港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軍陣第八百一十三章 橡木第七百二十四章 內行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家底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等待第一千二十一章 忠烈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遊歷第八十二章 書信第四百八十六章 羣毆第一百八十一章 點火第二百七十一章 警句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撲空第三百二十六章 炮組第四百九十三章 決斷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婚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七百零六章 兼併(今天是四更)第六百三十七章 擴編第七十章 直言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細雨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煙火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反殺第五百四十八章 刺汗第七百一十四章 中軍第五十三章 指揮第九十三章 玉娘第八百二十六章 寶島第十三章 犒賞第九百七十六章 問政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善後第二百三十四章 縮頭第一千八十九章 結束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汗崩第五百五十九章 穿心第一千四十九章 道路第七百五十八章 排隊第一百三十五章 趁火打劫第二百四十六章 陽面第五百五十一章 少年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官心第八十二章 書信第七百一十九 威力第二百七十九章 堅持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大旗第五百四十章 廣渠第五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三百四十四章 壓制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河邊第八百二十三章 打量第一千七十一章 切齒第三百三十六章 內宅第六百九十一章 改變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效法第一千五十七章 貨物第五百六十五章 巡視第五百三十章 前後第六百四十章 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