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自得

感慨一句後,孫敬亭斷然道:“明早大軍於關前列陣,今夜輜兵工兵連夜打造器械,雲梯車最爲要緊,多造一些,能辦到否?”

一個輜兵師指揮道:“能辦到,我們隨軍攜帶了不少材料,人手也足,一晚上造過百雲梯車不是難事,再有幾百雲梯,蟻附登城足夠用了。”

孫敬亭道:“叫你們大張旗鼓的造,要多,但不是很急。你們把聲勢弄的越大越好。”他轉過頭對杜伏雷道:“炮兵方面,明早開始轟擊關城和城門附近,要打的明軍不敢露頭。火藥炮彈,我要令輜兵多送一些上來。”

在場的將領無不點頭,孫敬亭目光十分堅定的道:“一會我正式行文給樞密院,正式軍令是樞密院來下,明日炮轟同時,再用響箭射入我們的要求,看薊鎮和朝廷方面怎麼說。再給三天時間,事有不協,就斷然攻入關內。”

在場的人感覺有一種大事將臨的緊迫感,不過也沒有人質疑或是猶豫,孫敬亭對軍政大事總負其責,日常的軍隊管理和訓練,還有具體的作戰方略政事堂不會插手,但戰和大計,只能是政事堂來拿主意,所以孫敬亭不必同任何人商量,包括李慎明和樑興,是戰是和,完全出於他的一念之間。

在這一刻,連孫敬亭本人也是有相當的緊張之感,畢竟這一注押上去,朝廷不退的話就等於是提前揭開了和記與大明的全面戰事,大明沒準備好,和記也一樣沒有準備好。到此時孫敬亭才隱隱覺得自己和張瀚之間的差距,有多少決定生死存亡的大事,張瀚笑談間就決斷了。而且事後一定是張瀚正確,和記在每一個重要的節點上都是走在最正確的道路上,一直走到了如今這種地步。

張瀚在,所有人心裡彷彿都有定海神針壓着,波瀾不驚。而此時此刻,就算是孫敬亭自己也是有無比的緊張之感,他雙手都在微微顫抖,根據情報的判斷大明是真的沒有做好準備,從天子到朝官此時都並未有付諸一戰的打算,但事情究竟會向哪一方面發展,殊難預料。要是天子一怒,不管如何都要集兵一戰,和記也就真的只能幹到底了。

如果真的要破口,先得派急使去大同那邊,好在距離很近,兩天功夫準到,然後槍騎兵第一團立刻在大同破口而入,新平堡距離第一團全面動員再破口也就兩天時間,幾天之內,張瀚那邊應該不會有大問題,安全上不必叫人感覺擔心。

但無論如何,孫敬亭不能不感覺到壓力和緊張,他的雙手都忍不住顫抖起來,因爲害怕別人看到,只能將手縮在袖中,這時人們都紛紛告辭而出,做着大戰前的各種準備,這些事大家都是做熟悉的,只要放手施爲很快就能把所有的戰前準備工作給做好。但所有人都是眉宇間有憂色,這是一場沒有張瀚主持,又突如其來的戰事,如果真的打起來,每個人都對未來前途並沒有太大的信心。

……

“今日又無事了。”看着槍騎兵收隊回營,周文鬱提着的心也是放下來,白淨圓潤的臉上顯露出笑意,對着順天巡撫吳中偉和薊鎮總兵黑雲龍,副將王威等人得意地笑起來。

閻鳴泰當然不可能上古北口來,國朝大吏所謂的親臨戰陣最多距離百里就算很近了。唯一一個親身上戰場的就是袁應泰,結果不幸在遼陽戰死。

後來廣寧之役,熊廷弼在戰場數百里外,不是他不敢上,熊廷弼也是相當膽大的經略,當初臨危受命,諸將畏縮不敢近前,是熊廷弼親赴遼陽瀋陽和被拆毀的撫順關巡行,短時間內就重振明軍士氣。

但熊廷弼在廣寧一役時職權被王化貞侵奪,他上不上前無關大局,當然退出三舍地去。王化貞本人哪有什麼能耐,縮在廣寧城裡指揮沙嶺一役,六萬明軍精銳輕率出戰,一戰盡歿,王化本人都差點沒跑掉,也還好他躲的遠。

到此時大家都學乖了,打仗時都躲遠一些,閻鳴泰原本就是個弱勢總督,當然不願上前頂雷,叫吳中偉和黑雲龍上前就是,他躲在百里開外等消息,一邊也是聽京城的信息,萬一有變,好早做籌措……

吳中偉並不說話,只感覺壓力很大,也不是很明白這白胖子得意個什麼勁。

不管怎樣,和記大軍壓境,他們這些守土有職的文武官員壓力最大。而此前一直只聽說商團軍強,親眼見了才知道和大明這邊差距有多大……

就剛剛親眼看到的槍騎兵來說,陣列森然,皆是具甲鐵騎,人和馬俱在甲冑保護之下,連成整體,行動之時,猶如鐵製的猛獸一般,有森然王者之氣。陣列一動,千騎萬馬,鐵甲環列,手中長槍如林,一旦放平,則感覺前方無有能擋者……這樣的鐵騎對面足有數千騎,吳中偉感覺自己的撫標已經是薊鎮選鋒精銳,但兩千多撫標營兵在對方這騎陣面前,簡直不堪一合之擊,鐵騎衝陣過後,怕就是一片狼藉,僥倖未死者,能再有敢擋其鋒者乎?

