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步戰

後金這邊的做法和這些人在遼鎮時完全不同,在遼鎮時,不僅沒有人好好餵養戰馬,甚至他們會偷偷把馬料拿去轉賣,用來貼補家計,只有待遇豐厚的家丁會善待自己的戰馬,在遼陽和瀋陽之戰時,大明朝廷從多個軍鎮搜刮了八萬多匹戰馬,結果還沒有開戰就病餓而死了數千匹,戰後有三萬多匹戰馬被後金方俘獲,現在李明禮等人牽着的馬匹應該就是後金方面在歷次戰事中的收穫。

剛到暮春時節,雖然已經過了戰馬最疲瘦的時期,但每個人牽着的戰馬仍然略嫌瘦弱,李明禮等人非常緊張,唯恐戰馬出事,而戰馬的身體遠比人類要驕貴的多,稍有疏忽,就是災難性的後果。

後金對戰馬的管理是極其嚴格,每個月都會有專門的管理人員過來看戰馬的情況,不要說把馬養死了,就算是明顯看出疲瘦來,戰馬的主人也會受到嚴罰,輕則鞭打棍責,重則斬首,沒有絲毫寬貸的可能。

半個月前,代善和阿敏被召到遼陽,然後誓師出征,因爲這一次除了要驅除威脅糧道的蒙古人,還要蒐括殘留在錦州廣寧義州一帶的漢人,將其帶回遼東。

另外就是要儘可能的攻破十三山,將山上十萬軍民的反抗平息,攻破十三山後,再將俘獲的漢民帶回,所以此次出征十分要緊,雖比不得前年出征廣寧,努兒哈赤還是親自拜了堂子,並且帶着各貝勒,都堂,總兵,蒙古臺吉,漢軍將領等出城送行,將代善和阿敏等人送出十里之外,這才返回遼陽。

正紅旗有二十五個牛錄,鑲藍旗則是有三十三個牛錄,正紅旗的前身是努兒哈赤弟弟舒兒哈齊率領的黑旗,當初後金起家只有努兒哈赤的黑旗,後來兼併的部落漸多,老奴成立了紅旗,將黑旗給舒兒哈齊管帶,然後又成立了黃旗,努兒哈赤親自統帥黃旗。

兼併了哈達部之後,因爲哈達部是大部,原本的兩旗不能容納,又成立了白旗,將其交給努兒哈赤的長子褚英。

這是八旗前四旗的由來,後來因爲爭奪權力,白旗旗主褚英被殺,黑旗旗主舒爾哈齊也被殺,白旗被一分爲三,黑旗也被一分爲三,代善的正紅旗的二十五個牛錄,還有鑲藍旗的三十三個牛錄,全部是當年黑旗中分出來,包括代善長子嶽託的二十六個牛錄,也是來源於努兒哈赤最早成立的黑旗。

正紅,鑲紅,鑲藍,這三個旗的牛錄可以說是效力最早,戰功最爲顯著,精兵強將也相對較多的三個牛錄,當然還是比大汗的親領牛錄稍差一籌,畢竟在成立黃旗,後來分爲正黃和鑲黃後,後金最著名的戰將還是在兩黃旗內,其中大汗的親兵更是從各牛錄挑選出來的戰力最強的精銳中的精銳,後來這支精兵交給了大汗的幼子多鐸,隨其南征北戰,最後一路打到南京。

此次出征,兩旗五十八個牛錄都各自出二十

個護軍,四十個綿甲兵和跟役,各旗再出若干包衣阿哈,加上三千多隨徵漢軍與其包衣,共有一萬兩千人出征。這也是近來一次規模較大的出兵,加上各旗原本留在十三山和廣寧附近的數千兵馬,可以湊起近兩萬人的隊伍。

漢軍們默默走路,很少有人說話,因爲話多很可能招來不測之禍。

他們是後金軍中地位僅高於包衣,甚至在真滿洲眼裡和包衣一般無二的最低等的存在。

建州女真地位最高,然後是兼併的滿洲各部,再下來是生女真,其次則是歸附的蒙古,後來被編成蒙古左右翼,再下來是編成蒙古八旗。

再下來纔是漢軍,也就是李明禮他們這一羣人。

“聽到沒?有號角聲。”

“求援呢。”

聽到遠方的號角聲,帶着李明禮等二十餘人的牛錄章京立刻下令道:“各人上馬,前三後五,其餘人分列兩側,若蒙古人來襲,下馬步戰,先用重箭,再以長槍,大刀迎敵。”

