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臺糖

孫敬亭道:“學問未必都從書中來,但最好是把有用的經驗編著成書,這樣走了一羣教官,留下一批書本,有經驗的人再帶着學,不必事事受制於人。”

孫敬亭向常威道:“文瀾向我提起過,俄羅斯人是我們現在的有力臂助。在北方,我們三年內可以把貿易額做過兩千萬,和記佔一半多,北地的大商人分剩下的份額。一年光是稅錢我們就能收入近百萬,還不算貿易的利潤。這很要緊。不過貿易是雙方互惠互利,我們給他們的貨物,他們賺的更多。估計在未來,和我們的貿易會佔俄羅斯整個國家財賦收入相當重要的地位……”

常威插嘴道:“俄羅斯這麼窮,和我們的貿易就能佔重要的收入?”

“不可這麼說。”孫敬亭嚴肅的道:“我大明要是如西夷那般重海外貿易,國家也就不會窮成這樣了。現在如何,國家拼命搜刮百姓,對海貿始終未能如別國那般重視,其實就是南宋之時,朝廷歲入海貿收益最少佔三成,到了我大明反而退步了,這算是蒙元之害,可爲嗟嘆。”

常威點頭道:“絕不可固步自封,也不能妄自尊大,剛剛我就有些狂妄了。”

孫敬亭滿臉欣慰的道:“可畏你真是舉一反三,令我感覺自己真是老了。”

“年未滿四十啊孝徵兄。”常威譏笑他道:“這也敢言老?”

孫敬亭哈哈一笑,接着剛剛的話頭說道:“俄羅斯人和我們的貿易是平等的,傑日涅夫這一幫子人,說是當初是我們與俄羅斯開通貿易的籌碼和條件,但畢竟我們是有求於他們。這一次不來,我還不知道海上有這麼多門道,既然來了我就明白了,單說帆索,船上的那些繩子密如蛛絲,偏偏還各有用處,要掌握最少得幾年時間,現在我們自己的人能掌握的還是不多,所以這就叫所謂的受制於人……”

這時從不遠處的水師學堂有學員跑步經過,都是四人一排的縱隊,喊着口號在操場上跑圈……自從離開李莊,孫敬亭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這樣的場面了,他很專注的看了一會兒,眼睛裡透露出複雜的神采。最近兩年象做夢一樣,從靈丘到李莊並沒有什麼不適,相隔很近,隔一陣就能回靈丘一趟,這兩年卻是先到青城,又從青城到漠北,四處跑,幾乎沒有安身的時候,結果現在還到了臺灣,距離大同好幾千裡,思鄉也不得歸……就算是在青城一帶,距離大同很近也是不能回鄉了,現在和記的高層很受大明朝廷的注意,除非是微服潛回,不然的話還是不要自尋麻煩的好,孫敬亭的性格是不可能接受微服潛越而回的,所以只能不回李莊和靈丘了,而今到了臺灣這般遠的地方,卻看到和李莊靈丘一帶差不多風格的兵營,一時間思鄉念起,卻是有些發呆了。

常威少年心性,這兩年多也沒有什麼思鄉之念,反正其父常進全經常派人送信來,也送一些家鄉的食物過來,對一個青年人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水師官兵是穿全藍的衣袍?”孫敬亭看了一會,回過神來。

“是啊。”常威道:“水師官兵將佐皆着藍袍,第四團選拔上艦的陸戰人員則皆着紅袍。”

“陸戰人員都是銃手否?”

“大都是銃手,也有戰兵備戰跳幫。”常威道:“現在火銃幾乎全上有刺刀,遠戰發銃,近戰用刺刀,貼身肉搏了,銃手也帶得有短刀,平時銃手也訓練海上的貼身肉搏戰,海上交戰又沒有辦法擺方陣,所以就沒有派長槍兵上船,刀牌手的用處也不是很大,只爲跳幫戰所用就夠了。另外,刀牌手對山地土著也很管用。”

孫敬亭聞言瞭然,臺灣的地形是中間隆起,兩側平緩,精華地帶都是沿海的平原區域,臺南這邊往往裡深處就越是綿延不斷的大山,就算幾百年後臺灣發展的很好了,山區裡的山民收入和生活水準還是不高的,修一條貫穿全島的公路都是要翻越綿延不絕的大山,費十年之功動用十幾萬人的人力,花費了巨資,現在這個年頭,就算是和記或是大明朝廷都是想也別想,傾天下之力也不可能……和記現在在臺南一帶已經開荒甚廣,和山民的接觸不可避免的增多,張續文數次入山,都是帶兵護衛,沿山脈地帶山民都是結社團居,要打仗得翻山越嶺,方陣不易擺,海島颱風天雨天特別多,火銃也不是很好用,況且有些崎嶇的地方,火銃都擺不開,如果沒有陣線,火銃在此時的威力也不比弓箭強太多,所以最好用的還是披輕甲持盾牌的戰兵,一小隊戰兵擺開陣列,幾百土人也不是對手啊。