就算加上鎮標營和各將的內丁齊上,野戰對敵,可以確定都不是一合之敵。

況且還有那綿延甚廣的炮位,吳中偉和黑雲龍都不知道商團軍的編制,不知道那是一整個團的火炮,但火炮數量極多,而且炮身碩大,這是很顯眼的事情,由不得人看不到。

而反觀薊鎮關門之上,只有那些粗劣的大將軍和二將軍炮,擱在炮架裡頭,看起來陳舊破敗,很多大將軍炮還是嘉靖年間所鑄,炮管都不知道能經幾回轟擊,射程近,威力小,操控難。薊鎮也想到要紅夷大炮,但新鑄火炮要麼是在遼西各城,要麼在山海關上,朝廷在此之前擔心的是東虜破關而入,所以對這幾處地方最爲着緊。當然京師城頭紅夷大炮爲數也並不少,那是必然之事,朝廷能放着別處都不管,京師是一定要先放足火炮的。

再下來是考慮和記在宣大的勢力,新鑄火炮都在宣大爲主,連鑄炮專家孫元化近來也在宣府,主持新鑄火炮之事。

惟獨薊鎮都受到忽略,那是因爲薊鎮有山海關屏障,又在萬曆年間大肆重修長城和敵臺,防線尚算穩固,所以被朝中上下給忽略了。

到和記大軍突然出現在古北口外,薊鎮上下才是慌了手腳,回頭看看,軍伍不整士卒不練也罷了,各鎮都差不多,但城牆關隘之上,只有一些陳舊的火炮可用,這就相當的尷尬了。

特別是兩相對比,這種尷尬和羞憤還有害怕的情緒相當複雜,堂堂大國,兵器遠不及商團團練,情何以堪。

諸將也是警惕萬分,惟恐商團軍真的動手,這幾日戰戰兢兢,無有一刻不是提心吊膽。

由於對峙多日,薊鎮兵馬倒是陸續都趕了來,關門上下和身後駐了有四萬餘人,這兵力對薊鎮來說差不多是傾巢而出,所剩無已。

若商團軍真的破口而入,一旦戰敗,薊鎮就無兵可用了。

倒是周文鬱一向樂觀,見衆人無有理睬他的話,周文鬱也不惱。他笑吟吟指着關門遠處那星羅棋佈的軍營,大笑道:“彼輩是有一些強兵,然而名不正言不順,坐擁強兵而不敢破關,進退失據,首鼠兩端,顧此失彼,這般狼狽行徑,有強兵又能如何呢?所以諸公其實無須憂心啊,我等看似被強兵迫境,似有危險,其實穩如泰山。”

吳中偉心道這還是有些道理,和記一直很剋制,商團軍一直也沒有過於迫近,看來只是威逼朝廷,試圖討價還價……吳中偉對這些事不感興趣,他是要致仕的人了,只盼這事不要影響到自己告老就行。

至於朝廷是否允准,是否適當,和記將來會不會再鬧,甚至真的攻打關門破口而入,這些事 就和他不相關了。

黑雲龍臉色也好看許多,不管怎樣這一次的事是他承上頭大人物的意旨惹出來的亂子,一旦真的打起來,守不住,他這個總兵要死,要麼戰死要麼被朝廷所殺。守的住,打起來了也是大亂子,將來朝廷追究責任,他不死也要脫層皮。

這一下好了,如果真的如這姓周的所說,和記還沒有與大明決裂的打算,這般僵持日久之後自然退去,那便是最好不過,算是冒險成功,可算是一件大喜事,不僅不會掉腦袋,對將來的仕途還大大有利。

周文鬱又興致勃勃的道:“下官在寧遠時親見,虜騎十數萬來攻寧遠,大隊至城外十餘里處紮營,選鄰近水源之處之外又當日就伐木造衝車,雲梯,盾車等攻城器物,其騎隊第二天就開始拔除寧遠城外箭樓,第三日乃強攻而至,四面登城,又有撞車撞擊城牆,人以器械兩手扒城,意圖將城牆撞開裂縫以便強衝而入,局面可謂險惡萬分。總賴袁軍門臨危不亂,令火炮轟擊,將士感恩用命,拼死廝殺,乃至虜騎無功而返,更擊傷老奴,令其嚎啕哭泣而去……”

這番話近來周文鬱幾乎每時每刻都在說,替袁崇煥和自己吹噓,好在遼西確實兵強馬壯,擊傷老奴什麼的衆人只當他放屁,不過寧遠守住了強攻也是事實,老奴攻寧遠不克,轉頭就打下了覺華,殺傷島上軍民過萬,這也是事實……