除了這個牛錄外,在附近地方也有相當多的漢軍存在,所以並不用擔心中伏被襲,所有人都按牛錄章京的命令,立刻上馬,李明禮將自己的行囊和揹包丟下,交給跟隨在後的老丁看守,跟隨出戰的包衣主要就是做各種輔兵的活計。馬身上只留兩個弓箭插袋和一柄投槍和一把手斧,另外就是他佩帶的順刀和手持的長鐵槍,這一副裝扮,加上他青色的箭衣和外罩的對襟棉甲,頭頂的櫻盔,加上頭頂後腦勺露出來的一截小辮,活脫脫就是標準的建虜真夷模樣,只有八旗內部的人一看便知道他們是漢軍,明軍若是砍下他們的頭顱,還得花費一番精力辨認,才能分的清楚漢軍和真夷。

前方的號角聲很急,相隔大約三裡多,李明禮在中陣位置,他箭法騎術槍法都錘鍊的十分精通,數年時間,從萬曆四十七年時的懵懵懂懂到如今的沙場老卒,他的身上已經有了明顯的殺戮氣息。

前方被圍的應該是原本就留駐在廣寧附近的駐軍,因爲從甲衣和旗幟上來看明顯是正黃旗的兵馬,留駐廣寧和錦州一帶的兵丁主要是以正藍和正黃,還有正白旗的少量兵馬,連同旗丁包衣一共才五六千人,但就是這幾千人,就使數萬戰兵的關寧兵不敢援助十三山,更不必提收復錦州和廣寧一帶了。

“果然是蒙古人。”策馬奔馳在李明禮身側的牛錄章京大叫一聲,前方大約有七八十餘名北虜正在繞着圈子射箭,被圍的正黃旗人馬只有不到十人,箭矢如雨而落,被圍的旗兵不斷還射,蒙古人也有人不停的被射落下馬,但他們人數太多,被圍的旗兵雖然不斷還射,情形還是岌岌可危。

眼看李明禮等人策馬來到,對面裡許外的蒙古人發出叫喊,大約有五六十騎北虜策馬向這邊衝過來。

“下馬,步戰!”

論騎術連真女真也不是蒙古人的對手,八旗的長處就在於列陣步戰,長槍大戟如牆而進,將士爭先奮勇,步陣破陣後,而後以騎兵追斬擴大戰果,李明禮等人在後金軍中多年,雖然都是漢軍,然而他們是漢軍中的精銳,後金那一套原本就是學自極盛時的大明邊軍,只不過他們更野蠻和更擅長騎射,有着漁獵民族本身的戰鬥天賦加上和明軍學會的陣戰和訓練之法。李明禮等人在八旗軍中多年,一身本事早是練了出來,聽到命令之後衆人便是即刻下馬,前後左右,擺成了一個十分堅固的圓陣。

有兩個隨行的健壯包衣將馬匹牽開,並沒有離的太遠,這也是八旗兵的習慣,步戰之後擊潰敵軍,可以再上馬進行追擊。

不過對北虜這一手可能並沒有太大用處,他們不比明軍多半是步兵,而是全部騎兵,並且騎術超卓,一旦戰敗便迅速逃離,很難俘虜或是殺死。

離開有二三百步距離時,北虜中有人唿哨一聲,騎隊立刻分成左右兩隊,向着圓陣的左右兩側狂奔而來。

“六十步,前平後仰,射!”

北虜的騎弓在六十步外並無用處,所以他們並沒有先射,而漢軍們也是拿着鐵胎步弓,這種弓長大堅實,用的材料十分考究,製作一弓的時間需要長達半年,平時也要細心養護,和戰馬一樣,漢軍們如果敢把長弓弄壞,得到的也必定是十分嚴厲的懲罰,在後金,除了耕地之外,還要漁獵,採果,捕鳥,採參,在林中摘採松果等乾果,同時有鐵匠營,弓箭營,專門打造鎧甲兵器和長弓,由於軍法十分嚴酷,不論是兵器還是鎧甲都異常鋒銳堅實,質量上佳。漢軍們手中的步弓亦是難得的精品,加上日夜勤練,一聲令下後,各人算準北虜騎兵的距離和馬匹移動的速度,還要計較風速,這些計算不可能有明確的數字,但這是多年勤練苦射之後掌握的技藝,幾乎就是瞬息之間,所有人都瞄準了目標,接着手指一鬆,所有人的弓弦發出崩崩的彈射聲響,二十餘支箭矢被崩緊的弓箭疾射而出,十幾個力到二十個力是女真弓的標準配給,勁力遠在北虜的騎弓之上,箭矢在半空發出尖利的嘯聲,急速飛向遠方。

幾個移動中的北虜第一時間被射中,或中身側,或中後背,他們發出痛苦的吼叫聲,墜落下馬,在地上翻滾着,有人試圖拔除重箭,但伸手過後幾乎就沒有了力氣,李明禮等人射出的重箭箭頭十分沉重,並不鋒銳,也並不是三角形,而是打磨成扁平狀,如小型的鐵鏟一般,破開人體皮膚後深入人體,殺傷十分厲害,遠非普通的箭矢能比,這些北虜又不曾身披鐵甲,一箭便足可致命。

更有幾匹馬被射中,座上的北虜翻滾落地,命大的傷勢不重,連滾帶爬的跑開,其多半都是在翻滾落地後當場跌成重傷或是身死。

(本章完)

...