馬車一直向前行駛着,前頭是一箇中隊的騎兵充當護衛,都是龍騎兵,戴着明盔,身上穿着亮閃閃的胸甲,馬匹小跳跑着,騎兵們的陣列保持的相當齊整,在這沿河邊的道路上相當的顯眼。

四周已經是農田區了,一個屯堡孤零零的在大片的幾千畝的農田正中,孫敬亭知道這是屯堡區,用三丈多高的院牆圍着,有射孔和望樓,還有小型火器,屯民都是農民,有淘汰下來的舊兵器和舊式火銃使用……草原上這樣的屯堡很多,一堡住百來戶人,可以開墾五千畝左右的農田,根據安排種植糧食和經濟作物,可以挖魚塘養魚,放養鴨子,養雞,豬,牛羊,馬匹,一個屯堡的生物鏈條是相對完整的,在臺灣這樣的地方可以好幾個屯堡配合,比如某屯堡離河近些,放鴨養魚就多些,有的則是近植木繁盛的山地,可以多放養一些牛羊……這都是可以互補的……

農田裡農民不多,現在是盛夏,距離水稻收割還有一段時間,在一些旱地是番薯田,已經收穫過了,還有玉米,也是要過一個多月才成熟……

屯堡外有一些農兵在操練,盛夏酷暑之時,他們儘可能的在林蔭處操練,比起剛剛在大太陽底下跑步練體能的水師戰兵要輕鬆許多,就算如此,他們比九邊的戰兵操練起來都要辛苦和正規的多。

孫敬亭還看到一些土人蠻夷,他們在一些輔兵的看守下做運輸的活計,用板車拉送着着一些物資往倉儲區那邊趕過去。

“斷髮紋身。”孫敬亭道:“南邊的蠻夷和北虜,東虜都有不同啊。”

“其實都差不多。”常威帶一點藐視的道:“無非是折騰自己的身體髮膚,斷髮,紋身,還有穿鼻一類,我華夏纔有禮儀之大,章服之美……”

孫敬亭輕輕點頭,極表贊同。

在十幾個屯堡好幾萬畝農田的中心地帶,就是佔地近五里多的基地區,近四丈高的院牆很厚實,幾同城牆,四角到處都是望樓和箭塔,牆邊都留有大量的射孔,也可以由銃手踩踏到院牆高處,拒牆而射……牆內則是大量的房舍,一眼看過去密密麻麻。

常威解釋道:“官舍,校舍,將士吏員還有家屬的居處都在其中,也有酒樓雜貨店一類,方便內外人員購物。以前,顏思齊還在時,經常有他們的人和對面福建過來的人來貿易買東西,也是我們立足之初時賺錢貼補自己的權宜之計。現在,外來的商人減少了七成以上,還好我們自己也是家大業大,這些店鋪商行不怕沒有生意可做。”

孫敬亭點頭表示理解,荷蘭人的封鎖之下,那些中小商人和漁民是不會過來了,不過和記已經有近六萬人在島上,內部已經形成了小的經濟圈,可以自行週轉。

鄭成功在幾十年後經營臺灣十來年,也不過只有十幾二十萬人,可能再過幾年和記在島上就有過十萬人,已經勉強可視爲內地一縣的人口規模了。

馬車一路駛近基地區,孫敬亭這時指着一大片農田道:“那不是玉米,也不是高粱,是否是甘蔗?”

“正是。”常威含笑道:“今年已經將甘蔗田擴充到萬畝以上,明年爭取十萬畝以上。”

“數量還是少啊。”孫敬亭道:“人力不妨用的再多一些,不足的人力叫寬甸那邊設法解決。我們希望甘蔗田能在三年內到達三十萬畝以上……這就需要加快腳步了。”

“日本那邊也是這麼希望的。”常威皺眉道:“那就只能再快些了。”

平戶李家早就催促臺灣這邊趕緊產糖了……甘蔗原本就是福建種植的強項,不過福建多山,平原地帶種糧食還不夠吃,能種的甘蔗地並不多,產的糖質量好數量在南方各省也多,但多半是自己就消化了,只有極少數能外銷。而日本人嗜糖可比大明這邊厲害的多。