從周文鬱的話裡,各人只聽出火炮之利,另外寧遠將士用命抵抗也是真的,多少給了人一些安慰。

周文鬱得意洋洋的道:“古北口依山而建,高峻而奇險,駐守將士衆多,又有吳軍門和諸位將軍率撫標鎮標和內丁固守,必可安然無事,和記商團軍必不敢強攻而入。一俟此事完畢,則朝廷必派校尉馳赴新平堡逮拿張瀚,和記之患,可以儘快平息。”

遼西的人當然盼着和記趕緊倒下來,如果能接收廣寧和十三山義州衛,遼西方面又與科爾沁部交往頗多,早建立交情,這樣遼西就有了更大的本錢,可以叫袁崇煥沒有旁顧之憂的去主持與女真人議和之事。

和議一成,則天下無事,大功到手,將來就算不封侯,朝官一品,各種封贈都是跑不掉的。可惜袁崇煥是文官不是將門,否則朝廷必定會以袁家世鎮遼西,比之當年鎮守遼東的李家一樣,那樣就更令袁崇煥滿意了。

周文鬱等人,當然也想在這一樁大功裡博取大功勞。

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借銀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忠孝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放心第一千一百一十一 伏擊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消息第七百六十三章 受降第九百五十六章 炮連第三百六十三 割喉第四百三十七章 舊地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突破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小人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商報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夜商第三百一十一章 親親第一千二百一十三 法度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野望第七百五十二章 封丘第九百三十八章 良策第四百三十八章 臺階第九百三十六章 逃人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玉璽第一百九十四章 等待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出手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應運第一千七十八章 新編第三百三十六章 內宅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奏捷第十七章 打第八百六十一章 起名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請殉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割首第十三章 犒賞第三百一十三章 五月第九百七十二章 出京第一百一十章 韃官第四百六十八章 無衣第五百三十章 前後第四百三十三章 混亂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南面第七百八十四章 雷雨第一千二百章 火彈第二百九十五章 硬貨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路邊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九百八十三章 變化第一千一百一十一 伏擊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妄人第六百零四章 湯池第一千二百章 火彈第五百三十五章 杖殺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不安第三百零五章 軍營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牧民第一千三十五 上岸第一千六十一章 夜候第九百五十七章 堅持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公佈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樂道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羣英第八百三十九章 圖紙第四百二十二章 掣肘第九百五十二章 全局第一百五十三章 真正的變化第一千六十六章 打量第一千四十五章 異動第五百零二章 族內第六百九十九 俯首第三百五十五 私門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簽字第四百六十四章 軍臺第一千八十九章 結束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炮團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利劍第四百四十九章 堅壁第一千七十五章 問題第二百三十三章 危機第七百八十九章 建議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野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炮組第七百三十七章 逆流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報知第一千一百零一 窒息第六百四十四章 謠言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路邊第一千五十八章 條件第九十四章 發動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提點第一千一十七章 毒酒第八十章 常寧第二百零七章 鐵嶺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玉璽第一千八十九章 結束第一千五百章 激盪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出港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審第八百二十二章 紅雲第一千章 小心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說兵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尉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山澗
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借銀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忠孝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放心第一千一百一十一 伏擊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消息第七百六十三章 受降第九百五十六章 炮連第三百六十三 割喉第四百三十七章 舊地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突破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小人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商報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夜商第三百一十一章 親親第一千二百一十三 法度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野望第七百五十二章 封丘第九百三十八章 良策第四百三十八章 臺階第九百三十六章 逃人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玉璽第一百九十四章 等待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出手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應運第一千七十八章 新編第三百三十六章 內宅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奏捷第十七章 打第八百六十一章 起名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請殉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割首第十三章 犒賞第三百一十三章 五月第九百七十二章 出京第一百一十章 韃官第四百六十八章 無衣第五百三十章 前後第四百三十三章 混亂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南面第七百八十四章 雷雨第一千二百章 火彈第二百九十五章 硬貨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路邊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九百八十三章 變化第一千一百一十一 伏擊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妄人第六百零四章 湯池第一千二百章 火彈第五百三十五章 杖殺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不安第三百零五章 軍營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牧民第一千三十五 上岸第一千六十一章 夜候第九百五十七章 堅持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公佈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樂道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羣英第八百三十九章 圖紙第四百二十二章 掣肘第九百五十二章 全局第一百五十三章 真正的變化第一千六十六章 打量第一千四十五章 異動第五百零二章 族內第六百九十九 俯首第三百五十五 私門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簽字第四百六十四章 軍臺第一千八十九章 結束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炮團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利劍第四百四十九章 堅壁第一千七十五章 問題第二百三十三章 危機第七百八十九章 建議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野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炮組第七百三十七章 逆流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報知第一千一百零一 窒息第六百四十四章 謠言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路邊第一千五十八章 條件第九十四章 發動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提點第一千一十七章 毒酒第八十章 常寧第二百零七章 鐵嶺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玉璽第一千八十九章 結束第一千五百章 激盪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出港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公審第八百二十二章 紅雲第一千章 小心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說兵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尉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山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