第八百九十一章 四邊第六十章 會合第八百九十二章 佈防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俱降第二百二十章 期盼第七百零五章 奔逃第六百一十七章 寶錢第一千九十六章 交錯第七百七十六 戰兵第六十三章 弓手第七百二十四章 內行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帝星第八百六十五章 福州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緊迫第三十一章 總兵第三百零一章 算賬第二百四十六章 陽面第六百零六章 文龍第六百六十三章 拉攏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投降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窺探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遺詔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檄文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開封第五百九十六章 風景第八百八十九章 盧四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彈壓第六百二十七章 鼓動第二百六十四章 肅穆第六百一十七章 寶錢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撞車第四百五十六章 正北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巡河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遺詔第七百三十八章 自詡第三百六十五章 硬貨第四百七十九章 苦難第四百九十三章 決斷第七百四十六章 拔草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妄人第五百二十五章 見面第二百三十一章 九月第一千三十三 決心第二百三十三章 危機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投降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鬼影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行程第一千三十章 木頭第五百四十四章 再遇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細作第五百零五章 斟酌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主奴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獵騎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歡騰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九百四十四章 條件第八百零九章 擠壓第八十二章 書信第五百六十三章 客至第四百零七章 點醒第四百一十九章 初陽第一千四十七章 壓力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後退第一千四十四章 立約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會戰第七百二十七 建議第七百六十五章 殿閣第三百七十四章 旋轉第二百六十六 困境第四百二十二章 掣肘第六百七十三章 滾落第九百三十八章 良策第九百六十四章 士風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結束第四百五十七章 集寧第八百九十二章 佈防第一百五十一章 召見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出港第二百八十一章 重鎧第八百六十七章 情報第四十九章 敲打第八百九十五章 成功第四百一十九章 初陽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易幟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議和第九百九十六章 柞木第二百五十九章 偶遇第五百零七章 行險第一百零五章 離開第五十二章 解決第一千二十二章 投火第三十一章 總兵第三百七十四章 旋轉第七百八十一章 雨地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年邁第七百一十一章 客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突騎第七百二十一章 可怕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出路第二百六十九章 羣盜
第八百九十一章 四邊第六十章 會合第八百九十二章 佈防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俱降第二百二十章 期盼第七百零五章 奔逃第六百一十七章 寶錢第一千九十六章 交錯第七百七十六 戰兵第六十三章 弓手第七百二十四章 內行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帝星第八百六十五章 福州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緊迫第三十一章 總兵第三百零一章 算賬第二百四十六章 陽面第六百零六章 文龍第六百六十三章 拉攏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投降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窺探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遺詔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檄文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開封第五百九十六章 風景第八百八十九章 盧四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彈壓第六百二十七章 鼓動第二百六十四章 肅穆第六百一十七章 寶錢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撞車第四百五十六章 正北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巡河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遺詔第七百三十八章 自詡第三百六十五章 硬貨第四百七十九章 苦難第四百九十三章 決斷第七百四十六章 拔草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妄人第五百二十五章 見面第二百三十一章 九月第一千三十三 決心第二百三十三章 危機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投降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鬼影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行程第一千三十章 木頭第五百四十四章 再遇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細作第五百零五章 斟酌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主奴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獵騎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歡騰第二百五十五章 車隊第九百四十四章 條件第八百零九章 擠壓第八十二章 書信第五百六十三章 客至第四百零七章 點醒第四百一十九章 初陽第一千四十七章 壓力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後退第一千四十四章 立約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會戰第七百二十七 建議第七百六十五章 殿閣第三百七十四章 旋轉第二百六十六 困境第四百二十二章 掣肘第六百七十三章 滾落第九百三十八章 良策第九百六十四章 士風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結束第四百五十七章 集寧第八百九十二章 佈防第一百五十一章 召見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出港第二百八十一章 重鎧第八百六十七章 情報第四十九章 敲打第八百九十五章 成功第四百一十九章 初陽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易幟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議和第九百九十六章 柞木第二百五十九章 偶遇第五百零七章 行險第一百零五章 離開第五十二章 解決第一千二十二章 投火第三十一章 總兵第三百七十四章 旋轉第七百八十一章 雨地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年邁第七百一十一章 客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突騎第七百二十一章 可怕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出路第二百六十九章 羣盜