而日本此時的購買力比國內也要強的多,荷蘭人要搶的對日商道也是因爲對日貿易的利潤極大……李國助知道和記有大規模種植甘蔗榨糧的打算後,也是和日本的大商人通了氣,日本人希望能進口大量的白糖,他們有錢,又是相當的嗜糧,在鄭氏父子沒有擊敗荷蘭人之前,荷蘭人在臺灣殖民地開始鼓勵種植甘蔗榨糖,每年出口到日本最少百萬斤,多則數百萬斤之多,臺糖之名從明末開始就名揚天下了。甲午之後,日本人佔臺後的第一件事是就是把幾千個大小榨糖作坊給兼併了,成立臺糖公司,員工就有好幾萬人,成爲臺灣出口創匯的最大利器……

第三百八十四章 相會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會戰第一千四百零四 退走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衝擊第一千三百九十九 生火第八百三十八章 暖心第六百八十八章 槍騎第九百零五章 狗鬥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請殉第一千一百三十七 水營第八百八十七章 熬刑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衆正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茫然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主憂第四百一十八章 擴招第七十六章 入鐵場第五百七十五章 圈地第一千五十二章 跟隨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同心第五百三十一章 故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堅壁第二百三十一章 九月第一百三十章 遇伏第三百九十七章 生機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條件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郡縣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矚目第一百七十五章 使命第三百六十章 挑撥第一百七十七章 震撼山嶽第五百八十八章 軍醫第八百二十四章 白馬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炮組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先導第七百一十四章 中軍第五十章 綁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寧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交接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吹角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烏雲第四百一十章 微笑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酒肆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中路第十二章 繪畫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震動第二百五十七 懾服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勳貴第三百二十九 文明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承諾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虎蹲第五百五十八章 潰散第七百五十二章 封丘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德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不信第九百四十五章 妄想第九十六章 封門第一千九十四章 飢餓第三百九十四章 沾光第一千零八章 海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水枯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偷眼第七百六十六章 沙漠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車第八百六十七章 情報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恐嚇第一千九十八章 獻俘第六百五十五章 步戰第六百三十八章 觀訓第二百九十一章 混亂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百里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平推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開口第一千四十六章 精簡第九百零七章 戰損第四百一十一章 模型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天高第六百八十章 決鬥第一千八十七章 擺開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烏雲第八百五十二章 招募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和第六十一章 中立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突擊第五百七十四章 兵站第六百四十六章 諜戰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昂揚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四百三十五章 狠手第五百七十九章 迎接第一千九十章 窮追第二百二十六章 侃價第八百六十八章 笨港第二百五十二章 過往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建議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公私第三百六十五章 硬貨第四百三十四章 嘈雜第九章 開小市第九百一十六章 經驗第二十三章 嫉妒
第三百八十四章 相會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會戰第一千四百零四 退走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衝擊第一千三百九十九 生火第八百三十八章 暖心第六百八十八章 槍騎第九百零五章 狗鬥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請殉第一千一百三十七 水營第八百八十七章 熬刑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衆正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茫然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主憂第四百一十八章 擴招第七十六章 入鐵場第五百七十五章 圈地第一千五十二章 跟隨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同心第五百三十一章 故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堅壁第二百三十一章 九月第一百三十章 遇伏第三百九十七章 生機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條件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郡縣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矚目第一百七十五章 使命第三百六十章 挑撥第一百七十七章 震撼山嶽第五百八十八章 軍醫第八百二十四章 白馬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炮組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先導第七百一十四章 中軍第五十章 綁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寧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交接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吹角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烏雲第四百一十章 微笑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酒肆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中路第十二章 繪畫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震動第二百五十七 懾服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勳貴第三百二十九 文明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承諾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虎蹲第五百五十八章 潰散第七百五十二章 封丘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德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不信第九百四十五章 妄想第九十六章 封門第一千九十四章 飢餓第三百九十四章 沾光第一千零八章 海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水枯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偷眼第七百六十六章 沙漠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車第八百六十七章 情報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恐嚇第一千九十八章 獻俘第六百五十五章 步戰第六百三十八章 觀訓第二百九十一章 混亂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百里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平推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開口第一千四十六章 精簡第九百零七章 戰損第四百一十一章 模型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天高第六百八十章 決鬥第一千八十七章 擺開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烏雲第八百五十二章 招募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和第六十一章 中立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突擊第五百七十四章 兵站第六百四十六章 諜戰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昂揚第八十八章 農學第四百三十五章 狠手第五百七十九章 迎接第一千九十章 窮追第二百二十六章 侃價第八百六十八章 笨港第二百五十二章 過往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建議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公私第三百六十五章 硬貨第四百三十四章 嘈雜第九章 開小市第九百一十六章 經驗第二十三章 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